清末民初温州地方戏曲演出研究 ——以《杜隐园日记》为中心

清末民初温州地方戏曲演出研究 ——以《杜隐园日记》为中心

论文摘要

鉴于张棡的《杜隐园日记》具有重要的戏曲史料价值,本文主要以日记为中心,并在充分利用其他地方文献的基础上,对清末民初时期温州地方演剧背景、演出剧种、剧目、场所、戏班和伶人等方面状况进行较为深入研究。全面梳理了这一时期温州地方演剧的整体情况,并对其中的一些具体演出进行了部分的历史还原,以期能为温州地方戏曲研究乃至整个浙江地方戏曲研究的后来者提供一些有益参考和帮助。温州演剧与当地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戏曲演出已经渗透到了民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清末民初,随着京剧和文明剧的传入,温州地方戏曲演出发生重大变化,呈现出新旧声腔交递嬗变、多个剧种竞相称雄的局面。温州演出剧目出现了交叉表演的情况,即各剧种纷纷改编演出当时受市场欢迎的其他剧种的剧目来争取观众的支持。温州演剧场所在原来的神庙戏台、临时搭建戏台和家庭厅堂演出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日常营业性戏园,戏曲演出由原来的台戏演出转为售票演出。但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比,温州演剧场所仍以遍布城乡的神庙剧场或戏台为主,具有相对独立的地方特色。清末民初的温州,京剧、文明剧等新兴剧种剧班开始迅速崛起并逐渐占据市场主流。原先活跃在温州戏曲舞台上的昆剧、乱弹传统剧种剧班虽呈衰落之势,但仍有一定演出实力和市场影响力,并与新兴剧班展开市场争夺战。温州剧班一方面吸收上海剧班的演出特色,具有海派京剧和文明剧的表演特点。另一方面又根据自身演剧传统和本地观众的审美趣味,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温州伶人的社会地位整体上仍然比较低,但较之前代还是有所改善的,尤其是一些名伶的精湛演艺受到当时名士的追捧而为之唱和酬作。还有一些名伶更是靠高尚的艺德而赢得时人的尊重。“戏捐局”的成立,表明伶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已经不甘心被动地忍受压迫,而是主动地向官府抗争以获得其应该享有的权利。这一时期,女伶演戏开始兴起并为广大温州观众所接受和欣赏。温州女伶演戏由花鼓戏推广到京剧,随后又逐渐普及到其他剧种的演出中,其演出尽显女子本色。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本文研究方法
  • 2、前人相关研究综述及本文研究动机
  • 一、演剧状况
  • 1.1 演剧背景
  • 1.1.1 节令演戏
  • 1.1.2 神戏演出
  • 1.1.3 喜庆演戏
  • 1.1.4 农闲演戏
  • 1.1.5 疾疫演戏
  • 1.2 演出剧种
  • 1.2.1 京剧、文明剧等新兴剧种在戏曲市场上渐占优势地位
  • 1.2.2 昆剧、乱弹等传统剧种在市场竞争下的局部变革
  • 1.2.3 观众对昆剧、乱弹等传统剧种渐失兴趣
  • 1.3 演出剧目
  • 1.3.1 昆剧剧目(66 种)
  • 1.3.2 京剧剧目(73 种)
  • 二、演剧场所
  • 2.1 场所落后——与京、沪地区对比
  • 2.1.1 温州演剧场所相对落后
  • 2.1.2 如何看待其落后性
  • 2.2 舞台布景
  • 2.2.1 追求花样翻新的机关布景
  • 2.2.2 使用灯彩和烟彩特技
  • 2.2.3 欠发达和游离于剧情之外
  • 2.3 戏台楹联
  • 2.3.1 反映戏曲艺术的虚与实
  • 2.3.2 反映优人的讽谏作用
  • 2.3.3 反映典雅的文学性
  • 2.3.4 反映浓郁的民俗性
  • 2.3.5 反映深刻的历史人生
  • 三、演剧戏班
  • 3.1 戏班演出
  • 3.1.1 演出戏班的兴衰更迭
  • 3.1.2 戏班演出特色
  • 3.2 戏班经营
  • 3.2.1 移演热卖剧目,以新猎取观众
  • 3.2.2 合班和合演的经营方式
  • 3.2.3 优惠的戏票价格
  • 3.3 演剧风尚
  • 3.3.1 开打火爆和真刀真枪的演剧风尚
  • 3.3.2 连台本戏的盛行
  • 3.3.3 浓郁的乡土特色
  • 四、演剧伶人
  • 4.1 社会地位
  • 4.1.1 大多出身贫苦
  • 4.1.2 “贱民”的社会地位
  • 4.1.3 社会舆论对伶人的歧视
  • 4.1.4 温州伶人地位较之前代有所改善
  • 4.2 伶人名角
  • 4.2.1 为名伶唱和的风气盛行
  • 4.2.2 名伶精湛的演艺和高尚的艺德
  • 4.3 女伶演戏
  • 4.3.1 女伶演戏的出现
  • 4.3.2 女伶演戏的兴起
  • 4.3.3 女伶演戏的女子本色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管控与效应:元代温州民生盐业运作模式及实态[J]. 盐业史研究 2019(04)
    • [2].民国温州绅商与慈善救助事业[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4)
    • [3].《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19卷总目次[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4)
    • [4].把专访搬到一线去——温州8天抗疫报道采访手记[J]. 传媒评论 2020(02)
    • [5].温州肯恩大学[J]. 大学(研究版) 2019(11)
    • [6].基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优化策略——以温州为例[J]. 生产力研究 2020(03)
    • [7].温州历史上的瘟疫与防疫[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8].清代温州瘟疫与社会应对[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9].温州茶叶的发展与传承[J]. 中国茶叶加工 2020(02)
    • [10].印迹:温州交运[J]. 人民公交 2020(05)
    • [11].智能化背景下社会治理的创新发展模式——基于温州智慧治理的探索实践[J].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20(03)
    • [12].面向未来之“温州瓯江新区”再谋划[J]. 城市学刊 2020(03)
    • [13].“一带一路”背景下温州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探析[J]. 生产力研究 2020(06)
    • [14].全媒体栏目如何增强文化自信——以《温州宝藏》为例[J]. 新闻战线 2020(06)
    • [15].温州“醒”了[J]. 决策 2020(05)
    • [16].本地面粉与商品面粉配比对温州素面品质与经济效益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07)
    • [17].日本华商会研究——以日本温州总商会为例[J]. 丽水学院学报 2020(04)
    • [18].文学温州和温州文学——为《文学的温州》序[J]. 名作欣赏 2020(22)
    • [19].温州善行天下文化建设探讨[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17)
    • [20].本地面粉与商品面粉配粉对温州麦饼正宗性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 2020(05)
    • [21].基于田园综合体视角的温州乡村振兴对策研究[J]. 商业经济 2020(10)
    • [22].志愿服务,温州的“最美”风景[J]. 雷锋 2020(11)
    • [23].温州 一座城市的“文明温度”[J]. 雷锋 2020(11)
    • [24].推进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打造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J]. 政策瞭望 2018(12)
    • [25].“温州人家”:讲好改革开放新故事——以温州晚报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为例[J]. 传媒评论 2018(07)
    • [26].《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16卷总目次[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4)
    • [27].温州时尚产业发展现状及路径选择[J]. 中国商论 2016(36)
    • [28].强优势 补短板 促发展——温州与浙江省内主要城市经济发展比较分析[J].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6(11)
    • [29].加快发展动能转换 助力温州崛起——访温州市科技局局长邵潘锋[J]. 今日科技 2017(03)
    • [30].新温州人城市融入度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分析[J]. 价值工程 2017(13)

    标签:;  ;  ;  ;  ;  

    清末民初温州地方戏曲演出研究 ——以《杜隐园日记》为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