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表见代理制度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法律
作者: 吴艳萍
导师: 沈幼伦
关键词: 表见代理,构成要件,表现形式,法律效力,司法实践
文献来源: 华东政法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除导言和结语外,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表见代理的立法考察。本部分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以德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和我国台湾以及大陆地区的表见代理立法进行了分析,并对英美普通法系国家的不容否认代理制度进行了探讨。认为表见代理的立法旨意在于保护交易安全和维护代理制度的信誉,各国法律逐步加强了对表见代理的规制。第二部分:表见代理的理论基础。本部分介绍了表见代理的概念、特征、理论依据和法律后果,特别是对其构成要件进行了分析探讨,“单一要件说”和“双重要件说”是关于表件代理构成要件的两种对立理论。“单一要件说”为现行合同法第49条基本采用。本文同时提出了一种符合理性的概括是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统一,主张不能把本人的主观过失作为表见代理的法定构成要件。同时还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表见代理与狭义无权代理以及其他相类似的行为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确了表见代理的法律性质和特征,对我们准确地界定、适用表见代理具有重要意义。第三部分:表见代理之表现形态。将表见代理在实践中发生的情形,进行类型化归纳,可以帮助正确认识和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表见代理。按照传统理论,表见代理可以分为授权表示代理权型、逾越代理权型、和权限延续型三类表见代理。每一类型都有一些现实表现情形,本文中分别加以阐述,并梳理了在司法实践中比较模糊的表见代理情形。第四部分:我国表见代理的完善。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较晚,表见代理制度规范体系又不尽合理,表见代理的适用较为混乱。因此,完善我国的表见代理制度,应在现有的国情基础和法律体系上,大胆借鉴和移植发达国家关于设立表见代理的立法、司法经验及判例学说,科学界定表见代理的概念和归责原则,辅之以完善的法律解释规则和社会信用体系,只有这样,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的表见代理制度,才致实现表见代理旨意。
论文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部分 表见代理的立法考察
第一章 两大法系关于表见代理制度的立法例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地区)关于表见代理的规定
第二节 英美法系关于不容否认代理的规定
第三节 两大法系表见代理之比较
第二章 我国的表见代理立法
第二部分 表见代理基本理论
第一章 表见代理的界定
第一节 表见代理的含义
第二节 表见代理的特征
第二章 表见代理的理论基础和制度价值
第一节 法理基础
第二节 制度价值
第三章 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
第一节 关于构成要件的争论
第二节 本文关于表见代理构成要件的见解
第四章 表见代理之法律效果
第一节 表见代理的基本效果
第二节 表见代理的衍生效果
第三节 各方当事人意志对表见代理成立的影响
第三部分 表见代理之表现形态
一、表示行为而产生授权之表见代理
二、因越权行为而产生授权表象之表见代理
三、因行为延续而产生授权表象之表见代理
第四部分 我国表见代理的完善
第一章 对我国表见代理规范体系的评价
第二章 我国表见代理制度的立法完善
后记
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7-10-26
参考文献
- [1].表见代理制度研究[D]. 孙艺.南昌大学2009
- [2].表见代理制度之中日比较法研究[D]. 王艳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 [3].论我国表见代理制度的司法适用及完善[D]. 董晓筠.华东政法大学2012
- [4].表见代理制度解析[D]. 刘蕴智.山东大学2008
- [5].表见代理制度研究[D]. 赵文静.中国政法大学2008
- [6].表见代理制度研究[D]. 吴艳丽.苏州大学2007
- [7].表见代理制度研究[D]. 刘海东.华东政法学院2002
- [8].《民法总则》第172条解释论[D]. 钟俊杰.华南理工大学2018
- [9].浅论表见代理制度[D]. 褚振超.华东政法学院2007
- [10].论我国表见代理制度[D]. 唐雯娇.西南政法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我国表见代理制度探究[D]. 袁颖.吉林大学2007
- [2].浅论表见代理制度[D]. 褚振超.华东政法学院2007
- [3].表见代理构成要件研究[D]. 朱云峰.郑州大学2007
- [4].表见代理构成要件之研究[D]. 任志伟.郑州大学2007
- [5].论表见代理制度[D]. 胡洁.华东政法学院2003
- [6].表见代理制度研究[D]. 杜干金.华东政法学院2002
- [7].表见代理制度研究[D]. 刘海东.华东政法学院2002
- [8].表见代理制度研究[D]. 刘浩.安徽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