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作者: 刘志宏
导师: 魏华忠
关键词: 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压力疏导,团体辅导
文献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校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校园生活是儿童社会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自1978 年Phillips 首开校园压力系统研究之先河以后,从校园压力的角度分析学生厌学、欺负、网络迷恋等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探讨有效预防和教育干预的途径和方法,成为日益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Lazarus & Folkman 的“压力认知交互作用理论”为主要依据,精心设计实验程序,将多种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有机结合,系统探讨初中生校园压力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内在规律,深化和拓展初中生校园压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研究着力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初中生校园压力的系统测评;第二,初中生校园压力的模型建构;第三,初中生校园压力的管理疏导。本研究由七个子研究组成:研究一,初中生校园压力来源的测评和一般特点;研究二,初中生校园压力认知评价的测评和一般特点;研究三,初中生校园压力应对策略的测评和一般特点;研究四,初中生校园压力反应的测评和一般特点;研究五,初中生校园压力的基本过程和因果模型;研究六,初中生校园压力的反应过程和因果模型;研究七,初中生校园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1.初中生校园压力来源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初中生的校园压力主要来源于4 个方面:师生关系、学业成绩、同伴关系和学校要求;初中生的校园压力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学生对校园压力的体验增强,压力感明显高于初一年级;初中生的校园压力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2.初中生校园压力认知评价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初中生校园压力的认知评价主要有2 种:影响性评价和可控性评价;初中生校园压力影响性评价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随年级的增长而提高,三个年级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初中生校园压力可控性评价没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中生校园压力的认知评价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初中生校园压力应对策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初中生校园压力的应对策略主要有4 种:注意转移、问题解决、寻求帮助和回避否认;初中生校园压力的应对策略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中生校园压力的应对策略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使用应对策略,尤其是注意转移和寻求帮助二种策略。4.初中生校园压力反应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初中生的校园压力反应主要有4 种:烦闷抑郁、行为改变、易怒暴躁和躯体倦怠;初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压力研究的理论取向和相关概念
二、心理压力的研究课题和当前现状
三、校园压力的研究进展和问题思考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和总体设计
一、问题提出
二、总体设计
第三部分 初中生校园压力的系统测评和一般特点
一、初中生校园压力来源的测评及一般特点研究(研究一)
二、初中生校园压力认知评价的测评及一般特点研究(研究二)
三、初中生校园压力应对策略的测评及一般特点研究(研究三)
四、初中生校园压力反应的测评及一般特点研究(研究四)
第四部分 初中生校园压力的因果模型和疏导管理
一、初中生校园压力的基本过程及因果模型(研究五)
二、初中生校园压力的反应过程及因果模型(研究六)
三、初中生校园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研究七)
第五部分 综合讨论
一、主要研究结果分析
二、研究的创新点
三、研究局限和展望
第六部分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初中生校园压力访谈提纲及步骤
附录2初中生校园压力问卷的理论建构
附录3初中生学校生活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4初中生校园压力问卷碎石图
附录5班主任访谈记录表
附录6压力疏导团体辅导方案
附录7压力疏导团体辅导效果主观评价问卷
后记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发布时间: 2006-01-06
参考文献
- [1].依恋回避者安全依恋的形成条件及干预研究[D]. 钟歆.西南大学2017
- [2].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 杨鲁静.华东师范大学2011
相关论文
- [1].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 方平.首都师范大学2003
- [2].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策略研究[D]. 周永垒.辽宁师范大学2004
- [3].青少年情感风格与攻击行为[D]. 王振宏.首都师范大学2005
- [4].青少年心境动态发展特点及不同调节策略对其心境变化影响的研究[D]. 李冬梅.首都师范大学2005
- [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美比较研究[D]. 肖旻婵.华东师范大学2005
- [6].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聂衍刚.华南师范大学2005
- [7].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认知特征研究[D]. 于松梅.辽宁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