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立井提升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乡镇煤矿,立井提升机,安全隐患,风险管控
立井提升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杨力俊,丁将翰,陈江川[1](2019)在《立井提升系统安全隐患和风险管控措施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江西省丰城市现有乡镇煤矿为例,通过分析立井提升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风险管控措施建议。丰城市乡镇煤矿立井提升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包括: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加大安全投入,提高装备水平;加强提升运输设备的日常管理;强化现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在用提升设备的强制性定期检测检验工作,加大事故隐患的监管处罚力度;对提升机房噪声超标的应对机房进行有效的隔音措施,机房的光照度应以人眼的舒适度为标准来调节。(本文来源于《江西煤炭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王秋里[2](2019)在《特大型煤矿深度小于200 m副立井提升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查干淖尔煤矿副立井的设计建设情况,对井下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且井深小于200 m的特大型矿井副立井提升系统的设计选型进行了详细论述,为条件相似的同类型特大矿井的建设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19年09期)
胡振,贾福音,董孟娟,杨青[3](2019)在《立井摩擦提升系统采用换绳车更换首绳的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矿山多绳立井摩擦提升钢丝绳的首绳更换是提升系统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传统首绳更换工艺具有耗时耗力、存在安全隐患、更换工艺复杂等一系列突出问题,为了弥补传统人工换绳的不足,实现首绳更换工艺的安全性、高效性,介绍了采用换绳车进行首绳更换的工艺,并着重分析了采用换绳车更换首绳的安全性,阐述了该换绳工艺的特点及优势,旨在对矿山多绳摩擦提升机的首绳更换作业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19年08期)
李红艳[4](2019)在《立井提升机制动系统技术改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保障立井提升机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对其制动系统进行优化、改进和完善。在简单介绍立井提升机制动系统的基础上,对其工作原理做详细分析。重点阐述和分析了改进后的立井提升机制动系统的安全制动PLC软件控制过程,安全制动的PLC控制流程和安全制动解除的PLC控制流程做详细分析。改进后的立井提升机制动系统已经完成为期叁个月的工业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立井提升机制动系统动作准确、及时、迅速,更好地保障了立井提升机安全、稳定运行。(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应用》期刊2019年07期)
崔汉涛[5](2019)在《磁西煤矿超深副立井提升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延长冀中能源峰峰集团磁西煤矿(以下简称磁西煤矿)的服务年限,开发了埋藏深度超过千米的煤层,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其中副立井提升高度达到1304 m。本文对超深立井提升机布置型式、井筒布置、提升机、钢丝绳和液压制动系统等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进行了分析论证,确定了安全、可靠的提升方案,为超深立井的设计积累了经验。(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期刊2019年07期)
于功江[6](2019)在《红庆梁矿井副立井大罐笼提升系统振动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副立井提升系统的安全性能,文章针对红庆梁矿井副立井特大罐笼提升系统(每次提升300人)进行振动了实验研究,对提升机、电机、导向轮以及罐笼进行了振动测试和数据采集分析。经分析研究确定提升机、电机、导向轮均运行良好,但罐笼在运行速度为2. 9m/s处发生了共振。通过实验研究找出罐笼共振频率约为39Hz,并给出了解决罐笼共振的技术措施。(本文来源于《煤炭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王秋里[7](2019)在《特大型煤矿千米深井副立井提升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桃峪煤矿副立井提升系统设计装备φ6.2 m落地式摩擦轮提升机,是目前国内煤炭矿井应用最大的副立井落地式多绳摩擦提升系统。结合该煤矿副立井的设计建设情况,对井深达到1 000 m左右,井下辅助运输采用矿用防爆无轨胶轮车的特大型矿井的副立井提升系统设计选型进行了系统论述,可为建设相似条件的同类型特大矿井的副立井提升系统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来源于《矿山机械》期刊2019年07期)
仲松[8](2019)在《红庆河煤矿主立井提升系统创新设计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特大型煤矿主井提升系统工程设计配套技术成功应用于红庆河煤矿主井提升系统项目,且在5×6内装式塔式9000kW提升机、交-直-交变频控制系统、容量50t特大型箕斗、15. 18m/s的最快提升速度、高速稳罐技术、箕斗更换便捷技术、高承载力的井筒装备、大直径9. 5m井筒冻结井壁减薄理论等技术方面进行首创,完成红庆河煤矿主井提升能力1500万t/a巨大目标,成为煤矿建设史上的一次大的跨越,解决了约束特大型立井工程项目建设的核心难题,为提升技术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我国类似矿井的设计和建设积累了经验,对特大型煤矿井工开采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煤炭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钱壮壮[9](2019)在《基于动力学的立井多绳摩擦提升系统防滑安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矿井向大型化、高效高速化方向发展,矿井提升系统的提升高度、运行速度和一次性提升载荷都在不断增加,提升钢丝绳的打滑问题也变得越为突出,严重影响煤炭的生产安全。为了提高立井多绳摩擦提升系统的防滑安全性能,从弹性体动力学角度出发,对提升系统在紧急制动、启动加速控制方式、提升系统参数等方面的防滑安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为提升系统的设计、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在立井多绳摩擦提升系统传动原理的基础上,将提升钢丝绳分别假设为刚体和弹性体,建立了提升系统刚体和弹性体动力学模型,并结合提升系统具体参数,对提升重载、空载运行、下放重载叁种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学模型分别进行了求解,得到了两种动力学模型下钢丝绳的振动特性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两种动力学模型作分析比较,得到了采用弹性体动力学模型对提升系统进行防滑安全验算更加科学合理。分析了不同工况条件下提升系统紧急制动的滑动原因,并对提升系统紧急制动的防滑安全进行了验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提升系统在紧急制动情况下不仅满足减速度要求,也满足防滑安全要求;对紧急制动制动力大小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分别分析了制动力与制动距离、防滑安全的关系,确定了制动力的合理取值。对不同启动加速度控制曲线下的提升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从钢丝绳受力情况和提升系统防滑安全性能两个方面作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提升系统采用第一段加速度时间_1t取值在0.7(25)1.2s内时的梯形加速度控制曲线明显优于矩形等其它四种形式的启动加速度控制曲线,确定了最佳启动加速度控制曲线。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从提升钢丝绳、运动学参数、提升容器载荷叁个方面探讨了提升系统参数对防滑安全的影响,得到钢丝绳的弹性模量和最大提升速度对提升系统的防滑安全没有明显的影响,钢丝绳的单位质量、提升加速度、提升容器载荷叁个参数对提升系统的防滑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明确了各参数对提升系统防滑安全影响的重要程度,主次顺序依次为钢丝绳单位质量、提升容器载荷、提升加速度。图[67]表[9]参[65](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3)
王乃格[10](2019)在《施工立井柔性导向提升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施工立井提升系统作为立井开凿垂直提升的必要部分。立井具有恶劣的运行环境,系统的承载体钢丝绳—柔索结构在外界扰动作用下表现出较强的耦合振动特性。这些耦合振动特性作用会对内部钢丝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过度的振动使得柔索不可避免发生磨损、疲劳损伤和裂纹扩张等问题。悬吊平台提升过程中缠绕卷筒的卷放误差造成悬吊平台一定程度倾斜,极易导致悬吊平台频繁刮碰井壁或者造成卡盘等重大事故。因此,柔索的振动与控制以及多绳并联悬吊平台的调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施工立井柔索导向提升和悬吊系统为研究对象,展开关于柔性导向提升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控制两大问题的研究,采用理论建模、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开展施工立井提升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旨在建立能够精确反映施工立井柔性导向提升和悬吊系统的物理模型,给出柔性导向耦合系统的控制方程及数值求解方法,并且掌握边界扰动、控制输入与系统振动、悬吊平台位姿的关联机制,针对不同工况提出自适应边界控制器以减小系统振动和调平悬吊平台目的,为立井提升系统的高效与安全运行提供理论、技术支撑。首先,根据施工立井提升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表征施工立井柔性导向提升系统横向-纵向耦合振动的常微分-代数模型,结合系统的固有频率和广义α算法分析了系统动力学响应,并且通过搭建了ADAMS仿真模型和柔性导向提升实验系统进行了验证,为后续施工立井柔性导向提升与悬吊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考虑自由悬挂吊桶摆动对系统影响,建立完整柔性导向提升吊桶模型,探讨与分析绳罐道故障类型和吊桶摆动行为特征,总结绳罐道故障对系统动力学响应规律和提出提升绳最小运行速度临界值。综合考虑模型具有参数不确定性、外界未知扰动和非光滑非线性输入迟滞等问题,结合有限维反步法、Lyapunov理论和神经网络,在滑架处构建了自适应神经网络-反步控制器,用以抑制系统振动和保证系统状态稳定在平衡位置的邻域内,并且通过仿真验证了时变闭环系统的收敛性和稳定性。再次,考虑悬吊平台与井壁解除约束时,对悬吊平台自由状态下柔性导向提升系统的动力学与控制展开研究。在第二章理论基础上建立柔性导向提升系统与悬吊平台的横向耦合模型。针对未知扰动情况下,基于Lyapunov理论设计精确模型边界控制器和扰动观测器,控制器施加在悬吊平台上以抑制其摆动及柔索的振动。在模型参数不确定和扰动的上限未知情况下进一步设计参数自适应边界控制器,其中自适应律在线更新控制器参数。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控制器对闭环悬吊系统的收敛性和稳定性。最后,针对多绳并联悬吊系统在静态和动态运行过程中存在悬吊平台的位姿倾斜和悬吊绳的张力分布不均衡等问题,结合Lyapunov理论、模糊系统、非线性扰动观测器和悬吊平台的位姿状态反馈,设计自适应模糊反步控制器用以调平悬吊平台位姿和均衡悬吊绳张力的目的,通过仿真验证所提出的控制器对闭环多绳并联悬吊系统的收敛性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立井提升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结合查干淖尔煤矿副立井的设计建设情况,对井下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且井深小于200 m的特大型矿井副立井提升系统的设计选型进行了详细论述,为条件相似的同类型特大矿井的建设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立井提升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杨力俊,丁将翰,陈江川.立井提升系统安全隐患和风险管控措施探讨[J].江西煤炭科技.2019
[2].王秋里.特大型煤矿深度小于200m副立井提升系统研究[J].煤矿机械.2019
[3].胡振,贾福音,董孟娟,杨青.立井摩擦提升系统采用换绳车更换首绳的安全性分析[J].煤矿机械.2019
[4].李红艳.立井提升机制动系统技术改进分析[J].自动化应用.2019
[5].崔汉涛.磁西煤矿超深副立井提升系统设计[J].中国煤炭.2019
[6].于功江.红庆梁矿井副立井大罐笼提升系统振动实验研究[J].煤炭工程.2019
[7].王秋里.特大型煤矿千米深井副立井提升系统研究[J].矿山机械.2019
[8].仲松.红庆河煤矿主立井提升系统创新设计与实践[J].煤炭工程.2019
[9].钱壮壮.基于动力学的立井多绳摩擦提升系统防滑安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
[10].王乃格.施工立井柔性导向提升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