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流变固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力学,软黏土,初始孔压非均布,起始坡降
流变固结论文文献综述
李传勋,马浩天,周恩全,谢康和[1](2019)在《考虑初始孔压非均布及起始坡降的黏土流变固结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外荷载引起的土中初始超静孔压往往沿深度非均匀分布。软黏土的流变特性以及黏性土中渗流存在起始坡降的现象也已被认识。但能同时考虑起始坡降及初始孔压非均布的软黏土流变固结解还鲜见报道。采用Merchant叁元件模型描述黏土的流变特性,在初始孔压沿深度非均布条件下建立考虑起始坡降的软黏土一维流变固结控制方程及求解条件,采用拉普拉斯变换方法获得其解析解答。在验证解可靠性的基础上,开展大量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起始坡降(i_0)越大,渗流移动边界移动速度越慢,土层平均固结度和最终沉降量越小。土层顶面处初始超静孔压(q_T)和底面处初始超静孔压(q_B)的比值(λ)越大,移动边界下移速度越慢,土层固结速率越快,平均固结度最终稳定值越小,土层最终沉降量越大。流变模型中Kelvin体弹簧的弹性模量(E_1)和独立弹簧弹性模量(E_0)的比值(a)在固结前期对固结性状影响很小;固结后期,a值越大,土层固结速率越快,最终沉降量也越大。固结前期,黏滞系数(η_1)的变化对固结性状影响不大;固结后期,η_1值越大,土层固结速率和沉降速率越快,但η_1值的变化并不影响土层的最终沉降量。(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S2期)
时刚,李永辉,刘忠玉[2](2019)在《基于分数阶流变模型的饱和软土一维流变固结》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分数阶导数Merchant流变模型来描述土体的变形特性,通过对微分型流变方程和一维固结方程进行Laplace变换,推导得到了Laplace变换域内饱和软黏土的一维流变固结方程,采用FlexPDE软件对方程进行求解,并通过Durbin反Laplace变换获得了平均固结度的时域解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分数阶导数流变模型的微积分阶数和流变模型参数对饱和软土一维流变固结特性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整数阶和基于分数阶导数流变模型的流变固结理论在固结前期基本相同,但在固结后期两者差异显着,基于分数阶导数流变模型的软黏土U_p要高于整数阶的情况,而U_s的规律则截然相反。此外,微分阶数β对两种定义的平均固结度均有较大影响,β越大,U_p越小而U_s就越大,软黏土的流变效应越显着。随着流变模型参数F的逐渐增大,同一时刻软黏土的U_p逐渐减小,而U_s则逐渐增大;随着参数β_1的逐渐增大,同一时刻软黏土的U_p和U_s均随之减小。(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宗梦繁,吴文兵,梅国雄,梁荣柱,田乙[3](2019)在《连续排水边界条件下土体一维流变固结解析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四元件流变模型,通过引入连续排水边界条件研究了单级加载下的土体一维流变固结问题。利用分离变量法和Laplace变换技术得到瞬时荷载下的解析解,进而通过积分的方法得到单级加载下的解析解。随后对排水边界和流变模型进行了退化,得到Terzaghi边界下及叁元件流变模型下的一维流变固结解答,通过与现有解答对比初步验证了该文解答的正确性。最后,对不同界面参数、流变参数以及加载速率对土体固结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连续排水边界得到的固结解答与基于Terzaghi双面排水得到的固结解答的差异主要在固结前期,且两者的差异随界面参数α、β取值变大而减小。流变固结与线弹性固结差异主要在固结后期,流变固结需要更长时间土体才能完全固结。此外,土体固结速率随加载速率增大而增大。(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9年09期)
马浩天[4](2019)在《考虑起始水力坡降的软黏土流变固结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固结理论大都认为土中渗流服从达西定律。但众多室内实验与现场观测均表明:黏性土在低水力坡降下往往会出现偏离达西定律的现象。在众多非达西渗流模型中,具有起始水力坡降的渗流模型最为简单,即仅当水力坡降大于起始水力坡降时,土中才会发生渗流。同时,软黏土中固有的流变特性对地基强度以及沉降计算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能够同时考虑起始水力坡降和流变特性的软黏土固结理论目前仍鲜有文献报道,对其解析解的研究则更为罕见。本文从方便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深入地研究考虑起始水力坡降的软黏土流变固结理论,给出相应固结模型的近似解析解。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了瞬时加载下软黏土中渗流移动边界的运动规律和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分布情况,建立瞬时加载下考虑起始水力坡降的软黏土流变固结模型并给出相应的求解条件,采用拉普拉斯变换获得固结模型的近似解析解,同时采用有限差分法得到了固结模型的差分解。将所得解析解与差分解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本文解法的合理性与结果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合理参数计算分析了起始水力坡降和流变模型参数对移动边界位置、超静孔隙水压力分布规律、土层平均固结度以及地基沉降量的影响规律。2.针对实际工程中荷载逐级缓慢施加的情况,分析了变荷载条件下渗流移动边界的运动规律和超静孔隙水压力分布情况。建立了单级加载和多级加载条件下考虑起始水力坡降的软黏土流变固结模型。采用拉普拉斯变换得到了单级加载及多级加载下考虑起始水力坡降的流变固结近似解析解,同时采用有限差分法获得变荷载下该固结模型的有限差分解。将所得解析解与差分解结果进一步展开对比分析,从而验证了所得解的可靠性。最后,以叁级加载为例计算分析了起始水力坡降、流变模型参数及加载时间对固结性状的影响。最后,对比分析了瞬时加载、单级加载和叁级加载情况下超静孔隙水压力和平均固结度的影响规律。3.针对工程中的水位骤然升降或建筑结构荷载等外部因素常常导致初始超静孔隙水压力沿深度非均布的情况,建立考虑黏性土中存在的起始水力坡降及流变特性的固结模型。再充分分析固结过程中渗流移动边界的运动规律和超静孔隙水压力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给出初始超静孔隙水压力沿深度不同分布下固结控制微分方程和求解条件。采用拉普拉斯变换得到了对应情况下的解析解,同时采用有限差分法获得不同工况下固结模型的差分解。将所得解析解与差分解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了所得解的可靠性。以单面排水条件为例,计算分析了不同参数包括起始水力坡降、流变模型参数和初始超静孔隙水压力分布形式对固结性状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9-06-01)
刘忠玉,张家超,夏洋洋,朱新牧[5](2019)在《基于分段线性化模型的一维流变固结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认识饱和软黏土的黏滞效应对其一维固结过程的影响,引入考虑时间效应的统一硬化(UH)本构模型来描述其变形的弹黏塑性,从而改进了一维分段线性化(CS2)固结模型.通过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对比,证明了UH本构模型以及修正后CS2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探讨UH本构模型参数对固结进程的影响.数值分析表明,饱和软黏土的黏滞效应使得靠近不排水面处的土体在加载初期出现了超孔隙水压力升高的现象,随后减缓了加载中后期地基超孔隙水压力的整体消散,增大了地基的沉降量.同时,随着回弹指数和初始超固结参数的增大,上述流变固结特性更加明显.(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传勋,马浩天,金丹丹[6](2019)在《考虑起始水力坡降的软黏土流变固结解析解》一文中研究指出软黏土中渗流存在的起始水力坡降会对固结性状有重要影响已逐渐被认识。但能同时考虑起始水力坡降及软黏土流变特性的固结理论仍鲜见报道,对其解析解的研究更为罕见。针对现有理论的不足,考虑软黏土中渗流存在的起始水力坡降及黏性土的流变特性,基于太沙基1维固结理论建立其控制方程,应用拉普拉斯变换获得其解析解。目前存在的考虑起始水力坡降的线性固结解析解和达西定律下考虑流变模型的固结解析解均是本文解的特例,且本文所得解析解与相应差分解的计算结果十分相近。基于该解析解着重分析了起始水力坡降和不同流变模型对固结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软黏土流变特性后,起始水力坡降(i0)、土层厚度(H)与外荷载(q0)的比值(R)对固结性状的影响并未发生明显改变;R值越大,移动边界到达土层底面所需时间越长,相同时刻土中残留的超静孔压值越大,土层平均固结度越小。考虑流变特性后,移动边界到达土层底面的条件发生改变。如果流变模型参数取值相同,不同流变模型下软黏土固结初期超静孔压消散曲线基本重合,移动边界随时间的下移曲线亦基本重合;固结后期超静孔压消散曲线虽略有差异,但其对计算结果影响甚微,可忽略。(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刘忠玉,崔鹏陆,郑占垒,夏洋洋,张家超[7](2019)在《基于非牛顿指数渗流和分数阶Merchant模型的一维流变固结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深入分析饱和黏性土的一维流变固结机制,引入Koeller定义的弹壶元件修正Merchant模型,并以此描述土骨架的黏弹性变形行为;同时引入非牛顿指数渗流模型描述流变固结中的非达西渗流,推导出一个新的饱和黏性土一维流变固结方程,并用隐式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通过与有关文献中退化模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有限差分算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非达西渗流模型参数以及分数阶Merchant流变模型参数对流变固结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分数导数阶数和黏滞系数对地基沉降的影响比对孔压消散的影响更为明显,且分数导数阶数越小或黏滞系数越大,地基沉降需要的时间越长。同时,比起达西渗流,非牛顿指数渗流会延缓地基中的孔压消散,使得沉降发展变慢。另外,考虑流变效应时地基沉降要慢于孔压的消散。(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06期)
侯运炳,张兴,韩冬,曹曙雄,韩帅[8](2018)在《全尾砂固结排放料浆流变特性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全尾砂固结剂TC-Ⅰ,通过全面试验、数据拟合、多元回归分析和理论计算等方法,对李楼铁矿未分级全尾砂固结排放料浆的流变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砂浆的剪切应力随着剪切速率增加而增大,呈线性相关;表观黏度随着剪切速率增加而减小,呈乘幂相关;测试范围内全尾砂固结排放料浆近似于宾汉塑性体模型,在管路输送中呈层流流态;浓度对全尾砂料浆的流变特性影响显着,灰砂比次之;同一灰砂比条件下,砂浆的屈服应力和黏度均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大;同一浓度条件下,灰砂比对砂浆的屈服应力和黏度影响不大;确定了适宜的砂浆浓度范围为76%~78%;建立了砂浆屈服应力、黏度关于浓度和灰砂比的回归模型。(本文来源于《矿冶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时刚,刘忠玉,李永辉[9](2018)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考虑非达西渗流的软黏土一维流变固结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Hansob渗流理论和Merchant流变模型,将微分型流变方程耦合到一维固结理论中,建立了循环荷载作用下双变量表述的软黏土一维流变固结耦合方程组。采用Flex PDE软件对方程组进行了求解,通过与已有文献结果对比,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在该基础上研究了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的一维流变固结特性,分析了Hansob渗流参数、Merchant流变模型参数以及循环荷载类型对饱和软黏土固结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按超孔压定义的平均固结度U_p和按变形定义的平均固结度U_s均呈现循环变化特征,且U_p>U_s;当循环周次较大时,U_p进行稳定循环状态,由于流变效应,U_s峰值仍呈逐渐增大趋势;随着Hansob渗流参数m和1I的逐渐增大,地基固结速率逐渐降低,同一循环周次内U_p、U_s的峰值也随之降低;随着流变参数F的逐渐增大,同一循环周次内U_p的峰值逐渐降低,U_s的峰值显着提高;随着b的逐渐增大,同一循环周次内U_p、U_s的峰值逐渐降低。循环荷载作用下地基的平均固结度始终处于循环状态,无法达到固结完成状态,其最大平均固结度也远小于线性荷载的情况。(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8年S1期)
刘婵[10](2018)在《考虑流变特性的重塑饱和黄土固结试验及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是一种特殊的第四纪沉积物,在我国有相当广泛的分布,尤其是在西部地区。近些年来随着西部工程项目的深入进行,公路及铁路路堤、机场、大型水坝等的建设越来越多,其中涉及大量的高填方项目。研究黄土的物理力学特征,尤其是重塑黄土的变形与强度与时间的关系,将对实际的工程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饱和重塑黄土在连续加卸载方式下的一维固结试验,分析了加载卸载不同过程黄土的变形特征,和循环加载后变形的累积效应。基于室内试验,运用国际着名的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合理反映不同加载方式作用下的土体分析模型,将模拟所得数据与试验结果进行比对,验证了模型建立的合理性。基于现有模型,继续建立了在单级加载条件下及多级加卸载条件下的不同应力率、应变率的固结试验分析模型,分析比较了不同加载速率及加载方式作用下有关土体的孔隙比、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孔隙水压力在试样竖直方向上的分布情况。通过对室内土工试验及有限元模型的结果进行分析,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土样在加卸荷载后发生瞬时变形,且此变形量占每一级应力水平下总变形量的比例很大。但在加卸相同的荷载量至同一应力水平时,试样的回弹量要远小于加载过程中产生的压缩量,可以看出塑性变形占了总变形量的绝大部分。应力长时间作用下土样会产生衰减蠕变;卸载回弹阶段中,应力水平较低时土样的粘性变形较明显。(2)利用ABAQUS建立一维压缩试验有限元模型验证了本次模拟所设置的边界条件以及所采用的的边界面模型是合理的,可以大致模拟出压缩过程的整体变形情况。但模拟中计算得到的回弹变形比实际变形偏小,说明了由侧限压缩试验估算的与回弹变形有关的参数κ值偏小。(3)以常应力率加载,有效应力增长速度随应力率的增大而加快,在最终加载达到同一应力值时的有效应力却越小,不同应力率试验模型最终的有效应力相差很大。(4)应力率越大,孔隙水压力的增长速度越快,最终的孔压幅值也越大。应力率较小的模型的孔压在达到某一峰值后开始下降,且应力率越小孔压开始下降得越早。孔隙比下降速度前期较快,后期逐渐放缓。应力率越大,孔隙比减小速率越快,最终的孔隙比却越大,即试样的竖向变形量越小。(5)加载速率越大,有效应力与总应力偏差越大。有效应力不会立即随着总应力的下降而下降,而是继续上升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且应力率越大这种滞后性越明显。卸载时,孔隙水压力下降速率随应力率的增大而减小。孔隙水压力在卸载末期出现负值,且应力率越大,负孔隙水压力值越大。(6)常应变率模型中,竖向有效应力均在前半部分增长缓慢,后期增长加快。在时间达到总时间的60%时,应力仅为最终应力的约20%。有效应力增长速度随应变率的增大而加快,最终达到相同应变时的竖向有效应力值也相对越大。(7)应变率越大,孔隙水压力增长越快,最终的孔压值越高,全程孔隙水压力无下降现象。在加载前期,沿深度方向分布的孔隙水压力相差不大,孔压等时线近似相互平行。(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流变固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分数阶导数Merchant流变模型来描述土体的变形特性,通过对微分型流变方程和一维固结方程进行Laplace变换,推导得到了Laplace变换域内饱和软黏土的一维流变固结方程,采用FlexPDE软件对方程进行求解,并通过Durbin反Laplace变换获得了平均固结度的时域解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分数阶导数流变模型的微积分阶数和流变模型参数对饱和软土一维流变固结特性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整数阶和基于分数阶导数流变模型的流变固结理论在固结前期基本相同,但在固结后期两者差异显着,基于分数阶导数流变模型的软黏土U_p要高于整数阶的情况,而U_s的规律则截然相反。此外,微分阶数β对两种定义的平均固结度均有较大影响,β越大,U_p越小而U_s就越大,软黏土的流变效应越显着。随着流变模型参数F的逐渐增大,同一时刻软黏土的U_p逐渐减小,而U_s则逐渐增大;随着参数β_1的逐渐增大,同一时刻软黏土的U_p和U_s均随之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变固结论文参考文献
[1].李传勋,马浩天,周恩全,谢康和.考虑初始孔压非均布及起始坡降的黏土流变固结解[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2].时刚,李永辉,刘忠玉.基于分数阶流变模型的饱和软土一维流变固结[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9
[3].宗梦繁,吴文兵,梅国雄,梁荣柱,田乙.连续排水边界条件下土体一维流变固结解析解[J].工程力学.2019
[4].马浩天.考虑起始水力坡降的软黏土流变固结分析[D].江苏大学.2019
[5].刘忠玉,张家超,夏洋洋,朱新牧.基于分段线性化模型的一维流变固结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李传勋,马浩天,金丹丹.考虑起始水力坡降的软黏土流变固结解析解[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9
[7].刘忠玉,崔鹏陆,郑占垒,夏洋洋,张家超.基于非牛顿指数渗流和分数阶Merchant模型的一维流变固结分析[J].岩土力学.2019
[8].侯运炳,张兴,韩冬,曹曙雄,韩帅.全尾砂固结排放料浆流变特性实验研究[J].矿冶工程.2018
[9].时刚,刘忠玉,李永辉.循环荷载作用下考虑非达西渗流的软黏土一维流变固结分析[J].岩土力学.2018
[10].刘婵.考虑流变特性的重塑饱和黄土固结试验及数值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