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梅郭江川耿昌友夏林
(江苏扬中市人民医院内镜室江苏扬中212200)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茵感染的关系。方法:对56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行胃镜检查及13C-尿素呼气检验。结果:内镜下诊断胃溃疡22例(39.3%),十二指肠溃疡28例(50.0%),复合性溃疡6例(10.7%)。消化性溃疡Hp感染阳性率达89.3%,其中胃溃疡Hp感染率最高(90.9%),复合溃疡Hp感染率最低(83.3%)。结论: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要重视HP的高感染率和高致病性,进行健康宣教,改变生活方式,降低感染率。根除Hp感染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疾病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234-02
Hp又叫幽门弯曲菌(Campy-lobaeterpylori),是由两位澳大利亚科学家BarryMrashall和RobinWarren于1983年发现的。Hp属于螺杆菌属,微需氧性能动杆菌(Motilebacillus),革兰染色阴性,是从人胃中分离出的一种螺旋状的微生物。幽门螺杆菌(Hp)感染作为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已得到普遍认同,现已证实,有大约80%的胃溃疡和90%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Hp感染导致的[1]。对2010年2月~2010年5月5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6例患者中,男36例,女20例;60岁以下的患者38例,60~70岁患者10例,70岁以上者8例,病程1~15年,有规律性上腹痛22例(39.2.6%),腹胀15例(26.8%),返酸10例(17.9%),黑便或呕血7例(12.5%),恶心呕吐2例(3.57%)。全部病例均无心、脑、肾等严重内科疾病,无手术史,服药史。
1.2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胃镜检查,采用Olympus电子胃镜,在距幽门口2~4cm处,取2-3块标本,用于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由同一病理医生完成。呼气试验采用北京华亘安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HG-IRIS3000型红外光谱仪及配套“幽立显”尿素呼气试验诊断试剂盒。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阳性结果判定。其中13C尿素酶呼气试验阳性或两项均阳性作为H.pylori感染的诊断标准,两项均阴性视作无H.pylori感染。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百分比表示。
2结果
不同溃疡类型Hp的感染情况比较:见表1。
表l不同类型的消化性溃疡Hp感染情况比较
内镜下诊断胃溃疡22例(39.3%),十二指肠溃疡28例(50.0%),复合性溃疡6例(10.7%)。胃溃疡患者中胃体溃疡21例(37.5%),胃角溃疡20例(35.7%),胃窦溃疡15例(26.8%)。表1显示消化性溃疡总检测率为89.3%,其中胃溃疡Hp感染率最高(90.9%),复合溃疡Hp感染率最低(83.3%)。
3讨论
目前公认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2]。人是HP的唯一自然宿主,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就可以感染HP。HP感染通过造成局部炎症反应和促进释放细胞因子造成胃粘膜损害[3],应当提高重视。我国是属于HP感染率比较高的国家。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较高,社会人口中,消化性溃疡患病率高达5%~10%,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引起广大学者的重视[4]。综上所述,本组56名病例中消化性溃疡Hp感染阳性率达89.3%,其中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阳性89.3%,胃溃疡Hp感染阳性90.9%,复合性溃疡的Hp感染阳性83.3%。尽管本组病例不够多,但亦足以证明,Hp感染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通常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指对胃黏膜的损害因素与防御因素之间的失衡,当损害因素大于防御因素时则溃疡就会形成,但实际上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自从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的胃黏膜中分离出Hp之后,消化性溃疡从发病机制到治疗策略出现重大变更,人们已经逐渐习惯将消化性溃疡分成HP相关性溃疡和非Hp相关性溃疡[5],据报道,80%以上的胃溃疡患者,95%-100%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都存在HP感染,根除HP可加速溃疡的愈合及减少溃疡复发[6-7]。Hp感染是通过直接侵袭和细胞毒素及代谢酶等多因素造成胃窦粘膜的炎症改变[8]。故治疗消化性溃疡必须从多方面出发,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根除Hp感染。
总之,Hp感染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本组病例较少,上述结论还有待于更多研究资料证实.。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作为医务工作者应进行HP感染规范的健康宣教,改变生活方式,从源头切断传染源,降低感染率。根除Hp感染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疾病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张亚杰,汪颖厚.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关系的研究进展[J].辽宁医学杂志,2009,23(4):205.
[2]陈晶.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2):150-152.
[3]方结,戴宁.幽门螺旋杆菌与发甾体消炎药在胃粘膜损伤中的相互作用机制[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3):214-215.
[4]童志.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ll6):12151.
[5]胡伏莲.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再认识[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1,16(3):171-173.
[6]杨伶俐,徐帆,李全秀.幽门螺旋杆菌所致消化性溃疡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9,6(7):7-9.
[7]叶晓芬,蔡建庭.消化性复发的原因及防治策略[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8,28(2):130-131.
[8]马应杰,等.胃窦粘膜幽门螺杆菌定植密度与炎症程度及血清抗体岁水平的相关性.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