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语文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因为课程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语文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实践-意义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提出教师应从对教育的实践本质的理解出发,以实现教育意义为追求,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这一理论为改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明确的实践方向。教育是以自身为目的的活动,包含着向善的伦理追求、强烈的意识指向和践行的性质。对教育实践本质的理解是整体而不可分割的,教育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显示着教育的全部意义。对教育的实践本质的理解,引领我们回归生活世界,探索教育意义的实现。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对具体的人的关注,意味着对主体间性的把握,意味着回到教育本身。回归生活世界,重新审视教育的实践本质,教师职业显现出了不可替代的特征:唯有教师,抱有强烈的伦理追求和意向的教师,能够在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行动中实现教育意义;唯有教师,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生的教师,能够走进学生的生活,促进他们的发展。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决定了教师具有专业性质。教育的实践本质,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态度。研究的态度使得教师的研究和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合而为一,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行的途径。语文是以语言为根本的学科,语文的教育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理解与表达的愿望,提升他们的读写能力,使学生在母语学习中不断加深对语言、对文化、对生活的热爱。语文学,科的教育意义在于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要让学生在读写实践中,充分释放他们的主动性,并不断地提升水平。只有用语文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实现教育意义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用语文的方式实现语文的教育意义,就必须保持不断的追求,形成语言的敏感,通过自己的语文实践,触动学生,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理解和表达,爱上生活。这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由于部分语文教师缺少对语文学科的根本性质、语文学科的教育意义的理解和把握,在新课程改革推进中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忽视师生主体间性的“对话”、脱离文本的能力培养、远离生活的情感熏陶和追求形式的思路创新等问题。同时,因为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深刻理解和对语文教育意义的不断追求,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显现出他们对教育、对语文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他们都有着对实现语文教育意义的执著追求,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已经和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浑然一体,并成为了他们的生活态度,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作者具有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研究生和中学语文教师的双重身份,行动研究成为本文最为生动、具体的内容,表现出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强烈意向和深度思维。作者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呈现出实践-意义取向理论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由此带给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