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1957年日本政府发表了首部《外交蓝皮书》,提出了著名的外交三原则:以联合国为中心(UN-Centric)、与西方国家保持协调、坚持亚洲一员。虽然战后之初,全世界对联合国寄予厚望,但是联合国在战后时期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事实上,从现实的国际环境与各国的外交实践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真正把联合国作为外交的核心。所以,从外交与安全角度看,日本确立“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原则是十分罕见的现象。单单考虑国际因素显然不足以解释这一特殊现象,而必须深入到日本的国内政治环境之中。通过历史分析,我们发现,在重大的安全与外交议题上,日本国内各政党都选择利用联合国为各自的政策进行合法性辩护。因而,所谓联合国中心主义的外交原则,其本质并不是把联合国置于日本外交的中心,而是要使日本的外交与安全政策都与联合国宪章的原则相符合。‘联合国中心主义’虽然是虚化的口号,但绝不是无足轻重的。冷战时期,执政党成功的利用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为美日同盟提供了合法性,降低了日本国内各进步政党与民众对日美同盟的反对。更重要的是,借助联合国的维和机制,日本的自主防卫权不断扩大。因而,日本“联合国中心主义”的外交原则并不只是为了美化日美同盟而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战后确立的长期外交战略,包含了更为深层次的政治考量。短期看,用联合国宪章解释日美同盟,可以为日美同盟提供合法性,降低国内对美国驻军的反对。而从更长期的战略看,一旦美日同盟解体或瓦解,日本在联合国的名义下实现自主外交与防卫,又可以最大限度的规避亚洲邻国的反对。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日本外交与“印太构想”——基于国际公共产品角度的评析[J]. 日本学刊 2020(S1)
- [2].2019年日本外交研究综述[J]. 日本学刊 2020(S1)
- [3].2018年中国的日本外交研究综述[J]. 日本学刊 2019(S1)
- [4].日本外交走向:大力推行“积极和平主义”[J]. 国际关系研究 2017(01)
- [5].《徘徊在新、旧外交之间——20世纪20年代日本外交史论》简介[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6].中国30年来的日本外交研究[J]. 日本学刊 2015(S1)
- [7].中国的日本外交研究[J]. 南开日本研究 2016(00)
- [8].大灾大考验:日本外交的一张不及格考卷[J]. 东西南北 2011(09)
- [9].浅析民族性格对日本外交两面性的影响[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06)
- [10].日本外交:虽四面出击,却难改“附美”本色[J]. 世界知识 2017(13)
- [11].2010,日本外交在摆荡中迷失[J]. 社会观察 2010(12)
- [12].河野太郎:担负起日本“战略性外交”的新外相[J]. 世界知识 2017(19)
- [13].日本外交安保智库及其对“中国威胁”的认知[J]. 人民论坛 2014(23)
- [14].从近代中日建交看日本外交风格的演变及原因[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01)
- [15].日本领事保护机制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基于日本外交蓝皮书的分析[J]. 日本问题研究 2008(02)
- [16].宫中集团及其在昭和前期日本外交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一)——以最后的内大臣木户幸一为中心的考察[J].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08(01)
- [17].秩序变革期日本外交的重构与对华政策调整[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8(06)
- [18].荣耀与挫折:一战后日本外交转型问题的几点思考[J]. 外国问题研究 2018(04)
- [19].天下看点[J]. 东西南北 2014(17)
- [20].从日本的民族主义看其外交政策[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 [21].声音·数字[J]. 中国新闻周刊 2013(22)
- [22].日本外交新构想:“中道”外交[J]. 现代国际关系 2009(11)
- [23].“正常国家”与日本外交调整[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24].试析安倍“战后日本外交总决算”的内容、目的及问题[J]. 东北亚学刊 2019(05)
- [25].论大平正芳政权时期的对外战略——日本外交理想的原型[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 [26].日俄争议领土交涉中的美国因素[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20(03)
- [27].“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查团的产生[J].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2020(03)
- [28].三面楚歌的日本外交[J]. 今日中国论坛 2012(09)
- [29].日本外交的APEC“破局”[J]. 瞭望 2010(47)
- [30].21世纪日本外交的抉择[J]. 国际政治研究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