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风险评估起源于七十年代几个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是一个新兴起的研究行业,在最近几十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生态风险评估主要是关注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中不同生态水平的组分暴露在单个或多个胁迫因子下负生态效应的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可能性。本文在研究陆地生态风险与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基于其中不同功能群对石油污染物输入响应特征的判断,分析石油污染环境变化指示物种,选择对污染源的反应较为敏感并在研究区域中具有关键地位的动植物群落,依据石油开采区污染源特征,围绕生态风险评估受体选择-暴露效应-评估-过程,根据生态受体的暴露途径和生态效应关系确定生态风险评估模型结构,建立石油开采污染风险评估技术框架。综合评估了当前的生态风险评估模型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联合概率曲线评价方法,建立石油风险评估模型,对典型区域进行风险的综合评估;选取简单易操作的GM灰度评估模型对石油污染趋势进行现势预警和未来预警,集成陆地石油风险评估与预警管理平台。以胜利油田为典型的研究区域,收集和调查了研究区域土壤植物等生态系统组成与功能表达特质,判断包括陆生植物主要功能群和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特征。利用石油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对胜利油田的石油污染物进行了评估和预警,得到胜利油田PAHS和多氯联对油田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潜在风险影响,预测了油田污染物的扩散趋势,为胜利油田的管理提供合理和精准的依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赣深客专江西段稀土矿开采区工程地质特性研究[J]. 铁道勘察 2017(03)
- [2].禁止开采区划定和实施管理的问题及建议[J]. 学术论坛 2016(08)
- [3].煤炭开采区生态补偿的体制与机制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4].砂石土资源“三区”规划管理思路与政策研究[J]. 经济师 2016(08)
- [5].非能源重要矿产重点开采区评价[J].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7(03)
- [6].煤炭开采区生态补偿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 中国软科学 2010(08)
- [7].四川省矿产资源规划开采区水土流失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 2009(01)
- [8].煤矿集中开采区水环境污染源类型及防治对策——以贵州毕节织河矿区为例[J]. 贵州地质 2014(03)
- [9].DInSAR技术在某煤矿集中开采区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J]. 居业 2017(07)
- [10].煤炭开采区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J]. 煤炭技术 2015(01)
- [11].淮南市潘集煤炭集中开采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治理成效[J]. 广东科技 2012(07)
- [12].基于协整理论的榆林煤炭开采区生态环境演化进程分析[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13].近基础设施的爆破开采区安全性分析与控制[J]. 中国工程科学 2014(11)
- [14].深部开采区矿化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04)
- [15].抚顺等煤炭开采区地表沉降问题严重[J]. 西部资源 2014(01)
- [16].矿井未开采区瓦斯涌出量的预测[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08)
- [17].“准东煤炭开采区降尘污染过程与生态风险控制”研究工作启动[J]. 新疆环境保护 2012(04)
- [18].我国主要磷矿、硫铁矿集中开采区水土污染现状分析[J]. 化工矿产地质 2018(04)
- [19].浅析庆阳石油开采区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 河南科技 2014(07)
- [20].开采区油层分层注入开采试验研究[J]. 化工管理 2019(06)
- [21].基于HEA方法的神府煤炭开采区受损植被生态补偿评估[J]. 资源科学 2010(03)
- [22].淄博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及保护现状评价[J]. 地下水 2017(01)
- [23].山西省煤炭开采区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对策研究[J]. 中国水利 2010(09)
- [24].潘口水电站潘口河料场提前开采区规划及爆破技术[J]. 山东工业技术 2013(09)
- [25].模糊评价在矿山受采动影响建筑物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5(07)
- [26].对沈阳采油厂区和沈阳市政水源地两个集中用水地区进行分析、预测[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8(02)
- [27].广西平果县石灰石资源划分9个“允许开采区”和2个“禁止开采区”[J]. 中国粉体工业 2019(03)
- [28].山西省煤炭开采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对策[J]. 地下水 2010(01)
- [29].内蒙古东部两个有色金属集中开采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估的对比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1)
- [30].府谷县地下水功能区划分研究[J]. 山东化工 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