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个性化语文教学效度透析及模式建构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个性化语文教学效度透析及模式建构

论文摘要

2003年《新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标准中特别强调:“个性”。许多读者对阅读本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阅读在本质就是个性化的。那么,以阅读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就势在必行了。如何进行语文个性化教学?以往的研究基本处于研究的两个极端,一是学理层面,二是实践层面。前者失之抽象,远离教学实践;后者过于感性,缺少学理层面的思考与依据。本研究试图从实践入手,上升到学理层面的考证与探究。基于此,本研究选择了一个特定的视角,通过重现教学现场,剖析教学细节以透视课堂教学,分析教师对个性化教学理念的把握程度以及分析个性化教学实施中的效度,再深入探究学理层面的依据,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构建有效的个性化语文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已经轰轰烈烈的在许多地方展开,但是实践的层面存在许多问题,有对个性化教学的误解,对有关概念的误解,例如,对话教学被理解为“满堂问”,自主性被理解为“教师的彻底放手”,多元化理解被认为是“随便理解”,平等被认为是教师不能批评学生的错误等,这些错误的理解形成了实践层面许多“死角”,使得个性化教学失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在课程与教学理论的视野对此进行了研究。个性化教学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文本资源的大量浪费,课堂交往的失效。笔者认为个性化语文教学,一是树立点拨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很好的体现了学生与教师“二主性”的辩证关系。二是教学必须直面文本语言,这一理念确定了教学的基点。三是必须是具有感染力的,这一点契合文学阅读教学的特点,能够主观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四是必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该点客观上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五是必须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究对话的学习过程,该点充分体现学习的本质是自我建构的。在此基础上,笔者分析了有效的个性化语文教学的特征,并结合教学实践建构了个性化语文教学的四大模式:个性化点拨—创新阅读教学模式,个性化学习语言阅读教学模式,个性化层级阅读教学模式,个性化创造性阅读教学模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
  • 1.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1.2.1 文献研究方法
  • 1.2.2 有关质的研究方法
  • 1.3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1.3.1 确定课堂观察现场和研究对象的理由
  • 1.3.2 资料收集
  • 第2章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高中个性化语文教学效度的透析
  • 2.1 基于新课程理念研究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的意义
  • 2.1.1 语文新课程理念述要
  • 2.1.2 新课程背景下研究个性化语文教学现场和教学细节的现实意义
  • 2.2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个性化语文教学案例及分析
  • 2.2.1 虚假民主,虚假讨论
  • 2.2.2 架空文本,过度拓展
  • 2.2.3 浅性问题,浅性对话
  • 2.2.4 主导缺失,主体失控
  • 2.3 新课程背景下个性化语文教学效度的透析
  • 2.3.1 文本资源浪费
  • 2.3.2 课堂交往失效
  • 2.4 个性化语文教学效度分析的启悟
  • 2.4.1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应该是点拨式
  • 2.4.2 个性化语文教学必须直面文本语言
  • 2.4.3 个性化语文教学必须是有感染力的
  • 2.4.4 个性化语文教学必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 2.4.5 个性化语文教学必须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的、探究的、对话的学习过程
  • 第3章 构建个性语文化阅读教学模式
  • 3.1 个性化语文教学必须具有的共同特征
  • 3.1.1 个性化教师
  • 3.1.2 个性化学生
  • 3.1.3 个性化教学
  • 3.1.4 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特征
  • 3.2 有效的个性化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
  • 3.2.1 “点拨——创新”阅读教学模式
  • 3.2.2 学习语言(言语)阅读教学模式
  • 3.2.3 层级化阅读教学模式
  • 3.2.4 创造性阅读教学模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个性化语文教学效度透析及模式建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