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东亚地区的生产分工与贸易结构研究 ——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主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东亚地区的生产分工与贸易结构研究 ——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主分析

论文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东亚经济的飞速发展被称为“东亚奇迹”,东亚地区的贸易额已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上述发展是在90年代东亚地区生产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本文研究了90年代东亚地区生产分工和贸易结构的变化对该地区21世纪贸易发展的重要影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日本、亚洲NIES(新兴工业化经济群)的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大举向ASEAN(东盟)、中国等地区投资,即区域内部的FDI(外商直接投资)激增,东亚地区形成了新的生产分工形态:产品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组装工序)安排在ASEAN和中国,技术密集型中间产品的生产则安排在日本与NIES。根据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被分割成若干个生产阶段,形成了数个国家(地区)之间的生产阶段分工。 生产阶段分工的形成引起东亚地区贸易结构的显著变化,其中最大的特征是中间产品贸易的增长。目前,东亚地区中间产品贸易额占全球中间产品贸易额的43%,超过了己实现经济一体化的EU(欧盟,约30%)与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约20%)。其中,在设备、家电产品等生产阶段易于分散的领域,中间产品贸易的比重更高。以中间产品为对象,对东亚各国的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日本、NIES在中间产品的出口领域,中国、ASEAN在进口领域分别具有较强竞争力。日本在中间产品的出口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在中间产品的进口中影响巨大。 生产阶段分工的发展带来同一产业内的贸易迅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东亚地区产业内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产业间贸易。与西方国家不同,东亚地区的产业内贸易是由生产阶段的分散引起,是在垂直型生产专业化的基础上形成。 东亚区域内贸易随着中间产品贸易的增加而有了较大增长。2000年,东亚地区的区域内贸易依存度超过50%,虽然略低于EU(62.2%),但增长速度却大大超过后者。当然,区域外贸易的重要性并未因为区域内贸易的增长而下降。本地区生产的最终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EU,日本/NIES—中国/ASEAN—美国EU等西方国家之间的三角贸易形态逐渐形成。西方发达国家持续从东亚地区进口最终产品,已经成为促进本地区生产阶段分工的要因。上述生产阶段分工及贸易结构,在21世纪继续发展并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各种指标的计量分析可以发现,东亚各国(地区)的贸易竞争力受到本地区生产阶段分工的影响。随着日本、NIES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内容与结构
  • 第四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五节 研究局限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有关东亚地区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论点
  • 第二节 有关东亚地区生产分工与贸易结构的研究
  • 第三节 有关东亚地区生产阶段分工的研究
  • 第三章 关于生产分工和贸易结构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生产阶段分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第二节 东亚地区贸易结构的基本理论
  • 第三节 生产分工与贸易结构形成机制
  • 第四章 东亚地区的生产阶段分工与中间产品贸易竞争力
  • 第一节 东亚地区生产阶段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东亚各国在生产阶段分工中所处的位置
  • 第三节 东亚各国中间产品贸易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 第四节 综合评价与21世纪初的发展
  • 第五章 生产阶段分工对东亚地区贸易结构的影响
  •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东亚地区的贸易概况
  • 第二节 产业内贸易的增长
  • 第三节 新三角贸易体系的出现
  • 第四节 区域内贸易依存度加深
  • 第五节 综合评价: FDI与贸易的相关性得到强化
  • 第六章 生产分工变化对东亚各国贸易竞争力的影响
  • 第一节 中、日、韩三国的贸易概况
  • 第二节 以指数来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日、韩的贸易竞争力
  • 第三节 最终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分析
  • 第四节 综合评价与21世纪初的发展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附表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三、韩文参考文献
  • 四、日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间产品进口对出口多样化的影响[J].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7(01)
    • [2].中间产品进口是否促进了我国技术进步?——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J]. 商业研究 2016(02)
    • [3].中间产品文献综述[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15(12)
    • [4].劳动成本与进口中间产品质量——来自多国(地区)产品—行业层面的证据[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3(11)
    • [5].船舶中间产品完整性策划及建造[J]. 广东造船 2020(05)
    • [6].浅论以分段为中间产品的“零库存”生产[J]. 海峡科学 2016(12)
    • [7].进口中间产品质量与企业生产率——基于广义倾向得分匹配的经验分析[J]. 经济经纬 2017(04)
    • [8].中间产品的“品牌梦”[J]. 中外管理 2016(04)
    • [9].劳动力质量与进口中间产品质量[J]. 阅江学刊 2015(04)
    • [10].国际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及其政策含义[J]. 国际贸易 2011(09)
    • [11].中间产品如何实施品牌战略?[J]. 纺织服装周刊 2011(43)
    • [12].中国与东亚中间产品贸易和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0(01)
    • [13].中国与东盟中间产品贸易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东南亚纵横 2010(04)
    • [14].中国与东盟中间产品贸易和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 [15].中间产品贸易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的影响因素探究——基于贸易成本视角[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10)
    • [16].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中国中间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分析[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7(04)
    • [17].中间产品交易方式与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J]. 中国管理科学 2013(S2)
    • [18].浅析广东省中间产品贸易的优劣势[J]. 知识经济 2012(03)
    • [19].国际外包比率与中间产品多样性选择的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 2009(07)
    • [20].寡头竞争中间产品市场的转移定价策略研究[J]. 系统工程学报 2009(04)
    • [21].中国和巴西中间产品贸易传输碳排放研究——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J]. 生态经济 2020(10)
    • [22].制度质量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中间产品出口[J]. 对外经贸 2018(02)
    • [23].品牌建设将使中间产品商走的更远[J]. 纺织服装周刊 2008(03)
    • [24].基于专用性投资的供应链联盟中间产品价格形成分析[J]. 企业经济 2017(02)
    • [25].我国制造业中间产品进口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J]. 商业研究 2015(05)
    • [26].中间产品的品牌之道[J]. 市场观察 2008(06)
    • [27].产品内分工、供给侧改革与中国中间产品出口[J]. 长白学刊 2019(02)
    • [28].技术差距、中间产品内向化与出口国内增加值份额变动[J]. 中国工业经济 2019(09)
    • [29].中间产品进口、企业生产率与出口多样性[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4(06)
    • [30].中间产品进口、出口多样化与贸易顺差——理论模型及对中国的经验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 2010(07)

    标签:;  ;  ;  ;  

    20世纪90年代东亚地区的生产分工与贸易结构研究 ——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