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台阵技术在地震学中的应用

地震台阵技术在地震学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随着数字地震台网的急剧增加和基于互联网的数据共享,产生了巨大的地震波数据积累。这种数据积累给地震学带来的优势不仅仅体现于其射线覆盖率和地震定位的准确性,而且还方便研究者应用特殊的分析方法提取来自地球深部更为细微结构的信息。本文利用GRSN、FNET、ORFEUS、CDSN等台网所接收到的波形数据,对昆仑山地震的破裂过程、苏门答腊地震的P波波形混杂、欧洲南部410km地震波速度间断面和西太平洋下地幔D”层的剪切波速度异常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地震学研究。2001年11月14日的昆仑山地震(Ms8.1),是我国大陆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强烈的地震,其地震破裂过程具有极长的走滑破裂带(~400km)和超过剪切波速度的破裂速度。本文以地表野外观测到的破裂带和INSAR同震破裂成像的结果为断层约束,通过改进的后向褶积(back-projection)方法,从位于地震震中西北的GRSN台网和震中东南的ISN台网两个角度联合对昆仑山地震的破裂过程进行了成像研究。结果显示,从破裂速度的角度出发,昆仑山地震可以分为四段,其破裂速度分别为2.3km/s、5.5km/s、4.3km/s和4.1km/s。除第一段的破裂速度低于Rayleigh波速度外,其它几段的破裂速度都超过了地壳中剪切波的波速,这种现象被称为超剪切破裂。这些速度段的空间分布与破裂带断层的产状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该结果证实了陈晓非教授提出的超剪切速度破裂与断层地表出露的关系很可能是解释昆仑山地震中由sub Rayleigh速度破裂转变为超剪切速度破裂的转换机制。苏门答腊地震中PP等后续震相对P波震相的污染给地震学研究,特别是对该地震震源过程的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震相慢度的循环叠加方法,以期将这些震相分离开来,同时还构造了一系列理论地震图用于检验该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分离出的波形清晰度高,失真较小,将分离波形按走时叠加得到的波形重构也与原始输入波形相符。本文利用通过这一检验后的波形分离方法对2005年3月28目的Nias地震和2004年12月26日的Sumatra地震分别进行了P波波形的提取。进一步的研究还显示,对于Sumatra地震的超长破裂带(>1200km),本方法还存在一定不足,不过尚在可接受范围内。通过对Nias、地震和2006年7月17日的Java地震持续时间进行的详细分析显示,这两个地震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20s和~190s。由此推断,后一地震引发海啸的可能较大,这与实际情况相符。本文还利用GRSN和ORFEUS台网数据对欧洲南部地幔中的410km地震波速度间断面的精细结构进行了研究。对P波在该间断面绕射波形的观测和理论分析显示,单纯的尖锐速度结构或是线性渐变的速度过渡层产生的绕射波形都与观测到的振幅变化规律不符。我们利用F—K方法对各种不同速度结构的410km间断面模型计算了理论地震图,并将计算结果的振幅变化规律与实际数据做了详细的比较。结果显示,这一地区的410km间断面并不十分尖锐,其过渡带厚度约为20km。而最符合实际数据提供的振幅变化规律的结构模型,为具有50%的线形速度渐变层和50%的速度阶跃。这一结果与Gaherty(1999)根据矿物学实验提出的地震波速度随深度变化的规律相似,可看做是后者的一个近似的地震观测学证据。这一点表明,这个速度变化层可能的地球化学解释是由上地幔中橄榄岩和榴辉岩的特定比例造成的。针对西太平洋剪切波低速区边缘所引起的复杂剪切波波形,本文还相应于何玉梅等(2006)提出的D”层速度结构模型提出了能适于更大震中距范围内数据的模型。本文提出的模型在核幔边界上方30km~230km处存在2%高速异常层,而去除了何玉梅等模型中该区域存在超低速区的结构。这种模型与钙钛矿在较高温情况下相变所产生的速度结构十分类似。我们推测,后钙钛矿相变是引起该区域剪切波波形复杂化的原因。在本文的最后,我们研究了2000年以来斐济—汤加地区发生的14个震深大于180km的地震。采用其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上接受到的数据,我们发现在某些台站,尤其是KMI台站上接收到的数据波形中ScS震相存在明显延迟,导致S+ScS的整体波形形状发生变化。为解释D”层对数据波形的影响,我们按层析模型的异常分布构建了D”层的剪切波速度异常模型。对这些模型的地震图合成表明,靠近震源一侧为约—3%低速异常的模型可能解释数据波形的变化。本文还对异常区的边界范围进行了确认,由于研究区域所处的特殊位置,这一结果对确定太平洋低速异常区的边界提供了重要证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基于地震台阵数据的地震学研究的意义
  • §1—2 2001年昆仑山地震破裂过程的研究
  • §1—3 对大地震P波的波形分离技术及其在苏门答腊系列地震中的应用
  • §1—4 欧洲南部下地幔410km间断面的精细结构
  • §1—5 西太平洋下地幔D″层的初步研究
  • 第二章 用反向投影(back—projection)方法对昆仑山大地震破裂过程的成像
  • §2—1 昆仑山大地震破裂过程的重要意义
  • §2—2 对超剪切速度破裂的理论解释
  • §2—3 昆仑山地震中的超剪切速度破裂现象
  • §2—4 昆仑山断裂带中的断层系统
  • §2—5 反向投影法基础及在昆仑山地震中的改进
  • §2—6 用改进后的back—project方法研究昆仑山地震
  • §2—7 小结
  • 第三章 波形分离方法及其在苏门答腊地震中的应用
  • §3—1 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及其研究现状
  • §3—2 波形分离方法和大地震的破裂机制研究
  • §3—3 波形分离方法在Java地震和海啸研究中的应用
  • 第四章 欧洲南部410km间断面的精细结构
  • §4—1 地幔内部的地震波速度间断面
  • §4—2 410km间断面的研究现状
  • §4—3 数据和台站分布
  • §4—4 F—K方法基础
  • §4—5 对欧洲南部410km间断面结构的波形模拟
  • §4—6 结论和讨论
  • 第五章 西太平洋下地幔D″层的速度异常初步研究
  • §5—1 下地幔底部D″层的重要意义和研究现状
  • §5—2 台站与数据
  • §5—3 对简单D"层结构的地震图合成
  • §5—4 模型的建立及波形比较
  • §5—5 小结
  • §5—6 二维地震图合成及对研究区域边界复杂性的二维解释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讨论
  • §6—2 展望未来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地震台阵技术在地震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