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外植体再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组织培养,下胚轴,侧芽
外植体再生论文文献综述
万丽丽,王转茸,辛强,洪登峰,杨光圣[1](2019)在《油菜不同类型外植体组织培养及再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高效的组织培养体系,以甘蓝型油菜杂交品种恢复系627R、621R和616R材料田间种植植株的侧芽、花托和无菌种子实生苗下胚轴为外植体,探索不同苗龄、预培养时间、预培养基、愈伤分化培养基、诱导出芽培养基以及成苗壮苗培养基中激素配比对芽再生、成苗植株生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菌苗快速繁殖体系中,发芽6天的无菌苗下胚轴或者子叶在预培养(MS+2.0 mg/L 2,4-D+1.0 mg/L 6-BA+30 g/L蔗糖+8 g/L琼脂,pH 5.85)3天后转移到分化培养基MS+3 mg/L 6-BA+1.0 mg/L NAA+5 mg/L AgNO3+30 g/L蔗糖+8 g/L琼脂(pH 5.85),或者MS+3 mg/L 6-BA+1.0 mg/L IAA+5 mg/L AgNO3+30 g/L蔗糖+8 g/L琼脂(pH 5.85)生长,可以获得较高的芽再生频率,对于田间生长到抽薹开花期植株取样的外植体,腋芽的出芽频率高于花托培养的出芽频率,但是这2类外植体在分化培养基(MS+10 mg/L 6-BA+1 mg/L NAA+30 g/L蔗糖+8 g/L琼脂,pH 5.85)生长30天后都有成苗的潜力,上述外植体经过组织培养出芽后转移到添加矮壮素的培养基(MS+15 mg/L CCC+15~20 g/L蔗糖+8 g/L琼脂,pH 5.85)上继续生长30天,能够得到根系发达、生长势强的植株。甘蓝型油菜优良恢复系建立的组织培养体系能够快速获得生长势优的油菜植株,加速油菜良种的繁殖与评价。(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35期)
鲍荣静,梁栋,梁慧敏[2](2019)在《翦股颖不同外植体高频植株再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翦股颖品种高地的吸涨种子、胚芽生长点和胚根生长点为主进行不同外植体高频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愈伤组织的诱导还是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以及丛生芽的分化,均以胚芽生长点为最高,其次是吸涨种子,胚根生长点最低;高浓度的2,4-D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但适时调整激素配比及继代时间对形成胚性愈伤组织及丛生芽的分化更关键有效。试验分析得出高频胚性愈伤组织形成的激素配比为2.0 mg/L 2,4-D+0.1 mg/L 6-BA+0.5 mg/L NAA,高频丛生芽分化的激素配比为2 mg/L 6-BA+0.1 mg/L NAA。(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0期)
杨轲,陈一酉,汪军成,姚立蓉,孟亚雄[3](2019)在《啤酒花不同外植体筛选及再生体系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配比对啤酒花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植株再生的影响,建立稳定高效的啤酒花再生体系,选用5种不同基因型啤酒花半木质化枝条,通过扦插生根发芽筛选最适外植体供体。以啤酒花根尖、腋芽、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外源激素配比对其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PJ274材料在相同生长条件下生根率最高为85%,且在日本园试配方的水培液中发芽率高达40%,是最理想的啤酒花外植体供试母体材料;2)对比根尖、腋芽和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情况,腋芽为最适外植体,诱导率为51.11%;3)啤酒花腋芽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激素配比是6-BA(6-苄氨基嘌呤)0.1 mg·L~(-1)+IAA(吲哚乙酸)1.0 mg·L~(-1)+2,4-D(2,4-二氯苯氧乙酸)2.0 mg·L~(-1),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86.67%;4)啤酒花腋芽愈伤组织芽的分化率在6-BA 1.0 mg·L~(-1)+NAA(萘乙酸)0.2 mg·L~(-1)+2,4-D 2.0 mg·L~(-1)的条件下最高,为66.67%;5)啤酒花腋芽愈伤组织根分化的最佳激素调控模式为6-BA 0.1 mg·L~(-1)+IBA(乙哚丁酸)1.0 mg·L~(-1),最高生根率为66.67%。试管苗经炼苗后移栽,成活率达80%。最终成功构建了以腋芽为外植体的啤酒花高频再生体系,为啤酒花种质资源保存、组培快繁和基因工程育种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梁玲鸽,杨霞,王浩,李政,李名扬[4](2018)在《超量表达PhWRIL1基因抑制矮牵牛叶片外植体再生不定芽》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研究发现AP2/ERF家族euANT支基因超量表达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和离体再生。但尚未有关于与euANT支亲缘关系很近的AP2/ERF基因basalANT进化支基因超量表达对离体培养中不定芽再生影响的研究。本研究中从矮牵牛中克隆了一个basalANT基因,命名为PhWRIL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PhWRIL1的m RNA在矮牵牛各种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量处于中等水平,在成熟组织中比幼嫩组织中更高。超量表达PhWRIL1的矮牵牛植株严重矮化,但开花时间没有显着变化。测定再生能力的结果表明:PhWRIL1超量表达的转基因植株叶片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和芽的诱导与生长明显减少。这些结果表明PhWRIL1在矮牵牛中超量表达抑制了离体培养过程中不定芽的再生能力,在植物发育过程中basalANT和euANT基因可能发挥相反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包晗,张芮,张美玲,张虹,陈任[5](2018)在《甜叶菊叶片外植体再生体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甜叶菊品种"中山二号"为试材,首先选用叶片、茎段和茎节3种外植体,在添加3种植物激素萘乙酸(1-Naphthaleneacetic acid,NAA)、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BAP)和激动素(kinetin,KT)不同浓度组合的MS(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上培养,明确其对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影响。以叶片作为外植体,使用激素噻苯隆(Nphenyl-N′~(1),2,3-thidiazol-5-yl-urea,TDZ)替换NAA(BAP和KT浓度范围不变),在不同浓度组合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不定芽和丛生芽诱导,以期建立一套快速、有效的甜叶菊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TDZ浓度达到3.0mg·L~(1)、BAP 1.0mg·L~(1)和KT0.5mg·L~(1)时,诱导的愈伤组织分化的不定芽最多,且随后形成了大量的丛生芽。丛生芽继代到无添加激素的1/2MS培养基上,能够继续生长,分化成茎叶和根,形成完整植株。该再生体系生产周期短、繁殖系数高,可用于生产上大规模快速繁殖和基因转化研究。(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8年06期)
王栋,王晨,马乐,李含笑,陈吉宝[6](2017)在《甜高粱种子为外植体离体再生体系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甜高粱是最具优势的生物质能源作物之一,为提高甜高粱转基因育种效率,以甜高粱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分析了影响愈伤组织生成以及离体再生的相关因素,建立了一套利用甜高粱成熟种子离体再生甜高粱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用0.1%升汞处理甜高粱种子10 min,具有较低的污染率(低于20%)和较高的发芽率(76.7%)。雅津4184的成熟种子,接种在添加3.0 mg/L的2,4-D和0.3 mg/L的6BA的MSB5基本培养基上培养3周后,可以获得最高的出愈率(81.7%)。愈伤组织在添加0.2 mg/L NAA和1.6 mg/L KT的B5培养基上培养4周后出芽率最高,为93.3%。不定芽在添加2.0 mg/L的IBA的1×MS培养基上培养3周后,具有最大的生根率(96.7%)。建立的甜高粱高频、高效离体培养再生体系,将为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甜高粱遗传性状提供便利的方法,加速甜高粱高育种进程。(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期刊2017年12期)
黄娟[7](2017)在《杉木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一文中研究指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杉科杉木属的常绿针叶高大乔木。由于其生长快、纹理美观、耐腐蚀、便于加工和长纤维等优点,是我国南方主要的造林树种和商品用材树种。随着近年来人工造林面积不断扩大,对杉木良种壮苗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快速扩繁杉木的高世代优良材料和满足杉木造林对高世代良种的需求显的十分迫切。组织培养技术由于具有缩短繁殖过程、节省空间、能周年生产等优点,可以保持杉木无性系母本的优良性状和便于规模化生产,能满足市场对大规模优质杉木苗木的巨大需求,成为当前杉木育苗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就开始了杉木组织培养研究,先后利用成熟和未成熟合子胚、子叶、下胚轴、茎段、茎尖等多种外植体开展了杉木再生体系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目前在杉木组培离体再生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外植体消毒、不定芽诱导、不定根诱导、组培苗移栽均要分步进行,外植体消毒和不定根诱导较为困难,缺乏杉木组培离体培养的完整技术体系,组培苗成本高等,极大地限制了杉木组培培养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特别是由于缺乏成熟的杉木愈伤组织再生体系,极大地限制了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进行杉木遗传改良的研究。因此,开展杉木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研究对于培育优良杉木良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鉴于此,本论文针对目前杉木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选取以种子发芽的子叶和下胚轴、未成熟胚、组培苗茎段4种外植体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杉木不同外植体在消毒、组培苗继代增殖、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继代增殖、愈伤组织再分化和愈伤组织形成与再分化过程中的细胞学观察等方面,进行杉木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和再生诱导效率的比较研究,探讨不同外植体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增殖率、愈伤组织再分化率的差异性及再生芽的发生方式,筛选出适宜杉木各器官愈伤组织诱导和建立植株再生体系的最适培养基。分析杉木愈伤组织形成和再分化的起源与过程,探讨建立杉木愈伤组织再生体系,为杉木体细胞胚胎再生体系和杉木遗传转化体系提供受体材料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杉木外植体的表面灭菌效果存在明显差异。0.1%的Hgcl2处理10min有利于下胚轴、子叶、未成熟胚、茎段4种外植体的灭菌。(2)不同培养基的杉木组培苗继代增殖效果不同。MS+6-BA2.0 mg·L~(-1)+TDZ0.04 mg·L~(-1)+NAA1.0 mg·L~(-1)培养基上的杉木获得较高不定芽分化效果,不定芽平均分化数为28;在MS+6-BA3.0mg·L~(-1)+TDZ0.06 mg·L~(-1)+NAA0.3 mg·L~(-1)培养基上的杉木苗高生长量最大,苗高平均增长15.82mm。综合不同培养基配方的组培苗不定芽分化数和苗高生长量,认为 MS+6-BA2.0 mg·L~(-1)+TDZ0.04 mg·L~(-1)+NAA1.0 mg·L~(-1)培养基是杉木苗继代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不同光照强度对杉木组培苗继代增殖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其中,3200Lux光照条件下最有利于组培苗的继代增殖。(3)杉木不同外植体在不同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诱导效果存在明显差异:2,4-D1.0 mg·L~(-1)+NAA2.0mg·L~(-1)+KT0.5 mg·L1 培养基是子叶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其诱导率达100%;NAA2.0 mg·L-L~(-1)+6-BA2.O mg·L~(-1)+TDZO.O1 mg·L~(-1)培养基是下胚轴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诱导率达95.8%;2,4-D1.0mg·L~(-1)+6-BA2.O mg·L~(-1)+KT1.O mg·L~(-1)培养基是未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诱导率达 91.9%;2,4-D 1.0 mg·L~(-1)+6-BA2.O mg·L~(-1)+KT0.5 mg·L~(-1) 培养基是茎段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诱导率为87.98%。子叶、下胚轴在种子发芽第15d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诱导率分别为97.5%和95%;2,4-D+NAA+KT是四种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激素组合。基本培养基对诱导的愈伤组织质地存在显着影响,MS基本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质量较好,可用于后期再分化,诱导率高达69.46%;DCR基本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质地较密,可用于后期继代增殖,诱导率为65.73%。(4)不同培养基的杉木愈伤组织继代增殖效果存在差异。1/2MS、MS可作为愈伤组织再分化的继代增殖培养基,DCR可作为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增殖的基本培养基。6-BA2.0 mg·L~(-1)+KT1.5 mg·L~(-1)+NAA1.5 mg·L~(-1) 和 6-BA1.5 mg·L~(-1)+KT1.0 mg·L~(-1)+NAA1.0 mg·L~(-1)培养基是愈伤组织继代增殖的适宜培养基。2,4-D有利于降低杉木愈伤组织褐化率,NAA有利于杉木愈伤组织的增殖。当2,4-D浓度为2 mg·L~(-1)时愈伤组织在继代30-45d时转移至新培养基比较适宜;当NAA浓度为1.5 mg·L~(-1)时愈伤组织在继代15-30d期间内转移至新培养基比较合适。杉木愈伤组织的继代增殖适用于暗培养(800Lux)以及低强度光照。接种的愈伤组织直径在11-13mm时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继代增殖。(5)不同培养基的杉木愈伤组织再分化效果不同:MS+6-BA0.5 mg·L~(-1)+KT1.5 mgL~(-1)是愈伤组织再生芽分化的适宜培养基。质地均匀的愈伤组织再分化率高达89.57%,褐化率为10.43%。愈伤组织在无继代和继代一次后再分化率较高,分别达83.57%和82.37%。(6)杉木生根培养:MS+NAA0.5 mg·L~(-1)+IBA1.0 mg·L~(-1) 生根培养基适用于从愈伤组织上分离杉木再生苗的生根。(7)对杉木愈伤组织形成和再分化不同阶段的细胞学观察发现:不同激素组合下形成的愈伤组织在细胞结构及其物理性质上存在明显差异。有的愈伤组织具有活性可以再分化,有的失去活性无法完成正常发育。同一愈伤组织会同时存在胚性与非胚性愈伤组织,说明杉木是属于愈伤组织发育具有异质性的树种。杉木的不定芽发生有2种方式,可从外植体直接分化形成,亦可通过切口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2种发生方式均为外起源。胚性愈伤组织其为浅黄色或米绿色均匀型愈伤组织。(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7-04-01)
王自布,杞文瑞,梁慧,王羽峰[8](2016)在《魔芋不同外植体组培快繁及其再生体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魔芋不同外植体为实验材料,建立了魔芋离体培养快速繁殖的再生体系,为以后魔芋基因工程进行品质改良奠定了基础。以不同基因型魔芋为实验材料,研究魔芋不同外植体在不同的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再生的频率。魔芋不同基因型外植体在含适宜6BA、NAA等激素的培养基中形成愈伤组织的难易程度不同,愈伤组织诱导形成不定芽的能力强弱也不一样;不同基因型魔芋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率最高的是块茎>幼叶>茎段;对魔芋的块茎、茎段和幼叶来说最适合的培养基配方是MS+6-BA 2.5 mg/L+NAA 0.05 mg/L,不同培养基诱导不定芽的能力是块茎>茎段>幼叶,其中,魔芋块茎和茎段的再生能力较强。最合适的生根培养基是MS+1.0 NAA。本研究成功的建立了魔芋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再生途径,并获得再生植株。(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6年03期)
刘莉莉,卢淑波,徐佳萍,张庆田,李昌禹[9](2015)在《以黄花乌头发根为外植体的再生培养体系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num)发根再生植株,将其发根在添加0.5–5.0 mg·L–1 6-BA及0–0.5 mg·L–1 NAA的1/2MS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光诱导培养,发根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形成芽及芽丛,最终获得发根再生植株。结果表明,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2.0 mg·L–1 6-BA+0.2 mg·L–1 NAA+3%蔗糖;不定芽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0.5 mg·L–1 6-BA+0.1 mg·L–1 NAA+5 mg·L–1 GA+3%蔗糖。(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王自布,莫国秀,罗会兰,张德英[10](2015)在《菊花不同外植体组培快繁及其再生体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菊花不同外植体为试材,采用离体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研究菊花不同外植体在不同的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再生的频率。结果表明:菊花不同基因型外植体在含适宜6-BA、NAA等激素的培养基中形成愈伤组织的难易程度不同,愈伤组织诱导形成不定芽的能力强弱也不一样;不同基因型菊花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率高低排序是花蕾>花瓣>茎段>叶片;对菊花的花蕾、花瓣、茎段和叶片来说最适合的培养基配方是MS+6-BA 2.0mg/L+NAA 0.2mg/L,不同培养基诱导不定芽的能力为花蕾>花瓣>茎段>叶片,其中,菊花花蕾和花瓣的再生能力较强。最合适的生根培养基是1/2MS+NAA 0.2mg/L。该研究成功的建立了菊花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再生途径,并获得了再生植株。(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5年18期)
外植体再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翦股颖品种高地的吸涨种子、胚芽生长点和胚根生长点为主进行不同外植体高频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愈伤组织的诱导还是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以及丛生芽的分化,均以胚芽生长点为最高,其次是吸涨种子,胚根生长点最低;高浓度的2,4-D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但适时调整激素配比及继代时间对形成胚性愈伤组织及丛生芽的分化更关键有效。试验分析得出高频胚性愈伤组织形成的激素配比为2.0 mg/L 2,4-D+0.1 mg/L 6-BA+0.5 mg/L NAA,高频丛生芽分化的激素配比为2 mg/L 6-BA+0.1 mg/L NAA。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植体再生论文参考文献
[1].万丽丽,王转茸,辛强,洪登峰,杨光圣.油菜不同类型外植体组织培养及再生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9
[2].鲍荣静,梁栋,梁慧敏.翦股颖不同外植体高频植株再生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9
[3].杨轲,陈一酉,汪军成,姚立蓉,孟亚雄.啤酒花不同外植体筛选及再生体系构建[J].草业学报.2019
[4].梁玲鸽,杨霞,王浩,李政,李名扬.超量表达PhWRIL1基因抑制矮牵牛叶片外植体再生不定芽[J].园艺学报.2018
[5].包晗,张芮,张美玲,张虹,陈任.甜叶菊叶片外植体再生体系的建立[J].北方园艺.2018
[6].王栋,王晨,马乐,李含笑,陈吉宝.甜高粱种子为外植体离体再生体系构建[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7
[7].黄娟.杉木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D].福建农林大学.2017
[8].王自布,杞文瑞,梁慧,王羽峰.魔芋不同外植体组培快繁及其再生体系的研究[J].分子植物育种.2016
[9].刘莉莉,卢淑波,徐佳萍,张庆田,李昌禹.以黄花乌头发根为外植体的再生培养体系建立[J].植物学报.2015
[10].王自布,莫国秀,罗会兰,张德英.菊花不同外植体组培快繁及其再生体系的研究[J].北方园艺.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