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空间介词“从、由、在、到”与韩语相应表达方式的对比

汉语空间介词“从、由、在、到”与韩语相应表达方式的对比

论文摘要

表示起点类的介词“从、由”和表示终点类的介词“在、到”是韩国学生在汉语使用中偏误率较高的介词。本文以“汉语空间介词‘从、由、在、到’与韩语相应表达方式的对比研究”为题,以三个平面理论,对“从、由”和“在、到”的句法、语义和语用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将“从、由、在、到”与其韩语对译词进行对比,结合韩国留学生的偏误,从多个角度分析干扰韩国学生掌握使用介词“从、由、在、到”的原因,以其对介词“从、由、在、到”的教学提供一些建议。全文共分四章: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研究综述及所用到的理论和方法。使大家了解本文选题的价值。第一章在“三个平面”理论和对比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先考察介词“从”和“由”在语法、语义、语用方面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介词“从”和“由”与韩语相应表达方式。对比后发现,从语义功能上看,它们之间对应的语义有交叉又有差异。第二章在“三个平面”理论和对比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先考察介词“在”和“到”在语法、语义、语用方面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介词“在”和“到”与韩语相应表达方式。第三章从认知角度看韩汉空间位移的介词和助词的差异,归纳了汉韩两个语言类型的差异和意象图式的差异。第四章在前人偏误分析的基础上,先介绍了韩国学生使用介词“从、由、在、到”的偏误,然后主要从母语的负迁移、所学的有限的目的语知识的干扰等几个方面来探讨韩国学生在使用汉语介词“从、由、在、到”时出现偏误的原因,以本文研究结论为根据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结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作出总结,并提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一) 选题的缘由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的主要问题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汉语介词"从、由、在、到"的本体研究
  • (二) 介词"从、由、在、到"的汉外对比研究
  • (三) 留学生介词"从、由、在、到"习得的偏误分析研究
  • 三、研究理论和方法
  • (一) 研究理论
  • (二) 研究方法
  • 四、语料说明
  • 第一章 空间介词"从、由"与韩语相应表达方式的对比研究
  • 一、"从"和"由"在语法、语义、语用平面上的异同
  • (一) "从、由"在语法方面上的异同
  • (二) "从、由"在位移事件中标引的语义角色异同
  • (三) "从、由"在语用平面上的异同
  • (四) 小结
  • 二、"从"和"由"在韩语中相应的起点表达手段
  • (一) "从""由"对应于韩语中-(?)
  • (二) 韩语助词"N+(?)"、"N+(?)"和"N+(?)"的区别
  • 三、"从/由+NP"和"N+(?)"之间的对应关系
  • (一) "从+NP"和"N+(?)"
  • (二) "从/由+NP"和"N+(?)"
  • (三) "从+NP"和"N+(?)"
  • (四) "从/由+NP"和"NL+(?)
  • (五) "从/由+NP"和"NP+(?)"
  • (六) "从/由+NP"和"NL+(?)"、"NL+(?)
  • 四、小结
  • 第二章 空间介词"在、到"与韩语相对应表达方式的对比研究
  • 一、"在、到"在语法、语义、语用平面上的异同
  • (一) "在、到"在语法功能和句法分布上的异同
  • (二) "在、到"的语义角色异同
  • (三) "在、到"在语用平面上的异同
  • (四) 小结
  • 二、"在"和"到"在韩语中相应的终点表达手段
  • (一) "在""到"对应于韩语中"(?)"
  • (二) 韩语助词"-(?)"和"-(?)"的区别
  • 三、"在+NP"和"N+(?)"、"N+(?)"之间的对应关系
  • (一) "在+NP"和"N+(?)"
  • (二) "在+NP"和"N+(?)"
  • (三) "在+NP"和"N+(?)"
  • (四) 小结
  • 四、"到+NP"和"N+(?)"、"N+(?)""N+(?)"之间的对应关系
  • (一) "到+NP"和"N+(?)"
  • (二) "到+NP"和"N+(?)""NL+(?)"
  • 五、小结
  • 第三章 从认知角度看韩汉空间位移的介词和助词的差异
  • 一、语言类型的差异
  • 二、意象图式的差异
  • 第四章 韩国学生习得汉语介词"从、由、在、到"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 一、韩国学生在习得空间介词"从"的偏误分析
  • 二、韩国学生在习得空间介词"由"的偏误分析
  • 三、韩国学生在习得空间介词"在"的偏误分析
  • 四、韩国学生在习得空间介词"到"的偏误分析
  • 五、偏误产生的原因
  • 六、韩汉空间范畴上的差别对对外汉语教学启示
  • 七、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韩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研究[J]. 智库时代 2020(01)
    • [2].“职业教育”特色在韩语教学中的体现[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11)
    • [3].基于云班课教学平台下的《酒店韩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福建茶叶 2019(12)
    • [4].浅谈韩语实际发音中的音韵现象[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3)
    • [5].区域国别研究背景下的韩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研究生教育为中心[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01)
    • [6].通过韩中人称对比探索韩语人称的教育方法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0(02)
    • [7].高等院校中韩语教学的创新路径——评《原来韩语这样学,最有效》[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05)
    • [8].“一带一路”背景下应用韩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以长春某学院为例[J]. 改革与开放 2019(20)
    • [9].文旅融合视域下江苏旅游韩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 职业技术 2020(03)
    • [10].新形势下高职韩语专业国际合作办学探究[J]. 辽宁高职学报 2020(02)
    • [11].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景区韩语导游教学实践探索——以五台山景区韩语导游服务为例[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01)
    • [12].高职韩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几点思考[J]. 农家参谋 2020(07)
    • [13].高职院校韩语教育现状及优化策略[J]. 农家参谋 2020(07)
    • [14].浅谈国家开放大学应用韩语专业教学资源现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3)
    • [15].基于微信平台的韩语教学策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09)
    • [16].浅谈就业能力导向下的中国高校韩语教学[J]. 科技资讯 2020(10)
    • [17].职业需求导向下的韩语教学文化导入策略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4)
    • [18].浅谈非学历教育模式下利用网络文化资源的韩语教学方案——以受韩流影响的学习者为对象[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4)
    • [19].高职院校俄日韩语微课的实践研究[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2)
    • [20].“互联网+”下韩语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与共享初探[J]. 才智 2020(11)
    • [21].基于“课程导师制”下的韩语专业教学与团队建设方案研究[J].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20(01)
    • [22].新媒体学习软件在韩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20(01)
    • [23].“语言迁移”理论视角下贵州方言对韩语发音习得的影响研究[J].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20(01)
    • [24].基于语言学翻译理论的韩语语序教育方案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08)
    • [25].吉林省高职韩语教学与社会培训的分析研究[J]. 中国培训 2020(07)
    • [26].翻译理论下的韩语新闻汉译方法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08)
    • [27].中国学生的韩语塞音习得研究[J]. 中国朝鲜语文 2020(04)
    • [28].中国的韩语学习者话语标记习得实证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09)
    • [29].论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连云港自贸区的建立对韩语人才培养的影响与对策[J]. 营销界 2020(20)
    • [30].高职高专基础韩语课程教学手段及评价方法改革研究[J]. 中外企业文化 2020(09)

    标签:;  ;  ;  

    汉语空间介词“从、由、在、到”与韩语相应表达方式的对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