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测度论文-陈美华,陈伟良

信息产业测度论文-陈美华,陈伟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信息产业测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效率,Super-DEA

信息产业测度论文文献综述

陈美华,陈伟良[1](2018)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全国33家电子信息产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Super-DEA模型对其技术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技术效率的因素,结果显示:研发费用和股权激励机制短期内对企业技术效率产生了负向影响,研发人员和员工的受教育水平长期对企业技术效率有显着正向影响,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度和应交税费对技术效率同样产生正向影响,但其影响不显着。为此,提出提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效率的建议:培养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人才,深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电子信息产业减税降费,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整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资源,拓展产品价值链,建立全产业链体系。(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杨武,杨大飞,雷家骕[2](2018)在《基于专利信息的产业技术竞争优势测度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产业技术竞争优势的概念,并探讨其"规模-质量-价值"叁维模型和测度指标体系;构建产业技术竞争优势指数,利用熵值法设置权重,采用合成指数法计算产业技术竞争优势指数。以世界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国家(中、美、德、日)1996-2016年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竞争优势指数及分指数总体保持上升趋势,其中规模指数增长较快,价值指数次之,质量指数发展居于末位;美国、日本和德国竞争优势指数相近,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国产业技术竞争能力处于劣势地位,规模维度方面中国与其它叁国差距较小,价值维度差距次之,质量维度差距较大。(本文来源于《科技进步与对策》期刊2018年13期)

张慧颖,郭佳冰[3](2015)在《基于时间序列单方向因果测度的多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主体对比法研究中、美、日3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从中寻找对中国电子信息发展的启示。以专利产出对产业经济的影响为研究点,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探究了多个专利指标与经济指标在宏观动态经济系统中的内稳态关系。基于协整和误差修正概念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将时间序列计量方法应用于产业经济状况分析,在Granger因果测度条件下,利用多变量时间序列的单方向因果测度,定量描述专利发展对电子信息产业经济的FMO,OMO值。得出以下结论:授权数与GDP在Granger理论意义上存在弱因果关系;发明占比与GDP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专利数量和发明占比对GDP的OMO值为0.450,两者存在内生联系,对经济发展具有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科技》期刊2015年06期)

何颖,齐亚伟,徐志琴[4](2015)在《电子信息产业与交通运输业耦合发展的实证测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电子信息产业与交通运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测度2005~2012年我国30个省市电子信息产业与交通运输业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我国信息产业与交通运输业整体上处于低耦合低协调状态。(本文来源于《管理世界》期刊2015年10期)

何颖,孙星,黄光绍[5](2015)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测度及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对外技术依存度要降低到30%以下。对于"对外技术依存度",常用的测度方法在应用于产业领域测度时,不能准确反映技术对外依赖的真实状态。本文立足于产业运行实践,创新性地提出了产业领域对外技术依存度的计算方法。基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内资企业2007年和2013年数据进行实证测度,发现在电子信息产业我国内资企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还在上升,要实现低于30%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本文来源于《工业经济论坛》期刊2015年02期)

王恒玉,黄慧淼,熊兴[6](2014)在《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与评价——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5年-2011年西部地区信息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了西部地区信息产业的生产率水平及其构成要素。研究发现:西部地区信息产业的技术进步是有效的,但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是无效的;西部地区信息产业的生产率各指数的变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主要问题在于生产管理水平相对较弱。因此应建立科学的技术引进制度,提高劳动素质,培养和招揽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王琼,卢润德[7](2014)在《基于主成分回归的信息产业创新能力测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增添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本文通过对区域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利用主成分回归的方法,构建了影响区域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的回归模型,以广西信息产业的创新活动数据为样本,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本文来源于《科技广场》期刊2014年02期)

张小凤[8](2013)在《信息产业与工业的融合关系测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为各国持续提升工业技术创新水平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信息产业与工业的融合发展是一个过程,它的实现需要以信息产业和工业的发展成果为基础,在各自的发展中逐步的融合,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逐渐向前发展,以递进式的形式演进,使得工业产业得到改造和提高,实现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从而带动整个经济运行方式、社会价值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发生变化。信息产业与工业的融合能够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的竞争力,通过信息产业技术对工业各个行业的全面渗透和软化作用,极大的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在系统总结国内外信息产业与工业融合关系的基础上,界定产业融合的范畴,提出信息产业与工业融合关系研究的理论依据,深层次揭示信息产业与工业融合的原因、内容和融合互动关系,从信息产业具有的渗透属性和软化属性建立信息产业与工业融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融合阶段划分标准。信息产业与工业的融合机理是通过信息产业很强的渗透和软化属性发挥作用,进而促进整个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研究信息产业与工业的融合应该从信息产业的渗透和软化属性视角入手,本文在融合度的基础上构建了渗透度和软化度的具体指标模型。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山东省信息产业与工业融合发展的情况,并据此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3-12-01)

刘春[9](2013)在《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测度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我国新型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信息产业具有极大的价值创造力和技术依赖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对其他产业的连带效应和影响力在逐渐扩大,与此同时,技术的快速更新必然要求电子信息产业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对创新能力做出测评既是产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也能够为电子产业良性循环链的建设提供积极的引导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技广场》期刊2013年10期)

徐向红,侯万明,王蒙蒙[10](2013)在《青海省信息产业测度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明确界定信息产业研究范围基础上,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对青海信息产业的发展进行测度分析,分别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法和SPSS数据处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青海省信息产业内部投资力度不够,主体行业资源不均衡,特色行业不突出;另一方面与其他省份相比较,青海省信息产业信息服务的覆盖度最低。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信息产业测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产业技术竞争优势的概念,并探讨其"规模-质量-价值"叁维模型和测度指标体系;构建产业技术竞争优势指数,利用熵值法设置权重,采用合成指数法计算产业技术竞争优势指数。以世界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国家(中、美、德、日)1996-2016年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竞争优势指数及分指数总体保持上升趋势,其中规模指数增长较快,价值指数次之,质量指数发展居于末位;美国、日本和德国竞争优势指数相近,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国产业技术竞争能力处于劣势地位,规模维度方面中国与其它叁国差距较小,价值维度差距次之,质量维度差距较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息产业测度论文参考文献

[1].陈美华,陈伟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8

[2].杨武,杨大飞,雷家骕.基于专利信息的产业技术竞争优势测度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

[3].张慧颖,郭佳冰.基于时间序列单方向因果测度的多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发展分析[J].河北工业科技.2015

[4].何颖,齐亚伟,徐志琴.电子信息产业与交通运输业耦合发展的实证测度研究[J].管理世界.2015

[5].何颖,孙星,黄光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测度及实证研究[J].工业经济论坛.2015

[6].王恒玉,黄慧淼,熊兴.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与评价——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的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7].王琼,卢润德.基于主成分回归的信息产业创新能力测度[J].科技广场.2014

[8].张小凤.信息产业与工业的融合关系测度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

[9].刘春.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测度探析[J].科技广场.2013

[10].徐向红,侯万明,王蒙蒙.青海省信息产业测度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标签:;  ;  ;  

信息产业测度论文-陈美华,陈伟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