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通过对钙钛矿结构BiFeO3陶瓷进行A、B位的替代掺杂,研究了Eu、Co共掺对其介电特性和磁电耦合效应的影响。实验采用快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A位Eu掺杂、B位Co掺杂的系列陶瓷样品Bi1-xEuxFe1-yCoyO3 ( x=0、0.01、0.05、0.1;y=0、0.01、0.05、0.1),采用DX-2000 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XRD物相检测,采用Agilent 4294A阻抗分析仪在40 Hz-1 MHz范围内测量样品的介电性能,利用HP3458A型万用表在室温下测量样品的电阻率随掺杂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从XRD物相分析图像上看,通过快速固相反应法制备的没有掺杂的BiFeO3样品,没有杂相峰的产生,获得了单相的BiFeO3样品,而Eu、Co共掺的系列陶瓷样品Bi1-xEuxFe1-yCoyO3均为三方钙钛矿结构,当Eu、Co的掺杂量为0.01时可以获得单相的Bi1-xEuxFe1-yCoyO3陶瓷样品。当Eu、Co掺杂量大于等于0.05时在2θ为25和30之间出现Bi12Co0.6O18.8杂相峰,特别是随着Eu、Co量的增加,杂相Bi12Co0.6O18.8所对应的衍射峰明显增强。所以,对于Eu、Co共掺的Bi1-xEuxFe1-yCoyO3陶瓷样品,最好的替代量应该是Eu、Co的掺杂量小于0.05。(2)、对于所有样品,其介电常数都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对于没有掺杂的BiFeO3陶瓷样品,和掺杂的Bi1-xEuxFe1-yCoyO3系列陶瓷样品相比其介电常数比较小,但是没有掺杂的BiFeO3陶瓷样品的介电常数随频率的变化比较小,介电常数的频率稳定性比较高。在特定频率下,样品的介电常数随着Eu、Co的掺杂量的增加,出现了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掺杂少量的Eu3+、Co3+可以改善BiFeO3样品的介电性能,Eu、Co掺杂后样品的介电常数ε均比未掺杂时显著提高,测量频率为1000Hz时, Bi0.99Eu0.01Fe0.99Co0.01O3陶瓷样品的介电常数为1790.5,比未掺杂的BFO样品提高了近一个数量级。对样品的介电损耗的测量可以看出,所有样品的介电损耗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小。Eu、Co的掺杂可以显著减小样品的介电损耗,特别是当Eu、Co的掺杂量为0.01时样品Bi0.99Eu0.01Fe0.99Co0.01O3的介电损耗最小,但是随着掺杂量的增加,介电损耗出现了比较复杂的变化。当Eu=0.05、Co=0.05时样品的介电损耗最大,然而当Eu、Co=0.1时介电损耗又下降。所以从提高样品介电特性方面来看,Eu、Co最佳掺杂量为0.01。(3)、利用HP4294A精密阻抗分析仪,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在特定的频率测量样品的介电常数随磁场的变化,其实验结果显示:没有掺杂的BiFeO3陶瓷样品的介电常数在特定频率下随磁场的变化很小,说明纯的BiFeO3陶瓷样品的磁电耦合效应很弱。Eu、Co掺杂的Bi1-xEuxFe1-yCoyO3系列陶瓷样品的介电常数基本上都是随着磁场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相应的磁电耦合效应,在特定频率下,样品Bi0.99Eu0.01Fe0.99Co0.01O3和样品Bi0.95Eu0.05Fe0.95Co0.05O3呈现出较强的磁电耦合效应:测量频率为10kHz时、样品在4500Gs磁场下的MD值分别达到了3.2%和4.37%,与未掺杂的BFO样品相比,分别提高了20和25倍。但是样品Bi0.99Eu0.01Fe0.9Co0.1O3的介电常数在磁场强度为3500高斯时出现了减小的趋势。所以从提高样品的磁电耦合系数方面来说,最佳的掺杂量为Eu=0.05、Co=0.05。(4)、Eu、Co的掺杂使样品的电阻率发生很大的变化,随着Eu、Co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电阻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当Eu、Co掺杂量为0.01时样品的电阻率达到最大值,而当Eu、Co掺杂量为0.05时样品的电阻率达到最小值,当Co的含量为0.01时,样品的电阻率随Eu的掺杂量的增加而减小,但减少的幅度很小。Co的含量对掺杂样品的电阻率影响比较大,当Co的含量大于等于0.05时,样品的电阻率有很大幅度的下降,低于没有掺杂的BiFeO3陶瓷样品的电阻率。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退火温度对BiFeO_3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5(S1)
- [2].退火温度对BiFeO_3薄膜结构和表面特性的影响[J]. 材料保护 2016(S1)
- [3].不同水热反应条件下BiFeO_3颗粒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10)
- [4].熔盐法快速合成BiFeO_3粉体[J]. 硅酸盐通报 2013(11)
- [5].BiFeO_3薄膜在光伏电池中的应用[J]. 电池工业 2012(01)
- [6].BiFeO_3的水热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J]. 材料导报 2011(18)
- [7].沉积温度对BiFeO_3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人工晶体学报 2010(06)
- [8].过渡族金属掺杂对BiFeO_3物相和光催化性的影响[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7(03)
- [9].BiFeO_3光伏效应研究进展[J]. 光谱实验室 2012(05)
- [10].纯相BiFeO_3微晶的水热合成及表征[J]. 应用化工 2010(03)
- [11].单相室温磁电材料BiFeO_3的研究现状[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4(03)
- [12].BiFeO_3多铁薄膜掺杂改性研究进展[J]. 表面技术 2015(05)
- [13].多孔BiFeO_3薄膜的光伏效应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14(10)
- [14].BiFeO_3薄膜的图案化制备及性能研究[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15].沉积温度对磁控溅射BiFeO_3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人工晶体学报 2011(04)
- [16].自组装单层膜表面制备BiFeO_3图案化薄膜的研究[J]. 无机化学学报 2009(11)
- [17].共沉淀法制备BiFeO_3粉体[J]. 人工晶体学报 2010(01)
- [18].BiFeO_3掺杂改性铌酸钾钠无铅压电陶瓷[J]. 硅酸盐学报 2010(05)
- [19].BiFeO_3可见光催化降解甲基紫[J]. 化工环保 2013(06)
- [20].BiFeO_3陶瓷的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英文)[J].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21].水热法低温合成BiFeO_3纳米颗粒[J]. 广西轻工业 2010(07)
- [22].高密度BiFeO_3陶瓷的制备与介电性能[J].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11(06)
- [23].多铁性材料BiFeO_3的磁学、电学性质及磁电耦合效应[J]. 硅酸盐学报 2013(07)
- [24].BiFeO_3薄膜的液相自组装制备与表征[J]. 无机材料学报 2010(01)
- [25].晶粒尺寸对铁酸铋光催化性能影响研究[J]. 胶体与聚合物 2017(01)
- [26].BiFeO_3改性BPCTZ低铅陶瓷介电和压电性能[J].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15(05)
- [27].La掺杂BiFeO_3多铁纳米管的制备与性能[J]. 微纳电子技术 2011(07)
- [28].表面活性剂对BiFeO_3单晶纳米线形貌和光学性能的影响[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29].镧钴共掺杂对BiFeO_3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08)
- [30].BiFeO_3中各离子在铁电相变中作用本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物理学报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