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肾相交”理论发生学原理的道家思想依据

“心肾相交”理论发生学原理的道家思想依据

王荣平李如辉(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

【中图分类号】R2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6-0389-02

【摘要】心肾相交理论在中医基础理论居于重要地位,各位医家多有探讨。本文从道家炼丹术为切入点,运用发生学方法,对心肾相交理论的发展进行探究,意在能找到其理论依据,丰富和完善中医基础理论。通过对炼丹术和命门学说的一番对比论证,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心肾相交理论是道家铅汞概念的拓延,滥觞于道家思想。

【关键词】心肾相交发生学道家命门

心肾相交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因如此所以中医界对其研究探讨颇为深入、广泛,各位医家对该理论的见解,亦莫衷一是,故此将其置于风口浪尖。而道家理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医理论的创生、构建、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道家修身养生思想作为中医理论的构建思想之一,其地位亦是不可磨灭的,尤之于心肾相交理论。故此对该理论的研究必须见诸于对道家思想的考证。近年来学术界对心肾相交这个论题的讨论十分热烈,所涉及的范畴也十分广泛。本文旨在以心肾相交理论的发生学原理为突破口来研究其道家思想依据。

1道家思想之炼丹术

道家修身养生包括服食、外丹、内丹、导引以及带有巫医色彩的仙丹灵药和符咒等。道教信仰长生不老,并把其作为宗教义理的核心和教徒追求的最高境界。本身就包含着重视医疗的意蕴,其宗教诉求,长生或度人,都与医术和丹药密不可分。诚如《道枢》卷九云:“养生者以不损为本,进道以无病为先。”

炼丹术是在服石的基础上产生的,炼丹与服石的区别是前者所服用的是天然矿物,后者是矿物的人工炼制品,二者在观念上不同又存在密切联系。矿石什么时候作为内服药现在很难确定,《山海经》《神农本草经》以及阜阳出土的医书《万物》,长沙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等等古籍中均有记载,《楚辞》歌曰“登昆仑山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汉代名医淳于意的《诊籍》中也记述了扁鹊用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的理论。可见春秋战国时代服用石药已经相当普遍。

因为历代帝王的长生不死的欲求,大量遣送到还上寻求丹药。造成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的浪费。由于神仙之药难求,中国开始出现了炼丹术。炼丹术的火苗一时在中华大地的许多地方闪烁了起来。《史记》载: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秦始皇陵中汞的大量的存在,实叫人叹为观止。可想当时炼丹规模之大。

到了唐朝由于统治者崇道信道,且一味追求长生不死,所以炼丹术十分兴盛,举朝上下,服石丹药成风,贞观二十三年,即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服食士耶尔娑婆的“仙丹”身亡,葬于昭陵。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朝皇帝包括高祖和武则天在内一共21人,竟然有6人死于丹丸,实在令人触目惊心。帝王如此,大臣纷纷效仿,死者不计其数。

虽然炼丹术可以认为是中国化学的开端,但由于指导理论的误区使得中国古代道士在迷雾中偏离了科学的方向葛兆光先生在《道教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在千百年的实践与无数枉死的道士的生命中给后人识别各类无机物的性质提供了经验,尽管他们无意为科学献身,但这种现象毕竟有助于科学”长生不老的仙药没炼出来,却炼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化学科技炼出了最早的用于治病的化学药剂。

2心肾相交理论和内丹术

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奠定了内丹术的理论基础,道家思想对中中药影响最深刻的是内丹和外丹,而之于心肾相交理论,影响最大的为内丹术。内丹术中有主铅论和主汞论之分,内丹术借用外丹理论和术语,以铅代表人体肾精,以汞代表人身心液,认为二者的交互作用,主导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2.1主铅论者,主张以铅代表人体肾精。道家著作、医学著作中均可窥其一斑。

《管子》专列《水地》篇阐述水在生成万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人,谁也。男女之气合而水流形。”张介宾《类经·藏象类》中云:“胃精者天之一,地之六。天以一生水,地以六成之,而为五行之最先,故万物初生,其来皆水,如果核未实犹水也。即凡人之有生,以及昆虫草木,无不言然。”指出了水之于人及万物生存的重要性。。李仲梓《医宗必读·论先天之本在肾》云:“肾应北方之水,火生水而后脾成,土生金,而后肺成。五脏即成,六腑通之,四肢乃具,百骸万金。”再次肯定了肾精地位。魏启鹏先生在《太一生水》札记中指出:“水不是道的简单比喻,而是道一太”在生成天地万物的预备期中产生的一种过渡状态。

2.2主汞论者,主张以汞代表人身心液。与主铅论可以说是并驾齐驱,在主铅论存在的各个领域均有主汞论者对其理论的阐述,两相争鸣。

《管子·内业》中渗透着唯心主义思想,比较注重内心诉求,所以“心”之地位在同一著作中,居然和主“水”者,相得益彰。曰:“修心正形……德成智出。”《黄帝内经》成书于先秦至秦汉时期,是祖国古代医学的第一次大总结,而且是道家养生与祖国医学第一次大融合的产物《黄帝内经》中把心定为十二官的“大主”其相关表述见于《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不知持满,不识御神,务快人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白而衰也……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灵枢·六节脏象论》谓:“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灵枢·本神》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先秦道家“心学”与《黄帝内经》“心主神明”的观念的出现并非短暂的,偶然的现象,又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整体性、内向性、综合性、功能性特色有关,这样的思维方式使得古人更为关注气,更为注重心,从而形成了中医学乃至中国文化中的一条主脉络。

2.3执中论者,因为在主铅论者与主汞论者的辩论过程当中,也就充分显露了各自论点的优缺点,从而为二者的真正融合奠定了基础。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定义只是更明确了一下。必定相左的论断在同一本著作中是有出现的。

《大月铅汞论》则执中而论之曰:“曰铅曰汞,不偏其用;曰汞曰铅,不专其用。”《玉溪子丹房语录》云:“还丹之本,铅汞而已。元精为命之根,宝元精而真铅自生;元神乃性之宗,啬元精而真汞自产。”《丹论诀旨心鉴》说:“夫铅汞,大丹之根,五行之本。”《格致余论》曰:“人之有生,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故生意存焉。”心属火位居上焦,肾属水位居下焦。心火下达于肾,以资肾阳,共温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以助心阴,共合滋心阳,令心阳不亢。《医学摘粹》云:“火性炎上,炎上则作苦。水性润下,润下则作咸。坎离交妒,龙虎回环,则火下炎而不苦,水上润而不咸。”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在《慎斋遗书》阐述得更为明确:“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又因心气之降。……升降者水火,其所以升降者,水火之真阴真阳也。……欲补心者实其肾,使肾得升,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乃交心肾之法也。”指出了维护心肾升降运动的重要性。《医原》云:“水火未济,致生虚烦、心热、不寐等证,是心气不得归肾也。或曰心属火,火性炎上,如何下降;肾属水,水性就下,如何上升·曰:心属火,而心中有血,是火中有真阴,故心火随真阴下降,以交于肾水;肾属水,而肾中有气,是水中有真阳,故肾水随真阳上升,以交心火。”从病理的角度阐述了心肾相交的重要性,指出心肾有相交的趋势。

3心肾相交之于命门学说

命门在《内经》中的论述为:“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难经》中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也,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肾有一也。”《脉经》有“肾与命门俱出尺部”之说,《太素》有“肾为命门,上通太阳于目,故目为命门”之言,”宋代内丹术中主铅论占据优势地位,相关论述已经确立了命门学说,命门学说是道家养生理论与医学实践逐步结合的产物。孙思邈明确提出“水火相济”,促进了命门学说的发展成熟命门学说复苏的重要理论准备是心肾相交理论的兴起。心肾相交理论说明,中医学已开始由“心(火)为主论”向“心(火)肾(水)并重论”过渡。正是这种过渡的完成使得心肾相交理论受到历代医家和当代学者的高度重视。

4结论

从发生学的角度讲心肾相交理论是道家铅汞概念的拓延,滥觞于道家思想。既然道家思想是心肾相交理论的依据,那么由道入“心肾”,许多环节是可以解释的通的。命门学说与心肾相交理论是同时产生的,都是医学和道教碰撞的成果。由“道”此亦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于一斑。要研究中医,从而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医,必须要将中医回归到其所赖以产生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加以探讨。

参考文献

[1]陈曦.从先秦道家“心学”看《内经》“心主神明”[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1).

[2]邢玉瑞.道教医学与命门学说的形成—命门学说发生学研究之二[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2).

[3]钱武潮.从既济卦谈援易入医[J].江苏中医,1999,20(9).

[4]张敬文,鲁兆麟.孙思邈对命门学说发展的贡献[J].四川中医,2007,25(2).

[5]李如辉.中医命门学说的发生学原理[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3).

标签:;  ;  ;  

“心肾相交”理论发生学原理的道家思想依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