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点论文-赵丽娟

方言点论文-赵丽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方言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田野调查,音系,湖广话,南路话

方言点论文文献综述

赵丽娟[1](2019)在《四川巴中地区六汉语方言点音系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四川省巴中地区的方言研究,苗春华(2004)、杨容(2009)、杨波(2016)等进行过调查研究完成了他们的研究生论文。本人再次选点,对巴中市南江县中心城区及乡镇、平昌县中心城区及乡镇中的六个方言点进行田野考察,发现巴中地区的方言是复杂的,因此值得我们深入地进行挖掘。本论文主要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将现代语音调查技术与语音软件相结合来分析,运用历史语言学、方言地理学、实验语音学、音韵学等方法和观点作出音系分析。通过整理所考察的巴中地区的语音语料再分析对比前人的研究成果后,发现巴中地区的方言语音音系特征,一共有四种:(1)声母分平翘、分尖团,声调入归阳平;(2)声母分平翘分尖团,声调入声独立;(3)声母不分平翘不分尖团,声调入归阳平;(4)声母不分平翘不分尖团,声调入声独立。本人通过对巴中地区的语音特征与《蜀语》比较之后发现,巴中地区方言与《蜀语》音系相同点非常多,主要共同特征是声母分平翘和分尖团,另外部分方言点保留了入声独立的语音特征。从历时层面来看,巴中地区的语音是《蜀语》的继承与发展,一方面是保留了老四川话的底层,存古性质明显,另一方面则是受到移民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湖广话”特征明显。本论文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主要是对论文的前期工作做一个具体的阐述。介绍巴中地区的自然地理和建制沿革人口以及巴中地区方言点的研究现状;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主要使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和实验语音学的理论,以及采用田野调查法和实验语音学的方法;介绍了研究的方法以及田野调查的实施和文章术语和符号的使用;介绍了田野调查的实现,主要是介绍田野调查获取的资料,以及调查设备的型号。第二部分是介绍了六个方言点的音系特征并对方言点的音系特征进行了分析说明。每个方言点的声韵调部分都做了详细的表格,以便更加清晰地查看和对比各个方言点声韵特征。经过对比分析,本人此次调查的六个汉语方言点有如下几个类型的音系特征:(1)南江镇声母分平翘、分尖团,声调入归阳平;(2)笔山镇声母不分平翘不分尖团,声调入声独立;(3)东榆镇、下两镇、上两镇和江口镇声母不分平翘不分尖团,声调入归阳平。另外,本人将各个方言点的声韵配合表放置在论文的附录部分。第叁部分是将六个方言点与“湖广话”为代表的成都话和“南路话”为代表的崇州话做声韵调的对比分析,分析发现巴中地区的方言与“湖广话”和“南路话”都存在联系,与“湖广话”更加相似。第四部分是对六汉语方言点做内部的明显语音特征的分析,分析解释了各个语音现象。对于巴中地区特殊的语音现象也单独列出。第五部分是分析巴中地区方言与《蜀语》音系的对应关系。从分析中得知,巴中地区的方言其实具有存古的特质,比如笔山镇非组和晓组是完全不会相混的,入声保留,独立成调;东榆镇下两镇声母分平翘分尖团等等,这都是继承《蜀语》音系而来,这些都是巴中地区方言的更古老的层次,而笔山镇和南江镇声母不分平翘不分尖团则又是受到了“湖广话”的影响,是巴中地区方言新近的层次。第六部分是结语,总结了本人此次调查整理分析的成果。个人此次的田野调查其实是在前几位研究生对巴中地区做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迄今为止,是对巴中地区整个研究成果的一个补充和完善,也有一定的创新。(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9-03-25)

高远平[2](2016)在《乌鲁木齐芦草沟乡甘肃白银回族移民方言点方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米东区隶属于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由昌吉回族自治州原米泉市和原乌鲁木齐市东山区合并成立。2012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回族占全市总人口数的34%。乌鲁木齐的回民来源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清朝末便西迁至此的回民,他们的语言被视作“新疆土话”;另一种是上世纪下半叶移民至此的回民。而后一种回民汉语在新疆多民族语言并存、多汉语方言相间的语言生态环境影响下,语言发生着渐变却没有引起学者的注意。笔者将研究范围选定在米东区芦草沟乡,越来越多的回民从甘肃省白银区迁移而来,这里是正在形成中的“方言岛”,研究价值自是不言而喻。本文以米东区回民汉语的语音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前提下,对米东区回民方言点的语音系统做了全面的描写并运用语音声学实验对单元音做了声学分析;将米东区回民汉语的声母、韵母、声调与北京音、中古音作对比考察单字音系的历史来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调查对象,选题缘由及意义,调查点的简介、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此外,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方言点的方言音系。分别从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声韵配合规律、声调系统、同音字表和连读变调六个方面展开。第二章是对方言点的单元音运用声学实验作了声学分析。第叁章是将移民方言点方音与北京音作对比。第四章将移民方言点方音与中古音作对比。(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6-05-21)

孙红举[3](2016)在《论合音与汉语音节构成及语音规则的关联——基于中原官话28个方言点的语料》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汉语中,合音与相连并用的前后字的音节构成及语音规则有密切联系,一定的外部语音环境和适当的音节构成都有利于合音的形成。合音时,合音成分必须在一个音步的框架中;声母方面,合音后字音节的声母多是零声母或发音部位靠后的擦音、塞音或塞擦音,且合音前后字音节的声母都多是不送气辅音;韵母方面,合音前字音节的主要元音多是开口度较小的中、高元音,而合音后字音节则大多以a为主要元音。合音在形成过程中要受到特定方言音系结构规则的制约,合音也能够生成方言中单字音系统中不存在的音节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并改进方言的音节结构系统。(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杨文波[4](2012)在《子尾儿化迭置现象的社会变异研究——以中原官话区蔡鲁片兖州方言点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调查了中原官话区蔡鲁片的兖州方言中子尾词形式与儿化词形式的迭置现象。调查结果显示,处于迭置位置的子尾词形式较古老,儿化词形式则较新近;老年人倾向于子尾词,青年人倾向于儿化词;男性倾向于读子尾词,女性较倾向于读儿化词;两种迭置形式已经处在竞争末段,儿化词形式在竞争中胜出。(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语言学》期刊2012年01期)

杨文波[5](2012)在《子尾儿化迭置现象的社会变异研究——以中原官话区蔡鲁片兖州方言点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调查了中原官话区蔡鲁片的兖州方言中子尾词形式与儿化词形式的迭置现象。调查结果显示,处于迭置位置的子尾词形式较古老,儿化词形式则较新近;老年人倾向于子尾词,青年人倾向于儿化词;男性倾向于读子尾词,女性较倾向于读儿化词;两种迭置形式已经处在竞争末段,儿化词形式在竞争中胜出。(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语言学2012年第1期(总第18期)》期刊2012-09-22)

梁明权[6](2011)在《贺州叁个方言点词汇关系试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贺州市沙田镇芳林长乐声、狮中河婆声、秉塘本地话进行调查统计。以它们在202个词语中的异同现象作比较分析,结果证明:文化认同和语言的稳固性决定了词语传承的一致性;在强势方言包围下的弱势方言,吸收强势方言词语要多于输出的词语。(本文来源于《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方清明,孙利萍[7](2011)在《北方方言能性述补结构带宾语的语序类型考察——以部分方言点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中北方方言能性述补结构的肯定式通常与普通话的不同,表现为不用"得"而用"了",北方方言能性述补结构带宾语的语序类型也与普通话具有很大差异,不像普通话的能性述补结构的宾语置于整个结构之后,而是插入结构中。通过与普通话中能性述补结构带宾语的语序类型情况比较,发现北方方言能性述补结构带宾语的语序类型至少有叁种。通过历时的追溯,揭示了北方方言能性述补结构带宾语的乙种类型中的补语"了"经历了一个由动词语法化为没有实在意义的补语标志的历程。(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董琳莉[8](2008)在《周至方言和周边几个方言点的声韵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深入调查研究周至方言的基础上,对周至及周边一些县市的方言做了细致的描写和比较。希望通过这个比较,了解周至和周边一些方言点的语音异同,以及关中东府话和西府话的一些异同,从而进一步地补充和丰富关中方言的共时特点,并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一些信实的材料。(本文来源于《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翁泽文[9](2006)在《广西贵港市五个粤方言点语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粤方言的语音,文中选取了贵港市市区白话、平垌白话、平南白话、桂平市区白话和木乐白话五个粤方言代表点。本文运用描写方言学的方法反映它们在声母、韵母和声调叁个方面的共时表现。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通过历时、共时的比较分析,首次披露了贵港市粤语的面貌,为粤语和平话之争,为广西粤语的分区做了必不可少的工作。(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06-12-16)

陈晓锦,翁泽文[10](2006)在《广西贵港五个粤方言点方言语音特点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贵港市位于广西东南部、西江流域中游、浔郁平原中部,辖港南区、港北区、覃塘管理区、平南县和桂平市。贵港市主要流行粤方言,然而贵港市区、东津镇平垌村、平南县城、桂平市区、桂平市木乐镇这5个粤方言点的方言却又有着各自的语音特点,分别表现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上。(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06年09期)

方言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米东区隶属于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由昌吉回族自治州原米泉市和原乌鲁木齐市东山区合并成立。2012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回族占全市总人口数的34%。乌鲁木齐的回民来源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清朝末便西迁至此的回民,他们的语言被视作“新疆土话”;另一种是上世纪下半叶移民至此的回民。而后一种回民汉语在新疆多民族语言并存、多汉语方言相间的语言生态环境影响下,语言发生着渐变却没有引起学者的注意。笔者将研究范围选定在米东区芦草沟乡,越来越多的回民从甘肃省白银区迁移而来,这里是正在形成中的“方言岛”,研究价值自是不言而喻。本文以米东区回民汉语的语音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前提下,对米东区回民方言点的语音系统做了全面的描写并运用语音声学实验对单元音做了声学分析;将米东区回民汉语的声母、韵母、声调与北京音、中古音作对比考察单字音系的历史来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调查对象,选题缘由及意义,调查点的简介、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此外,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方言点的方言音系。分别从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声韵配合规律、声调系统、同音字表和连读变调六个方面展开。第二章是对方言点的单元音运用声学实验作了声学分析。第叁章是将移民方言点方音与北京音作对比。第四章将移民方言点方音与中古音作对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方言点论文参考文献

[1].赵丽娟.四川巴中地区六汉语方言点音系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

[2].高远平.乌鲁木齐芦草沟乡甘肃白银回族移民方言点方音研究[D].新疆大学.2016

[3].孙红举.论合音与汉语音节构成及语音规则的关联——基于中原官话28个方言点的语料[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4].杨文波.子尾儿化迭置现象的社会变异研究——以中原官话区蔡鲁片兖州方言点为例[J].中国社会语言学.2012

[5].杨文波.子尾儿化迭置现象的社会变异研究——以中原官话区蔡鲁片兖州方言点为例[C].中国社会语言学2012年第1期(总第18期).2012

[6].梁明权.贺州叁个方言点词汇关系试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7].方清明,孙利萍.北方方言能性述补结构带宾语的语序类型考察——以部分方言点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8].董琳莉.周至方言和周边几个方言点的声韵比较[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9].翁泽文.广西贵港市五个粤方言点语音研究[D].暨南大学.2006

[10].陈晓锦,翁泽文.广西贵港五个粤方言点方言语音特点概述[J].广西社会科学.2006

标签:;  ;  ;  ;  

方言点论文-赵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