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法上的占有

论民法上的占有

论文摘要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研究占有渊源,第二、三章研究占有的概念,第四章研究占有的功能,第五章研究占有的保护机制。 第一章研究了占有作为一种法律现象所具有的属性,并讨论了罗马法、日耳曼法占有的特征。本章通过对占有法史学的考察,认为占有之所以能获得习惯法上的认可,是因为其自然属性,是法律保护自然占有的结果,具备事实上的支配力;人的主观意志因素在占有制度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因占有所特有的伦理属性,占有制度即是通过对人类意志因素的规范评判其事实行为的外在效力,这就使得在占有构成中意志因素的介入,诚信等道德力量的渗入,充分体现了民法对人性之关注,从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民法价值目标及其体系构建;同时各国构建占有制度时,日尔曼法上的Gewere较占优势,就源自占有的经济属性:以对财产的利用为核心而建立人际关系。在现代社会,占有的经济属性还表现为各国出于交易效益及安全赋予占有外观效力,从而使占有成为调整交易秩序的工具。本章遵循占有产生及发展规律对罗马法及日耳曼法下占有制度进行了比较,试图探寻其历史形成的原因,以寻找对现实问题的参考性求解:在罗马时代,随着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物质财富需求的增长,“私”的观念形成,物权观念成为定分止争的法律制度,由于新疆界的开拓及新事物的发现总会引发争执乃至暴力,占有最初就是用来规范私人以各种方式对土地进行利用的权利,成为所有权的补充,并作为与所有权分离的制度产生并发展起来。罗马法取得时效制度为了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及社会关系的稳定,借助诚信原则建立了占有取得时效。从而罗马法上的三大特点是:占有与所有权分离,占有制度目的社会和平与秩序,诚信原则不同程度地渗入。而在日耳曼法上,早期日耳曼人苦寒的游牧生活,人们以实际利用价值确认财产的概念,加上王权统治的及自给自足的经济特色,日耳曼法上的占有呈现与所有权并行调整利用关系及注重交易安全保护的特色。这一点,恰恰迎合了现代经济发展由归属转向利用这一特点对法律制度的需求。本章并对占有的公示机能变迁进行了历史考察,发现罗马法因占有与本权分离,占有功能集中表现为占有的权利推定效力,占有人无须证明本权的存在,就可主张占有诉权保护,从而排除外界对占有的侵夺,直至欺诈,维护社会秩序。

论文目录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立法现状
  • 三、理论纷争
  • 四、研究方法与切入点
  • 五、创新及现实意义
  • 第一章 占有的渊源
  • 第一节 罗马法占有制度变迁
  • 一、占有之观念
  • 二、占有观念演变特点
  • 三、占有之保护
  • 第二节 日耳曼法之占有解读
  • 一、对德语“Gewere”质疑
  • 二、对德语“Gewere”一词的解读
  • 三、古代占有制度的特质及对后世立法影响(兼与罗马法比较)
  • 第三节 占有公示机能变迁
  • 一、公示机能与交易安全
  • 二、公示机能成为交易安全之工具
  • 三、现代法上的发展
  • 第四节 对占有属性的历史考察
  • 一、占有的自然属性
  • 二、占有的伦理属性
  • 三、占有之经济属性
  • 第二章 占有之概念(上)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占有保护请求权基础:无权占有的确认
  • 二、损害赔偿请求权提起的前提:占有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占有的性质
  • 一、有关占有性质的争论
  • 二、理论上的分析
  • 三、对占有性质的阐释
  • 第三节 占有的成立要件
  • 一、有关占有构成的理论学说
  • 二、各国法之践行
  • 第四节 余论
  • 一、对占有概念的断思
  • 二、一物二租的救济机制引发的思考
  • 第三章 占有之概念(下)
  • 第一节 问题的引申
  • 第二节 占有利益冲突
  • 一、占有与所有权的关系
  • 二、基于法律行为导致所有权与占有分离产生的利益争执
  • 三、非基于法律行为导致所有权与占有分离产生的利益争执
  • 第三节 对利益结构的分析及衡平
  • 一、利益衡平之情形
  • 二、对利益结构的分析
  • 第四节 占有概念的发展及意义
  • 一、各国(地区)立法对占有的分类
  • 二、占有概念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意义
  • 第四章 占有之功能
  • 第一节 功能形成及意义
  • 一、功能形成
  • 二、实益
  • 三、意义
  • 第二节 占有保护功能
  • 一、占有人救济权
  • 二、占有诉权
  • 第三节 强化、转化机能
  • 一、表彰本权
  • 二、强化本权
  • 三、向本权回归
  • 第四节 占有之表意机能
  • 一、占有之推定力
  • 二、占有公信力
  • 三、权利推定效力与公信力的关系
  • 第五章 占有的保护
  • 第一节 占有保护机制概说
  • 一、侵害占有救济机制体系
  • 二、占有保护请求权
  • 第二节 依债权请求权对占有的保护
  • 一、占有成为侵权行为客体的理论依据
  • 二、理论说明
  • 三、债权保护方法对占有的保护
  • 第三节 损害赔偿请求权对占有之保护
  • 一、侵害占有法益的类型及特征
  • 二、对侵害有权占有之损害赔偿请求权保护方法
  • 三、对侵害无权占有之损害赔偿请求权保护方法
  • 第四节 占有之侵权法上立法构想
  • 一、各国立法模式
  • 二、对我国立法模式的借鉴分析
  • 三、侵权法模式之立法构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民法总则中的民事责任制度[J]. 法制博览 2019(36)
    • [2].新时期高职院校民法实例研习课程改革与创新[J]. 法制博览 2020(02)
    • [3].论民法规则与原则关系[J]. 法制与社会 2020(02)
    • [4].《民法总则》人文关怀的三维再考量[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0(02)
    • [5].在民法座谈会上的讲话[J]. 新湘评论 2020(14)
    • [6].关于民法教学的理念与民法精神的培养方法[J]. 法制与社会 2020(22)
    • [7].做一个有担当有作为的“民法人”——记第二届“重庆市十大法治人物”谭启平[J]. 当代党员 2020(17)
    • [8].价值论视角的民法总则立法与实践审视[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 [9].做民法科学的坚定推动者和守望者[J]. 中国人大 2018(03)
    • [10].浅析民法与市场经济[J]. 中国市场 2018(06)
    • [11].民法依据的独特性——兼论民法与宪法的关系[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6(06)
    • [12].浅谈我国民法立法的体系化与科学化问题[J]. 法制博览 2016(35)
    • [13].民法总则框架建构[J]. 法制与社会 2016(36)
    • [14].民法教育教学理念与民法精神培养方法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24)
    • [15].民法典与民法总则编纂专题 主持人语[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6].论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之间的关系[J]. 教育现代化 2016(39)
    • [17].传统观念与民法结构:再论中国古代民法的价值[J]. 法制博览 2017(02)
    • [18].民法总则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典范[J]. 中国人大 2017(07)
    • [19].亮点扫描:民法总则将如何影响你我[J]. 中国人大 2017(07)
    • [20].民法总则是伟大时代的产物[J]. 中国人大 2017(07)
    • [21].律师代表谈《民法总则》:亮点纷呈 期待“好用”、“管用”[J]. 中国律师 2017(04)
    • [22].依法治国背景下立法报道的创新——从两会民法总则相关报道说起[J]. 中国记者 2017(04)
    • [23].我国高校民法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知与行 2017(04)
    • [24].民法总则,争议声中是怎样炼成的[J]. 群言 2017(04)
    • [25].论我国《民法总则》的创新与时代特征[J]. 法治研究 2017(03)
    • [26].我国民法总则制定中的四个问题[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 [27].《民法总则》的历史意义[J]. 人民政坛 2017(06)
    • [28].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嬗变与体系化意义——关于《民法总则》第一章第3-9条的重点解读[J].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7(02)
    • [29].《民法总则》立法纵览与适用前瞻[J]. 中国法律评论 2017(03)
    • [30].回应社会热点 体现时代特征——《民法总则》亮点解读[J].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17(03)

    标签:;  ;  ;  ;  

    论民法上的占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