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前许多城市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仍然沿袭政府单一治理模式,往往取得效果不理想。这是因为传统思维模式无法回避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局限。本文认为,依据现代治理理论,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引进第三部门等新的组织要素,建立由政府、企业、社会组成的多元化城市管理框架,并综合运用国家机制与政府组织、市场机制与营利组织、社会机制与公众组织三套工具,建立针对政府、企业和社会三类主体,针对土地、能源、水、重要原材料等不同领域,针对输入端、过程中、输出端,包括规制性政策、市场性政策和参与性政策在内的综合性政策体系。这是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重要保证。 本文从经济学和新公共管理学出发,对城市循环经济治理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和思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和行动领域;运用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学理论深入分析了治理理论应用于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建立了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主体和相应的政策矩阵;建立了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其评价了上海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通过预测上海市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倍数4战略,并依据治理理论建立了3P+3R+3I政策体系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上海市土地、能源和水等重要物质流领域。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一,不同于目前研究城市循环经济的常规路径,本文从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的治理理论出发,应用参与式治理、民营化等概念工具,构建了由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化主体组成的城市循环经济管理框架。第二,不同于以往以单一规制性政策为主的治理环境污染的政策思路,本文构建了针对政府、企业和社会三类主体,针对土地、能源、水、重要原材料等不同领域,针对物质流输入端、过程中、输出端三个阶段,包括规制性政策、市场性政策和参与性政策在内的综合性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第三,应用本文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通过充分研究上海市有关情况,运用情景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倍数4战略,并构建了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主体、三过程、三政策的全方位政策矩阵(即3P+3R+3I模型)。为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第1章 引论: 构建基于治理理论的城市循环经济管理框架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指向1.1.1 发展的困境1.1.2 库兹涅茨曲线揭示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1.3 中国未来发展的生态压力1.1.4 发展模式的变革1.1.5 问题的提出1.2 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1.2.1 循环经济的思想1.2.2 参与式治理的思想1.2.3 民营化的思想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1.3.2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1.4 本文的研究框架第2章 城市循环经济治理理论文献综述2.1 循环经济文献综述2.1.1 从线形经济到循环经济经历的几个阶段2.1.2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2.1.3 循环经济研究方法2.1.4 循环经济的实践2.2 循环经济研究2.2.1 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2.2.2 循环经济的物质流程2.2.3 循环经济减物质化模式2.2.4 循环经济非物质化模式2.2.5 循环经济的实现路径集成2.2.6 城市循环经济的行动领域2.3 城市循环经济治理理论文献综述2.3.1 政府管理思路的变革2.3.2 治理的概念及普遍的模式2.4 本章小结第3章 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理论研究3.1 第一类市场失灵和第二类市场失灵3.1.1 资源环境物品的经济学属性3.1.2 外部性和成本构成3.1.3 市场失灵3.1.4 第一类市场失灵一外部不经济性3.1.5 第二类市场失灵一外部经济性3.2 城市管理中的第一类政府失灵和第二类政府失灵3.2.1 城市管理中的政府失灵3.2.2 第一类政府失灵3.2.3 第二类政府失灵3.3 中国资源环境管理综述与城市循环经济治理的必要性3.3.1 中国城市资源环境管理综述3.3.2 城市循环经济治理的必要性3.4 循环经济治理案例借鉴和评述3.4.1 德国发展循环经济3.4.2 日本建设循环型社会3.4.3 上海“3分钱”清除塑料饭盒大污染3.4.4 对我国城市循环经济治理的启示和借鉴3.5 本章小结第4章 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主体及其政策体系4.1 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主体4.1.1 城市循环经济的三类治理主体4.1.2 城市循环经济三类治理主体的作用4.1.3 三类组织在城市循环经济治理中的优势比较4.1.4 基于治理理论发展城市循环经济4.2 城市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作用机制4.2.1 政策重点的转移4.2.2 政策设计必须遵循的几个关键原则4.2.3 基于治理理论的政策体系发生作用的机制4.2.4 与传统政策体系的对比4.2.5 城市循环经济的政策矩阵4.3 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制性政策4.3.1 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制性政策类型4.3.2 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规制性政策探索4.4 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性政策4.4.1 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性政策类型4.4.2 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市场性政策探索4.5 支持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参与性政策4.5.1 循环经济参与性政策类型4.5.2 公众参与城市循环经济建设的探索4.5.3 行业协会的参与性政策4.6 建立城市循环经济治理主体及其政策体系的关键4.6.1 城市政府的职能4.6.2 培育参与城市循环经济管理的多元化主体4.6.3 提高政府的实施政策的能力4.7 本章小结第5章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5.1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5.1.1 国内外城市循环经济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状况与进展5.1.2 研究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5.2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的目标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依据5.2.1 自然资源的功能属性及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贡献5.2.2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5.2.3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依据5.3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5.4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CEI)的建立5.4.1 生态效率类指标5.4.2 物质流状况类指标5.4.3 人类发展类指标5.4.4 城市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及三类指标的互补性分析5.5 本章小结第6章 应用治理理论发展上海循环经济6.1 上海市循环经济发展概况6.2 运用CEI指标评价体系评价上海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6.2.1 用生态效率类指标评价6.2.2 用物质流状况类指标评价6.2.3 用人类发展指标评价6.2.4 分析结论6.3 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目标和思路研究6.3.1 上海市未来发展模式: 几种不同的情景6.3.2 上海市未来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 倍数4模式6.4 上海发展循环经济的治理主体及政策体系6.4.1 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评述6.4.2 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治理主体和政策体系模型6.4.3 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模型6.5 上海市率先发展循环经济政策建议6.5.1 规制性措施6.5.2 市场性措施6.5.3 参与性措施6.6 本章小结第7章 基于治理理论的上海土地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研究7.1 上海市土地资源及利用情况7.2 上海市土地利用情况评价及问题分析7.2.1 上海市土地资源生产率变化趋势评价及问题分析7.2.2 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规模评价及问题分析7.2.3 土地资源利用效益评价及分析7.3 土地资源治理的战略目标及思路7.3.1 土地资源发展的倍数4战略7.3.2 目标7.3.3 土地资源利用流程图7.3.4 土地资源利用思路7.4 构建上海市基于治理理论的土地资源的管理框架7.4.1 上海市土地资源管理体系综述7.4.2 上海市基于治理理论的土地资源的管理框架及政策体系7.5 本章小结第8章 基于治理理论的上海能源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研究8.1 上海市能源利用概况8.1.1 上海市能源利用流程示意8.1.2 上海市能源利用流程概况8.1.3 上海市分领域能源消费情况8.2 上海市能源利用情况评价及问题分析8.2.1 对上海市能源结构的分析与评价8.2.2 对上海市能源消费规模的分析与评价.8.2.3 对上海市能源生产率指标的分析与评价8.3 上海市能源利用的战略目标及思路8.3.1 上海市能源利用的倍数4战略8.3.2 上海市能源利用的目标8.3.3 上海市能源管理的思路8.4 上海市基于治理理论的能源管理框架8.4.1 上海市能源管理体系综述8.4.2 上海市基于治理理论的能源管理框架和政策体系8.5 本章小结第9章 基于治理理论的上海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研究9.1 上海水资源利用现状9.1.1 上海水资源现状9.1.2 上海水资源消费结构9.2 上海水资源利用评价及问题分析9.2.1 对上海市水资源生态效率评价及问题分析9.2.2 上海水资源利用规模评价及问题分析9.2.3 对上海市水资源利用总体评价9.3 上海市水资源治理的战略目标及思路9.3.1 未来趋势判断9.3.2 上海市水资源治理的倍数4战略9.3.3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水资源利用流程9.3.4 上海市水资源治理的目标9.3.5 上海市水资源治理的思路9.4 上海市基于治理理论的水资源管理框架和政策体系9.4.1 上海市水资源管理体系综述9.4.2 上海市基于治理理论的水资源管理框架和政策体系9.5 3P+3I+3R模型在上海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展望9.6 本章小结第10章 结束语10.1 本论文的重要研究结论10.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0.3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致谢参考文献
相关论文文献
- [1].废钢雕塑艺术品在2016中国(国际)循环经济展览会上成功展现[J]. 中国废钢铁 2016(06)
- [2].循环经济[J]. 涟钢科技与管理 2008(06)
- [3].对汉中市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考[J]. 陕西发展和改革 2010(04)
- [4].武汉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J]. 武汉建设 2013(03)
- [5].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J]. 莱钢科技 2009(05)
- [6].技术支持 科学发展 打造莱钢循环经济发展新亮点[J]. 莱钢科技 2009(03)
- [7].商洛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 陕西发展和改革 2012(05)
- [8].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J]. 莱钢科技 2009(04)
- [9].马克思节约理论研究[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6)
- [10].循环经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建材资讯 2010(01)
- [11].关于深化商洛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考[J]. 陕西发展和改革 2010(06)
- [12].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 武汉建设 2010(01)
- [13].借鉴日本环保政策看环境保护与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的启示[J]. 松州学刊 2010(06)
- [14].循环经济“十二五”规划上半年或将发布[J]. 中国粉体工业 2012(03)
- [15].循环经济理论下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探讨[J]. 中国集体经济 2020(03)
- [16].铜陵有色循环经济园升级再造[J]. 创新世界周刊 2020(02)
- [17].“跨界当道”,循环经济得到推崇[J]. 中国包装 2020(02)
- [18].气候变化下的循环经济创新推动当今纺织业的可持续原动力[J]. 中国纤检 2020(Z1)
- [19].循环经济在制造业中的应用[J]. 铸造 2020(03)
- [20].化工企业节能减排与发展循环经济探讨——评《化工行业循环经济》[J]. 材料保护 2020(03)
- [21].徐州循环经济产业园节能环保产业重点领域发展对策[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04)
- [22].欧盟加快建立循环经济计划 涂料行业将迎来根本性巨变[J]. 乙醛醋酸化工 2020(04)
- [23].欧盟新版循环经济行动计划政策要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发展观察 2020(11)
- [24].欧盟新版循环经济行动计划政策要点[J]. 江西建材 2020(07)
- [25].铁路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现代商业 2020(19)
- [26].全球纺织服装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相关探讨[J]. 中国中小企业 2020(09)
- [27].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矿区的发展与对策——评《矿区循环经济理论与技术》[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20(09)
- [28].张忠莲:保持战略定力 始终不渝发展循环经济[J]. 节能与环保 2020(09)
- [29].循环经济理论下饲料产品绿色包装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 中国饲料 2020(19)
- [30].内循环经济的实质与未来[J]. 光彩 2020(09)
标签:循环经济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政策体系论文; 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