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活性及淋巴细胞转化水平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高嫦娥[1](2021)在《PD-1基因敲除T细胞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及其体内安全性评价的临床前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与目的靶向T细胞抑制性检测点肿瘤免疫治疗是当今生物医学研究的最热点。研究表明,利用单抗药物直接作用于PD-1可以有效地阻断抑制性免疫检测点,激活T细胞,增强T细胞的功能,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在机体的免疫系统中,肠道由于接触抗原的表面积最大并且免疫细胞数量较多,因而被认为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1],发生于结直肠的恶性肿瘤与免疫逃逸有关。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T细胞PD-1基因进行靶向敲除,采用小鼠结肠癌模型进行PD-1基因敲除的T细胞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研究,采用非人灵长类动物食蟹猴作为实验动物,高度模拟PD-1基因敲除T细胞在体内的安全性评价,以期建立利用CRISPR/Cas9技术靶向T细胞PD-1基因进行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策略,进而为临床研究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实验基础。第一章:小鼠PD-1基因敲除T细胞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及其机制研究第一部分:小鼠PD-1基因敲除T细胞的建立及其体外抑制肿瘤的作用[方法]在GENEBANK数据库中查找获得小鼠PD-1基因序列,设计靶向小鼠PD-1基因的sgRNA,构建靶向PD-1基因的PX458敲除载体,经扩增、酶切鉴定及测序验证,获得正确的CRISPR/Cas9-sgRNA表达载体。分离获得小鼠外周血PBMC,富集细胞数量为1×107,加入敲除PD-1基因的PX458敲除载体5μg,采用Lonza-4D电转仪进行电转染,48h后检测转染效率,采用PCR技术和T7E1酶切验证PD-1基因的敲除。体外培养结直肠癌细胞株CT-26,分为:阴性对照组:CT-26细胞组、PD-1基因敲除T细胞组,实验组:CT-26与PD-1基因敲除T细胞共培养组,CT-26与未经PD-1基因敲除的T细胞及PD-1单抗共培养组。绘制各组细胞生长曲线,细胞杀伤检测试剂盒检测PD-1基因敲除的T细胞的杀伤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及体外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成功获得了靶向小鼠PD-1基因敲除的sgRNA,构建靶向小鼠PD-1基因sgRNA/Cas9表达载体,建立小鼠PD-1基因敲除T细胞,对其体外特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流式细胞仪检测PD-1基因敲除T细胞CD3、CD4、CD8比例无明显变化;PD-1基因敲除T细胞与结直肠癌细胞株CT-26在不同效靶比作用下体外抑制肿瘤效应结果显示:各组细胞生长曲线示:与其他两组相比,CT-26与PD-1基因敲除T细胞共培养组,CT-26与未经PD-1基因敲除T细胞及PD-1单抗共培养组,72小时细胞活率明显下降,与其他两组相比,CT-26与PD-1基因敲除T细胞共培养组,CT-26与PD-1基因敲除T细胞及PD-1单抗共培养组,与肿瘤细胞共培养后:IFN-γ、TNF-α、IL-2的水平增加。[结论]建立了稳定的体外定向敲除T细胞抑制性免疫检测点PD-1的技术,获得了小鼠同种异体PD-1基因敲除T细胞,体外实验显示,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为体内抗肿瘤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小鼠PD-1基因敲除T细胞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及可能机制[方法]培养结直肠癌细胞株CT-26,制备小鼠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实验分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PBS)、阴性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未经基因敲除的T细胞)、PD-1基因敲除T细胞组(经尾静脉注射PD-1基因敲除的T细胞)、PD-1单抗组(经尾静脉注射PD-1单抗),观察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中各组小鼠体重,活动度,生存期等,绘制小鼠生存率曲线;处死各组中小鼠,分别取肝,肺和肠等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分离MLNs、脾脏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LNs、脾脏CD4+,CD8+T细胞,Treg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MLNs、血清中肿瘤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同种异体PD-1基因敲除T细胞可抑制结直肠癌荷瘤小鼠原位移植瘤的生长及向肝脏和肺部的转移,延长了小鼠的存活时间。PD-1基因敲除T细胞回输结直肠荷瘤小鼠,ELISA结果显示,与同模型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相比较,PD-1基因敲除T细胞回输组MLNs和血清中IFN-y,TNF-α和IL-12的水平增加,IL-6无明显变化,IL-17水平减少。在结直肠癌小鼠PD-1基因敲除T细胞回输后,PD-1敲除组小鼠的CD44+CD62L-记忆T细胞比例明显提升,CD4+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降低。[结论]同种异体PD-1基因敲除T细胞在结直肠癌中显示出体内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且可能通过依赖CD8+T细胞在结直肠癌中发挥抗肿瘤作用。第二章:食蟹猴PD-1基因敲除T细胞体内安全性评价第一部分:食蟹猴PD-1基因敲除T细胞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在GENEBANK数据库中搜索食蟹猴PD-1基因序列,设计靶向食蟹猴PD-1基因的sgRNA,构建靶向PD-1基因的PX458敲除载体,经扩增、酶切鉴定及测序验证,获得正确的sgRNA表达载体;分离培养食蟹猴PBMC,采用Lonza-4D电转仪进行电转染,48h后检测转染效率,采用PCR技术及T7E1酶切鉴定PD-1基因的敲除。在细胞因子刺激下诱导食蟹猴T细胞增殖,定期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集落形成并计数,绘制食蟹猴PD-1基因敲除T细胞生长曲线,FACS检测食蟹猴PD-1基因敲除T细胞周期、凋亡,CCK-8法检测食蟹猴PD-1基因敲除T细胞增殖,以及食蟹猴PD-1基因敲除T细胞表面特征分子的表达,通过ELISA法检测食蟹猴PD-1基因敲除T细胞分泌的IFN-γ、TNFα、IL-10、IL-6、IL-2水平。[结果]成功获得了靶向食蟹猴PD-1基因敲除的sgRNA,构建靶向食蟹猴PD-1基因的敲除重组表达载体sgRNA/Cas9,成功培养了食蟹猴PD-1基因敲除的T细胞,细胞生长周期为28天,生长曲线呈S形,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未经敲除PD-1基因的T细胞相比较,PD-1基因敲除的T细胞增殖未受到抑制,生长曲线基本与未经敲除PD-1基因的T细胞相同;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表型无改变,具有杀伤性作用的CD8+T细胞所占比例有所升高;细胞周期及凋亡检测结果显示:与未经敲除PD-1基因的T细胞相比较,PD-1基因敲除的T细胞G0/G1期,S期,G2/M期比例两者无统计学差异,早期凋亡、死亡细胞比例两者无统计学差异。ELISA法对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0、IL-6、IL-2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D-1基因敲除的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与相同培养条件下,未进行PD-1敲除的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量统计学无差异。[结论]抑制性检查点基因PD-1的破坏导致PD-1表达的降低,但在体外培养期间不影响PD-1基因敲除T细胞的活力、PD-1基因敲除T细胞特征标志物的表达、PD-1基因敲除T细胞凋亡和PD-1基因敲除T细胞周期,且扩增的PD-1基因敲除T细胞也不影响具有细胞因子表达的能力,为其体内安全性评价奠定基础。第二部分:食蟹猴PD-1基因敲除T细胞体内安全性评价[方法]多次富集PD-1基因敲除T细胞后,经静脉回输入食蟹猴体内,参照人细胞因子诱导的淋巴细胞回输有效剂量(2×107/kg),溶解于1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对照组经静脉注射100ml/(kg·次)0.9%氯化钠注射液,每3d上午同一时间给药1次,共给药3次,分别在回输后4h,24h,48h,1w,2w,3w,4w直到100天抽取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CD3,PD-1的表达,观察各组食蟹猴体重,活动度等一般情况,监测血常规、血生化,ELISA法检测各组食蟹猴Th1:IL-2、IL-12、IFN-γ;Th2:IL-4、IL-10;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并分别取肝、肺、骨髓、脾脏、胸腺、甲状腺、垂体、肾上腺、睾丸等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观察其毒性反应。[结果]将PD-1基因敲除的T细胞回输到食蟹猴体内,PD-1基因敲除的T细胞未显示出对其体重、活动度等一般情况的影响,血液学检查指标:白细胞数、单核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未出现明显变化;生化学检查指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谷草转移酶、谷丙转移酶、尿素氮、肌酐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未出现明显变化;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没有与输注的PD-1基因敲除T细胞相关的损伤;流式细胞术监测外周血中PD-1基因敲除的T细胞的体内持久性为两个月。[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了食蟹猴用于评估PD-1基因敲除T细胞免疫治疗安全性的效用,并为基于T细胞的过继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李兰洲[2](2021)在《基于免疫调节的小牛胸腺肽抗结直肠癌活性及促造血功能的研究》文中认为胸腺肽类药物在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常作为免疫调节剂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临床数据显示,胸腺肽类药物的使用提升了恶性肿瘤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胸腺肽注射制剂在使用中容易引起严重的过敏等副作用,而胸腺肽肠溶片虽然安全性更高,但也存在药品标准简单,质量控制项少等问题,且其相关研究较少,临床定位模糊,作用机制不明确。本研究以胸腺肽肠溶片原料药小牛胸腺肽(CTP)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物质基础进行测定,并通过免疫低下小鼠模型,B6/JGpt-Apcem1Cin(Min C)/Gpt基因型(APC)原发性结直肠癌小鼠模型,造血体外细胞模型和造血功能障碍小鼠模型,对CTP的免疫调节活性,基于免疫调节活性的抗结直肠癌活性和促造血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首先测定了CTP的分子量及分子量范围,17种氨基酸及5种核苷酸含量。结果显示CTP中分子量在100-800道尔顿(Da)之间有69.15%的组分,CTP的数均分子量为222 Da,重均分子量为998 Da。同时发现CTP中既含有大量的必须氨基酸,如:60.24 g/kg的赖氨酸和49.46 g/kg的亮氨酸,又含有大量的非必需氨基酸,如:86.82 g/kg的谷氨酸和55.67 g/kg的天冬氨酸。5种核苷酸中CMP以49763.19 mg/kg的含量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其次,通过75 mg/kg环磷酰胺(CTX)建立免疫低下小鼠模型,通过测定小鼠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活性,淋巴细胞转化活性,免疫球蛋白(Ig)及细胞因子含量,对CTP免疫调节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CTP有效地缓解了免疫低下小鼠体重的降低,提高了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和淋巴细胞转化活性,提高了Ig A,Ig G,Ig M,白细胞介素(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IFN)-α和IFN-γ的含量,并降低了IL-10的含量。再次,在APC小鼠模型中,通过比较肿瘤形态变化及组织病理学,流式细胞术,肠道菌群测定,ELISA测定及western blot分析等技术,对CTP基于免疫调节的抗结直肠癌活性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CTP作用有效地抑制了APC小鼠结直肠肿瘤的发展,限制了肿瘤组织中血管网络的建立,并有力地保持肠道细胞正常形态,说明在APC小鼠体内,CTP确实发挥了抑制结直肠癌的作用。CTP提高了APC小鼠外周血中NK细胞(CD3e-NK1.1+)和活化T淋巴细胞(CD3e+CD28+)的数量,提高了小鼠脾脏和肿瘤组织中CD4+、CD8+T细胞数量和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s,Th)1/Th2细胞比例。此外CTP作用显着提高了IL-2,IL-12,Toll样受体(TLR)4,TLR5含量,降低了IL-4,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有效地提升了APC小鼠肠道菌群物种组成数量、种群丰度及均匀度,有效地降低了APC小鼠肿瘤及脾脏组织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PD-L)1含量,升高了小鼠脾脏中IL-2含量及Calcineurin A/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1)通路蛋白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抑制剂激酶(IKK)/核因子κB(NF-κB)p65通路蛋白的活化水平。最后选用K562细胞和CHRF细胞作为体外模型,通过XTT测定,流式细胞术凋亡测定,联苯胺染色,western blot分析等,在体外模型中初步确定CTP促造血活性。并通过100 mg/kg CTX建立造血功能障碍小鼠模型,模拟化疗引起的骨髓损伤相关的造血功能障碍。通过外周血细胞分析,组织病理学分析,骨髓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蛋白质组学联合ELISA测定技术对造血相关细胞因子进行分析,western blot分析等,在体内水平对CTP促造血活性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体外细胞实验显示,CTP作用在增强K562细胞和CHRF细胞增殖活性的同时,也促进了细胞分化,增加了K562和CHRF细胞中磷酸化(P)-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P-核糖体蛋白S6激酶(RSK)1 p90、c-Myc和ETS转录因子ELK1(ELK1)等增殖分化相关蛋白的表达,证实CTP可通过调节增殖分化实现体外促造血作用。在造血功能障碍小鼠中,CTP促进了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WBC),嗜酸性粒细胞(EO),中性粒细胞(NE)等血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增多,并促进小鼠骨髓形态结构的重建及骨髓中B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HSCs)和造血祖细胞(HPCs)的增多,同时增加了小鼠体内IL-2,IL-4,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等细胞因子水平,限制了IL-17,CCL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TNF-α,IFN-γ等细胞因子的释放,显着升高了ERK1/2,PI3K,AKT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磷酸化水平及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M-CSF,NFAT1和IL-2的蛋白水平。以上结果表明:(1)CTP作为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可以提高免疫低下小鼠体内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并提高了小鼠杀伤性免疫细胞的活性;(2)CTP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调控IL-2相关通路蛋白活化,降低免疫检查点作用,增加T淋巴细胞和NK细胞介导的免疫杀伤反应实现抗结直肠癌活性。(3)CTP能够通过调节G-CSF、M-CSF和IL-2水平及其相关通路蛋白变化,促进骨髓完整性重建和造血功能细胞增多,从而发挥促造血作用。本文研究内容将为CTP药物质量标准提升提供科学数据支持,并有助于确定CTP药物作用机制,明确其临床适用症,为基于CTP开发抗肿瘤或促造血药物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张慧杰[3](2019)在《抑郁对结直肠癌小鼠Th22及其因子IL-22的影响及抗抑郁药物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抑郁障碍是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作用机制与导致机体免疫抑制密切相关。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以细胞免疫为主,其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细胞,Th)发挥重要作用,其与细胞毒性T细胞(CD8+T细胞)的比值(CD4/CD8)与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密切相关,Th22细胞是新近发现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主要分泌细胞因子IL-22,其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炎症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结直肠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建立结直肠癌伴抑郁小鼠动物模型,检测CD4/CD8、Th22细胞及相关因子IL-22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分布情况,深入探讨抑郁障碍对结直肠癌肿瘤生长的影响,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对慢性应激合并肿瘤动物的作用及CD4+T细胞、Th22细胞及相关因子IL-22的变化情况,并探讨IL-22通过调控MAPK信号通路在小鼠结直肠癌伴抑郁模型中发挥的作用,为结直肠癌合并抑郁患者的肿瘤防治提供新的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将80只BALB/c小鼠随机分组,采用皮下移植的方法接种体外培养的小鼠结直肠癌CT-26肿瘤细胞,建立小鼠结直肠癌模型,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建立结直肠癌伴抑郁动物模型,并对结直肠癌伴抑郁动物进行帕罗西汀抗抑郁及氟尿嘧啶化疗干预。根据研究目的将实验动物分组:单纯抑郁模型组(DD)、氟尿嘧啶化疗干预的肿瘤抑郁组(肿瘤抑郁化疗组CDF)、帕罗西汀干预的肿瘤抑郁组(肿瘤抑郁抗抑郁组CDP)、帕罗西汀加氟尿嘧啶化疗干预的肿瘤抑郁组(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干预组CDP+F)、单纯肿瘤组(CA)及肿瘤抑郁组(无药物干预抑郁荷瘤组CD)、正常对照组(CON)。肿瘤接种后给予小鼠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观察各组小鼠状态,定期测量小鼠体重变化,测量各肿瘤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接种6周后,对各组小鼠进行抑郁行为学评价;分离肿瘤组织并称重,比较各肿瘤组小鼠肿瘤重量差异,计算抑瘤率以评价干预效果;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血液CD3/CD8、CD3/CD4、Th22细胞含量比例;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IL-22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IL-22、P38、p-p38、ERK、P-ERK、c-JNK及p-JNK含量。研究结果:1.实验后小鼠体重、糖偏好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比较:实验后各组小鼠体重差异显着(F=24.784,P<0.001)。其中,抑郁组小鼠体重小于对照组和肿瘤组小鼠;肿瘤抑郁组小鼠体重小于肿瘤组小鼠,说明慢性应激使荷瘤及无肿瘤抑郁组小鼠体重下降。各组小鼠实验后糖偏好值(%)差异显着(F=15.798,p<0.001)。其中,抑郁组小鼠的糖偏好百分比低于对照组,肿瘤抑郁组小鼠低于对照组和肿瘤组,说明使用慢性应激刺激建立的小鼠抑郁模型实验动物出现兴趣减退。肿瘤抑郁组小鼠的糖偏好百分比小于肿瘤抑郁抗抑郁组及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肿瘤抑郁化疗组小鼠的糖偏好百分比与肿瘤抑郁组无显着差异。可见,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能够逆转慢性应激造成的小鼠对蔗糖水偏好的变化,氟尿嘧啶化疗对实验动物糖偏好无影响。各组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差异显着(F=4.861,p<0.001)。其中,抑郁组小鼠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大于对照组;肿瘤抑郁组小鼠的不动时间大于肿瘤组;肿瘤抑郁抗抑郁组及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小鼠的不动时间少于肿瘤抑郁组,可见,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使抑郁组和肿瘤抑郁组小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均延长,帕罗西汀治疗能够逆转慢性应激造成的变化,氟尿嘧啶化疗对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无影响。2.实验动物肿瘤生长情况:(1)各肿瘤组小鼠肿瘤体积:接种后第35天(第五周)后,各肿瘤组小鼠肿瘤体积差异显着,肿瘤抑郁组小鼠肿瘤体积最大,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肿瘤体积最小。可见,肿瘤伴抑郁小鼠的肿瘤体积增大更明显,说明抑郁障碍对肿瘤生长有促进作用;氟尿嘧啶化疗可抑制肿瘤生长,减小肿瘤体积,化疗与帕罗西汀抗抑郁联合治疗效果更明显。(2)各肿瘤组小鼠肿瘤动态生长曲线显示,至接种后23天左右,肿瘤开始迅速生长,其中肿瘤抑郁组肿瘤生长最快,至接种后第五周,肿瘤体积最大。说明长期慢性刺激导致的抑郁障碍可加速肿瘤小鼠的肿瘤生长。(3)各肿瘤组小鼠瘤重测量及抑瘤率:各组荷瘤小鼠瘤重不完全相等(F=12.920;p<0.001),肿瘤抑郁组小鼠瘤重最大,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瘤重最小,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抑瘤率百分比最高。3.各组小鼠血液CD4/CD8检测结果各组小鼠血液CD4/CD8比例差异显着(F=7.156,p<0.01)。肿瘤抑郁组小鼠CD4/CD8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肿瘤组。可见,荷瘤小鼠慢性应激抑郁可使小鼠血液CD4/CD8比例降低。肿瘤组小鼠CD4/CD8低于正常对照组;肿瘤抑郁组小鼠CD4/CD8低于抑郁组小鼠。可见,结直肠癌肿瘤小鼠血液CD4/CD8比例降低。肿瘤抑郁组小鼠CD4/CD8低于肿瘤抑郁化疗组和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小鼠。可见,氟尿嘧啶化疗及帕罗西汀抗抑郁+氟尿嘧啶化疗联合治疗CD4/CD8比例升高。4.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Th-22结果:各组小鼠血液Th22细胞/CD4+T细胞的比例差异显着(F=19.904,p<0.001)。肿瘤抑郁组小鼠血液Th-22细胞含量高于肿瘤组小鼠;肿瘤组小鼠Th-22细胞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小鼠。说明,慢性应激抑郁可使结直肠癌小鼠血清Th-22细胞含量增加,结直肠癌也可使小鼠血清Th-22细胞含量升高。各治疗组TH-22结果显示,肿瘤抑郁抗抑郁组、肿瘤抑郁化疗组和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小鼠Th-22细胞含量低于肿瘤抑郁组小鼠。说明帕罗西汀抗抑郁和氟尿嘧啶化疗可明显降低血清Th-22细胞含量。5.ELISA法检测血清IL-22水平结果:各组小鼠血清IL-22水平不完全相同(F=9.793,p<0.001)。抑郁组和肿瘤抑郁组小鼠IL-22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慢性应激抑郁使小鼠血清IL-22水平升高。肿瘤组小鼠IL-22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小鼠;肿瘤抑郁组小鼠IL-22水平高于抑郁组小鼠。说明结直肠癌肿瘤小鼠血清IL-22水平升高。肿瘤抑郁组小鼠血清IL-22水平高于肿瘤抑郁抗抑郁组、肿瘤抑郁化疗组和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小鼠,说明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氟尿嘧啶化疗和抗抑郁+化疗联合治疗均可降低血清IL-22水平。6.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肿瘤组织IL-22蛋白结果:各肿瘤组小鼠肿瘤组织IL-22含量差异显着(F=11.248,p<0.001)。肿瘤抑郁组小鼠肿瘤组织中IL-22水平高于肿瘤组小鼠,说明慢性应激抑郁可以使小鼠肿瘤组织中IL-22水平升高。肿瘤抑郁组小鼠肿瘤组织中IL-22水平高于肿瘤抑郁抗抑郁组、肿瘤抑郁化疗组和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小鼠。说明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氟尿嘧啶化疗和抗抑郁+化疗联合治疗均可以使小鼠肿瘤组织中IL-22水平下降。7.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p-p38、p-ERK、p-JNK结果:各肿瘤组小鼠p-p38、p-ERK、p-JNK表达差异显着(F=9.416,F=7.952,F=7.311,p<0.01)。肿瘤抑郁组小鼠p-p38、p-ERK、p-JNK水平高于肿瘤组小鼠,说明慢性应激抑郁可以使小鼠肿瘤组织中p-p38、p-ERK、p-JNK水平升高。肿瘤抑郁组小鼠肿瘤组织中p-p38、p-EPK、p-JNK水平高于肿瘤抑郁抗抑郁组、肿瘤抑郁化疗组和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小鼠;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小鼠肿瘤组织中p-p38、p-EPK、p-JNK水平低于肿瘤抑郁组抗抑郁组和肿瘤抑郁化疗组小鼠。可见,肿瘤和抑郁小鼠的P-p38、P-erk和P-jnk蛋白水平显着升高,表明MAPK信号通路被激活。抗抑郁治疗、化疗和抗抑郁+化疗联合治疗降低了P-p38、P-erk和P-jnk,抗抑郁+化疗联合治疗后各指标降低最显着,说明MAPK信号通路受到明显抑制。结论: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能导致肿瘤小鼠的抑郁样行为;结直肠癌小鼠合并抑郁促进肿瘤生长,氟尿嘧啶化疗联合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结直肠癌伴抑郁小鼠CD4/CD8比值下降;Th-22细胞在结直肠癌伴抑郁小鼠的体内含量增高,IL-22在结直肠癌伴抑郁小鼠的体内及肿瘤组织内含量均增高;氟尿嘧啶化疗和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液Th-22细胞及血液和肿瘤组织中IL-22的水平,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效果更佳。帕罗西汀联合氟尿嘧啶能通过抑制细胞因子IL-22的表达,调节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结直肠癌伴抑郁小鼠肿瘤细胞的生长。
陈曦[4](2019)在《放化疗对食管鳞癌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目的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起源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索放化疗对食管鳞癌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并评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该研究回顾性分析104例接受单纯手术或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食管鳞癌患者。HE染色切片评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Fox P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56+NK细胞和PD-L1表达。结果1.与单纯手术组患者比较,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患者肿瘤微环境中总TILs,CD8+TILs,CD4+TILs和NK TILs密度高(P<0.05),Foxp3+TILs浸润无明显差异(P>0.05),肿瘤细胞PD-L1表达明显增加(P<0.05)。2.TILs、CD8+TILs和CD4+TILs浸润程度与术后病理T分期和N分期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软组织浸润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Foxp3+TILs和CD56+NK TILs浸润程度与性别、年龄、分期、肿瘤位置、软组织浸润等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PD-L1蛋白与术后病理T分期和N分期相关(P<0.05),而与性别、肿瘤位置和软组织浸润无明显相关性(P>0.05)。3.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CD8+TILs,CD4+TILs和Fox P3+TILs与患者DFS相关,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CD4+TILs和Fox P3+TILs是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CD8+和CD4+TILs与患者OS相关,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T分期和CD8+TILs是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4.在48例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患者中,与肿瘤无反应患者(TRG3-5)相比,25例放化疗后肿瘤组织有明显病理缓解反应(TRG1-2)的患者yp T分期较早(P<0.001),淋巴结反应明显(P=0.004),CD8+TILs浸润密度更高(P=0.027)。与无淋巴结降期的患者相比,27例新辅助放化疗后淋巴结降期(c N+-p N0)的患者yp N分期(P<0.001)较早,肿瘤组织中TILs浸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食管鳞癌患者放化疗后肿瘤组织中TILs,CD8+TILs,CD4+和CD56+TILs浸润密度增加,PD-L1表达增加。2.肿瘤浸润TILs,CD8+TILs,CD4+TILs与术后病理T分期和N分期存在相关性,病变分期晚的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密度低。3.肿瘤浸润Foxp3+TILs,CD4+和CD8+T细胞是食管癌患者可靠的预后预测因素,这为食管癌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综合抗肿瘤治疗策略提供新的依据。4.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组织反应与CD8+TILs浸润程度相关,CD8+TILs浸润高的患者,肿瘤放化疗反应明显。第二部分目的循环淋巴细胞参与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这种细胞类型具有放疗敏感性。本研究旨在测量放化疗诱导的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评估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对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该研究入组64名接受根治性性放化疗或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食管鳞癌患者。在治疗前和放疗剂量达40Gy时收集外周血样品,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放化疗前、后外周血CD19+B细胞,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56+或CD16+NK细胞各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进一步分析淋巴细胞亚群改变与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CRT后外周血CD19+B细胞比例减少(P<0.05),CD3+和CD8+T细胞比例增加(P<0.05),CD4+T细胞和NK细胞的比例未见明显变化(P>0.05)。2.放化疗后CD8+T细胞和CD4+T细胞变化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CD19+B细胞变化与年龄相关(P<0.05),而与性别、疾病分期、肿瘤位置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CD56+NK细胞与患者体重变化和肿瘤部位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疾病分期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3.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肿瘤部位和CD4+T细胞变化与患者PFS相关,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CD4+T细胞比值和TNM分期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42,0.029);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肿瘤部位和CD8+T细胞变化与患者OS相关,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CD8+T细胞比值是患者OS的唯一独立影响因素(P=0.040)。进一步分析发现,放化疗后CD4+和CD8+T细胞比例均增加的患者PFS和OS均优于CD4+或CD8+比例仅有一项升高或均降低的患者(1年PFS率为63%vs 25%,1年OS率为80%vs 62%,P=0.005和0.025)。结论1.食管鳞癌患者放化疗后CD19+B细胞比例下降,而CD8+T细胞比例增加。2.CD4+和CD8+T细胞是食管癌患者可靠的预后预测因素,这为食管癌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综合抗肿瘤治疗策略提供新的依据。第三部分目的炎性细胞因子在肿瘤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分析食管鳞癌患者放化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GF)和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 PAR)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该研究纳入了2015年至2017年期间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或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食管鳞癌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放疗剂量达40Gy时采集外周血标本。通过采用细胞因子抗体芯片检测8名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其与放化疗反应的关系,筛选出了7种差异表达的细胞因子。其中,EGF和u PAR放化疗后升高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进一步在60例食管癌患者中评估EGF和u PAR的临床价值。结果1.通过含有120中肿瘤相关细胞因子的抗体芯片检测和比较4名放化疗敏感和4名放化疗抵抗的患者放化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表达,筛选出了EGF,u PAR,MIP-1β,MIF,IL-8,PDGF-BB和BDNF 7种差异表达的细胞因子。其中,放化疗EGF和u PAR后升高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和u PAR表达变化与患者PFS相关,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和u PAR表达变化仍然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TNM分期和CRT后EGF表达变化与患者OS相关,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TNM分期和EGF表达变化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当ESCC患者分为两组时,CRT后EGF和u PAR比值均高的患者与其他食管癌患者相比PFS和OS较差(1年PFS率为44.2%vs.61.4%,1年OS率为64.2%vs.83.4%,P=0.033,0.029)。3.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EGF与u PAR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884,P=0.0001),治疗后血清中EGF和u PAR表达水平也呈正相关(r=0.3775,P=0.0038)。结论1.血清细胞因子u PAR和EGF是食管鳞癌患者可靠、有效的独立预测指标,这为放化疗联合分子靶向分子治疗的综合抗肿瘤治疗策略提供新的依据。2.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后血清EGF和u PAR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提示二者可能参与同一信号转导通路。第四部分目的PD-1/PD-L1途径在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报道在非小细胞肺癌研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和PD-L1表达相关。本研究旨在研究食管鳞癌细胞中PD-L1表达与EGFR信号通路和放疗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印记法评估ESCC细胞中EGFR和PD-L1表达;在EGF刺激ESCC细胞后,检测在有或无EGFR抑制剂AG-1478时ESCC细胞的PD-L1表达;应用EGFR信号通路芯片分析潜在的信号通路;用不同剂量照射ESCC细胞,检测在有或无EGFR抑制剂AG-1478时ESCC细胞的PD-L1表达。结果1.不同EGFR表达的ESCC细胞系中,PD-L1的表达水平与EGFR基本一致。2.EGF刺激细胞后,kyse30细胞PD-L1升高最多,TE7,TE1,Eca109,和kyse140细胞PD-L1表达中等升高(P<0.05),kyse510 and Ca Es-17 cells食管癌细胞PD-L1的表达未见明显升高(P>0.05),EGFR特异性抑制剂AG-1478抑制EGFR信号通路后,kyse30 and TE-1食管癌细胞中PD-L1的表达下降。3.应用EGFR信号通路芯片在野生型EGFR表达kyse30和TE1细胞以及EGFR突变型TE7细胞中分析发现,EGFR信号通路活化可上调PD-L1,可能与EGFR-PI3K-AKT、EGFR-Ras-Raf-Erk和EGFR-PLC-γ信号通路相关。4.放疗诱导ESCC细胞PD-L1表达以剂量和EGFR依赖方式增加,EGFR特异性抑制剂AG-1478抑制EGFR通路后PD-L1表达下降。结论1.EGF通过激活EGFR信号通路诱导食管癌细胞PD-L1的表达,这可能与EGFR-PI3K-AKT、EGFR-Ras-Raf-Erk和EGFR-PLC-γ信号通路相关。2.放疗可通过诱导EGFR信号通路活化上调PD-L1,这为食管癌的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策略提供实验依据。
蒋春艳[5](2019)在《LAP+CD4+ T细胞在肝细胞癌肿瘤微环境中的分布与意义》文中指出目的:探讨LAP+CD4+T细胞在肝细胞癌病人癌组织、癌旁非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癌组织中LAP+CD4+T细胞与肝细胞癌病人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12月到2018年10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初次手术治疗的30例肝细胞癌患者术前静脉血标本、新鲜癌组织标本和距肿瘤1cm处相应的非肿瘤癌旁组织标本及30例同时期健康志愿者的静脉血标本,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标本中LAP+CD4+T细胞占总CD4+T细胞百分比,分别比较LAP+CD4+T细胞在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与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分布差异、LAP+CD4+T细胞在肝细胞癌患者癌旁非肿瘤组织与术前外周血中的分布差异、LAP+CD4+T细胞在肝细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的分布差异,分析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LAP+CD4+T细胞百分比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LAP+CD4+T细胞占总CD4+T细胞百分比(11.57%±1.59%)比癌旁非肿瘤组织(5.74%±0.89%)高(P<0.001);肝细胞癌患者癌旁非肿瘤组织中LAP+CD4+T细胞占总CD4+T细胞百分比比术前外周血(5.13%±0.84%)高(P=0.037<0.05);肝细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LAP+CD4+T细胞占总CD4+T细胞百分比高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2.91%±0.10%)(P<0.001);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LAP+CD4+T细胞比例与肿瘤TNM分期、肿瘤组织大小、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结论:LAP+CD4+T细胞比例在肝细胞癌病人肿瘤组织、癌旁非肿瘤组织、外周血中均升高,尤以肿瘤组织中升高明显,且肿瘤组织中LAP+CD4+T细胞比例与患者TNM分期、肿瘤大小和肿瘤分化程度相关,提示LAP+CD4+T细胞在肝细胞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胡文蔚[6](2018)在《IL-33/ST2调控胃癌生长和转移的机制及临床转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世界范围内,胃癌仍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超过35%的胃癌病例发生在中国。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目前,胃癌的手术、化疗、放疗、靶向等常规治疗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免疫治疗成为肿瘤治疗学发展新的突破口。肿瘤微环境内免疫调节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功能,其中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肿瘤局部免疫的特有模式。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等)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效应,调控免疫应答。白介素1家族成员IL-33表达在多种免疫细胞和组织细胞上,是启动和调控免疫应答的重要细胞因子。本研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以炎症因子IL-33为研究对象,研究IL-33在胃癌患者的表达特征;第二部分研究sIL-33在胃癌化疗疗效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第三部分以IL-33/ST2信号通路为研究对象,研究IL-33受体ST2对胃癌转移的调控作用。第一部分IL-33在胃癌患者的表达特征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大样本高密度胃癌组织芯片中IL-33在180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IL-33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着低于癌旁组织,肿瘤组织中IL-33的表达率与年龄、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形态有关。老年组和较高的病理分化程度组IL-33表达更高。IL-33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肿瘤形态有关,提示IL-33参与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炎症反应。IL-33在胃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提示其表达抑制可能是抗肿瘤免疫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但IL-33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无显着相关性,组织中IL-33表达不能作为预测胃癌患者生存和预后的生物学因子。第二部分sIL-33在胃癌化疗疗效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目的】探讨sIL-33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在化疗疗效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ELISA检测62例胃癌化疗患者sIL-33表达,评估sIL-33与化疗后PFS获益的相关性。【结果】胃癌患者化疗前血清IL-33(sIL-3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后胃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而化疗后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sIL-33可作为化疗对患者影响的敏感指标。此外,化疗后sIL-33表达水平下降与PFS有关。化疗后sIL-33下降程度>30.1%,提示较好的PFS,化疗后sIL-33下降明显的晚期胃癌患者有可能从化疗中更好的获益。第三部分可溶性ST2调控肿瘤微环境抑制胃癌细胞恶性生长研究【目的】研究可溶性ST2(sST2)通过调控肿瘤微环境抑制胃癌细胞恶性生长的机制。【方法】通过Western blotting、Real-time PCR、ELISA法分析四种细胞系中可溶性ST2和IL-33在蛋白水平和m RNA水平的表达。构建sST2敲低的GC9811-P细胞系及其空载体对照组,观察下调sST2表达对肿瘤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转染慢病毒编码shRNA下调GC9811-P细胞系sST2表达并构建小鼠种植瘤模型,观察下调sST2表达对肿瘤细胞体内生长的影响。尾静脉注射表达sST2-Fc的细胞治疗sST2敲低组小鼠,观察sST2-Fc能否抑制sST2表达敲低组小鼠胃癌转移瘤的生长。【结果】下调sST2表达有利于胃癌生长和转移,sST2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依赖于肿瘤微环境中其他免疫细胞的协同作用,给予重组sST2 FC蛋白可抑制胃癌的生长和转移。sST2有可能成为胃癌治疗潜在的新靶点。
郭雁冰[7](2006)在《中医药抗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背景和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主要病理特点的结肠黏膜层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等。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有效的西药是氨基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调节剂。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显着的优势,总体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近20年来,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从疗效到作用机制方面都取得了一些进展,显示出中医药在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但目前中医药研究本病在临床研究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应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进展,总结本病中医证候学特征,积极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创新,并对有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或药物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寻找中医作用的靶点,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更充分地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导师王新月教授认为本病的基本特点是寒热错杂、虚实相兼、本虚标实。本病不只是结肠局部的疾病,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脾肾亏虚是对其病因病机的根本反映,是贯穿UC发生发展与转归的一条主线,血瘀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部与全身的重要病理变化,积滞是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重要病理基础。临证如何正确把握辨证论治,对进一步提高中药治疗UC的疗效,尤其是降低复发率至为关键。本课题从UC的免疫损伤机制入手,在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炎症损伤反应、促进结肠黏膜修复等方面,深入探讨中药抗复发的作用机制,为合理选择治法、遣方用药提供客观依据,从而提出UC多环节治疗理论及微观辨证思路。2研究方法本课题以《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1997年,第三版)中药新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具体参照标准进行严格的临床研究设计,结合具体临床实际,采用随机、阳性对照的方法,以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306医院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2000年成都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活动期的病例103例,治疗组予导师经验方(生黄芪20g炒陈皮10g炒白芍10g炒白术20g茯苓30g黄连10g黄柏10g煨木香10g当归6g炒五灵脂10g生蒲黄10g(包煎))加减治疗,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4~6g/d)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对部分病例随访6个月,主要观察:(1)疗效观察,包括临床综合疗效,复发率,中医证候疗效,内镜黏膜疗效、黏膜病理疗效以及临床活动指数和内镜指数的变化等。(2)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的免疫学指标变化:外周血CD4+/CD8+/CD3+细胞,血清和结肠IL-8。其中IL-8同时检测正常人20例作为正常对照。3结果3. 1疗效观察结果
刘寰宇[8](2021)在《芪甲扶正方防治肺癌癌因性疲乏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癌因性疲乏是由肿瘤本身或者肿瘤相关治疗引起的令人不安的、持续的、不可缓解的主观疲乏感或疲惫感。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高达60-90%,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还可能增加患者对肿瘤转移和肿瘤复发的恐惧心理,甚者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存期。目前,癌因性疲乏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致使针对癌因性疲乏的治疗药物开发严重滞后,尚无FDA批准的治疗药物。中医药治疗癌因性疲乏优势明显。芪甲扶正方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用于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肺腺癌的一个院内制剂,具有健脾益肾、固摄扶正的作用,由黄芪、鳖甲、乌梅、仙鹤草、瓦楞子、秦艽、半枝莲、莪术、鼠妇等药物组成,已在临床应用多年。既往临床研究表明,其能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尤其是肺腺癌患者的乏力、气短症状。但芪甲扶正方治疗肺癌癌因性疲乏的疗效尚未明确,其具体的分子作用机制亦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目的1通过临床试验明确芪甲扶正方治疗脾肾亏虚型肺癌癌因性疲乏的有效性。2通过体内实验从免疫、炎症角度探究芪甲扶正方抗肺癌癌因性疲乏的作用机制。方法1设计前后自身对照的观察性临床试验,通过Piper疲乏修订量表和卡氏评分表记录脾肾亏虚型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服用芪甲扶正方治疗前和服用1个周期(28天)后的评分情况,并采用配对t检验的统计方法比较两次评分以明确芪甲扶正方治疗脾肾亏虚型肺癌癌因性疲乏的有效性。2 基于TCMSP、TCMID、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收集芪甲扶正方所含9位中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获取“肺腺癌相关性疲乏”相关的靶基因;将药物作用靶点集合映射到疾病相关靶点集合上,获取交集基因;使用String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筛选重要靶点;通过Cytoscape构建药物-成分-靶点调控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GO、KEGG富集分析;运用Genebank数据库分析交集基因的组织器官定位;最后利用AutoDock Vina1.1.2分析主要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的结合能力,并使用PYMOL软件将对接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3通过移植瘤诱导的小鼠疲乏模型观察芪甲扶正方治疗肺癌癌因性疲乏的作用及免疫炎症相关的作用机制:①构建移植瘤诱导的小鼠疲乏模型,设立对照组、荷瘤组、中药组。自植瘤第7日起对照组和荷瘤组均给予蒸馏水灌胃,中药组给予芪甲扶正方煎剂灌胃,药物浓度为3.905 g/mL,给药体积标准为每日0.1 mL/10g,各组均每日干预一次,连续干预14日;通过比较对照组和荷瘤组在植瘤第0天、第7天、第14天、第17天、第21天5个时间点小鼠一般情况、体重、平板跑台实验的电击次数、悬尾实验的悬尾不动时间、骨骼肌ATP含量、血液常规指标,以明确移植瘤小鼠是否存在疲乏样行为以及疲乏样行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比较中药组和荷瘤组小鼠在植瘤第7天、第14天、第17天、第21天等4个时间点的平板跑台实验的电击次数、悬尾实验的悬尾不动时间、血液常规指标,以明确芪甲扶正方对移植瘤诱导的小鼠疲乏样行为的预防作用。②给药结束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百分比。使用流式微球捕获芯片技术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中IL-1β、IL-6、IL-17、CD25的表达水平。③在给药第7天、第14天、第17天、第21天等不同时间点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荷瘤组和中药组小鼠瘤体的长径、短径,计算瘤体积以绘制瘤体生长曲线;给药结束后剥离瘤体称取瘤体重量并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荷瘤组和中药组小鼠的瘤体形态、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比较荷瘤组和中药组小鼠瘤体组织中Ki67蛋白表达水平。④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瘤体组织中Akt、P-Akt、c-Myc等Akt/c-Myc信号轴关键靶点蛋白表达水平,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荷瘤组和对照组瘤体组织中c-My c表达水平。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9例脾肾亏虚型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PFS-R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前疲乏总评分为(7.07±1.36),治疗后总评分为(6.78±1.3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疲乏总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前行为维度评分为(7.05± 1.58)分,治疗后为(6.77±1.50)分,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前情感维度评分为(6.92±1.29)分,治疗后为(6.66±1.21)分,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前感觉维度评分为(7.18±1.47)分,治疗后为(6.83±1.49)分,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前认知维度评分为(7.10±1.54)分,治疗后为(6.85±1.55)分,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前KPS评分为(80.24±10.14),治疗后为(87.83±8.73)(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P<0.05)。2芪甲扶正方抗肺癌癌因性疲乏的调控网络共含9味中药、108种活性成分、87个药病交集靶点;度值较高的前5个成分和交集靶点分别为槲皮素、山奈酚、黄芩苷、鞣花酸、异鼠李素和CASP3、VEGFA、EGFR、MYC、IL-6;KEGG富集分析涉及PI3K-Akt、P53、TNF、MAPK、ErbB、Ras、FoxO等通路;关键基因主要分布在肺、红细胞、T细胞、B细胞;分子对接结果表明EGFR与木犀草素、IL-6、MAKP3与β-谷甾醇、MAKP8与鞣花酸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3通过移植瘤诱导的小鼠疲乏模型观察芪甲扶正方防治肺癌癌因性疲乏的作用及免疫炎症相关的作用机制结果①与对照比较,荷瘤组小鼠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出现毛发干枯、神疲、抓取反抗减弱、活动度降低等情况、取材前1只死亡;与对照组比较荷瘤组第14天、17天、21天平板跑台电击次数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荷瘤组第7天、14天、17天、21天悬尾不动时间延长(P<0.05);与对照组比较,荷瘤组小鼠骨骼肌ATP含量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荷瘤组小鼠白细胞计数增加、红细胞计数降低、血红蛋白含量降低(P<0.05)。②与荷瘤组比较,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中药组小鼠毛发干枯、神疲、抓取反抗、活动度等方面优于荷瘤组;与荷瘤组比较,中药组小鼠第21天平板跑台电击次数低于荷瘤组(P<0.05)。与荷瘤组比较,中药组小鼠第14、17、21天悬尾不动时间低于荷瘤组(P<0.05);与荷瘤组比较,中药组小鼠骨骼肌ATP含量高于荷瘤组(P<0.05);与荷瘤组比较,中药组小鼠白细胞计数降低、红细胞计数增加、血红蛋白含量高于荷瘤组(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荷瘤组小鼠外周血中的CD3+、CD4+百分比降低、CD4+与CD8+比值降低(P<0.05);与荷瘤组比较,中药组小鼠外周血中的CD3+、CD4+百分比高于荷瘤组、CD4+与CD8+比值高于荷瘤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荷瘤组小鼠外周血中IL-1β、IL-6、IL-17、CD25的表达增加(P<0.05);与荷瘤组比较,中药组小鼠外周血中IL-1β、IL-6、IL-17、CD25的表达降低(P<0.05)。④与荷瘤组比较,干预第7天、10天、14天中药组小鼠瘤体积小于荷瘤组(P<0.05)。与荷瘤组比较,中药组瘤重量低于荷瘤组(P<0.05)。与荷瘤组比较,中药组HE染色肿瘤细胞分裂现象少于荷瘤组,Ki67阳性数量低于荷瘤组。⑤与荷瘤组比较,中药组瘤体P-Akt、Akt/P-Akt均低于荷瘤组(P<0.05)。与荷瘤组比较,中药组c-Myc阳性细胞数量低于荷瘤组。结论1芪甲扶正方是治疗脾肾亏虚型肺癌癌因性疲乏、提升患者生活能力的有效药物。2通过移植瘤诱导的方式可以成功构建小鼠肺癌癌因性疲乏模型;芪甲扶正方能减轻移植瘤诱导的肺癌癌因性疲乏小鼠模型的疲乏程度;芪甲扶正方可以改善小鼠肺癌癌因性疲乏模型的T淋巴细胞相关的免疫功能、降低CD4+T淋巴细胞各亚型释放的IL-1β、IL-6、IL-17、CD25的表达、抑制Akt活化介导的增殖从而发挥抗肺癌癌因性疲乏的作用。
刘文静[9](2021)在《清热凉血方调节外周辅助性T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银屑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特征为红斑、鳞屑等。银屑病发病机制复杂、尚不明确,多认为是由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多种CD4+T淋巴细胞参与其中,包括T辅助(T helper,Th)1、Th2、Th9、Th17、Th22 和 T 调节(T regulatory,Treg)细胞等等。外周辅助性T(peripheral helper T cell,Tph)细胞是一种新型的CD4+T细胞亚群,被定义为PD-1+CXCR5-CD4+T细胞。此类细胞表达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 1,PD-1)和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ICOS),主要分泌 CXC趋化因子配体 13(CXC chemokine ligand 13,CXCL13)和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但缺乏 CXC 趋化因子受体 5(CXC chemokine receptor 5,CXCR5)的高表达。研究发现Tph细胞与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然而,银屑病中Tph细胞的特征和作用尚不明确。银屑病,中医称之为“白疕”,“血分论治”已成为银屑病辨证论治的主要理论依据,血热证是银屑病中最常见的中医证型。白彦萍教授根据古方“犀角地黄汤”化裁,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方药—清热凉血方。本课题组前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已经证实了该复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是清热凉血方是否通过调节Tph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尚不清楚。目的:1.研究血热型银屑病中Tph细胞的特征和意义。2.研究血热型银屑病中Tph细胞亚群的特征和意义。3.探索血热型银屑病中Tph细胞和Th17、Tfh细胞的关系。4.观察清热凉血方是否通过调节Tph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方法:入组27名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和13名健康对照者。1.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Tph细胞频率、Tph细胞表面功能性分子(CD38、HLA-DR、ICOS)表达以及Tph细胞分泌CXCL13和IL-21的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患者皮损区和健康对照者皮肤组织中Tph细胞的浸润情况,分析以上指标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的相关性。2.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Tph细胞亚群(Tph1、Tph2、Tph17)的频率和各亚群表面表达功能性分子(CD38、HLA-DR、ICOS)的水平,分析以上指标与银屑病严重程度相关性;运用ROC曲线分析Tph17细胞诊断血热型银屑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3.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Th17、滤泡辅助性T(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细胞的频率,分析患者中这两种细胞频率与PAS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患者Tph细胞与Th17、Tfh细胞,以及CXCL13+Tph细胞与CXCR5+Th17、Tfh细胞的关系。4.比较清热凉血方治疗前后患者的PASI评分以及外周血中Tph、CXCL13+Tph、Tfh、Th17、CXCR5+Th17细胞频率的变化情况。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ph细胞频率、HLA-DR+Tph细胞比例、Tph细胞分泌CXCL13的能力均显着提高(P值均<0.0001),且均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但CD38+和ICOS+Tph细胞比例、Tph细胞分泌IL-21的能力均未见显着改变,且均与PASI评分无相关性;此外,患者皮损中Tph细胞的浸润数目明显升高(P<0.0001),但与PAS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2.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ph17细胞频率更高(P=0.004),且与 PASI 评分呈正相关;CD38+、HLA-DR+、ICOS+和 CD38+HLA-DR+ICOS+Tph17 细胞的比例均升高(P=0.048,P=0.02,P=0.0013,P=0.015),但均与PASI评分无关;两组 Tph1、Tph2 和 CXCR3+CCR6+PD-1+CXCR5-CD4+T 细胞频率以及 CD38、HLA-DR、ICOS在Tph1、Tph2细胞上的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且均与PAS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此外,Tph17 细胞频率 ROC 曲线下面积(the areaunderthe ROC,AUC)为 0.788(P=0.004),临界值为20.30%,敏感性为0.815,特异性为0.692。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h17和Tfh细胞频率升高(P=0.029,P=0.004),且均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患者Tph细胞频率与Th17、Tfh细胞频率呈正相关,而且CXCL13+Tph细胞频率与CXCR5+Th17、Tfh细胞频率也呈正相关。4.清热凉血方治疗后,血热型银屑病患者的PASI评分,外周血中Tph细胞频率、Tph细胞分泌CXCL13的水平,以及Th17、Tfh和CXCR5+Th17细胞频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P<0.05,P<0.05,P<0.05)。结论:1.Tph细胞和Tph17细胞可能参与了血热型银屑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2.血热型银屑病中Tph细胞可能与Th17、Tfh细胞有关。3.清热凉血方可能通过调节Tph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
李玲[10](2021)在《基于PD-L1、HER2联合靶点研究归芪白术方对胃癌细胞增殖和T细胞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前期研究证实归芪白术方辅助治疗胃癌(Gastric Cancer,GC)有效改善机体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运用化学信息学-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结合蛋白检测方法及细胞生物学方法,揭示归芪白术方通过健脾扶正促进免疫活性(靶向免疫检查点PD-L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同时兼备化瘀祛邪抑制肿瘤增殖(靶向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药效物质基础,以及探讨该复方“多点显效,协同增效”的功效特点。研究方法:1.结合临床治疗靶向及数据库筛选归芪白术方治疗GC的作用靶点。使用化学信息学方法构建归芪白术方小分子成分结构库,筛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的HER2和抑制淋巴细胞活性的PD-L1作为研究靶蛋白;确定靶蛋白(HER2/PD-L1)晶体结构及活性位点,应用分子对接技术,筛选能够与靶蛋白有效结合的代表性靶向成分,并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自由能计算和微量热泳动实验(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MST),验证其与靶蛋白结合的亲和力,酶活实验检测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小分子对HER2的作用。2.检测靶向HER2的中药小分子在不同GC细胞株的抗肿瘤效果;使用靶向HER2的中药小分子干预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刺激的胃癌MKN-45细胞,检测其对GC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以及对PI3K/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相关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使用抑制PD-L1的中药小分子干预可溶性PD-L1刺激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检测其对T细胞增殖、细胞因子IFN-γ/IL-2(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表达量、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T细胞数量及T细胞功能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3.构建人胃癌MKN-45细胞和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使用抑制PD-L1的中药小分子formononetin,靶向HER2的中药小分子quercetin,以及quercetin和formononetin配伍干预共培养体系,检测中药小分子干预对T细胞增殖、细胞因子(IFN-γ/IL-2)表达量、T细胞凋亡的影响,观察中药小分子对共培养体系中T细胞功能抑制的干预作用;同时检测中药小分子对GC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研究其对G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1.筛选得到HER2和PD-L1作为研究归芪白术方治疗GC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有效靶点。2.归芪白术方中有385个中药小分子与HER2蛋白对接得分值≤-4,189个中药小分子与PD-L1蛋白对接得分值≤-4。选择对接得分较高的中药小分子进行MST,黄芪中的daidzein(大豆苷元)、黄芪/甘草中的quercetin(槲皮素)与HER2具有较高结合亲和力,Kd值分别为3.7μM/490 n M;黄芪/甘草中的isorhamnetin(异鼠李素)/formononetin(刺芒柄花素)与PD-L1具有较高结合亲和力,Kd值分别为667 n M/355 n M。50 ns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quercetin与HER2结合模式较稳定,结合自由能为-26.55 Kcal/mol,formononetin与PD-L1结合模式较稳定,结合自由能为-19.41 Kcal/mol。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quercetin能够明显抑制HER2激酶活性,IC50为570.7 n M,daidzein对HER2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通过单独干预EGF刺激的胃癌MKN-45细胞和PD-L1刺激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发现quercetin能够抑制EGF诱导的GC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P<0.05),同时抑制HER2、PI3K、AKT蛋白及基因的表达(P<0.05)。Quercetin可通过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GC细胞增殖;formononetin能够一定程度降低PD-1在T淋巴细胞的表达,提高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FN-γ/IL-2)的表达量,提高PI3K、AKT、p-zap70(T细胞受体相关蛋白激酶70,Zeta chain of T cell receptor 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70)等蛋白的表达(P<0.05),解除PD-L1导致的T淋巴细胞功能抑制,是通过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及活化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的。4.靶向HER2和PD-L1的中药小分子配伍干预GC细胞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结果显示formononetin、quercetin以及formononetin和quercetin配伍干预能够解除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减少T淋巴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因子(IFN-γ/IL-2)表达量、降低PD-1在T淋巴细胞的表达(P<0.05),并抑制GC细胞增殖(P<0.05)、促进GC细胞凋亡、降低靶蛋白(HER2/PD-L1)在GC细胞的表达,且中药小分子配伍干预效果更好,表明中药小分子配伍干预可以提高共培养体系中的T淋巴细胞活性并且抑制胃癌MKN-45细胞增殖。研究结论:1.分子对接结果从大数据角度初步表明归芪白术方的药效物质基础中既具有可以与促进肿瘤细胞增殖靶蛋白HER2结合的小分子成分,也具有与抑制淋巴细胞活性靶蛋白PD-L1结合的小分子成分,通过“多点显效,协同增效”的功效特点,在阻断HER2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同时干预PD-L1通路促进免疫细胞活性;2.细胞生物学研究揭示了归芪白术方“多点显效,协同增效”促进免疫活性并抑制肿瘤的物质基础及健脾化瘀法治疗GC的作用机制;3.揭示中药归芪白术方通过健脾化瘀法治疗胃癌的科学内涵,为归芪白术方的有效性提供更具体的化学、生物信息学支撑,为归芪白术方的开发与转化提供依据,同时为中药复方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
二、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活性及淋巴细胞转化水平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活性及淋巴细胞转化水平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PD-1基因敲除T细胞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及其体内安全性评价的临床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背景及立题依据 |
一、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
二、靶向PD-1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机制及发展现状 |
三、大肠癌发生与肿瘤免疫治疗的关系研究进展 |
四、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小鼠PD-1基因敲除T细胞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及其机制研究 |
第一部分、小鼠PD-1基因敲除T细胞的建立及其体外抑制肿瘤的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本部分结果 |
1. 靶向PD1基因sgRNA的设计构建及鉴定 |
2. PCR扩增和T7E1酶切鉴定 |
3. PD-1基因敲除T细胞亚群比例检测 |
4. PD-1基因敲除T细胞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
5. PD-1基因敲除T细胞与CT-26细胞株共培养的体外抗肿瘤效应 |
6. PD-1基因敲除T细胞与CT-26细胞株共培养的体外细胞因子分泌 |
本部分讨论 |
本部分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小鼠PD-1基因敲除T细胞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及可能机制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本部分结果 |
1. 结直肠癌小鼠模型中CD8~+细胞中PD-1表达显着升高 |
2. 小鼠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3. 小鼠CT-26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体内抗肿瘤效应 |
4. 小鼠CT-26结直肠癌模型体内抗肿瘤效应可能机制 |
本部分讨论 |
本部分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食蟹猴PD-1基因敲除T细胞的体内安全性评价 |
第一部分、食蟹猴PD-1基因敲除T细胞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本部分结果 |
1. 食蟹猴外周血T细胞的培养 |
2. 食蟹猴PD-1敲除T细胞载体的构建及敲除效率的检测 |
3. 食蟹猴PD-1基因敲除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 |
4. 食蟹猴PD-1基因敲除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
5. 食蟹猴PD-1基因敲除对T细胞周期的影响 |
6. 食蟹猴PD-1基因敲除对T细胞死亡殖的影响 |
7. 食蟹猴PD-1基因敲除对T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
8.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
本部分讨论 |
本部分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食蟹猴PD-1基因敲除T细胞的体内安全性评价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本部分结果 |
1. 食蟹猴一般情况 |
2. 食蟹猴PD-1基因敲除T细胞体内持续时间的检测 |
3. 食蟹猴PD-1基因敲除T细胞体内安全性的评价 |
4. PD-1基因敲除T细胞回输对食蟹猴各组织器官的影响 |
本部分讨论 |
本部分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PDH/PD-L1信号通路及其相关抗肿痛免疫疗法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基于免疫调节的小牛胸腺肽抗结直肠癌活性及促造血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索引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胸腺肽的研究进展 |
1.1.1 胸腺肽概述 |
1.1.2 胸腺肽作用研究 |
1.2 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 |
1.2.1 免疫系统的组成 |
1.2.2 免疫系统的功能 |
1.2.3 免疫系统影响因素 |
1.2.4 免疫系统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
1.2.5 造血与免疫系统 |
1.3 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1.3.1 肿瘤免疫治疗 |
1.3.2 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
1.4 化疗引起的造血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
1.5 立题背景及意义 |
第2章 小牛胸腺肽成分分析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CTP分子量测定 |
2.3.2 CTP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3.3 CTP中核苷酸含量的测定 |
2.4 实验结果 |
2.4.1 分子量测定结果 |
2.4.2 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 |
2.4.3 核苷酸含量测定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免疫调节的小牛胸腺肽抗结直肠癌活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材料 |
3.2.3 试剂盒和抗体信息 |
3.2.4 实验细胞及动物 |
3.3 实验方法 |
3.3.1 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分组给药 |
3.3.2 小鼠样品采集及脏器指数检测 |
3.3.3 NK细胞杀伤活性及淋巴细胞转化活性 |
3.3.4 小鼠肝脏、脾脏、肾脏病理学检测 |
3.3.5 小鼠生化指标测定 |
3.3.6 APC小鼠分组给药 |
3.3.7 小鼠样品采集及脏器指数、肠道指数检测 |
3.3.8 小鼠外周血有核细胞制备、染色及流式测定 |
3.3.9 小鼠肠道菌群检测及分析 |
3.3.10 小鼠结直肠及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 |
3.3.11 小鼠脾脏和肿瘤组织中相关蛋白免疫组化检测 |
3.3.12 小鼠生化指标测定 |
3.3.13 Western blot分析 |
3.3.14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CTP对免疫低下小鼠体重和脏器指数的影响 |
3.4.2 CTP对免疫低下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
3.4.3 CTP对免疫低下小鼠淋巴细胞转化活性的影响 |
3.4.4 CTP对免疫低下小鼠脏器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3.4.5 CTP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3.4.6 CTP对 APC小鼠体重和脏器指数的影响 |
3.4.7 CTP对 APC小鼠结直肠肿瘤和肠道指数的影响 |
3.4.8 CTP对 APC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3.4.9 CTP对 APC小鼠脏器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3.4.10 CTP对 APC小鼠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影响 |
3.4.11 CTP对 APC小鼠脾脏和结直肠肿瘤中免疫相关蛋白的影响 |
3.4.12 CTP对 APC小鼠血清和结肠中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3.4.13 CTP对 APC小鼠肠道菌群物种组成的影响 |
3.4.14 小鼠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 |
3.4.15 小鼠肠道菌群Beta多样性分析 |
3.4.16 小鼠肠道菌群差异性分析 |
3.4.17 CTP对 APC小鼠肿瘤组织和脾脏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牛胸腺肽促造血功能活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材料 |
4.2.3 试剂盒及抗体信息 |
4.2.4 实验细胞及动物 |
4.3 实验方法 |
4.3.1 K562 细胞和CHRF细胞的铺板及CTP给药 |
4.3.2 细胞活性检测 |
4.3.3 细胞凋亡检测 |
4.3.4 K562 细胞联苯胺染色 |
4.3.5 Western blot分析 |
4.3.6 造血功能障碍小鼠模型的构建及CTP给药 |
4.3.7 样品采集及脏器指数检测 |
4.3.8 外周血细胞计数 |
4.3.9 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制备,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测定 |
4.3.10 小鼠骨髓及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测 |
4.3.11 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细胞因子 |
4.3.12 小鼠生化指标测定 |
4.3.13 Western blot分析 |
4.3.14 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制备及给药 |
4.3.15 Western blot分析 |
4.3.16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CTP对 K562 细胞和CHRF细胞活性的影响 |
4.4.2 CTP对 K562 细胞和CHRF细胞凋亡的影响 |
4.4.3 CTP对K562 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 |
4.4.4 CTP对 K562 细胞和CHRF细胞增殖分化相关蛋白的影响 |
4.4.5 CTP对造血功能障碍小鼠体重和脏器指数的影响 |
4.4.6 CTP对造血功能障碍小鼠外周血细胞的影响 |
4.4.7 CTP对造血功能障碍小鼠骨髓细胞的影响 |
4.4.8 CTP对造血功能障碍小鼠骨髓和脏器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4.4.9 CTP对造血功能障碍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
4.4.10 CTP对造血功能障碍小鼠脾脏中相关通路蛋白的影响 |
4.4.11 CTP对小鼠原代骨髓细胞中相关通路蛋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抑郁对结直肠癌小鼠Th22及其因子IL-22的影响及抗抑郁药物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抑郁障碍对结直肠癌小鼠肿瘤发展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研究对象 |
2.2.1 实验动物 |
2.2.2 肿瘤细胞株 |
2.2.3 细胞培养及制备 |
2.2.4 肿瘤接种 |
2.2.5 小鼠慢性应激性抑郁模型 |
2.2.6 药物治疗 |
2.2.7 行为学评价 |
2.2.8 统计学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实验前后小鼠体重结果 |
3.1.1 实验前各组小鼠体重比较 |
3.1.2 实验后各组小鼠体重比较 |
3.1.3 实验前后各组小鼠体重比较 |
3.2 糖偏好实验结果分析 |
3.3 强迫游泳实验结果分析 |
3.4 小鼠一般状况观察及肿瘤测量 |
3.4.1 各肿瘤组小鼠肿瘤体积及生长情况 |
3.4.2 肿瘤组小鼠瘤重比较 |
3.4.3 各治疗组小鼠抑瘤率 |
4 讨论 |
4.1 结直肠癌伴抑郁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
4.2 抑郁障碍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
第二部分 :抑郁障碍对结直肠癌小鼠Th22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及抗抑郁药物干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研究方法 |
2.2.1 流式细胞技术 |
2.2.2 外周血处理方法 |
2.2.3 ELISA检测小鼠血清细胞因子表达 |
2.2.4 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细胞因子表达 |
2.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各组小鼠血液CD4/CD8 细胞检测结果 |
3.1.1 抑郁组与无抑郁组小鼠CD4/CD8 比较 |
3.1.2 肿瘤组与无肿瘤组小鼠CD4/CD8 比较 |
3.1.3 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小鼠CD4/CD8 比较 |
3.2 各组小鼠血液Th-22 检测结果 |
3.2.1 抑郁组与无抑郁组小鼠Th-22 细胞含量比较 |
3.2.2 肿瘤组与无肿瘤组小鼠Th-22 细胞含量比较 |
3.2.3 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小鼠Th-22 细胞含量比较 |
3.3 各组小鼠血清IL-22 检测结果 |
3.3.1 抑郁组与无抑郁组小鼠IL-22 比较 |
3.3.2 肿瘤组与无肿瘤组小鼠IL-22 比较 |
3.3.3 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小鼠IL-22 比较 |
3.4 各肿瘤组小鼠肿瘤组织IL-22、p-p38、p-ERK、p-JNK检测结果 |
3.4.1 各肿瘤组小鼠肿瘤组织IL-22 检测结果 |
3.4.2 各肿瘤组小鼠肿瘤组织p-p38、p-ERK、p-JNK检测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放化疗对食管鳞癌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放化疗对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TILs浸润及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实验试剂和材料 |
1.1.3 实验仪器和设备 |
1.1.4 免疫组化染色 |
1.1.5 结果判定 |
1.1.6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
1.2 结果 |
1.2.1 病人基本临床特征 |
1.2.2 放化疗对食管鳞癌浸润淋巴细胞及 PD-L1 蛋白表达的影响 |
1.2.3 食管癌组织中TILs浸润、PD-L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1.2.4 食管鳞癌组织中TIL浸润、PD-L1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
1.2.5 新辅助放化疗患者肿瘤组织中 TILs 浸润与放化疗反应的关系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食管鳞癌患者放化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实验试剂和材料 |
2.1.3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1.4 流式细胞术检测 |
2.1.5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病人临床病理特征 |
2.2.2 放化疗前、后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
2.2.3 放化疗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2.2.4 放化疗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食管鳞癌患者放化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EGF、u PAR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实验试剂和材料 |
3.1.3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1.4 ELISA检测 |
3.1.5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病人基本临床病理特征 |
3.2.2 放化疗前、后食管鳞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筛选 |
3.2.3 放化疗后血清EGF和u PAR变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
3.2.4 食管鳞癌患者uPAR和EGF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四、EGFR介导的信号通路调控食管鳞癌细胞PD-L1的表达 |
4.1 对象和方法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4.1.3 实验方法 |
4.1.4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ESCC细胞的PD-L1表达 |
4.2.2 EGF诱导的PD-L1表达 |
4.2.3 PD-L1表达不受EGFR-STAT3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 |
4.2.4 潜在的EGFR信号传导途径参与PD-L1表达的调节 |
4.2.5 放疗诱导EGFR高表达的ESCC细胞株PD-L1表达 |
4.3 讨论 |
4.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放化疗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及相关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LAP+CD4+ T细胞在肝细胞癌肿瘤微环境中的分布与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 |
附录B 个人简历 |
附录C 综述 |
参考文献 |
(6)IL-33/ST2调控胃癌生长和转移的机制及临床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IL-33在胃癌患者的表达特征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
一、材料与方法 |
1.实验材料 |
2.方法 |
3.统计学处理 |
二、结果 |
1.IL-33在胃癌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
2.IL-3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
3.IL-33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 |
三、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血清IL-33在胃癌化疗疗效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
一、材料与方法 |
1.实验设计 |
2.临床治疗和样本收集 |
3.实验试剂和主要仪器设备 |
4.检测方法 |
5.统计学方法 |
二、结果 |
1.受试者入组情况 |
2.sIL-33表达水平 |
3.化疗前后外周血IL-33下降水平和PFS之间的关系 |
4.影响PFS的临床病理特征单因素分析 |
5.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响血清IL-33水平下降程度的回归分析 |
三、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可溶性ST2调控肿瘤微环境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1.细胞培养 |
2.Real-time PCR分析 |
3.Western blotting检测 |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5. sST2基因敲低胃癌细胞系构建 |
6.Transwell侵袭实验 |
7.细胞划痕实验 |
8.肿瘤异种移植模型 |
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10.sST2-Fc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尾静脉高压注射 |
11.统计学分析 |
二、结果 |
1.可溶性ST2的表达水平 |
2.外源性IL-33反应和细胞系选择 |
3.可溶性ST2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影响 |
4.降低可溶性ST2表达对胃癌细胞成瘤能力的影响 |
5.尾静脉注射表达sST2-Fc的细胞治疗sST2敲低组小鼠对胃癌转移瘤生长的影响 |
三、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细胞因子IL-33及其受体ST2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密度胃癌组织芯片临床病理资料 |
附录二 AJCC癌症分期 |
附录三 缩略词表 |
本研究所获的基金资助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7)中医药抗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上篇 文献综述 |
综述1 祖国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
综述2 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中篇 |
王新月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 下篇 |
中医药抗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研究 |
前言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
(8)芪甲扶正方防治肺癌癌因性疲乏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癌因性疲乏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癌因性疲乏的诊断 |
2 癌因性疲乏的程度评估 |
3 癌因性疲乏的治疗 |
4 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 |
5 癌因性疲乏的发病机制假说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研究现状 |
1 古代医籍中关于癌因性疲乏的记载 |
2 现代各医家对于癌因性疲乏的认识 |
3 癌因性疲乏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芪甲扶正方治疗脾肾亏虚型肺癌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试验方案 |
3 观察指标 |
4 研究工具及流程 |
5 统计分析 |
6 伦理原则 |
7 研究结果 |
8 讨论 |
第二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芪甲扶正方治疗肺腺癌癌因性疲乏的作用机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芪甲扶正方防治肺癌癌因性疲乏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
实验一 芪甲扶正方对肺癌本身导致的疲乏的预防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实验二 芪甲扶正方对肺癌癌因性疲乏模型免疫炎症水平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实验三 芪甲扶正方对肺癌癌因性疲乏模型瘤体增殖能力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实验四 芪甲扶正方对肺癌癌因性疲乏模型瘤组织Akt/c-Myc信号轴的调节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清热凉血方调节外周辅助性T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清热凉血类复方对银屑病患者CD4~+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作用 |
1. CD4~+T淋巴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银屑病中的作用 |
2. 银屑病的中医认识 |
3. 清热凉血类复方对银屑病患者CD4~+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外周辅助性T细胞的研究进展 |
1. Tph细胞的定义 |
2. Tph细胞的功能 |
3. Tph细胞的研究进展 |
4. Tph细胞亚群研究进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血热型银屑病患者Tph细胞的特征和意义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ph细胞亚群的特征和意义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ph细胞与Th17、Tfh细胞关系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清热凉血方对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ph细胞免疫的影响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PD-L1、HER2联合靶点研究归芪白术方对胃癌细胞增殖和T细胞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基于分子对接虚拟筛选归芪白术方中可与胃癌治疗靶点结合的小分子成分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软件和数据库 |
1.1.2 主要试剂、仪器 |
1.1.3 胃癌靶向治疗靶点筛选 |
1.1.4 归芪白术方中药小分子结构库构建及类药性分析 |
1.1.5 靶蛋白活性位点 |
1.1.6 分子对接 |
1.1.7 微量热泳动实验测定虚拟筛选获得成分与靶蛋白的亲和力 |
1.1.8 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计算 |
1.1.9 靶向成分的毒性预测 |
1.1.10 靶向HER2的小分子成分对HER2激酶活性的检测 |
1.2 结果 |
1.2.1 胃癌治疗靶点筛选 |
1.2.2 归芪白术方小分子成分类药性分析 |
1.2.3 靶蛋白晶体结构确定 |
1.2.4 分子对接 |
1.2.5 MST测定虚拟筛选获得小分子成分与靶蛋白的亲和力 |
1.2.6 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计算结果 |
1.2.7 代表性成分quercetin、daidzein、formononetin和 isorhamnetin毒性预测 |
1.2.8 Quercetin和daidzein对HER2激酶活性影响 |
1.3 讨论 |
1.3.1 HER2与PD-L1在胃癌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1.3.2 归芪白术方治疗胃癌的物质基础分析 |
1.3.3 分子对接-MST-分子动力学模拟-HER2激酶活性检测结果分析 |
1.4 小结 |
第二章:归芪白术方代表性中药小分子成分对胃癌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作用及机制 |
2.1 材料和试剂 |
2.1.1 实验细胞株 |
2.1.2 试剂与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靶向HER2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daidzein抗胃癌细胞增殖实验 |
2.2.2 胃癌细胞株的选择 |
2.2.3 靶向HER2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daidzein对胃癌细胞的干预作用 |
2.2.4 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分离与活化 |
2.2.5 抑制PD-L1的代表性成分formononetin和isorhamnetin对PD-L1干预T细胞的作用 |
2.3 结果 |
2.3.1 靶向HER2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daidzein对不同胃癌细胞的抗增殖作用 |
2.3.2 胃癌细胞株的选择 |
2.3.3 靶向HER2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daidzein对胃癌MKN-45细胞干预作用 |
2.3.4 T淋巴细胞的分离与活化 |
2.3.5 PD-L1刺激T淋巴细胞及干预实验 |
2.4 讨论 |
2.4.1 靶向HER2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tin、daidzein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结果分析 |
2.4.2 代表性成分Formononetin、isorhamnetin对T淋巴细胞活性的恢复作用 |
2.4.3 健脾扶正、化瘀祛邪治疗胃癌的中医认识 |
2.5 小结 |
第三章:归芪白术方体外有效的代表性中药小分子对胃癌细胞和T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的调节作用 |
3.1 材料和试剂 |
3.1.1 细胞株 |
3.1.2 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胃癌MKN-45和T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构建 |
3.2.2 体外有效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formononetin配伍干预T淋巴细胞与胃癌MKN-45 细胞共培养体系 |
3.2.3 体外有效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formononetin配伍干预共培养体系后细胞形态学观察和T淋巴细胞、胃癌MKN-45 细胞增殖情况 |
3.2.4 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有效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 formononetin配伍干预共培养体系后T淋巴细胞和胃癌MKN-45 细胞凋亡情况 |
3.2.5 体外有效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formononetin配伍干预共培养体系后T淋巴细胞PD-1 表达情况 |
3.2.6 体外有效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formononetin配伍干预共培养体系后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表达情况 |
3.2.7 体外有效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formononetin配伍干预共培养体系后T淋巴细胞和胃癌MKN-45 细胞相关蛋白表达情况 |
3.3 结果 |
3.3.1 胃癌MKN-45细胞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的建立 |
3.3.2 体外有效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formononetin配伍干预共培养体系 |
3.4 讨论 |
3.4.1 胃癌MKN-45 细胞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构建结果分析 |
3.4.2 体外有效的代表性成分quercetin和formononetin配伍干预共培养体系结果分析 |
3.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综述 HER2、PD-L1生物学特性及在胃癌的相关性和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活性及淋巴细胞转化水平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PD-1基因敲除T细胞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及其体内安全性评价的临床前研究[D]. 高嫦娥.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2]基于免疫调节的小牛胸腺肽抗结直肠癌活性及促造血功能的研究[D]. 李兰洲. 吉林大学, 2021(01)
- [3]抑郁对结直肠癌小鼠Th22及其因子IL-22的影响及抗抑郁药物干预研究[D]. 张慧杰.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4)
- [4]放化疗对食管鳞癌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D]. 陈曦.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5]LAP+CD4+ T细胞在肝细胞癌肿瘤微环境中的分布与意义[D]. 蒋春艳. 蚌埠医学院, 2019(01)
- [6]IL-33/ST2调控胃癌生长和转移的机制及临床转化研究[D]. 胡文蔚. 苏州大学, 2018
- [7]中医药抗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研究[D]. 郭雁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8]芪甲扶正方防治肺癌癌因性疲乏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研究[D]. 刘寰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清热凉血方调节外周辅助性T细胞免疫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机理研究[D]. 刘文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基于PD-L1、HER2联合靶点研究归芪白术方对胃癌细胞增殖和T细胞活性的影响[D]. 李玲.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