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式煤气化技术的数值研究

间歇式煤气化技术的数值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根据某公司间歇式煤气化炉生产工况,从设备结构、操作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运用计算机技术,通过对煤气化工艺设备进行数值模拟,将实际的工艺过程在计算机上虚拟实现,获得可视化的生产工况。通过分析模型内部各物理量的分布规律来调整模型的设计参数,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对炉膛内各种反应进行了模拟,阐明了影响煤气化炉制气效率的主要因素是炉膛蓄热量的波动。对于间隙式煤气化炉的热态模拟研究表明:制气效率与炉膛内的蓄热量有着密切的联系,炉膛无法提供持续的热量导致制气效率不高。2)运用Fluent软件中的多空介质模型对煤气化炉炉膛进行冷态模拟,将结果与生产数据进行比较,证明多空介质模型模拟间歇式煤气化炉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炉膛内填充介质空隙率的变化会对气化剂的分配产生影响。气化剂的分配有趋中现象,最大布风区域随填充介质的空隙率不同而发生变化,这是引起煤气化炉工况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3)本文提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间歇式煤气化炉。通过对不同结构的煤气化炉在不同工况下的数值模拟,可以直观地和精确地看出煤气化炉内的温度场、速度场和各组分分布状况,为煤气化炉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强大技术支持,这是实验所无法实现的。针对现有炉箅的不足进行了新型炉箅的开发,参照国内外最新研究技术,对炉箅的优化改进做了定性研究。改变炉箅各种参数进行模拟,对结果中有效气体CO和H2含量进行对比,确定了炉箅四个优化方向分别为:增加炉膛绝热壁、采用直边炉箅、增加每层炉炉箅倾斜角度、调整炉箅布风间隙。研究表明综合运用这四种措施可以使制气效率提高38.1%。4)通过对炉箅净化下行气的研究,阐明了炉箅净化的机理。每层炉箅的内外折边在炉箅流道内产生三个减速区,这是颗粒沉降的主要区域,且炉箅内折边阻挡了沉降下来的颗粒被气流吹到炉箅内。通过这一研究,确定了每层炉箅的最优化倾斜角度为20°。应用三区域布风理论重新调整了炉箅的布风间隙,实现了几何结构对进口气化剂的分布优化,同时改善炉膛内的流场,温度场,从而有效提高间歇式造气工艺的效率。对改进型炉箅和原炉箅进行了对比性试验生产,采用改进型炉箅可以缩短蓄热时间,增大炉膛蓄热量,降低炉壁热损和气体带出热损;通过实际生产证明改进型炉箅使产品气体中有效气体含量增加了2.9%,明显提高了蒸汽利用率,达到节约能源、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我国的能源现状
  • 1.1.2 我国开展煤气化技术的必要性
  • 1.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煤气化技术综述
  • 1.2.1 煤气化技术原理
  • 1.2.2 煤气化工艺类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间歇式煤气化技术介绍
  • 2.1 引言
  • 2.2 煤种及特性
  • 2.3 间歇式煤气化技术的机理研究
  • 2.4 反应动力学
  • 2.4.1 动力学模型
  • 2.4.2 吹风阶段的模拟结果
  • 2.4.3 制气阶段的模拟结果
  • 2.5 关键设备的研究
  • 2.6 工艺指标
  • 2.7 结论
  • 3 间歇式煤气化炉膛冷态数值研究
  • 3.1 引言
  • 3.2 计算模型
  • 3.2.1 几何模型
  • 3.2.2 多空介质模型
  • 3.2.3 数学模型
  • 3.2.4 边界条件及参数设置
  • 3.3 结果分析
  • 3.3.1 空隙率变化对压力场的影响
  • 3.3.2 空隙率变化对气化剂总的进口流量的影响
  • 3.3.3 空隙率变化对每层气化剂进口流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间歇式煤气化炉膛热态数值研究
  • 4.1 引言
  • 4.2 计算模型
  • 4.2.1 几何模型
  • 4.2.2 数学模型
  • 4.2.3 多空介质传热传质方程
  • 4.2.4 边界条件及参数设定
  • 4.3 结果分析
  • 4.3.1 模拟结果云图分析
  • 4.3.2 炉箅变参数模拟结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炉箅的优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炉箅倾斜角度的研究
  • 5.2.1 几何模型
  • 5.2.2 数学模型
  • 5.2.3 结果分析
  • 5.3 炉箅各层布风面积的研究
  • 5.3.1 气化剂分配原理
  • 5.3.2 数学模型
  • 5.3.3 结果对比
  • 5.4 炉箅最优化改进方案
  • 5.4.1 最终参数确定
  • 5.4.2 生产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2020第九届全国水煤浆煤气化技术交流年会即将召开[J]. 氮肥与合成气 2020(09)
    • [2].国产煤气化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J]. 气体分离 2013(06)
    • [3].煤气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 洁净煤技术 2019(S2)
    • [4].东方电气煤气化技术研发平台的开发探索[J]. 东方电气评论 2019(04)
    • [5].煤气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化工管理 2020(15)
    • [6].国内煤气化技术运行现状分析[J]. 石化技术 2018(11)
    • [7].我国煤气化技术装备现状及其应用研究[J]. 山西化工 2018(06)
    • [8].煤气化技术及气化炉实际应用现状综述[J]. 化工设计通讯 2019(01)
    • [9].中国煤气化技术进展及应用概况[J]. 山东化工 2019(03)
    • [10].劣质粉煤气化技术选择研究[J]. 化工管理 2019(09)
    • [11].煤气化技术及气化炉使用情况分析[J]. 科技风 2019(14)
    • [12].我国大型煤气化技术经济指标实现全面超越[J]. 河南科技 2019(19)
    • [13].大型煤气化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 化工设计通讯 2018(02)
    • [14].现代煤气化技术发展浅谈[J]. 当代化工研究 2018(03)
    • [15].煤气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化工管理 2018(16)
    • [16].煤气化技术的开发与发展之研究[J]. 化工管理 2016(35)
    • [17].神华煤气化技术研发平台的开发探索[J]. 神华科技 2017(01)
    • [18].现代煤气化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综述[J]. 化工管理 2017(02)
    • [19].多段分级转化流化床煤气化技术开发与工业示范通过山西省科技厅鉴定[J]. 浙江化工 2017(05)
    • [20].试论煤气化技术及创新[J]. 化工管理 2017(11)
    • [21].试论现代煤气化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J]. 石河子科技 2017(03)
    • [22].氮肥行业煤气化技术经济评述[J]. 化工设计通讯 2017(07)
    • [23].煤气化技术在氮肥行业的应用情况[J]. 化肥工业 2017(03)
    • [24].煤气化技术创新发展[J]. 化工装备技术 2017(04)
    • [25].煤气化技术发展概述[J]. 化工设计通讯 2016(02)
    • [26].煤气化技术的开发与发展之研究[J]. 化工管理 2016(26)
    • [27].煤气化技术的发展进展、方向及其选用原则[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6(10)
    • [28].煤气化技术工业应用概况及工艺选择(上)[J]. 化肥工业 2014(05)
    • [29].探讨我国洁净煤气化技术的应用现状[J]. 化工管理 2015(04)
    • [30].大型煤气化技术浅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12)

    标签:;  ;  ;  ;  

    间歇式煤气化技术的数值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