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依托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采用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法,针对青海大通高寒区退耕还林人工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对退耕还林地的土壤理化性状变化、水分利用效率、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等生态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究了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各因子的相互作用机理,对退耕还林还草植被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在0~20cm土层,淋溶棕褐土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最小持水量随退耕还林年限增长其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不规则的“S”型曲线;有机质和碳的变幅以农耕地、退耕18a和32a天然林最大,呈“V”型变化;土壤C/N趋于减小,表明在退耕还林地上土壤氮素供应充足。随退耕还林年限增长,0~20cm土壤中<1mm根密度由农耕地(0年)的平均0.46根/cm3提高到18a退耕林地的11.19根/cm3,随之土壤抗冲性提高了3.57倍,抗冲性强化值升高了71.98%;稳渗速率总排序为32a天然林>退耕18a人工林>退耕5a人工林>退耕1a人工林>农耕地。在0~20cm土层,土壤密度与全氮、碳含量负相关,与粘粒含量正相关,而在20~40cm土层,土壤密度与全氮、碳含量和粘粒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当各种外应力侵蚀土壤时,对土壤的损伤随侵蚀深度加深而加重;由于土壤粘粒与全氮、碳含量正相关,土壤粘粒减少导致土壤的氮素衰减和稳定性降低。通过Li-1600稳态气孔仪测定植被的蒸腾过程,得出6种植被日平均蒸腾量顺序:小麦(0.405mm/h·cm2)>青杨(0.256mm/h·cm2)>白桦(0.242mm/h·cm2)>中国沙棘(0.115mm/h·cm2)>华北落叶松(0.045mm/h·cm2)>青海云杉(0.029mm/h·cm2);小麦、18a华北落叶松林和32a青海云杉天然林蒸腾量已接近当地平均潜在蒸散量,约占80.5%~95.0%;幼龄的青杨+白桦和青海云杉+中国沙棘人工林相对较小,只占潜在蒸散的52.8%~66.8%。各月蒸腾量顺序为:8月>7月>9月>6月>5月>10月,7~9月蒸腾总量可达生长季蒸腾量的70%~80%。采用Thornthwaite和Miami模型对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计算,其中Miami降水模型结果更接近当地现实生产力水平,但温度模型生产力值偏大,而Thornthwaite计算结果偏小。1998~2005年当地气候生产潜力的理论值平均为8436.900 kg/hm2·a。平均水分利用效率顺序依次为:32a青海云杉天然林(89.4%)>小麦(87.2%)>退耕18a华北落叶松(85.6%)>退耕5a青海云杉+中国沙棘(53.1%和57.1%)>退耕1a青杨+白桦(30.5%和26.5%)。乔、灌、草层的Gleason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依次递增,即: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而物种优势度、均匀度以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最低。不同配置模式和林龄的群落学特征呈现明显差异,以农耕地和32a青海云杉天然林丰富度、多样性指数较低;优势度和均匀度以32a青海云杉天然林最大。综合考虑林木生长情况、水分利用效率、生产力以及群落演替规律等,在退耕还林中建议选择青海云杉、青杨和白桦,营造人工混交林,以缩短群落演替进程,提高生态经济效应。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青海云杉的探讨[J]. 农家参谋 2020(10)
- [2].温度对青海云杉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J]. 现代园艺 2020(16)
- [3].青海云杉育苗栽培及造林管理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22)
- [4].浅谈青海云杉在高海拔地区的栽培技术[J]. 农业与技术 2018(22)
- [5].青海云杉特性及育苗技术[J]. 农业工程 2019(01)
- [6].青海云杉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 农家参谋 2019(18)
- [7].青海云杉栽培管理现状及对策建议[J]. 绿色科技 2019(19)
- [8].青海云杉病虫害防治对策[J]. 热带农业工程 2019(03)
- [9].青海云杉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策略[J]. 农业与技术 2019(23)
- [10].青海云杉种实害虫可持续控制的策略与措施[J]. 现代园艺 2018(06)
- [11].青海云杉病虫害防治对策[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12)
- [12].青海云杉育苗栽培及管理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19)
- [13].青海云杉强化育苗技术研究[J]. 农家参谋 2018(12)
- [14].青海云杉病虫害防治对策思考[J]. 时代农机 2018(07)
- [15].青海云杉硬枝扦插技术试验研究[J]. 现代园艺 2018(18)
- [16].青海云杉播种育苗技术[J]. 农业与技术 2018(17)
- [17].高原地区青海云杉育苗和造林技术[J]. 农业与技术 2018(17)
- [18].青海云杉种子观感检验技术[J]. 农业与技术 2018(16)
- [19].祁连山青海云杉直径结构及其对径向生长的影响[J]. 干旱区研究 2017(05)
- [20].浅析气候变化对青海云杉繁育的影响[J]. 绿色科技 2013(11)
- [21].青海云杉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0(03)
- [22].暖冬气候变化对青海云杉安全越冬和生长的影响[J]. 青海农林科技 2017(04)
- [23].青海云杉强化育苗技术试验[J]. 现代园艺 2018(16)
- [24].互助县青海云杉播种育苗技术探析[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20)
- [25].基于机载雷达数据的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降雨截留空间模拟[J]. 中国沙漠 2016(02)
- [26].祁连山青海云杉种群种内竞争分析[J]. 干旱区研究 2013(02)
- [27].高原不老松——青海云杉[J]. 中国土族 2011(03)
- [28].青海云杉育苗技术[J]. 中国林业 2011(21)
- [29].青海云杉育苗[J]. 中国林业 2010(14)
- [30].青海云杉育苗地网箱制作及应用技术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