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云光(黑龙江省海伦市妇幼保健院152300)
【中图分类号】R7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8-0176-02
【关键词】沟通技巧妊娠高危监护
高危妊娠是指妊娠期有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及某种并发症或合并症等可能危害孕妇、胎儿及新生儿、产妇(包括难产)者。根据孕妇的高危因素及风险大小,制订相应的监护管理措施,以保障母婴安全。而措施能否顺利实施,取得孕妇的理解与配合是关键,护士只有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取得孕妇及家属的信任,才能使孕妇积极配合监护计划,主动参与监护过程。2005年1~12月我科共收治在我院建册的高危孕妇共672例,高危因素中以妊娠期高血压病为首146例。在严密的监护中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让各项治疗护理措施落到实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围产期保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对孕期保健。但限于各种因素影响,不可能对每位孕妇随时进行监护,尤其妊高征患者,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较高,孕期自我监护胎动解决了这一问题,能即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患病率,本文着重讨论妊高征患者的胎动自我监护,根据孕妇的高危因素及风险大小,制订相应的监护管理措施,以保障母婴安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08~2009年妊娠满28周的孕妇,临床诊断妊高征,既往体健,年龄22~31岁,平均26岁,均为单胎,初产妇354例,经产妇163例,初中文化程度者占80%,农民占60%,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监护组267例,对照组250例。
1.2方法①全部孕妇接受常规产前检查。②监护组:胎动记录方法:孕28周后每日早、中、晚在相同条件下各数1小时胎动3个小时胎动总数乘以4为12小时胎动总数,称为每日胎动数(DFMR),以此为基数,若小于20次/12小时或每日胎动数减少或突然增多超过5%为异常。若发现胎动异常,可改变体位,摇动胎儿后再数胎动,仍有异常时,即去医院就诊。③分娩后1周进行统计分娩及胎婴儿情况。
2结果
监护组中异常发现率及符合率:发现异常胎动者3l例占11.6%。即时去医院就诊,经听胎心,或作NST、OCT试验证实胎儿宫内窘迫者25例。占80.6%,给予及时处理,无1例新生儿死亡及死胎发生。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见附表。
3讨论
胎动是唯一能被孕妇感知的表示胎儿生命存在的征象,其胎动频繁程度能反映胎儿宫内安危状况。胎动过频或胎动减少均是胎儿缺氧的先兆。孕妇每日定时测定胎动的次数是一种简单的、且十分有效的自我监护的方法。
围产儿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卫生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降低围产儿死亡率需采取综合措施,关键措施之一就是如何降低新生儿窒息率,而新生儿窒息是宫内窘迫的延续,如何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成为首要问题,胎动自我监护法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我院采用监护的妊高征患者新生儿窒息率为20.2%,对照组26.5%,差异显著。
附表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
孕期利用胎动自我计数是较好了解胎儿宫内状况的简易方法,且可扩大监测范围,不需特殊设备,尤其对高危妊娠,如妊高征患者。胎动临护有助于发现妊高征引起的胎盘功能不是及胎儿宫内窘迫。若胎动突然增加为胎儿急性窘迫。多半是脐带受压所致。此时应立即改变体位,以缓解受压的脐带。若胎动减少,胎儿缺氧,但此时应注意孕妇是否用镇静药或硫酸镁。因上述两种药物可使胎动减少。胎动减少而胎心音正常,多是由于胎盘功能不全所致,应采取相应措施,胎动明显减少至消失,常在胎心音消失前12小时。此时应积极采取措施,终止妊娠。
临床上常指导孕妇早、中、晚三次卧床计数自己胎动次数,每次持续1h,相加后乘以4,即为12h的胎动次数。每次胎动计数均应大于3次/h。胎动异常有两种情况。胎动频繁型:多是脐带受压、胎盘早剥等胎儿急性缺氧造成胎动增加、频繁。胎动减少型:往往是由于妊娠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盘功能不全等因素使胎儿长期处于慢性缺氧中,胎动减弱、次数减少;另一方面,急性缺氧胎动频繁后,若缺氧继续存在或加重,也会导致胎动减少,甚至消失。若胎动次数小于3次/h,或比平时减少50%,要引起高度重视。胎儿往往在胎动消失12~24h后死亡,在胎动减少或消失胎心仍然存在时,及时终止妊娠,仍可挽救窘迫胎儿生命。
胎动监护应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胎动受外界因素及母亲状况的影响。胎动自我监护易于被孕妇接受。即简单又方便,可广泛用于各级医院。特别对基层医院。可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尤其对高危妊娠,及时治疗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发病率,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环节,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醒华.远程监护技术在围产医学中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8):449~450.
[2]潘俊峰,叶美美,杜晓燕.电话远程胎心监护系统的临床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5:14~16.
[3]程志厚,宋树良,主编.胎儿电子监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26,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