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商业地产在我国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速度相当惊人,已取得了蓬勃的发展。然而面对如此之高的发展速度,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应盲目的跟进。购物中心投资巨大、投资回收慢,很容易受到动态因素如需求变化,政策倾向等的影响。而国内目前的状况是定性分析为主,几无定量分析,大大增加了风险。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在商业方面的定量研究,包括设施选址模型、商圈理论和消费者选择行为理论等,结合我国的国情,将其引入到购物中心选址中。设施选址中介绍了三大经典选址问题:中值问题、覆盖问题、中心问题,然后介绍了它们的常用算法;商圈理论中阐述了常用雷利法则、赫夫概率法则、购买力指数等方法和竞争与聚集的关系;消费者理论则从概述、随机选择理论和离散选择理论方面论述了它是如何冲击传统理论的.接下来论文将地理信息系统的通用功能做一介绍,包括基础和高级功能,然后又论述了SuperMap5.0的特点和其二次开发。论文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建立统一的购物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和为科学选址建模求解。起初先介绍了商业地产及购物中心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内的现状,从成功的案例中吸取经验,结合购物中心选址原则,建立了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详细的阐述。为了达到指标有实用性的目的,用案例进行了验证。验证方法采用的是AHP层次分析法和多层模糊综合评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接着建立了基于客流预测的中值选址模型、基于客流预测的覆盖选址模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三个模型,并探讨了解决办法。最后在阐述了GIS和LINGO的应用后,结合它们的特点,以某市某区为例,快速而有效的分析出了购物中心的选址方案,与现实符合较好。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1.1.1 选题背景1.1.2 问题的发现与提出1.1.3 研究现状1.2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1.2.1 论文研究的意义1.2.2 本文的创新点1.3 研究思路和主要目标2 现代选址相关理论及模型2.1 三类经典选址模型2.1.1 概述2.1.2 中值问题2.1.3 覆盖问题2.1.4 中心问题2.1.5 选址问题常用算法2.2 区位论2.2.1 区位论的形成和发展2.2.2 商圈分析模型与空间竞争2.3 消费者选择行为理论3 地理信息系统及SuperMap 53.1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3.1.1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述3.1.2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3.1.3 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3.2 地理信息系统的高级技术3.2.1 组件式技术基础与组件式GIS3.2.2 GIS的三维可视化技术3.3 SuperMap 5及其开发4 购物中心选址研究4.1 商业地产及其策划4.1.1 商业地产的概念及分类4.1.2 商业地产价值策划4.2 购物中心的发展及选址4.2.1 国内外购物中心的发展4.2.2 购物中心分类4.2.3 购物中心的选址原则4.2.4 购物中心选址指标体系建立4.3 基于AHP-Fuzzy的购物中心选址4.3.1 层次分析法4.3.2 多层模糊综合评判4.3.3 基于AHP和多层模糊综合评判的购物中心选址分析4.3.3.1 基于AHP的权重计算4.3.3.2 隶属函数及评价矩阵4.3.3.3 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求解5 基于GIS的购物中心选址分析5.1 GIS在选址方面的应用5.1.1 零售业空间分布5.1.2 GIS的Voronoi图及其应用5.2 LINGO与GIS联合选址5.2.1 LINGO规划软件5.2.2 G-L联合选址在购物中心选址中的应用5.3 基于G-L的购物中心选址模型的构建5.3.1 基于消费者选择概率的中值模型的建立5.3.1.1 选择概率模型5.3.1.2 乘法竞争互动模型(MCI)及其标定5.3.1.3 客流预测因子的引入5.3.1.4 基于客流预测的中值选址模型5.3.2 基于消费者选择概率的覆盖模型的建立5.3.3 基于消费者选择概率的多目标选址模型5.3.4 选址模型的G-L联合求解方法5.3.4.1 改进选址模型一和二的求解5.3.4.2 购物中心多目标选址模型的求解5.4 三种模型在购物中心选址中的应用5.4.1 实际算例介绍5.4.2 不同模型的求解结果5.4.3 模型选址结果的评价分析6 结论及展望6.1 结论6.2 展望参考文献附录A 购物中心选址评分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购物中心论文; 选址论文; 多目标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