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使用不同粘结剂时根管封闭剂对纤维桩剪切粘结强度的影响:推出实验目的:研究不同根管封闭剂在使用不同粘结剂时对两种纤维桩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寻找增强纤维桩粘结强度的有效方法,为临床上如何提高纤维桩修复无髓牙的成功率提供参考依据。根管封闭剂在使用不同粘结剂时对纤维桩剪切粘结强度的影响:推出实验和扫描电镜研究方法:36颗完整离体上颌中切牙,唇侧釉牙骨质界冠方2.00mm处截冠、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后,将根管封闭材料、粘结剂系统及纤维桩按照以下方法分到下列6组(n=6):第1组:Cortisomol封闭剂+全酸蚀粘结剂+ MacrolockTM Post第2组:Guttaflow封闭剂+全酸蚀粘结剂+ MacrolockTM Post第3组:Cortisomol封闭剂+自酸蚀粘结剂+ MacrolockTM Post第4组:Guttaflow封闭剂+自酸蚀粘结剂+ MacrolockTM Post第5组:Cortisomol封闭剂+自酸蚀粘结剂+Rebilda Post第6组:Guttaflow封闭剂+自酸蚀粘结剂+Rebilda Post充填根管,0.9%NaCL保存一周。专用钻预备桩道,按照不同粘结系统的要求粘结纤维桩。自凝塑料包埋后自截冠处向根方切取厚为1.50±0.05mm薄片(S1-S6),将试样S2、S4、S6置于INSTRON万能试验机上采用微推出法对不同根管段行剪切粘接实验,记录试样断裂时测试机读数及试样断裂模式,电子游标卡尺测量粘结面积,计算剪切粘结强度,并用SPSS13.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组剪切粘结强度(MPa)分别为9.31±3.61, 9.71±3.42,7.46±2.71,9.24±3.03,5.89±2.89,7.66±3.00。第5组粘结强度最低( P < 0.05);MacrolockTM Post组剪切粘接强度优于Rebilda Post组( P < 0.05)。所有实验组中,剪切粘接强度自根管冠方向根方逐渐减弱( P < 0.01)。断裂模式分析发现, MacrolockTM Post组相对于Rebilda Post组,纤维桩-粘结剂界面破坏降低,牙本质-粘结剂界面破坏较多。结论:纤维桩修复的剪切粘结强度与根管封闭材料、粘结系统、纤维桩表面形态及粘结部位密切相关:使用自酸蚀粘结剂时,丁香酚类根管封闭会降低纤维桩剪切粘结强度;使用全酸蚀粘结剂时,纤维桩的剪切粘结强度不受封闭剂种类的影响。纤维桩表面螺纹显著增强其固位。纤维桩修复后根尖部的粘结强度有待增强。第二部分使用不同粘结剂时根管封闭剂对纤维桩粘接影响的扫描电镜研究目的:研究不同根管封闭剂和不同粘接系统对根管不同部位纤维桩粘接界面的超微结构,了解微观形态结构与宏观固位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36颗完整离体上颌中切牙,唇侧釉牙骨质界冠方2.00mm处截冠、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后,将根管封闭材料、粘结剂系统及纤维桩按照上述方法分到下列6组(n=6)。充填根管,0.9%NaCL保存一周。按照厂家要求专用钻根管预备预备桩道,纤维桩粘固后一周,包埋并自截冠处向根方切取厚为成1.5±0.05mm薄片(S1-S6),将S1、S3、S5用于扫描电镜观察粘接界面。另选4颗完整离体人上中切牙,按照根管封闭剂和粘结系统不同再随机分4组:第Ⅰ组: Cortisomol封闭剂不酸蚀第Ⅱ组:Guttaflow封闭剂不酸蚀第Ⅲ组:Cortisomol封闭剂酸蚀第Ⅳ组:Guttaflow封闭剂酸蚀按上述过程与标准截冠、根管预备与充填、桩道预备;Ⅲ、Ⅳ组酸蚀根管壁。平行于牙长轴通过根管中心将牙从近远中向剖开,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后根管壁牙本质表面的超微形态。结果:Ⅰ、Ⅱ组:未经酸蚀,桩道表面覆盖玷污层,且根尖处较厚,碎屑较多。见到条索状结构,为车针与根管壁摩擦痕迹。Ⅲ、Ⅳ组:酸蚀后,桩道表面玷污层去除、牙本质小管暴露多,根颈1/3玷污层完全去除,牙本质小管内没有玷污栓,但是根尖处的部分区域玷污层覆盖在管壁表面,未见清晰小管口。Ⅱ、Ⅳ组之间小管开放程度尚无统计学差别。全酸蚀粘结:Cortisomol组与Guttaflow组粘结界面显微结构并无明显差别。颈部粘结界面树脂突长度、数量增加,侧支交联明显。自酸蚀粘结:与Cortisomol组相比,Guttaflow组粘接界面见明显混合层,伸入牙本质小管内树脂突长度、数目明显增加,树脂突侧支交联更明显。相比根尖部,颈部有明显树脂突;结论:桩道预备产生玷污层。全酸蚀粘结系统可以有效去除桩道预备产生的玷污层,根管壁产生良好的树脂浸润,形成有效的树脂突及其侧支构成的立体网络结构。为了避免丁香酚对树脂聚合产生不利影响,自酸蚀粘结系统建议与非丁香酚类根管封闭剂联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