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复合浅低温对大鼠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异丙酚复合浅低温对大鼠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论文摘要

背景和目的:脑创伤后继发损伤可造成脑组织结构与功能的进一步损伤,是导致颅脑损伤病人死亡或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神经细胞凋亡是脑创伤后细胞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减少脑创伤后细胞凋亡,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本实验通过观察异丙酚复合浅低温治疗后Bax及Bcl-2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异丙酚复合浅低温对大鼠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采用Feeney’s脑创伤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模型组(M)、浅低温组(H)、异丙酚组(P)、异丙酚复合浅低温组(PH),每组分24小时和48小时两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8只动物。S组,只颅骨开窗不致伤;M组,制作大鼠脑创伤模型;H组,创伤15分钟后,采用物理降温法,大鼠体温控制在32~34℃(肛温),维持3小时;P组,创伤后立即按50mg/kg腹腔注射异丙酚,一小时后追加全量。H组,既控制性降温,又腹腔注射异丙酚。脑创伤后采用干湿重法测量大鼠脑水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来检测Bcl-2和Bax在mRNA水平变化。另取80只大鼠,分组同上,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创伤皮层周围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来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1)大鼠脑创伤后伤侧24h、48h脑水含量明显增加,异丙酚复合浅低温能显著降低脑水含量;(2)S组偶见TUNEL阳性细胞表达;而M组创伤灶周围TUNEL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多;与M组比较,H组、P组TUNEL细胞数目明显降低(p<0.01);与M、H、P三组分别比较,异丙酚复合浅低温组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1);(3)S组可见大量Bcl-2蛋白免疫阳性细胞;M组Bcl-2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与M组比较,H组、P组Bcl-2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5),异丙酚复合浅低温组显著增加(p<0.01);(4)S组皮层可见散在Bax蛋白免疫阳性细胞;而在M组,Bax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加;与M组比较,H组、P组Bax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与M组比较,异丙酚复合浅低温组Bax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0.01),而和P组、H组比较,也明显减少(p<0.05、p<0.01);(5)S组可见Bcl-2 mRNA表达;而M组Bcl-2 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1);与M组比较,H组、P组Bcl-2 mRNA明显增加(p<0.05),PH组Bcl-2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6)S组可见很少量Bax mRNA

论文目录

  •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异丙酚复合浅低温对大鼠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 前言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照片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Bcl-2家族蛋白及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性化护理对轻度脑创伤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评价[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12)
    • [2].爆炸冲击性脑创伤神经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0(02)
    • [3].远程医疗系统在急性脑创伤患者救治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数字医学 2020(06)
    • [4].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脑创伤后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 现代养生 2016(22)
    • [5].轻度脑创伤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9(02)
    • [6].急性脑梗死与脑创伤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04)
    • [7].对脑创伤的物理探讨[J]. 物理 2009(11)
    • [8].脑创伤术后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与深静脉血栓的关系[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1)
    • [9].综合治疗在重型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7(31)
    • [10].类脑救治脑创伤的研究[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9(10)
    • [11].脑创伤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大鼠脑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17)
    • [12].“脑创伤”与“伤脑筋”[J]. 医学争鸣 2011(03)
    • [13].脑创伤患者检测早期血清钙的临床意义[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28)
    • [14].脑创伤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影像及临床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2(26)
    • [15].高压氧对重型脑创伤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研究[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06)
    • [16].脑创伤女性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5(25)
    • [17].针刺加小脑电治疗对重型脑创伤患者的促醒作用[J]. 中国全科医学 2010(02)
    • [18].B超在脑创伤手术中的应用[J]. 现代医院 2008(07)
    • [19].儿童脑创伤有创颅内压监测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 2014(15)
    • [20].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创伤后遗症35例临床疗效分析[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3(01)
    • [21].不同时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脑创伤疗效的影响[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8(06)
    • [22].神经干细胞治疗脑创伤的研究进展[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7(06)
    • [23].康复护理对脑创伤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2(06)
    • [24].应激性消化道出血12例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2(13)
    • [25].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创伤的实验研究[J].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09(04)
    • [26].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应用于评价脑创伤后长期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04)
    • [27].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脑创伤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32)
    • [28].脑创伤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21)
    • [29].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急性脑创伤大鼠损伤区域微血管密度的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33)
    • [30].针药联合治疗轻度脑创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J]. 四川中医 2017(10)

    标签:;  ;  ;  ;  

    异丙酚复合浅低温对大鼠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