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耕地非农化与耕地保护研究

重庆市耕地非农化与耕地保护研究

论文摘要

耕地是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土地资源中的精华,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社会的稳定性能以及生态的可持续性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耕地的影响。当前,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特征,我们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耕地的快速非农化。耕地非农化的直接结果是耕地面积的大幅减少,进而危急生态安全,影响粮食安全和失地农民安置等。针对此问题,国家陆续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耕地的重大政策,要求全国各地-定要严格保护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并坚决守住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本文研究耕地非农化问题,旨在保护耕地资源,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辖以来,重庆市经济飞速发展,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有效防止耕地过度非农化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耕地保护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重庆市耕地非农化进行研究。文章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与国外的相关研究情况,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介绍了耕地非农化的内涵、实质和途径及耕地非农化与耕地保护的相关理论。其中,耕地非农化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①土地用途由农用转变为非农用;②用途改变的目的在于获取土地利用的最大效益;③耕地非农化是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地方政府和农民共同作用的结果;④耕地非农化是一种单向、不可逆的过程。其实质是土地用途竞争配置的结果,而国家建设占用、集体建设占用和农村居民点占用是耕地非农化的主要实现途径。土地稀缺理论、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效用价值理论、人地关系协调理论利法学论构成了耕地非农化与耕地保护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介绍了重庆市的自然社会经济概况。第四部分对重庆市耕地资源现状及耕地非农化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重庆市耕地总量与人均耕地变化表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耕地质量较差,坡耕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非农化面积和耕地非农化率在年期变化上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呈现出快速增长提高和缓慢减少降低两个阶段;耕地非农化面积最大的是渝北区、万州区和南岸区,耕地非农化率在空间区域上分为三类地区:急剧非农化区、快速非农化区和缓慢非农化区。第五部分运用“燃烧理论”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研究区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表明,经济发展因素是耕地非农化的“燃烧物质”,人口、城镇化水平、农业科技因素和产业结构调整是耕地非农化的“着火点”,政策因素是耕地非农化的“助燃剂”,而经济发展驱动、农业集约化驱动和社会人口增加及城市化构成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力。第六部分建立模型对重庆市未来(2020年)耕地非农转化的量进行测度。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重庆市容许耕地非农转化的量为6.55万hm2。第七部分提出了重庆市耕地保护的举措,建议重庆市建立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完善目标考核制度;科学评估耕地价值,建立耕地保护专项基金;优化耕地利用技术水平,提高土地生产率:注重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差异性,耕地保护体现因地制宜。第八部分得出研究结论,并对后期研究进行了展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
  • 第2章 耕地非农化和耕地保护相关理论概述
  • 2.1 耕地非农化的内涵、实质和途径
  • 2.2 耕地非农化与耕地保护相关理论概述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3.2 自然条件
  • 3.3 社会经济现状
  • 第4章 重庆市耕地非农化动态变化研究
  • 4.1 耕地资源调查分析
  • 4.2 耕地非农化概况
  • 第5章 重庆市耕地非农化驱动力分析
  • 5.1 基于"燃烧理论"的定性分析
  • 5.2 耕地非农化驱动力分析
  • 第6章 重庆市容许耕地非农转化的测度
  • 6.1 建立预测模型
  • 6.2 相关指标测算
  • 6.3 预测结果
  • 第7章 重庆市耕地保护的措施
  • 7.1 完善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建立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
  • 7.2 科学评估耕地价值,建立耕地保护专项基金
  • 7.3 优化耕地利用技术水平,提高土地生产率
  • 7.4 注重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差异性,耕地保护体现因地制宜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城乡差距对农地违法非农化的影响[J]. 资源科学 2019(12)
    • [2].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三重内涵及其政治经济学阐释[J]. 经济纵横 2020(04)
    • [3].农户非农化对土地流转决策的影响[J]. 统计与决策 2020(04)
    • [4].“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与农民收入的灰色关联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15)
    • [5].我国耕地非农化研究进展及展望[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1)
    • [6].武汉城市圈耕地非农化优先度区域差异[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02)
    • [7].耕地非农化的空间过程与扩散路径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 2015(12)
    • [8].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的时空演变格局[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01)
    • [9].耕地非农化影响因素及管控效率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瑞安市的调查数据[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 [10].城镇化与产业非农化的概念思辨及协调发展的理论再思考[J]. 生产力研究 2016(05)
    • [11].武汉市耕地非农化的空间自相关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05)
    • [12].村庄非农化概念的建构及讨论[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02)
    • [13].国内耕地非农化与驱动因素耦合关系文献述评[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10)
    • [14].城镇化与耕地非农化空间特征及协调关系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 南方农村 2015(03)
    • [15].我国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因素研究[J]. 科学决策 2015(09)
    • [16].严守耕地红线 坚决制止“非农化”行为——国新办就《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有关情况举行吹风会[J]. 中国食品 2020(19)
    • [17].是鼹鼠还是游侠[J]. 安徽文学 2017(04)
    • [18].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对耕地“非农化”行为“零容忍”[J]. 农村工作通讯 2020(19)
    • [19].中国耕地非农化压力时空格局的演变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12)
    • [20].浙江省农民职业非农化的微观因素研究——基于3个地市7个行政村农户的调查[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13)
    • [21].山东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现状及趋势分析——以诸城市林家村镇下庄村为例[J]. 山东农业科学 2016(04)
    • [22].我国耕地非农化管制的风险及其防范[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 [23].苏北平原地区耕地非农化问题研究——以徐州市为例[J]. 陕西农业科学 2015(06)
    • [24].农地流转中的非农化与非粮化风险及其规避[J]. 当代经济管理 2014(08)
    • [25].云南省人口城镇化与产业非农化协调关系的实证分析[J]. 文山学院学报 2014(05)
    • [26].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程度微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统计研究 2012(01)
    • [27].耕地非农化研究综述[J]. 中国集体经济 2012(04)
    • [28].运用可交易耕地发展权优化耕地非农化配置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 [29].基于农户调查的乌鲁木齐市耕地非农化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视角(下) 2012(03)
    • [30].环洱海地区乡村非农化的状态与理性推进[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标签:;  ;  ;  ;  

    重庆市耕地非农化与耕地保护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