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潘亚凡[1](2021)在《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国有企业承担着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使命和责任,必须一以贯之地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显着提升,创新成就突出。“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继续提升国有企业的创新力,以此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现状为切入点,通过数据资料分析,发现目前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显着成就的同时,仍存在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弱、创新绩效较低、创新质量有待提升、创新人才不足等问题,并且当前国有企业存在创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待提升。本文以国有企业创新动力与来源及动力机制设计为研究出发点。首先探究了我国国有企业的创新动力来源,与其他国家及其他类型所有制企业相比,我国国有企业创新特有的动力来源是国家战略驱动,这是我国国有企业创新的特殊优势,因此本文将国有企业创新动力划分为内部动力、外部推力、外部拉力三方面进行分析。内部动力来源主要包括企业家精神、企业创新文化、企业利益;外部推力来源主要包括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外部拉力来源主要包括国家战略驱动和政府政策引导。接下来,在创新动力及来源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当下国有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现状,设计提升国有企业创新动力的机制,包括内在动力机制:薪酬机制、股权激励机制、业绩考核机制和外在动力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容错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分析机制设计的必要性和相应的政策、实践探索,通过以上创新动力机制的设计,共同驱动国有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本文以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为研究佐证点。在六项动力机制中,股权激励机制作为一项创新的中长期激励机制是近年来国资委和国有企业关注的重点,本文选择其作为代表检验对国有企业创新的有效性。利用2015-2019年沪深上市的737家国有公司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员工持股显着地提升了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强度,有力地驱动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第二,不同类型的员工持股对国有企业创新的驱动作用有所不同;第三,与对高管股权激励相比,对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更能有效地提升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强度,对创新的驱动作用更加显着。最后,根据以上研究,本文对提升国有企业创新能力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完善市场化的薪酬分配机制,探索薪酬分配差异化管理;第二,加大对企业各级员工尤其是核心技术员工的股权激励力度;第三,强化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将科研投入、专利产出等更多的创新指标纳入负责人业绩考核加分项;第四,健全容错纠错的指标体系和判断标准,正确把握容错纠错的尺度;第五,构建国资委、国有企业、企业员工共同发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大格局;第六,实现更高水平的竞争中性,促进国有企业更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段秉辰[2](2021)在《管理层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以产权性质为调节变量的实证检验》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我国不仅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而且成为国内生产总值正增长的全球唯一主要经济体。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GDP的比重逐年增加,我国的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作用愈发明显。如今面对外媒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抹黑与质疑,中国经济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因此协助我国企业的股东分析基于我国国情的公司治理情况愈加重要。西方私有制经济在不断发展中出现两权分离现象,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并且发现薪酬激励是调动经营者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而我国上市公司拥有中国特色的国有法人资本持股、一股独大、两权分离度不高的产权性质。那么,西方两权分离经营模式下的薪酬激励手段在我国企业是否仍然有效,我国企业管理层薪酬与企业绩效有无显着的相关性,以及我国特色的产权性质对这种相关性有无调节作用,这些问题需要基于我国公司实际运营数据进行说明。因此,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实际运营的数据,研究管理层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特色的产权性质在管理层薪酬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在借鉴大量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以委托代理理论、薪酬激励理论为指导,对管理层薪酬、产权性质与企业绩效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论为:将同一公司不同年份数据作为独立观测值进行混合回归时,管理层薪酬与企业绩效成正相关关系,且随着管理层薪酬的增加这种正向促进作用在逐渐减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正向调节管理层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两权分离率负向调节管理层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管理层薪酬与企业绩效间的影响在国有资本控股企业中被放大;当允许每家公司连续5年的时间序列样本都可以有独立截距时,面板数据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两权分离率、股权性质的组内标准差均较小,单家上市公司连续5年的数据没有足够的变异性来诠释产权性质在管理层薪酬激励与公司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但仍可以说明管理层薪酬与企业绩效成正相关关系。本文在帮助企业大股东进一步完善管理层薪酬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产权结构方面具有参考意义。
闵雪[3](2021)在《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完善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对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5年颁布的《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更是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然而,从国有企业发展改革历程来看,国企改革仍然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虽然大部分企业已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是国有企业因其组织结构较复杂易导致委托代理问题,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企业治理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绩效。对当代企业来说,正处于一个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大量国外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给国内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冲击。由此可见,为充分发挥公益性国有企业社会作用及长期稳定发展,对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与其绩效间的影响关系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国企分类改革的背景,以公益性国有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在总结前人的研究经验基础上,以委托代理理论、最优薪酬契约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首先对公益性国有企业基本情况、治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理结构与经济绩效、社会绩效间的关系并提出研究假设。同时选取企业管理水平作为调节变量,更深入的研究分析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与其“双绩效”的关系机制。其次,以2010-2019年80家公益性国有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益性国有企业拥有较高的股权集中度与制衡度有利于实现经济绩效,而不利于实现社会绩效;较大规模董事会有利于实现经济绩效而不利于实现社会绩效;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越有利于实现经济绩效,而不利于实现对社会绩效;较高的激励水平不利于实现经济绩效,有利于实现社会绩效;管理水平在治理结构对绩效的影响中存在调节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创新多元化股权机制、完善董事会内部管理机制、注重提升高级管理层的股权激励水平、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加强科学规范的考核意识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提升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水平及经营绩效,更好的发挥社会作用。
张姣[4](2020)在《竞争战略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企业内各层级收入分配不均、极端分化现象愈加严重,如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联想集团CEO杨元庆、乐视网前三高管、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等一系列“天价薪酬”事件,从而导致的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已经受到社会各界强烈的关注,因此探索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形成机理刻不容缓。竞争战略作为企业应对内外部环境的总体规划,决定着内部人员的类型、规模和数量结构,进而影响薪酬的支付对象和支付规模等,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实践证明,人力资源薪酬激励与竞争战略的匹配关系和契合程度会深刻影响竞争战略的实施效果以及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竞争战略和薪酬体系有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有必要从竞争战略视角探究企业内部薪酬差距背后的合理之处,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背景下,市场化进程将如何影响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关系。为探究其中的作用机理,本文尝试运用上市数据,实证探究竞争战略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效应,以及市场化进程对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在整理与归纳关于竞争战略、企业内部薪酬差距以及市场化进程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视角,提出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关系假设以及市场化进程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假设。运用2008至2017年我国主板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框,以国泰安数据库、锐思数据库和巨潮资讯网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为主要数据来源,通过对数据进行搜集、手工录入、筛选、整理等,最终获得390家上市公司,共计3900条平衡面板观测数据。此外,采用正态性检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多重共线性分析等进一步确保了样本数据的可靠性。使用SPSS23.0和STATA14.0为数据分析工具,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普通最小二乘多元回归、固定效应回归、异方差检验、Hausman检验、GMM的内生性处理方法等一系列的实证分析,最终得出本文研究结论:(1)差异化战略能够正向影响企业内部薪酬差距,而低成本战略能够负向影响企业内部薪酬差距。(2)无论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还是低成本战略,竞争战略对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效应总是低于其对非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效应。(3)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提高,差异化战略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促进作用更强,低成本战略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负向影响效应更强。(4)不论是差异化战略,亦或是低成本战略,在合理区间内与适高的薪酬差距相匹配,均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绩效。本文开启了从竞争战略探索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形成机理的新视角,实证检验了竞争战略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影响效应及传导机理,还区分了不同产权性质下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效应。此外,突破绝对效应视角,证实了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关系的权变性本质。最后,检验了竞争战略与之伴随的企业内部薪酬差距从而引发的经济后果,发现了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合理匹配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经营业绩。本文通过企业层面和社会层面两个层面,从股东与董事会、管理者、政府、社会公众这几个方面提出对企业治理实践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
程伟栋[5](2020)在《G公司高管薪酬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社会对于国企高管薪酬问题的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而且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设计更加符合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高管薪酬制度是当务之急。2009年以来,为充分发挥高管薪酬的激励和约束功能,政府多次制定相关政策,在积极促进高管薪酬合理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根据现有研究分析发现,我国国企高管薪酬体系仍存在一些弊端,如高管薪酬与绩效脱钩、高管薪酬结构单一等问题。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合理的国企高管薪酬制度对于改善企业绩效、提升企业价值乃至刺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科学设计、不断优化的国企高管薪酬体系,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在现有理论基础上,简单阐述了我国国企高管薪酬改革历程,从制度发展脉络中加深了对国有企业特殊性的理解。并且通过数据库分析,对我国国有上市企业高管薪酬现状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我国国企高管薪酬与绩效脱节、高管身份多样化等特点。进一步发现,国企经营性质(市场竞争或垄断)、高管人员薪酬的选拔聘用方式、企业高管人员身份认定、薪酬标准和薪酬考核等因素会对高管薪酬有影响,对国企高管实行差异化的分类化管理十分有必要。然后选取G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具体分析。G公司作为国企改革试点企业,在高管薪酬改革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对经营班子实行了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构建了绩效导向的薪酬体系,健全了激励约束机制。因此,本文选择G公司作为案例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对G公司的现行高管薪酬管理制度进行分析,总结出该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的优势和进一步优化的可行性方案,可以为相同类型的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及借鉴意义。本文发现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分类激励、动态激励等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G公司目前高管薪酬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为我国国企改革提供新的思路。而且,本文着重于对公司内部影响因素的研究,包括组织架构、公司治理、薪酬激励等方面,这也使得研究结论更具有可操作性,进一步拓展了国企高管薪酬的研究视角。
李明敏[6](2020)在《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机理 ——基于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文中提出在国企深化改革背景下,混改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旨在通过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深度融合,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形成灵活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以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然而,国有资本基于政府权力的制度逻辑与非国有资本的财产权利逻辑之间存在冲突,尽管很多国企在资本结构上早已实现混合所有的形式,但政府干预力度并未减弱,行政垄断体制并未打破,非国有资本参与国企治理仍面临“玻璃门”、“弹簧门”及“旋转门”等制度障碍,存在丧失话语权的担忧,导致非国有资本参与国企混改的积极性不高,难以发挥不同所有制资本的协同效应。可见,赋予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治理的实际控制权,对于缓解非国有资本对“混而不合”的担忧,提高非国有资本参与国企混改的积极性,进而促进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至关重要。董事会作为重要的决策机构,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股东可通过董事会对企业经营决策产生实际影响。因此,本文探讨了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作用,明晰了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发挥治理效应的内在机理,以期为混改国企通过为非国有股东配置董事会权力进而促进资产保值增值提供理论借鉴。具体地,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1)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分析非国有资源与国有资源的优势互补性,明晰了国企混改的物质基础与前提条件;继而引入资源依赖理论,基于股东资源视角分析了混改国企中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来源,并在治理结构视角下分析了董事会权力来源于股权,为从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探究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机理奠定理论基础。(2)在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下,分析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关系,对比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股权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作用强度的差异,并基于这一强度差异,在董事会权力与股权的非对等配置逻辑下引出“超额委派董事”概念,进而探讨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作用,有助于深化混改国企的董事会结构研究。(3)在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下,分别从资产运营效率和经理管理防御两方面探究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路径。在股东资源视角下,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混改后产生资源禀赋效应,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通过提升混改国企的资产运营效率,进而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在治理结构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在混改国企治理中发挥权力制衡效应,通过抑制混改国企的经理管理防御,进而促进资产保值增值。(4)为进一步深化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机理研究,从国有股东控制度入手,基于股东资源视角分析国有股东控制度与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的协同互补效应,基于治理结构视角分析国有股东控制度对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的治理制约效应。随着国有股东控制度的增加,治理制约效应逐渐增强,协同互补效应先增强后减弱,使得国有股东控制度对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正向关系发挥先正后负的双重调节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与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以往文献针对异质股东的关系研究,大多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治理结构视角探讨异质股东之间的对立制衡关系。在混合所有制企业要求不同所有制资本发挥协同效应的现实背景下,本文基于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分析非国有股东与国有股东的优势互补效应和权力制衡效应,实现了异质股东关系的对立与统一,有助于拓展异质股东关系研究的理论视野,进而为促进混合所有制企业不同所有制资本的有效融合提供理论指导。第二,在现有研究分析了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与经济后果直接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本文从经理管理防御与资产运营效率两方面深入探究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路径,并考察了国有股东控制度对两者关系强度的影响效应,以明晰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内在作用机理,有助于深化混改国企治理结构对经济后果的影响关系研究,并为国企混改实践提供更具可操作性的建议。第三,不同于以往研究对董事会内部权力结构的关注,本文结合新一轮混改背景下混改国企中出现的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的超额配置特征,深入分析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股权的差异性,并进一步细化地考察了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作用,有助于深化混改国企的董事会结构研究,丰富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因素探讨。
应欣璇[7](2020)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文中研究表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扩大国有企业所得税税基、充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目标,对保障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国有企业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载体,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企业的首要职责。然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腐败行为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强化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监督,事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完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监督机制,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议题。在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监督的现有文献中,尚无研究关注到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影响。2016年12月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启动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实现了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面覆盖,扩大了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监督范围,提高了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监督力度。本文以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为研究契机,基于加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监督视角,考察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本文的理论研究部分,梳理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机理,探讨了税收征管强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力度和管理人员激励程度的异质性影响。实证研究部分,选取2016年前三季度和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A股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能够有效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于税收征管强度较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力度较大的地区,对于管理人员激励程度较高的国有企业,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促进作用更为显着;机理检验显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主要通过抑制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侵占国有资产和浪费国有资财的行为,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监察部门梳理监察重点、税务部门加强税收征管、财政部门完善预算体系、国资部门优化考核分配,提供了经验启示。
张蕾[8](2020)在《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改革研究》文中指出自1978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发展,高管的工资制度也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不断作出相应改革,由于受多种条件制约,我国在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改革方面并没有良好的效果,问题不断暴露出来。薪酬制度不合理,必然造成高能力人才的流失,动摇国有企业发展的基础。2019年出现的高管离职现象就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的指导下,以马克思工资理论、按劳分配理论以及激励理论为基础,结合西方工资理论的有用成分分析国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的问题,研究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采用历史分析法,文献综述法,定性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对现行国企高管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粗浅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首先,现在我国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分配方法比较单一,在进行分配时,没有合理参考管理、技术、资本等要素对职工的工资收入进行合理分配,这与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工作的理念不符合。其次,国企分配管理不规范,高管薪酬分配也存在着较为混乱的情况。有的过高,有的则过低。再次,企业内部分配主体地位不明确。目前,在我国很多国有企业内部并有很明确的分配主体,这一问题具体表现在:自从在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在内部分配自主权上面,我国国有企业虽然相较之前有了更大自由,但是依旧是由我国政府职能部门决定其工资的总额,在工资分配模式的选择上,仍然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由于以上问题,本文得出结论,我国国企高管薪酬制度薪酬构成不合理、薪酬信息不透明、评价机制不合理、薪酬决定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在比较借鉴国内外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有关国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建议:第一,完善高管薪酬结构;第二,完善高管信息披露制度;第三,建立合理绩效考核体系;第四,完善高管工资增长机制。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提出本文研究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改革的背景,以及该研究有何意义,大量阅读有关于高管薪酬改革的相关文献,从已有的文献中总结发现中国国有企业现行工资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展开接下来的研究。第二章,介绍相关的理论基础。在这一章,主要对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按劳分配理论和西方工资理论进行介绍,以便后文在该理论指导下分析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分析现行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通过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现状的分析找出现行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具体在马克思工资理论和西方工资理论指导下分析现行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不合理之处,以及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第五章,分析国有企业、外国企业及我国民营企业高管薪酬制度发展现状对比及启示借鉴。通过对外国企业以及我国民营企业内部高管的薪酬制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与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就进行对比,找出国内外高管薪酬制度的成功经验,分析我国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制度在改革过程中可以有哪些借鉴和启示。第六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给以后的改革方向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刘燕[9](2020)在《基于PSM分析的国有企业高管政治晋升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2007-2015年沪深A股发生高管变更的国有企业为样本,研究国企高管政治晋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以研发投入和多元化经营为中介变量,股权激励为调节变量,研究高管政治晋升激励、企业经营行为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有关高管政治晋升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高管政治晋升激励与企业经营行为的相关文献,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其次,对高管政治晋升激励、研发投入、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晋升锦标赛理论、高阶理论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通过倾向得分值计算,采取最邻近匹配法进行1比1配对,并计算高管政治晋升激励的平均处理效应。随后,在配对样本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对高管政治晋升激励与企业绩效间关系、企业经营行为的中介效应、股权激励对于政治晋升激励与高管决策行为间关系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检验,分析了回归的结果,并从不同方面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归纳本文的研究结论,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完善国企高管政治晋升激励的若干措施,阐述本文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展望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本文的研究表明:国企高管政治晋升激励能有效促进企业的当期绩效;多元化经营在国有企业高管晋升与企业绩效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国有高管通过多元化经营提升企业的绩效,获得更高的晋升机会;研发投入在国有企业高管晋升与企业绩效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国有高管通过减少研发投入,提高当期企业绩效获得更高的晋升机会;股权激励在高管政治晋升与多元化经营以及研发投入之间存在调节作用。最后,本文根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提出优化国企高管激励制度、完善国企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并指出文章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董少明[10](2020)在《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文中提出并购重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从过去国有企业激发活力,实现扭亏为盈和发展壮大,到当下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购重组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从历史演进的大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规律,在历史演进的分析中重新认识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意义和作用,以更好的指导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改革实践。基于此,本论文尝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遵循“理论分析——历史演进——实证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研究。论文首先梳理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相关文献、理论,从而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之后,着重从历史演进的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发展的起步阶段(1984—1991)、转型阶段(1992-2002)和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剖析各个阶段的背景、特点和成效;其次,论文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实证检验和绩效评价,总结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成绩,剖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进一步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影响因素;最后,论文借鉴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原则、目标和模式,厘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体定位和政府作用,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提升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对策建议,尤其要加强“顶层设计”,强调“法治企业”,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和破产清算体系,以及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和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二、论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企业创新动力研究综述 |
1.2.2 国有企业创新动力机制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的创新思想 |
2.2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理念 |
第3章 国有企业创新现状 |
3.1 国有企业创新取得的成就 |
3.1.1 专利产出持续增加 |
3.1.2 创新的国际竞争力显着增强 |
3.2 国有企业创新存在的问题 |
3.2.1 有效专利占比低 |
3.2.2 基础研究投入不足 |
3.2.3 创新绩效较低 |
3.2.4 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 |
3.3 国有企业创新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4章 国有企业创新动力及来源分析 |
4.1 国有企业创新动力构成 |
4.2 国有企业创新内部动力来源 |
4.2.1 企业家精神 |
4.2.2 企业创新文化 |
4.2.3 企业利益 |
4.3 国有企业创新外部推力来源 |
4.3.1 市场竞争 |
4.3.2 市场需求 |
4.3.3 技术进步 |
4.4 国有企业创新外部拉力来源 |
4.4.1 国家战略驱动 |
4.4.2 政府政策引导 |
第5章 提升国有企业创新动力的机制设计 |
5.1 国有企业创新动力机制设计的必要性 |
5.2 国有企业创新内在动力机制 |
5.2.1 薪酬机制 |
5.2.2 股权激励机制 |
5.2.3 业绩考核机制 |
5.3 国有企业创新外在动力机制 |
5.3.1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
5.3.2 容错机制 |
5.3.3 市场竞争机制 |
第6章 国有企业创新动力机制的实证检验——以股权激励机制为例 |
6.1 模型设定与指标选取 |
6.1.1 模型设定 |
6.1.2 指标选取 |
6.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6.3 模型数据检验 |
6.3.1 VIF检验 |
6.3.2 Hausman检验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管理层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以产权性质为调节变量的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综合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权性质 |
2.1.2 管理层 |
2.1.3 薪酬激励 |
2.1.4 企业绩效 |
2.2 基础理论分析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薪酬激励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3.1 管理层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 |
3.2 产权性质在管理层薪酬与企业绩效间的调节作用 |
3.2.1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的正向调节作用 |
3.2.2 两权分离率的负向调节作用 |
3.2.3 企业股权性质的调节作用 |
3.3 本章小结 |
4 实证分析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 变量设计 |
4.2.1 被解释变量的确定 |
4.2.2 解释变量的确定 |
4.2.3 调节变量的确定 |
4.2.4 控制变量的确定 |
4.3 描述性统计与模型构建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独立样本单变量t检验 |
4.3.3 模型构建 |
4.4 独立样本多元线性混合回归 |
4.4.1 基本假设 |
4.4.2 参数估计 |
4.4.3 实证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实证结果检验 |
5.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2 异方差性分析 |
5.2.1 异方差性的检验 |
5.2.2 加权最小二乘法 |
5.2.3 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 |
5.2.4 异方差稳健标准误法 |
5.3 内生解释变量问题 |
5.4 平衡短面板数据的估计 |
5.4.1 固定效应 |
5.4.2 随机效应 |
5.4.3 豪斯曼检验 |
5.5 独立截面样本的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启示 |
6.1 合理建设管理层薪酬体系 |
6.2 完善管理层薪酬的公开机制 |
6.3 国有资本牵头推动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 |
6.4 第一大股东适度集中股权 |
6.5 国有企业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6.6 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益性国有企业 |
2.1.2 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 |
2.1.3 公益性国有企业绩效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最优薪酬契约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国有企业分类治理背景 |
3.2 公益性国有企业基本情况 |
3.2.1 公益性国有企业行业分布情况 |
3.2.2 企业规模 |
3.2.3 经营情况 |
3.3 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现状 |
3.3.1 股权结构 |
3.3.2 董事会结构 |
3.3.3 高级管理层 |
3.4 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对绩效影响的研究设计 |
4.1 理论假设 |
4.1.1 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对经济绩效的直接影响假设 |
4.1.2 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对社会效益的直接影响假设 |
4.1.3 公益性国有企业管理能力在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间的调节作用假设 |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 变量定义 |
4.3.1 被解释变量 |
4.3.2 解释变量 |
4.3.3 调节变量 |
4.3.4 控制变量 |
4.4 建立检验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5.1 公益性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因子分析 |
5.1.1 绩效指标选取 |
5.1.2 因子分析构建综合绩效 |
5.2 描述性统计 |
5.3 回归结果分析 |
5.3.1 治理结构对经济绩效影响分析 |
5.3.2 治理结构对社会绩效影响分析 |
5.3.3 公益性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调节效应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公益性国有治理结构与经济绩效间关系 |
6.1.2 公益性国有治理结构与社会绩效间关系 |
6.1.3 公益性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在治理结构与绩效间的调节效应 |
6.2 研究建议 |
6.2.1 创新多元化股权机制 |
6.2.2 完善企业董事会内部管理机制 |
6.2.3 注重提升高级管理层的股权激励水平 |
6.2.4 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
6.2.5 加强科学规范的考核意识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4)竞争战略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
1.5 论文创新点 |
2.理论综述 |
2.1 竞争战略研究综述 |
2.1.1 概念界定 |
2.1.2 竞争战略的识别 |
2.1.3 竞争战略的影响因素研究 |
2.1.4 竞争战略的影响效应研究 |
2.2 薪酬差距研究综述 |
2.2.1 薪酬差距的分类及度量 |
2.2.2 高管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效应研究 |
2.2.3 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效应研究 |
2.2.4 高管性别薪酬差距的相关研究进展 |
2.3 竞争战略、市场化进程、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关系研究 |
2.3.1 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研究综述 |
2.3.2 市场化进程的概念及其影响效应研究 |
2.3.3 市场化进程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3.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竞争战略与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关系分析 |
3.2 竞争战略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关系分析 |
3.3 竞争战略与高管性别薪酬差距关系分析 |
3.4 市场化进程对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调节作用研究假设 |
3.5 概念模型的构建 |
3.6 本章小结 |
4.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4.2 变量操作定义 |
4.2.1 竞争战略 |
4.2.2 企业内部薪酬差距 |
4.2.3 市场化进程 |
4.2.4 控制变量 |
4.3 实证模型设计 |
4.4 主要研究变量的正态性检验 |
4.5 主要研究变量描述性统计 |
4.6 控制变量描述性统计 |
4.7 研究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4.8 多重共线性分析 |
5.实证分析 |
5.1 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关系检验 |
5.1.1 竞争战略与高管内部薪酬差距的关系检验 |
5.1.2 竞争战略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关系检验 |
5.1.3 竞争战略与高管性别薪酬差距的关系检验 |
5.2 市场化进程对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调节作用 |
5.3 稳健性检验 |
5.3.1 竞争战略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影响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
5.3.2 市场化进程调节作用的稳健性检验 |
5.4 研究拓展 |
5.4.1 不同产权性质下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关系的比较分析 |
5.4.2 竞争战略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影响效应趋势分析 |
5.4.3 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匹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6.结果讨论与对策建议 |
6.1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6.2 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关系的结果讨论 |
6.2.1 竞争战略对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关系的结果讨论 |
6.2.2 竞争战略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关系的结果讨论 |
6.2.3 竞争战略对高管性别薪酬差距关系的结果讨论 |
6.3 市场化进程对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关系的调节作用的结果讨论 |
6.4 不同产权性质下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关系的结果讨论 |
6.5 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匹配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结果讨论 |
6.6 对策建议 |
7.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5)G公司高管薪酬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1.2.1 高管薪酬概念 |
1.2.2 高管薪酬的基本理论 |
1.2.3 薪酬激励的理论基础 |
1.2.4 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5 我国国企高管薪酬改革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G公司概况 |
2.1 G公司基本情况 |
2.2 法人治理机制 |
2.3 运营战略 |
2.4 组织架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公司高管薪酬体系诊断分析 |
3.1 行业环境及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1.1 行业环境 |
3.1.2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2 G公司高管薪酬现状 |
3.2.1 G公司薪酬制度体系 |
3.2.2 高管薪酬总体水平 |
3.3 G公司高管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 |
3.3.1 高管薪酬水平不高 |
3.3.2 公司高管与普通职工之间的工资差距较大 |
3.3.3 薪酬结构相对简单,长期激励效果不明显 |
3.3.4 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关联度低 |
3.4 原因分析 |
3.4.1 高管薪酬水平受多方面影响 |
3.4.2 公司治理机制仍不完善,有导致高管自利性的风险 |
3.4.3 对于公司高管缺乏有效的动态调整机制 |
3.4.4 国企高管薪酬考核绩效体系不健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公司高管薪酬优化方案 |
4.1 高管薪酬优化策略 |
4.1.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4.1.2 坚持分类考核管理 |
4.1.3 采用增量激励原则 |
4.1.4 强化薪酬激励与绩效考核制度 |
4.2 高管薪酬体系优化的重要举措 |
4.2.1 设计符合公司总体战略的高管薪酬体系 |
4.2.2 优化公司高管薪酬结构 |
4.2.3 采用阶梯式分段提成的办法发放绩效薪酬 |
4.2.4 实行动态激励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机理 ——基于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混合所有制企业 |
1.2.2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 |
1.2.3 资产保值增值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董事会权力的文献综述 |
2.1.1 董事会权力配置 |
2.1.2 董事会权力测度 |
2.1.3 董事会权力结构对企业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 |
2.2 国企混改经济后果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2.2.1 国企混改的经济后果研究 |
2.2.2 国企混改经济后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 混改国企中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经济后果关系的文献综述 |
2.3.1 混改国企中非国有股权对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 |
2.3.2 混改国企中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3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来源分析 |
3.1.1 非国有股东与国有股东的资源优势互补性分析 |
3.1.2 股东资源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来源分析 |
3.1.3 治理结构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来源分析 |
3.2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内涵分析 |
3.3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股权的非对等配置逻辑 |
3.4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发挥治理效应的博弈分析 |
3.5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内在机理 |
3.5.1 股东资源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路径 |
3.5.2 治理结构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路径 |
3.5.3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调节因素分析 |
3.6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理论模型 |
4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作用 |
4.1 假设提出 |
4.1.1 双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 |
4.1.2 双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非国有股权的作用强度对比 |
4.1.3 双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股权非对等配置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 |
4.2 实证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2 变量定义 |
4.2.3 实证模型构建 |
4.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4.3.2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影响的实证检验 |
4.3.3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股权作用强度对比的实证检验 |
4.3.4 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影响的实证检验 |
4.3.5 实证结果分析 |
4.4 内生性检验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5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路径分析 |
5.1 假设提出 |
5.1.1 股东资源视角下资产运营效率的作用路径 |
5.1.2 治理结构视角下经理管理防御的作用路径 |
5.2 实证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2 变量定义 |
5.2.3 实证模型构建 |
5.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5.3.2 作用路径一:资产运营效率 |
5.3.3 作用路径二:经理管理防御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国有股东控制度的调节作用 |
6.1 假设提出 |
6.1.1 股东资源视角下的调节作用分析 |
6.1.2 治理结构视角下的调节作用分析 |
6.2 实证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2 变量定义 |
6.2.3 实证模型构建 |
6.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6.3.2 国有股东控制度发挥调节作用的实证检验 |
6.3.3 国有股东控制度发挥调节作用的实证结果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管理启示 |
7.3 创新之处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 |
1.2.1 研究思路 |
1.2.2 内容结构 |
1.3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研究 |
2.1.1 改革意义研究 |
2.1.2 运行制度研究 |
2.2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路径研究 |
2.2.1 规范经营管理路径 |
2.2.2 提高发展质量路径 |
2.3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监督研究 |
2.3.1 政策因素研究 |
2.3.2 市场因素研究 |
2.3.3 内部治理研究 |
2.4 当前研究评述 |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3.1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制度背景 |
3.2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机理分析 |
3.2.1 影响渠道一:抑制国有资产侵占行为 |
3.2.2 影响渠道二:减少国有资财浪费行为 |
3.3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治理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
3.3.1 税收征管强度 |
3.3.2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力度 |
3.3.3 管理人员激励程度 |
4 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
4.1 模型设计 |
4.1.1 基础模型:双向固定效应DID模型 |
4.1.2 异质性检验模型 |
4.2 样本选择 |
5 计量检验结果及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 |
5.2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影响效应和异质性检验 |
5.3 稳健性检验 |
5.3.1 平行趋势检验 |
5.3.2 安慰剂检验 |
5.3.3 替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指标 |
5.4 机理检验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8)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对象界定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的工资理论 |
二、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 |
三、现代西方工资理论和激励理论 |
(一)工资理论 |
(二)激励理论 |
四、马克思工资理论和西方工资理论对我国工资制度的指导意义 |
第三章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改革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改革历史回顾 |
(一)计划经济时期(1978 年以前) |
(二)政府放权让利时期(1978 年——1984 年) |
(三)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时期(1985 年——1991 年) |
(四)国有企业现代化改革时期(1992 年至今) |
二、国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评析 |
三、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现状及问题 |
(一)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现状 |
(二)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存在问题 |
第四章 现行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存在问题成因 |
一、法律及国家政策原因 |
(一)相关法律缺失 |
(二)高管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
二、制度原因 |
(一)薪酬确定主体不合理 |
(二)收入分配制度不健全 |
(三)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 |
三、公司治理原因 |
(一)高管权利过于集中 |
(二)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和监事会的原因 |
四、市场原因 |
(一)证券市场发展不成熟 |
(二)高管任命方式行政色彩浓厚 |
第五章 国有企业与外国企业、非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对比 |
一、外国企业高管薪酬结构及发展现状 |
(一)美国企业高管薪酬结构现状分析 |
(二)日本企业高管薪酬现状分析 |
(三)法国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现状 |
(四)外国企业薪酬制度的优点 |
二、我国民营企业薪酬制度的特征及优点——以华为为例 |
(一)华为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的特征 |
(二)华为公司的工资制度的优点 |
三、外国企业和我国民营企业薪酬制度的启示与借鉴 |
(一)充分发挥市场对高管薪酬的导向作用 |
(二)政府适当放权 |
(三)薪酬体系透明 |
(四)绩效考核体系合理公正 |
第六章 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改革建议 |
一、优化高管薪酬结构 |
二、完善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 |
三、建立合理绩效考核体系 |
四、完善高管工资增长机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基于PSM分析的国有企业高管政治晋升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管与政治晋升激励 |
2.1.2 研发投入 |
2.1.3 多元化经营 |
2.1.4 企业绩效 |
2.2 基本理论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激励理论 |
2.2.3 晋升锦标赛理论 |
2.2.4 高阶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理论模型 |
3.2 研究假设 |
3.2.1 国企高管政治晋升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3.2.2 国企高管政治晋升与研发投入的关系 |
3.2.3 国企高管政治晋升与业务多元化 |
3.2.4 多元化经营的中介作用 |
3.2.5 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 |
3.2.6 股权激励的调节作用 |
3.3 变量选择 |
3.4 模型构建 |
3.4.1 倾向得分匹配 |
3.4.2 回归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证检验与分析 |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
4.2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4.3 倾向性得分匹配(PSM)分析 |
4.3.1 倾向匹配得分估计 |
4.3.2 匹配效果检验 |
4.3.3 平均处理效应 |
4.4 回归结果分析 |
4.4.1 平均处理效应 |
4.4.2 国企高管政治晋升与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
4.4.3 高管政治晋升与研发投入的回归分析 |
4.4.4 高管政治晋升与业务多元化的回归分析 |
4.4.5 中介作用回归分析 |
4.4.6 调节作用回归分析 |
4.5 稳健性检验 |
4.5.1 替换PSM配对方法 |
4.5.2 替换企业绩效变量 |
4.5.3 采用不同的滞后周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作者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部分原始数据 |
(10)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范畴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基本概述 |
一、研究范畴界定 |
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动因分析 |
三、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类型 |
第二节 企业并购重组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资本流动与资本集中理论 |
二、现代西方企业重组理论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第二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起步阶段(1984-1991) |
第一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现实背景——国有企业普遍亏损 |
二、理论背景——对“两权分离”的认识突破 |
第二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企业兼并的目标转向自觉优化经济结构 |
二、交易的自发性与政府干预并存 |
三、兼并方式以承担债务式和出资购买式为主 |
四、局部产权交易市场开始兴起 |
第三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地方探索 |
一、成都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二、武汉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三、保定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第三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转型阶段(1992-2002) |
第一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中国经济制度环境的变迁 |
二、企业重组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
三、各类市场体系的建立 |
四、国企脱困和国企改革任务 |
第二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产权市场普遍兴起 |
二、企业并购的规模逐步扩大 |
三、政府积极参与引导 |
四、上市公司并购成为热点 |
五、部分中国企业开始参与跨国并购 |
六、外商并购国有企业成为新景观 |
第三节 转型阶段的并购重组成效 |
一、国企成功脱困 |
二、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三、利用国内国外资本市场 |
第四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 |
第一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中国融入全球化经济发展 |
二、鼓励混合所有制发展 |
三、法律法规逐步健全 |
第二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战略并购成为企业并购的重点 |
二、国企大型跨国企业的出现 |
三、以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为主 |
第三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取得的成效 |
一、国企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迅速 |
二、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
三、国有企业治理规范化 |
第五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制度演进:绩效、问题与成因 |
第一节 国企并购重组取得的辉煌成绩 |
一、优化了产业布局,提升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
二、提高了资产证券化率,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
三、盘活了国有资产,提升了国有企业经营绩效 |
第二节 国企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 |
一、并购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
二、并购支付方式和融资渠道单一 |
三、盲目规模扩张与多元化转型并存 |
四、标的公司资产质量差导致并购效率低下 |
五、并购双方缺乏深层次整合 |
六、海外并购重组困难重重 |
第三节 国企并购重组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一、企业并购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二、政府“缺位”和“越位”现象并存 |
三、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尚不发达 |
四、企业自身条件缺乏 |
第六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国有企业并购下政府与国企高管的行为动机分析 |
二、国企高管行为影响并购绩效的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一、变量选择 |
二、数据来源 |
第三节 数据描述性分析 |
一、主要变量统计描述 |
二、变量趋势分析 |
第四节 计量模型设定 |
一、实证基本模型设定 |
二、面板数据模型 |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面板数据模型形式检验 |
二、计量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第七章 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
一、美国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二节 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
一、日本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三节 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
一、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及教训 |
一、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教训 |
第八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目标与模式 |
第一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时代特征 |
一、通过调整结构来优化供给侧的重组方式 |
二、在重组中解决亏损企业与多余的产能 |
三、并购重组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步进行 |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 |
一、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国有企业竞争力 |
二、在国企并购重组中推进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三、在国企并购重组中促进产能的优化配置 |
第三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目标导向 |
一、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 |
三、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 |
第四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模式 |
一、横向重组模式 |
二、纵向重组模式 |
三、混合重组模式 |
四、策略联盟重组模式 |
第九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主体定位与政府作用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主体分析 |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不宜作为国企并购重组的主体 |
二、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凸显优势 |
三、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 |
第二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作用 |
一、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正面效应 |
二、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负面效应 |
第三节 政府在国企并购重组中的角色定位 |
一、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政策引导者 |
二、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宏观调控者 |
三、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信息中介者 |
四、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服务者 |
五、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具体监督者 |
第四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制度创新 |
一、保持国有资产管理权的独立性 |
二、完善法律制度 |
三、营造公平竞争的并购重组环境 |
四、制定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战略规划和指导政策 |
第十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指导思想 |
一、深化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顶层设计 |
二、强化并购重组的理念共识 |
三、明确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 |
第二节 强调“法治企业”,突出国企总法律顾问作用 |
一、全面打造法治企业 |
二、深化国有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
第三节 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及破产清算体系 |
一、建立健全产权保护体系 |
二、构建破产清算体系 |
第四节 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 |
一、加快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
二、完善资本市场退市制度 |
三、健全资本市场推动并购重组的作用机制 |
第五节 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
一、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发挥社会托底作用 |
二、加大失业救助力度,维护社会稳定 |
三、完善再就业服务保障机制,促进再就业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论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 潘亚凡. 吉林大学, 2021(01)
- [2]管理层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以产权性质为调节变量的实证检验[D]. 段秉辰.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D]. 闵雪.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竞争战略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研究[D]. 张姣.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G公司高管薪酬管理研究[D]. 程伟栋.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机理 ——基于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D]. 李明敏.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7]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D]. 应欣璇. 浙江大学, 2020(02)
- [8]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改革研究[D]. 张蕾.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9]基于PSM分析的国有企业高管政治晋升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刘燕. 江南大学, 2020(01)
- [10]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D]. 董少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