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切梨论文-周慧

鲜切梨论文-周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鲜切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鲜切,褪黑素,一氧化氮,抗氧化系统

鲜切梨论文文献综述

周慧[1](2019)在《褪黑素对鲜切梨贮藏过程中抗氧化及抑菌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皇冠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是鲜切梨经过去皮、切割等操作后会导致组织软化、褐变、以及腐败变质等问题,大大缩短了鲜切梨的货架期,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鲜切梨的处理方式,以保持梨的鲜切后的品质。褪黑素是一种天然的植物吲哚胺类激素,它不仅是重要的生长调节因子,还具有极强抗氧化能力。本文以鲜切“皇冠”梨片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外源褪黑素(0、50、100、150μmol·L~(-1))对鲜切梨片进行了处理,探讨了外源褪黑素处理对鲜切梨抗氧化系统、一氧化氮(NO)合成途径以及抗菌效果的影响,以寻找最合适的褪黑素处理浓度,同时为褪黑素在鲜切梨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植物通过体内的氧化还原系统维持活性氧的平衡,从而避免过量活性氧分子对植物的氧化损伤。本研究测定了不同处理对鲜切梨抗氧化酶活性、活性氧分子含量以及相关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抑制了鲜切梨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提高了色差值,从而降低了果实的褐变程度,同时外源褪黑素处理有效降低了呼吸和乙烯的释放高峰,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延缓了果实的衰老,更好的保持了果实的品质。褪黑素处理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增强了果实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从而降低了鲜切梨果实过氧化氢(H_2O_2)、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含量,同时褪黑素处理提高了谷胱甘肽还原酶(G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A)/脱氢抗坏血酸(DH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比例,使细胞保持高还原状态,提高了果实的抗氧化能力。NO是植物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抗逆境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探讨了褪黑素处理对一氧化氮还原酶(NR)、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以及相关代谢产物亚硝酸盐、L-精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施加褪黑素后鲜切梨的NR活性以及亚硝酸盐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而NOS活性及L-精氨酸含量明显提高,从而使提高了鲜切梨内源NO含量。这表明在鲜切梨中褪黑素可能主要是通过NOS途径使内源NO得到积累。果实去皮、切割等一系列操作导致果肉直接接触空气以及汁液流出,使得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开始繁殖,从而导致果实腐烂。因此,本文测定了不同处理后鲜切梨中的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数,以及不同处理的鲜切梨对褐腐病菌的抗性。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褪黑素处理后有效降低了鲜切梨中的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数,提高了鲜切梨对褐腐菌的抗性,更好保持了果实的品质。在以上研究中,100μmol·L~(-1)褪黑素对鲜切梨的保鲜及抑菌效果最为显着,由此表明100μmol·L~(-1)褪黑素处理是一种较好的抑制鲜切梨褐变以及保持鲜切梨品质的加工方法。(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27)

陈晨,胡文忠,陈璐,何煜波,姜爱丽[2](2013)在《不同处理方式对鲜切梨储藏过程中单增李斯特菌生长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分别采用未清洗、自来水清洗以及清洗剂(0.05 mg/mL Nisin、3 mg/mL柠檬酸复配溶液)清洗叁种方式处理鲜切皇冠梨后,置于4℃、12℃、24℃条件下储藏,研究叁种处理方式对不同温度储藏下鲜切皇冠梨的细菌总数和单增李斯特菌数量变化的影响。本实验设计通过常规微生物培养、平板计数的方法,研究得出选择用清洗剂清洗的鲜切皇冠梨储藏于4℃环境下,与其他两种处理方式及储藏温度相比,细菌总数及单增李斯特菌数量增长最为缓慢。因此,选择清洗剂清洗处理,4℃条件下储藏作为适宜的处理方式与储藏条件。(本文来源于《科技与产业对接——CIFST-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届年会暨第七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0-29)

王丽芳,王修俊,郑君花,李宝升[3](2013)在《复合磷酸盐食品添加剂对鲜切梨保鲜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鲜切梨在加工过程中易使酶和酚类物质在有氧气的条件下相互接触发生酶促褐变,从而严重影响梨的颜色、风味和品质;同时,叶绿素在食品加工中可发生脱镁反应,生成暗绿色至绿褐色的脱镁叶绿素,从而影响鲜切梨的色泽。由于使用单组分的保鲜剂,很难在控制褐变的同时护色保绿。因此本实验将叁聚磷酸钠(STP)、L-半胱氨酸(L-cys)和氯化钠(NaCl)食品添加剂制成复合添加剂,将其应用到鲜切梨的抗褐变、保鲜中,利用复合添加剂中各组分的协同和互补作用,既能防止鲜切梨的酶促褐变又能解决叶绿素褐变的问题,从而延长鲜切梨的保藏期。结果表明:复合食品添加剂的最优组合为0.20%叁聚磷酸钠,0.05%L-半胱氨酸和0.25%氯化钠,此时鲜切梨的抗褐变效果最好,保鲜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添加剂》期刊2013年04期)

张琦[4](2013)在《鲜切梨货架期生理及品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鲜切梨为试验材料,研究在12℃和常温(25℃)贮藏条件下,鲜切梨货架期间生理指标和品质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12℃的贮藏温度显着抑制了鲜切梨的失重率和呼吸强度,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延缓了鲜切梨的褐变,其营养成分和感官特性均得以较大限度的保留。(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3年13期)

王艳颖,胡文忠,姜波,金黎明[5](2012)在《茉莉酸甲酯处理抑制鲜切梨褐变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鲜切果蔬保鲜的新途径,以鲜切水晶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对常温下贮藏的鲜切梨酶促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梨经过鲜切后,相对电导率快速上升,多酚含量和PPO活性增加而发生酶促褐变,L*值逐渐下降;而且切割伤害加剧了膜脂过氧化,进而诱导了POD、SOD、CAT活性的增加以清除过剩的自由基,提高果实的抗逆性。而茉莉酸甲酯处理保护了细胞膜结构,抑制了酚类物质外泄和PPO活性,减弱了酶促褐变的趋势;同时它也延缓了POD、SOD、CAT活性的上升以维持较长时间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从而推迟了膜脂过氧化的进程。尤其是1μmol/L的茉莉酸甲酯处理更有效地保持了鲜切梨的贮藏品质,延迟了梨果实的衰老进程。(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2年23期)

邹昊[6](2012)在《柠檬酸对鲜切梨的感官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柠檬酸对鲜切梨的感官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雪花梨的多酚氧化酶在温度为25℃、pH值=7、反应时间为180s且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的条件下,柠檬酸的最佳抑制浓度是2.4%。结合色泽以及硬度这两方面在室温下清水、2.4%柠檬酸最佳的保持时间为0.5h、3d,且2.4%柠檬酸>清水。(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2年06期)

梁晓璐[7](2012)在《鲜切梨果贮藏品质变化及控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梨是我国主要水果之一,具有优良的营养和保健价值,且品种资源丰富。对梨果进行最少加工既可以对梨进行保鲜,延长其保质期,又可以提高梨的附加值,是增加综合产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但由于最少加工处理过程中的机械处理损伤了梨果组织,鲜切梨果普遍存在着表面褐变、果肉软化、微生物污染及营养损失等问题,使产品质量下降,并进一步导致了产品贮藏寿命的缩短,影响了鲜切梨果产品的品质和商品化。本文以我国大宗梨果为原料,研究了不同品种梨果鲜切贮藏过程中外观、硬度及营养等品质及相关指标变化、采用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钙及柠檬酸处理对鲜切梨果贮藏期间品质影响及保持技术,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不同品种鲜切梨果贮藏品质变化:不同品种梨果在鲜切贮藏期间色泽、脆度和硬度、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相同;维生素C含量差异较大且贮藏期间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黄冠梨维生素C含量最高,其次为水晶梨;可溶性酚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多酚氧化酶活性差异较大且变化较大。水晶梨在鲜切处理贮藏后褐变度较轻,脆度、硬度保持较好,细胞膜膜透性最低,营养物质损耗较少,为最适宜鲜切的梨品种,6天内保持较好食用品质。黄金梨在鲜切贮藏期间多酚氧化酶活性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褐变度较轻,硬度保持较好,为较适宜鲜切的品种。雪梨、长把梨、莱阳梨在鲜切贮藏期间褐变较为严重,硬度降低较大,不适宜鲜切。2.采用抗坏血酸处理可以很好的抑制鲜切鸭梨的褐变,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多酚、还原糖的消耗,而且处理可以增加果品的维生素C含量,对消费者有补充维生素的作用,对脆度及硬度的保持效果不明显。3.采用抗坏血酸钙处理可以抑制鲜切鸭梨的褐变,减缓膜透性的增大及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延缓维生素C的消耗,并且可以很好的维持鲜切鸭梨在贮藏期间的脆度及硬度的保持,保持鲜切鸭梨的外观品质和营养价值。4.采用柠檬酸处理可以起到抑制鲜切鸭梨的褐变,减缓可溶性酚在贮藏期间的消耗及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其软化程度,对维生素C及还原糖的消耗没有显着效果。5.对鲜切鸭梨进行复合抑制剂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褐变抑制剂对鲜切鸭梨不同指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色泽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抗坏血酸>柠檬酸>抗坏血酸钙;对脆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抗坏血酸钙>抗坏血酸>柠檬酸;对硬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抗坏血酸钙>柠檬酸>抗坏血酸。对叁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选择褐变抑制剂最佳配比为:抗坏血酸钙4.0g/100g,抗坏血酸2.4g/100g,柠檬酸1.0g/100g。(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2-05-06)

田密霞,胡文忠,王艳颖,姜爱丽,刘程惠[8](2011)在《山梨酸钾、异抗坏血酸钠及包装方式对鲜切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且有效的保鲜贮藏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观察鲜切梨表面微生物的生长和表面颜色的变化情况,筛选出最佳的处理方案为:0.1%山梨酸钾、2.0%异抗坏血酸钠处理,保鲜盒包装,5℃贮藏。然后测定此条件下鲜切雪花梨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鲜切梨内层各项指标要优于外层。0.1%山梨酸钾、2.0%异抗坏血酸钠处理,保鲜盒包装可以有效抑制PPO和POD活性,提高CAT活性,抑制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加重,改善鲜切梨的感官及内在品质。(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1年07期)

杨修斌,卢影,郑建仙[9](2010)在《复合护色保鲜液抑制鲜切梨褐变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浓度L-半胱氨酸、柠檬酸、抗坏血酸和氯化钙抑制鲜切梨褐变的效果。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得到一种可替代亚硫酸盐的新型复合护色保鲜液,其最佳浓度组合为:1%氯化钙+0.5%抗坏血酸+0.5%L-半胱氨酸。经比较,最佳护色液在抑制褐变、丙二醛量升高,保持VC含量等方面均优于亚硫酸氢钠。(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0年11期)

胡文忠,姜爱丽,田密霞,刘程惠,王艳颖[10](2010)在《水杨酸处理对鲜切梨褐变抑制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对鲜切梨褐变的抑制作用,主要方法是将鲜切梨用浓度为0.5mmol/L、1.0mmol/L、1.5mmol/L的水杨酸(SA)溶液分别浸泡8 min(以去离子水浸泡作对照),然后放置于10℃冷库进行贮藏,每3 d测定褐变程度、感官品质、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腐烂率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与褐变相关的酶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及其他浓度水杨酸处理组相比,0.5mmol/L的水杨酸处理可有效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并可增加鲜切梨的POD、CAT和PAL活性,保持果实的感官品质,从而降低褐变程度。而1.5mmol/L水杨酸处理,不但不能延迟衰老、增加保护酶的活性,反而会增加腐烂率,加速鲜切梨褐变。鲜切梨的褐变程度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和感官品质间均存在显着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0-11-04)

鲜切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分别采用未清洗、自来水清洗以及清洗剂(0.05 mg/mL Nisin、3 mg/mL柠檬酸复配溶液)清洗叁种方式处理鲜切皇冠梨后,置于4℃、12℃、24℃条件下储藏,研究叁种处理方式对不同温度储藏下鲜切皇冠梨的细菌总数和单增李斯特菌数量变化的影响。本实验设计通过常规微生物培养、平板计数的方法,研究得出选择用清洗剂清洗的鲜切皇冠梨储藏于4℃环境下,与其他两种处理方式及储藏温度相比,细菌总数及单增李斯特菌数量增长最为缓慢。因此,选择清洗剂清洗处理,4℃条件下储藏作为适宜的处理方式与储藏条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鲜切梨论文参考文献

[1].周慧.褪黑素对鲜切梨贮藏过程中抗氧化及抑菌效果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

[2].陈晨,胡文忠,陈璐,何煜波,姜爱丽.不同处理方式对鲜切梨储藏过程中单增李斯特菌生长影响的研究[C].科技与产业对接——CIFST-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届年会暨第七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3

[3].王丽芳,王修俊,郑君花,李宝升.复合磷酸盐食品添加剂对鲜切梨保鲜效果的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3

[4].张琦.鲜切梨货架期生理及品质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3

[5].王艳颖,胡文忠,姜波,金黎明.茉莉酸甲酯处理抑制鲜切梨褐变机理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

[6].邹昊.柠檬酸对鲜切梨的感官影响研究[J].绿色科技.2012

[7].梁晓璐.鲜切梨果贮藏品质变化及控制技术[D].山东农业大学.2012

[8].田密霞,胡文忠,王艳颖,姜爱丽,刘程惠.山梨酸钾、异抗坏血酸钠及包装方式对鲜切梨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1

[9].杨修斌,卢影,郑建仙.复合护色保鲜液抑制鲜切梨褐变的效果[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

[10].胡文忠,姜爱丽,田密霞,刘程惠,王艳颖.水杨酸处理对鲜切梨褐变抑制效果的影响[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2010

标签:;  ;  ;  ;  

鲜切梨论文-周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