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刘云娇[1](2020)在《基于4PL的“中船工业”互联网+钢贸物流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船舶行业作为军民结合战略性和现代综合性的产业,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技术装备,为国家实施海洋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近些年来,世界造船业陷入高技术船舶市场急剧萎缩、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不景气和主流船舶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等困境。和世界造船业处境相似,我国船舶行业处境也不容乐观,各船海工业企业均面临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压力,迫切需要船海装备制造用物资、尤其是品种规格最多的船用钢材实行综合一体化的“点到点”物流配送服务。2019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了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船舶钢贸物流正是船舶制造业与物流行业的融合,因此研究船舶钢贸物流转型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本文在研究“互联网+钢贸”、“互联网+物流”和第四方物流理论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钢贸物流”的内涵、类型和服务模式。其中将类型按照构建的主体不同分为钢企与船海企合建、钢企与钢贸商搭建、钢贸商与船海企联盟三类。服务模式分为自营服务模式、第三方服务模式、联合服务模式和第四方物流服务模式四种,且每种服务模式特征和适用性都各不相同。(2)本文基于4PL“互联网+钢贸物流”的发展现状,通过文献法和专家访谈法得出了16个影响4PL“中船工业”互联网+钢贸物流发展的相关因素,通过德尔菲法对16个影响因素进行二轮的专家筛选,专家建议删除监管体系完善程度和财政支持力度、将信息化水平细分为企业信息化水平和合作商信息化水平,最终得出15个影响4PL发展的因素,如企业协同管理能力、专业人才占比、4PL意识和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等。(3)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和区间层次法对识别出的15个影响“中船工业”互联网+钢贸物流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先通过ISM法(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对15个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将影响因素分为了5层,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归为表层影响因素,第三层和第四层归为深层影响因素,第五层则是根本影响因素;最后通过IAHP法(Interva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对每个层次影响因素进行权重计算,得出每个层次的关键影响因素,其中表层影响因素中企业协同管理能力影响最大,深层影响因素中企业整合供应链资源能力影响最大,根本影响因素中客户的认可度和信任度影响最大。(4)依据分析出的4PL“中船工业”互联网+钢贸物流的关键影响因素,结合中船工业集团公司的发展现状,本文基于4PL各个阶段运作模式给出集团公司发展4PL“互联网+钢贸物流”的路径建议,具体包括前期协同运作模式发展路径建议、中期方案集成商运作模式发展路径建议以及后期行业创新者运作模式发展路径建议。
谢泗薪,杨怡波[2](2020)在《基于客户旅程地图的第四方物流企业引领战略勾勒》文中指出首先界定第四方物流、引领战略和客户旅程地图等概念的内涵,进而针对第四方物流模式、物流企业发展战略及相关的工具模型予以理论溯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社会经济(全供应链)、物流行业及企业的总体发展概况,并对中国第四方物流的发展进行扫描;然后从供应链(纵向)发展与管理效能、物流行业(横向)发展与服务效能、物流企业(自身)发展与运营效能三个维度设计了第四方物流企业引领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据此揭示了当前中国第四方物流企业发展现存的主要问题;最后基于客户旅程地图,从"一纵"(供应链发展引领战略)、"一横"(物流业发展引领战略)、"一点"(自身运营发展战略)3个层面构建了中国第四方物流企业"三位一体"引领发展战略,同时提出了加强信息管理、提供品牌服务、提升运营能力等对策措施。
韩伟[3](2019)在《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商法调整》文中提出当今世界的物流行业已经进入了“第三方物流”时代,第三方物流是一体化、系统化、个性化的新型商业服务模式,起源于企业物流业务的外包需求。然而与西方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不同,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仍处于起步期,不仅理论与实务对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尚未达成一致认识,立法对第三方物流的调整也表现出碎片化、立法层级低、针对性不强的缺陷。从第三方物流合同的法律调整出发,由于第三方物流合同具有长期性、动态性、复合性、信息性、程式性与专属性属于商事合同,且民、商法调整在基本原则、主体规则、行为规则、责任规则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对第三方物流合同的调整应当由商法完成。围绕合同的要素以及不同阶段进行分析,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商事特殊性及与其相关的现行法所存在的局限性和法律完善需求昭然若揭。第一是第三方物流合同订立的商事特殊性。与一般民事合同不同,第三方物流合同的订立方式主要是竞争缔约和附和缔约。其中竞争缔约是以竞争方式订立第三方物流合同,第三方物流合同的竞争缔约主要采取的是招标与投标方式,对此《合同法》以及《招标投标法》的规则都无法满足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商法调整需求。附和缔约是以格式条款订立第三方物流合同,对此,《合同法》在格式合同使用人、格式合同缔约过程与结果、“格式之战”等规定上都存在不足。第二是第三方物流合同履行的商事特殊性。第三方物流合同基本上都是涉他合同,且往往既是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又是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对于这类合同,检验、履行标准不一致时应当如何处理,以及不同的第三人之间是否存在合同义务,当前立法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第三是第三方物流合同变更与转让的商事特殊性。由于第三方物流合同具有开放性与继续性的特点,所以对于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完善,立法应当从提高效率和尊重商业判断两方面入手。第四是第三方物流合同的解除的商事特殊性。第三方物流合同的解除与一般民事合同存在诸多共性,但是在预告解除、任意解除与非任意解除等规则方面,第三方物流合同需要与一般民事合同相区别,尤其是任意解除制度,该制度在第三方物流合同之中应当被限制适用。第五是第三方物流合同终止的商事特殊性。第三方物流合同的终止需要重点解决交易习惯与民事一般法存在冲突时的法律适用问题,同时关注交互计算规则的适用。第六是第三方物流合同责任的商事特殊性。第三方物流合同违约从归责原则、责任制度形式、赔偿范围、责任赔偿限制到责任期间都存在商事特殊性,第三方物流合同的责任体系是独立的商事责任体系。对于当前中国第三方物流合同法律规范的完善问题,理论上存在制定单独的《第三方物流法》、对现有法律规范逐一完善、在《合同法》中将第三方物流合同有名化三种立场,其中将第三方物流合同有名化应当是最佳选择。从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商事特殊性出发,第三方物流合同有名化的具体方案应当包括规范概念的选择与界定、合同主体的法律地位条款、与合同订立有关的条款、与合同履行有关的条款、与合同变更与转让有关的条款、与合同解除有关的条款、与合同终止有关的条款、与合同责任有关的条款的完善等几个方面。
牟莹萍[4](2018)在《第四方物流发展的障碍因素及解决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鉴于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可以为我国经济做出重大贡献,还能带动产业融合与升级,而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单一化以及无法实现信息共享的缺陷使我国物流行业进入了瓶颈期。第四方物流能够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拥有的资源,再结合自身技术为客户量身打造一套供应链集成方案,因此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可以解决当前困境。本文先阐述了我国第四方物流目前发展的现状,着重对阻碍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归纳与提炼,并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划分因素间的层级结构,构建影响第四方物流发展的解释结构模型图,探讨影响第四方物流发展的直接因素和根本因素;再运用交叉矩阵相乘法将所有障碍因素进行归类,找出全部关键障碍因素,并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最具代表性的三项关键障碍因素进行效应评估,评估关键因素对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后重点构建关键障碍因素的解决路径,制定针对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的详细实施对策与建议,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融合与升级。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第四方物流发展现状研究的文献与资料,对134篇文献进行了归纳与提炼,筛选出13项主要阻碍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因素,构建了第四方物流发展障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图,将各因素进行了层级划分,按重要性进行了排序。(2)在第三章的可达矩阵基础上利用交叉矩阵相乘法(MICMAC)计算阻碍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的障碍因素的驱动力与依赖性,并对障碍因素进行了归类,提取出所有关键因素。再选取了三个最有代表性的关键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评估了其对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影响程度,剖析关键因素对第四方物流发展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对2007-2016年第四方物流业收入增涨幅度的对比来评估关键因素对第四方物流发展的重要程度。(3)构建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解决路径,最后有针对性的制定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的详细实施方案。
王涛[5](2017)在《基于SCP范式的我国第四方物流产业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物流产业对我国经济的重要性越来越大,物流产业成为当前经济不可忽视的利润源泉,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物流行业的共识。企业自有物流运作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企业降低了传统的仓储、运输需求,加大了个性化、复杂化的物流需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物流方式,即所谓的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企业能够对企业内外部所掌握的一切自身或其他提供商的物流资源进行高度整合,开发一整套基于供应链的优化方案。为了深化我国物流产业结构调整、突破物流瓶颈、改造不完善物流机制、促进物流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第四方物流产业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我国第四方物流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第四方物流的发展概况;其次通过对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来探讨我国第四方物流产业的市场结构;通过对产品价格的制定、并购重组行为的分析来探讨我国第四方物流产业的市场行为;再从配置效率、创新等因素对其市场绩效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现阶段我国第四方物流产业的市场结构是制约我国第四方物流产业发展壮大的核心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应的产业政策建议。
候国华[6](2017)在《第四方物流平台在传化智能公路港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物流在现代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物流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并且基本形成了以第三方物流为核心的物流竞争格局。但是,在肯定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物流成本过高、物流企业“小散乱”、现代物流整合程度低等问题依然突出。从欧美发呆国家物流发展趋势来看,第四方物流正在逐步取代第三方物流,成为未来物流发展的主流方向。相比于传统的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以信息化为基础,能够实现传统物流的优化整合从而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本文基于第四方物流(4PL)、平台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等理论,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现实,总结了我国公路货运物流市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痛点等,通过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价值形成模式等分析后,给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平台型第四方物流的业务模式,并对传化第四方物流平台功能进行设计。希望通过传化第四方物流平台的相关实践为物流企业的经营提供一些借鉴。
王育静[7](2016)在《港口城市第四方物流市场及运作模式探析》文中研究指明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4PL)概念诞生于20世纪末期的欧美发达国家,强调的是对整个物流供应链的整合和发展,随后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行业热点问题。文章首先对第四方物流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并对第四方物流在我国发展的重大意义进行梳理总结,有利于更好地了解第四方物流建设对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其次,在分析第四方物流市场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现代港口城市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的探讨和设计;最后,对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前景进行分析,从而实现第四方物流在港口城市的创新与突破。
刘天[8](2015)在《第四方物流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与实现》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子商务市场。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物流支持,而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快、规模大,但同时也存在着服务质量低、层次低、人力成本压力大的问题。在发展速度更快的电子商务需求压力下,高品质的物流服务仍然是一种稀缺资源。我国物流服务行业服务水平的制约已经成为电子商务行业升级的瓶颈。为了解决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对物流的需求与物流行业低水平供给之间的矛盾,引入第四方物流将是电子商务领域物流服务的行业趋势。首先对第四方物流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通过分析第四方物流与大家所熟知的第三方物流的区别来阐述第四方物流的功能,介绍第四方物流的服务内容,推定其可能的业态主体。对第四方物流的成长机理和发展模式进行推演,通过物流专业化经济与专业化不经济的理论来分析其产生的过程,并介绍了伴生发展模式、战略决策者模式、产业革新者模式三种第四方物流的发展模式。其次,对电商物流领域引入第四方物流的行业需求和效益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中国物流行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行业的发展,对比两者发展而产生的摩擦性及结构性供求不平衡,进而阐述电子商务物流领域引入第四方物流的行业需求。第二,通过数学模型分析4PL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的收益,通过几何模型分析4PL与电子商务企业合作的收益,论证在电子商务物流领域引入第四方物流是能够令三方获益的行为。最后,对第四方物流介入电商物流领域的技术条件和法律条件进行分析,并且对第四方物流在电商物流领域的实现提出对策建议。首先,第四方物流介入电商物流领域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法律条件和企业条件。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目前电商物流领域已经是我国最适合第四方物流进入的行业。本文提出第四方物流在电商物流领域的实现方式应是建立基于web的第四方物流平台,并针对具体的实现方法提出了策略建议。在物流平台的设计上从会员管理、交易管理和信用管理方面进行了程序和制度一体化的设计。
孙慧[9](2015)在《基于物联网的第四方物流运作平台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成为创造价值的“第三方利润源”,近几年电子商务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企业及消费者对物流的要求越来越高,物流服务一体化、个性化成为物流发展的新主题。第四方物流作为物流发展的新模式,接受着来自各方的挑战,如何提高第四方物流的发展速度、创新第四方物流运行的模式成为目前第四方物流重点考虑的方向。物联网作为继电子化、网络信息化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得到了我国政府和企业各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物联网已经在各个行业展开应用,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农业、智能消防、智能电网、智能监控、智能医疗等都应用到了物联网。物联网应用于物流行业也得到了初步的研究和实践。基于此,本文从物联网与第四方物流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分析第四方物流在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信息技术问题,探索第四方物流运作的新模式和新流程,为以后的第四方物流发展提供新的方向与领域。本文首先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与特点、基本特征、基本体系和关键技术,第四方物流的内涵、特点与功能,进而分析了物联网和第四方物流各自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物联网对于第四方物流行业的整体影响;然后详细地分析了物联网环境下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的变化,将物联网应用于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中,并创新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三种运作模式模型;重点讲述了基于物联网的第四方物流运作平台:物联网应用于第四方物流拥有可以改善物流节点布局、提高合作者沟通效率、健全监督体系等优势,结合平台设计的原则,对基于物联网的第四方物流平台的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在平台的系统构架研究之后,本文又对基于物联网的第四方物流运作平台的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说明,指出了客户订单获取、可行性方案制定、客户选择方案、第三方物流执行物流方案、客户对物流服务的反馈、第四方物流的创新与改进六个环节的具体实际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第四方物流的运作策略,保证基于物联网的第四方物流顺利进行。
薛健[10](2014)在《第四方物流在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比较低,物流资源呈现出分散和弱小的特点,这一方面对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产生了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社会物流资源的严重浪费。所以在当下的中国,中小企业物流如何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已经发生根本改变,已由单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与竞争企业相关的众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这种背景下,中小企业对物流的需求不断提高,各类企业都希望物流公司能够提供一整套完整的综合服务。因此,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一种新的物流形态产生了。这也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第四方物流基本理论研究。该部分分析了第四方物流的内涵和特点,对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机理做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其运作的基本理念及运作模式等。并比较分析了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的区别。2、供应链管理基本理论研究。该部分陈述了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和主要内容,分析了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并对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及问题作了研究。3、第四方物流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效益。对第四方物流是否适合中小企业的发展,能不能对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产生催化剂的作用进行一个探讨。研究第四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对提高中小企业物流运作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的问题。
二、中国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4PL的“中船工业”互联网+钢贸物流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互联网+物流”综述 |
1.2.2 “互联网+钢贸”综述 |
1.2.3 4PL综述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方法概述 |
2.1 相关理论概述 |
2.1.1 “互联网+钢贸物流”理论概述 |
2.1.2 4PL理论概述 |
2.2 方法概述 |
2.2.1 解释结构方程理论概述 |
2.2.2 区间层次分析法理论概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4PL“中船工业”互联网+钢贸物流影响因素识别 |
3.1 4PL“中船工业”互联网+钢贸物流发展概况 |
3.1.1 4PL“互联网+钢贸物流”发展现状 |
3.1.2 4PL“中船工业”互联网+钢贸物流发展现状 |
3.2 4PL“中船工业”互联网+钢贸物流概况影响因素识别 |
3.2.1 基于文献分析法的影响因素 |
3.2.2 基于现状分析法的影响因素 |
3.3 基于德尔菲法对影响因素筛选 |
3.3.1 初选指标筛选 |
3.3.2 第一轮专家筛选结果与分析 |
3.3.3 第二轮专家筛选结果与分析 |
3.3.4 4PL“中船工业”互联网+钢贸物流影响因素的汇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ISM-IAHP的4PL“中船工业”互联网+钢贸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
4.1 构建4PL“中船工业”互联网+钢贸物流ISM模型 |
4.1.1 建立影响因素的关联矩阵 |
4.1.2 影响因素的邻接矩阵建立 |
4.1.3 影响因素的可达矩阵建立 |
4.1.4 可达矩阵的分解 |
4.1.5 构建ISM图 |
4.1.6 解释结构模型解析 |
4.2 基于IAHP对 4PL“中船工业”互联网+钢贸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建立4PL“互联网+钢贸物流”影响因素层次结构 |
4.2.2 一致性检验 |
4.2.3 计算两两比较的区间判断矩阵 |
4.2.4 影响因素总排序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4PL“中船工业”互联网+钢贸物流发展路径 |
5.1 “中船工业”协同运作模式的发展路径 |
5.1.1 加强信息化水平协同,降低隐形物流成本 |
5.1.2 注重物流效率协同,满足客户“准时化”需求 |
5.1.3 增强集团公司与合作企业发展4PL共识 |
5.2 “中船工业”方案集成商模式的发展路径 |
5.2.1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企业竞争力 |
5.2.2 加强企业合作,提高供应链资源整合能力 |
5.2.3 加强与政府间合作 |
5.3 “中船工业”行业创新者模式的发展路径 |
5.3.1 加强资源交互,增强合作双方信任度 |
5.3.2 加强企业物流服务质量,提高客户认可度 |
5.3.3 拓展线下物流服务范围 |
5.3.4 加强创新和人才保障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解释结构方程matlab代码 |
附录3 基于4PL的“中船工业”互联网+钢贸物流影响因素与策略研究专家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2)基于客户旅程地图的第四方物流企业引领战略勾勒(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四方物流呼啸而来,引领发展战略正当其时 |
(一)第四方物流内涵 |
(二)引领战略界定 |
(三)客户旅程地图诠释 |
(四)相关理论基础 |
1. 客户旅程的3个阶段 |
2. 客户旅程的四类接触点 |
二、中国物流总体态势分析与第四方物流发展扫描 |
(一)中国社会经济(全供应链)发展一览 |
(二)中国物流行业总体发展概况 |
1. 社会物流总额及成本变化 |
2. 客户满意度状况 |
(三)中国物流企业总体发展概况 |
1. 资源整合与运营能力状况 |
2. 品牌塑造能力状况 |
3. 信息技术应用状况 |
(四)中国第四方物流发展扫描 |
1. 第四方物流发展动因探索 |
2. 第四方物流运营模式探索 |
三、第四方物流企业引领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一)全供应链(纵向)发展与管理效能 |
(二)物流行业(横向)发展与服务效能 |
(三)物流企业(自身)发展与运营效能 |
四、当前中国第四方物流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供应链发展未能基于客户的需求,信息管理不够完善 |
(二)物流业服务难以契合客户需要,价值链有待进一步延伸 |
(三)第四方物流企业缺乏潜在客户群的支持,运营尚不规范 |
五、第四方物流企业引领战略:基于客户旅程地图 |
(一)客户旅程地图绘制:划分三阶段,精描四类接触点 |
(二)第四方物流企业“三位一体”引领发展战略的构建 |
1. 供应链发展引领战略:基于客户需求,加强信息管理 |
2. 物流业发展引领战略:契合客户需要,提供品牌服务 |
3. 企业运营发展战略:获取客户支持,提升运营能力 |
(3)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商法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与切入点 |
二、第三方物流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商事属性与民商法律调整的差异 |
第一节 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商事属性 |
一、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定义 |
二、第三方物流合同的特征 |
三、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基本主体 |
四、第三方物流合同是商事合同 |
第二节 民商法调整差异的理论渊源 |
一、民商分立:偶然抑或必然 |
二、营利性:商法的核心特征 |
第三节 民、商法调整的具体差异 |
一、营利目标与市民生活区分下的法律原则差异 |
二、职业商人与一般市民区分下的主体规则差异 |
三、营业活动与一般法律行为区分下的行为规则差异 |
四、交易秩序保障与私法自治维护区分下的责任规则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第三方物流合同订立的商事特殊性 |
第一节 合同订立的一般规则 |
一、合同订立的基本方式 |
二、合同订立的特殊方式 |
第二节 第三方物流合同竞争缔约的独特性 |
一、以招投标为竞争方式 |
二、招投标过程具有程序性、技术性和有偿性 |
三、合同的成立条件与无效的法定情形具有特殊性 |
四、竞争缔约中的先合同义务独具特色 |
五、竞争缔约中的担保机制具有特殊性 |
六、竞争缔约须关注第三人保护问题 |
第三节 现行法调整第三方物流合同竞争缔约的局限性 |
一、《合同法》调整的不足 |
二、《招标投标法》立法理念与第三方物流合同存在差异 |
第四节 第三方物流合同附和缔约的独特性 |
一、缔约主体都是商主体 |
二、名为格式条款实为个别协议 |
三、存在“格式之战” |
第五节 现行法调整第三方物流合同附和缔约的局限性 |
一、与格式合同使用人有关的规定存在不足 |
二、与格式合同缔约过程及结果有关的规定存在不足 |
三、与“格式之战”有关的规定存在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第三方物流合同履行的商事特殊性 |
第一节 合同履行的一般规则 |
一、合同履行的基本规则 |
二、合同履行的特殊规则:涉他合同的履行 |
第二节 涉他的第三方物流合同履行的独特性 |
一、涉及第三人是合同履行的基本特征 |
二、合同的第三人是集合体 |
三、合同的履行具有动态性、持续性与技术性 |
四、合同的关系结构中可能存在第四关系 |
五、合同履行中的争议条款解释具有特殊性 |
六、合同的履行障碍具有独特性 |
第三节 现行法调整第三方物流合同履行的局限性 |
一、检验标准不一致如何处理 |
二、履行标准不一致如何处理 |
三、第四关系双方之间的义务如何认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三方物流合同变更与转让的商事特殊性 |
第一节 合同变更与转让的概述 |
一、合同变更与转让的含义 |
二、合同变更的要件及效力 |
三、合同转让的要件及效力 |
第二节 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变更与转让的独特性 |
一、第三方物流合同变更的独特性 |
二、第三方物流合同转让的独特性 |
第三节 现行法调整第三方物流合同变更与转让的局限性 |
一、简约化问题 |
二、商业判断或者说商法思维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三方物流合同解除的商事特殊性 |
第一节 合同解除概述 |
一、合同解除的含义及类型 |
二、合同解除制度辨析 |
三、合同解除的条件与效力 |
第二节 第三方物流合同解除的独特性 |
一、合同解除具有外部性、程序性、复杂性 |
二、第三方物流合同允许预告解除但限制任意解除 |
第三节 现行法调整第三方物流合同解除的局限性 |
一、《合同法》应区分民商事合同 |
二、《合同法》应当关注继续性合同 |
三、《合同法》还应当关注继续性合同的非任意解除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第三方物流合同终止的商事特殊性 |
第一节 合同终止概述 |
一、合同终止的含义 |
二、合同终止的类型与效力 |
第二节 第三方物流合同终止的独特性 |
一、合同终止中存在民事一般法与商事交易惯例的冲突问题 |
二、合同约定的终止事由具有多样性 |
三、合同存在部分终止的情形 |
四、合同终止中存在交互计算的问题 |
第三节 现行法调整第三方物流合同终止的局限性 |
一、交互计算规则的空白 |
二、交易习惯的忽视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第三方物流合同责任的商事特殊性 |
第一节 商事责任的理论基础及分类 |
一、商事责任的理论基础 |
二、商事责任的分类 |
第二节 第三方物流合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
一、民事合同违约责任归责原则 |
二、第三方物流合同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理论分歧 |
三、第三方物流合同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法律规定 |
四、第三方物流合同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应然选择:严格责任 |
第三节 第三方物流合同违约的责任制度形式 |
一、责任主体的分歧与选择 |
二、责任标准的分歧与选择 |
第四节 第三方物流合同违约的赔偿范围与责任限制 |
一、第三方物流合同违约的赔偿范围 |
二、第三方物流合同违约的责任赔偿限制 |
第五节 第三方物流合同的责任期间 |
一、第三方物流合同责任期间的法律规定 |
二、第三方物流合同责任期间的应然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第三方物流合同法律规范的完善 |
第一节 第三方物流合同法律规范的主要问题 |
一、物流合同法律规则的碎片化 |
二、现有规则特别是《合同法》的商事属性不足 |
第二节 完善第三方物流合同法律调整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第三方物流合同有名化的具体方案 |
一、规范概念的选择与界定 |
二、合同主体的法律地位条款 |
三、与合同订立有关的条款 |
四、与合同履行有关的条款 |
五、与合同变更与转让有关的条款 |
六、与合同解除有关的条款 |
七、与合同终止有关的条款 |
八、与合同责任有关的条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4)第四方物流发展的障碍因素及解决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关于第四方物流的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关于第四方物流的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第四方物流:内涵、运作模式、特征及优势 |
2.1.1 第四方物流的内涵及运作模式 |
2.1.2 第四方物流的特征 |
2.1.3 第四方物流的优势 |
2.2 解释结构模型:概述、概念及实施过程 |
2.2.1 解释结构模型理论概述 |
2.2.2 解释结构模型的基本概念 |
2.2.3 解释结构模型的实施过程 |
2.3 向量自回归模型理论 |
第3章 第四方物流发展的障碍因素提炼 |
3.1 第四方物流发展现状 |
3.2 第四方物流发展的障碍因素筛选 |
3.3 构建第四方物流发展的障碍因素层级结构 |
3.3.1 ISM划分系统层次结构的思路及算法 |
3.3.2 建立关联矩阵 |
3.3.3 建立邻接矩阵 |
3.3.4 建立可达矩阵 |
3.3.5 级间划分和按级排列 |
3.4 基于ISM的第四方物流发展障碍因素重要性排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关键障碍因素归类及效应评估 |
4.1 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关键障碍因素归类 |
4.1.1 MICMAC方法概论 |
4.1.2 MICMAC基本原理 |
4.1.3 基于MICMAC方法的关键障碍因素分类 |
4.2 关键障碍因素对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影响 |
4.3 关键因素的计量性质及模型选择 |
4.3.1 组织合理度、专业人才及基础设施计量性质 |
4.3.2 模型选择 |
4.4 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及方法 |
4.5 变量及数据选取 |
4.6 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及实证分析 |
4.6.1 数据处理过程 |
4.6.2 单整与单位根检验 |
4.6.3 协整关系实证检验 |
4.6.4 建立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向量自回归模型 |
4.6.5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第四方物流发展的障碍因素解决路径 |
5.1 第四方物流发展的障碍因素解决路径分析 |
5.2 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关键障碍因素解决对策 |
5.2.1 创建现代物流组织体系 |
5.2.2 引进物流新设备与推广新技术 |
5.2.3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
5.2.4 成立核心企业 |
5.2.5 改善我国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 |
5.2.6 加大物流产业发展力度 |
5.3 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其他障碍因素解决对策 |
5.3.1 推行行业标准 |
5.3.2 转变政府职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5)基于SCP范式的我国第四方物流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第四方物流与SCP相关理论概述 |
2.1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界定 |
2.2 第四方物流的特点 |
2.3 第四方物流产生的原因 |
2.3.1 市场竞争的加剧 |
2.3.2 物流成本降低的内在性要求 |
2.3.3 风险与成本分散化需要 |
2.3.4 物流信息化的发展 |
2.4 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 |
2.5 SCP理论 |
3 第四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3.1 第四方物流发展现状 |
3.2 第四方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1 市场需求不足 |
3.2.2 第三方物流发展不成熟 |
3.2.3 缺乏客户和合作者的信任与认可 |
3.2.4 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
3.2.5 物流高端人才匮乏 |
4 中国第四方物流的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分析 |
4.1 第四方物流的市场结构分析 |
4.2 第四方物流的市场行为分析 |
4.2.1 价格策略 |
4.2.2 服务策略 |
4.2.3 并购重组 |
4.3 第四方物流的市场绩效分析 |
4.3.1 资源配置效率 |
4.3.2 第四方物流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 |
4.3.3 技术进步 |
4.4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互动关系 |
4.5 中国发展第四方物流的优势 |
4.5.1 我国物流业经济发展形势良好 |
4.5.2 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迅速 |
4.5.3 第四方物流本身的优势驱动 |
4.5.4 政策优势 |
5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5.1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1 研究结论 |
5.1.2 政策建议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第四方物流平台在传化智能公路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论文框架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第四方物流概述 |
2.1.1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 |
2.1.2 第四方物流的特点 |
2.1.3 第四方物流要素分析 |
2.2 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 |
2.2.1 虚拟服务商模式 |
2.2.2 联盟服务商模式 |
2.2.3 实体服务商模式 |
2.3 国内第四方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1 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滞后 |
2.3.2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
2.3.3 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
2.3.4 物流管理体制不完善 |
2.3.5 现代物流人才缺 |
第三章 第四方物流相关分析 |
3.1 第四方物流平台行业环境分析 |
3.1.1 第四方物流行业整体情况 |
3.1.2 第四方物流平台的特点 |
3.1.3 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
3.2 第四方物流内部环境分析 |
3.2.1 价值链活动中的服务分析 |
3.2.2 价值链活动中的营销分析 |
3.3 第四方物流价值形成模式分析 |
第四章 第四方物流平台业务模式分析 |
4.1 第四方物流平台业务规模分析 |
4.1.1 第四方物流是分享经济的体现 |
4.1.2 第四方物流的规模效应 |
4.2 第四方物流平台业务流程分析 |
4.2.1 传统物流业务流程的问题 |
4.2.2 第四方物流平台业务流程规范化 |
4.3 第四方物流平台业务交互分析 |
4.3.1 传统物流业务流程交互的问题 |
4.3.2 第四方物流平台构建业务交互通道 |
4.4 第四方物流平台业务创新分析 |
4.4.1 业务创新是传统物流的突破口 |
4.4.2 第四方物流业务创新的关注点 |
4.5 第四方物流平台园区业务分析 |
第五章 传化第四方物流平台业务功能设计 |
5.1 传化公路港现状分析 |
5.2 传化公路港第四方物流平台作用 |
5.2.1 需求整合 |
5.2.2 网络整合 |
5.2.3 服务整合 |
5.2.4 主体整合 |
5.3 传化第四方物流平台各子平台功能设计简介 |
5.3.1 传化第四方物流平台各子平台划分 |
5.3.2 传化第四方物流平台各子平台功能简介 |
5.4 传化第四方物流平台整体功能架构 |
5.5 传化第四方物流平台功能设计 |
5.5.1 传化第四方物流平台业务模式介绍 |
5.5.2 传化第四方物流平台各子平台功能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港口城市第四方物流市场及运作模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第四方物流 |
1.1 第四方物流的含义 |
1.2 第四方物流市场及运作模式 |
1.2.1 第四方物流市场理论 |
1.2.2 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 |
2 我国发展第四方物流的重大意义 |
3 港口城市发展第四方物流市场的策略 |
3.1 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
3.2 建立第四方物流市场的标准 |
4 港口城市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的设计 |
4.1 根据第四方物流服务需求来设计 |
4.2 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第四方物流企业来设计 |
5 总结 |
(8)第四方物流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界定 |
2.1.1 第四方物流的定义 |
2.1.2 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区别 |
2.1.3 第四方物流的服务内容 |
2.1.4 第四方物流的业态主体 |
2.2 第四方物流的成长机理和发展模式 |
2.2.1 第四方物流的成长机理 |
2.2.2 第四方物流的发展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商物流领域引入第四方物流的需求分析 |
3.1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
3.1.1 电子商务规模大发展快 |
3.1.2 电子商务对物流的依赖度高 |
3.2 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概况 |
3.2.1 物流服务行业规模大发展快 |
3.2.2 第三方物流成为发展主力 |
3.2.3 物流发展区域不均衡 |
3.2.4 第三方物流企业整体素质低端 |
3.2.5 行业竞争加剧 |
3.2.6 资本对电子商务物流缺乏热度 |
3.3 电子商务物流引入第四方物流的需求分析 |
3.3.1 电商领域第三方物流供需信息对接的需要 |
3.3.2 降低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的需要 |
3.3.3 提高物流行业的整体素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子商务物流领域引入第四方物流的共赢分析 |
4.1 我国第四方物流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
4.1.1 外部环境综合分析 |
4.1.2 内部因素综合分析 |
4.1.3 SWOT分析结果小结 |
4.2 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协作共赢分析 |
4.3 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收益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四方物流在电商物流领域的实现策略及建议 |
5.1 第四方物流在电商物流领域的介入条件分析 |
5.1.1 技术条件分析 |
5.1.2 法律条件分析 |
5.1.3 企业条件分析 |
5.2 第四方物流在电商物流领域的实现方式 |
5.2.1 建设基于web的第四方电商物流平台 |
5.2.2 健全第四方电商物流平台的功能 |
5.3 第四方物流在电商物流领域运行的对策建议 |
5.3.1 建设会员注册及退出机制 |
5.3.2 完善交易方式 |
5.3.3 加强信用监督管理 |
5.4 第四方物流信息的平台功能与构架分析 |
5.4.1 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分析 |
5.4.2 功能模块划分 |
5.4.3 系统构架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不足与改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物联网的第四方物流运作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物联网和第四方物流理论概述 |
2.1 物联网 |
2.1.1 物联网的概念 |
2.1.2 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
2.1.3 物联网的基本体系 |
2.1.4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
2.2 第四方物流 |
2.2.1 物流的概念 |
2.2.2 第四方物流的内涵 |
2.2.3 第四方物流的特点 |
3 我国物联网与第四方物流发展现状 |
3.1 我国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 |
3.1.1 我国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
3.1.2 我国物联网的应用概况 |
3.2 我国第四方物流产生的原因与发展现状 |
3.2.1 我国第四方物流产生的原因 |
3.2.2 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区别 |
3.2.3 我国第四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
3.3 我国物联网对于第四方物流行业的影响 |
4 基于物联网的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 |
4.1 物联网环境下第四方物流的新特点 |
4.1.1 物流需求反应快速化 |
4.1.2 物流运作过程可视化 |
4.1.3 物流操作系统智能化 |
4.1.4 物流服务质量可控化 |
4.2 物联网环境下的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 |
4.2.1 基于物联网的协同运作型 |
4.2.2 基于物联网的方案集成型 |
4.2.3 基于物联网的行业创新型 |
5 基于物联网的第四方物流运作平台 |
5.1 基于物联网的第四方物流系统 |
5.1.1 基于物联网的第四方物流系统内涵 |
5.1.2 基于物联网的第四方物流系统特征 |
5.1.3 基于物联网的第四方物流系统构架 |
5.1.4 基于物联网的第四方物流系统优势 |
5.2 基于物联网的第四方物流运作平台的结构设计 |
5.2.1 平台设计的原则 |
5.2.2 平台的系统构架 |
5.2.3 平台的主要功能 |
5.3 基于物联网的第四方物流运作平台的流程设计 |
5.3.1 客户订单获取 |
5.3.2 可行性方案制定 |
5.3.3 客户选择方案 |
5.3.4 第三方物流执行物流方案 |
5.3.5 客户对物流服务的反馈 |
5.3.6 第四方物流的创新与改进 |
6 基于物联网的第四方物流运作对策 |
6.1 加大政府对智能物流的支持力度 |
6.2 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
6.3 培养和引进物流人才 |
6.4 建立信息安全体系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第四方物流在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第四方物流概述 |
2.1 什么是第四方物流 |
2.2 第四方物流产生的原因 |
2.2.1 企业利益最大化 |
2.2.2 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 |
2.2.3 全球贸易的迅猛发展 |
2.3 第四方物流的特点 |
2.4 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模式 |
2.4.1 协同运作模式 |
2.4.2 方案集成模式 |
2.4.3 行业创新模式 |
2.4.4 动态联盟模式 |
2.5 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关系 |
2.5.1 两者之间的区别 |
2.5.2 两者之间的联系 |
2.6 我国第四方物流的发展情况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 |
3.1 中小企业的概念与重要性 |
3.2 供应链的概念 |
3.3 供应链管理 |
3.3.1 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
3.3.2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
3.3.3 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原则 |
3.3.4 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体现 |
3.4 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
3.4.1 内部因素分析 |
3.4.2 外部因素分析 |
3.5 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
3.5.1 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 |
3.5.2 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面临的问题 |
3.6 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第四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 |
4.1 第四方物流的作用分析 |
4.1.1 实施第四方物流的充分性 |
4.1.2 实施第四方物流的必要性 |
4.2 第四方物流的四个层次 |
4.3 第四方物流对供应链管理的作用 |
4.4 第四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业务流程 |
4.4.1 可行性 |
4.4.2 效益分析 |
4.4.3 优化决策 |
4.4.4 实施决策 |
4.5 实施第四方物流的效益分析 |
4.5.1 对中小企业的外部效益 |
4.5.2 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效益 |
4.5.3 社会效益分析 |
4.6 中小企业实施第四方物流的利益来源 |
4.7 中小企业实施第四方物流需加强的方面 |
4.7.1 树立现代供应链管理观念 |
4.7.2 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共享 |
4.7.3 企业传统组织结构的变革 |
4.7.4 建立科学的收益激励机制 |
4.7.5 加强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盟 |
4.7.6 第四方物流对于供应链价值的评估 |
4.8 中小企业实施第四方物流的政府支持 |
4.8.1 政府要转变职能建设好物流基础设施 |
4.8.2 政策措施要有利于优化物流业市场结构 |
4.8.3 建立全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
4.8.4 发展政策倾斜战略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企业介绍 |
5.1.1 企业简介 |
5.1.2 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 |
5.2 第四方物流对供应链的优化评估 |
5.2.1 实例说明 |
5.2.2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评估 |
5.2.3 第四方物流对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中国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4PL的“中船工业”互联网+钢贸物流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研究[D]. 刘云娇.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2)
- [2]基于客户旅程地图的第四方物流企业引领战略勾勒[J]. 谢泗薪,杨怡波. 价格月刊, 2020(02)
- [3]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商法调整[D]. 韩伟. 南京大学, 2019(01)
- [4]第四方物流发展的障碍因素及解决路径研究[D]. 牟莹萍. 重庆邮电大学, 2018(01)
- [5]基于SCP范式的我国第四方物流产业研究[D]. 王涛. 广东财经大学, 2017(02)
- [6]第四方物流平台在传化智能公路港的应用[D]. 候国华. 青岛大学, 2017(02)
- [7]港口城市第四方物流市场及运作模式探析[J]. 王育静. 物流科技, 2016(05)
- [8]第四方物流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与实现[D]. 刘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5(04)
- [9]基于物联网的第四方物流运作平台研究[D]. 孙慧.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8)
- [10]第四方物流在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薛健. 河北科技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