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椎动脉椎前部的解剖学及其起源变异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明国[1](2019)在《寰枢椎骨性血管结构与椎动脉一致性观察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运用CTA(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技术对寰枢椎横突孔横径、矢径及椎动脉直径进行测量统计,分析寰枢椎横突孔与椎动脉的相关性及椎动脉变异情况,探讨椎动脉损伤的防范策略。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年期间所有做过颈部CTA的病人资料,分为两个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枕颈畸形组(包括寰枢椎脱位或不稳、寰枕融合、颅底凹陷、小脑扁桃体下疝)。测量轴位上寰枢椎横突孔的横径、矢径和椎动脉的直径。所有数据的测量均在影像科PACS系统上完成。结果(1)A组C1左侧横径为6.71±0.43mm,矢径为6.99±0.46mm,右侧横径为6.45±0.43mm,矢径为6.62±0.58mm,C2左侧横径为7.05±0.40mm,矢径为6.68±0.43mm,右侧横径为6.61±0.53mm,矢径为6.45±0.44mm;C1左侧椎动脉直径为3.98±0.24mm,右侧为3.65±0.26mm,C2左侧椎动脉直径为3.89±0.22mm,右侧为3.61±0.31mm。B组C1左侧横径为6.21±0.97mm,矢径为6.71±1.07mm,右侧横径为6.17±0.76mm,矢径为6.67±0.84mm,C2左侧横径为6.80±0.77mm,矢径为6.39±0.76mm,右侧横径为6.47±0.53mm,矢径为6.16±0.45mm;B组C1左侧椎动脉直径为3.24±1.17mm,右侧为2.53±0.93mm,C2左侧椎动脉直径为3.21±1.13mm,右侧为2.55±0.96mm。(2)A组与B组在C1-C2层面左侧横突孔横径、矢径较右侧横突孔横径、矢径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寰椎同侧横突孔矢径大于横径(P<0.05),枢椎同侧横突孔横径大于矢径(P<0.05);(3)寰枢椎层面左侧椎动脉直径大于右侧椎动脉直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3)A组椎动脉直径与横突孔的横径呈线性相关(Pearson=0.684),横突孔矢径与椎动脉直径相关差(Pearson=0.174);B组颈1-2的横突孔横径、矢径与相应层面的椎动脉直径无显着相关性(均有Pearson<0.3);(4)B组同节段同侧的椎动脉直径测量值离散系数明显较A组大,合并枕颈部畸形导致寰枢椎层面椎动脉孔直径的个体差异明显较正常组大。(5)B组各类椎动脉变异率明显较A组高,B组为70.0%,A组为25.5%。结论1.正常人群寰枢椎椎动脉直径与相应层面横突孔的最短径显着相关2.枕颈部畸形人群椎动脉直径与相应层面横突孔大小无显着相关性3.枕颈部畸形人群椎动脉个体差异,变异率大于正常人群
杨云沛,徐文安,夏明武,贺军,曹树刚,吴倩[2](2017)在《脑血管变异与缺血性卒中》文中指出脑血管结构变异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既往研究显示,结构变异的脑血管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文章就常见的脑血管变异及其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陶晓雪,廖仁昊,陈立英,董畅,冯倩倩[3](2016)在《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vertebral artery dominance,VAD)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stroke,PCIS)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连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优势椎动脉定义为两侧直径相差≥0.3 mn时直径较大的椎动脉,或当两侧直径相差<0.3 mm时与基底动脉直线连接的一侧椎动脉。依据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分型标准将入选病例分为前循环缺血性卒中(an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stroke,ACIS)组和PCIS组。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VAD与PCIS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2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ACIS组172例(76.1%),PCIS组54例(23.9%)。54例(23.9%)存在VAD,其中左侧优势38例(70.3%),右侧优势16例(29.7%)。PCIS组存在VAD的患者构成比显着高于ACIS组(55.6%对14.0%;x2=39.115,P<0.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AD是患者发生PCIS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3.60,95%可信区间6.9027.01;P<0.001)。结论VAD与PCIS发病密切相关,VAD是PCIS的独立危险因素。
陶晓雪[4](2016)在《椎—基底动脉变异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椎-基底动脉系统是后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供血给大脑后部以及后颅窝结构。Savitz等研究显示,在脑血管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CVD)患者中,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ICVD)患者约占80%,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虽在所有缺血性脑血管病中仅占20%,但与前循环相比具有病情重、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创性脑血管检查方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发现很多患者的椎-基底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而在临床工作中,医生一般多关注血管有无狭窄与闭塞,对血管的弯曲和优势认识不足。本研究通过对PCI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的调查,探讨基底动脉弯曲及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第一部分基底动脉弯曲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弯曲(basilar artery curvature)与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进而增加对脑血管病的认识,为以后临床诊断和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在保定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2013年11月-2014年10月)的后循环缺血患者,同时收集无颅内病变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97例进行分析,详细记录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构成等)、血管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依据头颅MRA检查结果及Giang等提出的基底动脉弯曲标准,将后循环缺血患者分为弯曲组与无弯曲组,分析基底动脉弯曲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研究536名患者,其中对照组139例,男性77例,女性62例,年龄60.40±11.60;PCI组397例,男性220例,女性177例,年龄61.70±10.70。pci组中,基底动脉弯曲者127例占32.0%(127/397),基底动脉无弯曲者270例占68.0%(270/397);弯曲者中c型43例,反c型21例,s型16例;基底动脉延长者149例占37.6%(149/397);其中同时存在基底动脉弯曲与延长者98例占24.7%(98/397)。pci组与对照组在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构成等)及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底动脉弯曲(or3.68,95%ci3.3112.75;p<0.001)和基底动脉延长(or3.45,95%ci3.7916.55;p<0.001)是后循环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底动脉弯曲与后循环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基底动脉弯曲和基底动脉延长是后循环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vertebralarterydominance,vad)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posteriorcirculationischemiastroke,pcis)的相关性;进而增加对脑血管病的认识,为以后临床诊断和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连续收集在保定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2014年11月-2015年10月)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93名,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26例患者进行研究,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构成等)、血管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以两侧椎动脉直径相差≥0.3mm,或当两侧椎动脉直径相差≤0.3mm时与基底动脉直线连接一侧作为vad的判定标准。依据梗死部位将入选病例分为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nteriorcirculationischemiastroke,acis)组和后循环缺血性卒中(posteriorcirculationischemiastroke,pcis)组,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226例患者,acis组172例(76.1%),pcis组54例(23.9%)。vad患者共有54例,左侧优势38例(70.3%),右侧优势16例(29.7%),pcis组患者中30例(55.6%),acis组中24例(14.0%)。既往卒中或tia病史(14.8%对7.0%;卡方值=3.130;p=0.077)、心房颤动(13.0%对5.8%;卡方值=3.019;P=0.082)和VAD(55.6%对14.0%;卡方值=39.115;P<0.001)以上因素在PCIS组与ACIS组存在显着性差异。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AD是患者发生PCIS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3.60,95%CI6.9027.01;P<0.001)。结论: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椎动脉优势是造成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俊红[5](2015)在《椎—基底动脉系统变异DSA检查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后循环缺血是常见的缺血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占缺血性卒中约20%~25%,预后往往不良。以往研究注重血管外因素,而忽视了血管本身的变异。本文旨在探讨椎-基底动脉系统变异的种类及DSA影像学特征,提高对椎-基底动脉系统变异及其临床意义的认识。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间行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的124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对DSA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椎-基底动脉系统变异的种类及其合并其他血管病变的情况,并对其分布、形态进行观察以及其临床意义方面进行讨论。结果:在本组124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例中,共检出椎动脉起源变异26例(2.09%),其中男性20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5.2岁。共发现椎动脉发育不良328例(26.5%),男性256例,女性72例,其中检出单侧椎动脉发育不良314例,合并后循环缺血206例(发育不良侧发生后循环缺血比率占18.47%(58/314),发育正常侧发生后循环缺血比率占47.13%(148/314)),发育正常侧发生后循环缺血高于发育不良侧,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动脉发育正常侧314例中伴狭窄293例,其中椎动脉正常侧狭窄程度>70%142例,发生后循环缺血比率占44.37%(130/293),狭窄程度<70%151例,发生后循环缺血比率占6.14%(18/293),椎动脉正常侧狭窄程度与后循环缺血发生存在显着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现窗式椎动脉或基底动脉5例(0.05%),男性4例,女性1例,成窗位置位于椎-基底动脉交界或基底动脉起始处3例,椎动脉起始处1例,椎动脉V3段1例,均未发现与其供血区相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发现原始三叉动脉4例(0.03%),男性3例,女性1例,均属SalztmanⅠ型,未发现与原始三叉动脉区相一致卒中。共发现胚胎大脑后动脉共110例(8.9%),男性49例,女性61例,合并椎动脉发育不良66例:双侧胚胎大脑后动脉38例,合并双侧椎动脉发育不良全14例,合并单侧椎动脉发育不良12例(LV3例,RV9例);左侧胚胎大脑后动脉32例,合并双侧椎动脉发育不全2例,合并单侧椎动脉发育不良20例(LV9例,RV11例);右侧胚胎大脑后动脉40例,合并双侧椎动脉发育不良4例,合并单侧椎动脉发育不良14例,(LV9例,RV5例);胚胎大脑后动脉与非胚胎大脑后动脉合并椎动脉发育不良两者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椎-基底动脉系统变异在后循环缺血发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一侧椎动脉发育不良,对侧优势椎动脉病变时容易导致后循环脑梗死。2.认知并掌握椎-基底动脉系统变异的DSA影像学表现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对脑血管病的明确诊断,以及介入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白海威,祝琳,刘青蕊[6](2015)在《椎动脉发育不全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椎动脉发育不全(vertebral artery hypoplasia,VAH)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stroke,PCIS)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诊断为缺血性卒中并行头颅MRI和颈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VAH定义为椎动脉直径<2 mm且全程纤细或不显影。根据发病部位分为前循环缺血性卒中(an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stroke,ACIS)组和PCIS组,对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37例患者,ACIS患者96例(70.07%),PCIS患者41例(29.93%)。共有37例(27.01%)诊断为VAH,其中左侧13例,右侧24例;女性14例,男性23例。女性VHA检出率(29.17%)高于男性(25.8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5;P=0.676)。PCIS组TOAST分型(χ2=6.710;P=0.035)、合并缺血性心脏病(14.6%对61.5%;χ2=25.262,P<0.001)和VAH(58.5%对13.5%;χ2=29.505,P<0.001)与ACIS组存在显着性差异。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AH与PCIS独立相关(优势比10.788,95%可信区间3.86330.131;P<0.001),而合并缺血性心脏病与ACIS独立相关(优势比0.082,95%可信区间0.0240.278;P<0.001)。结论 VAH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并不少见,可能促进了PCIS的发生。
王贺新,张婷婷,王正,杨涛,董少义,汪超[7](2014)在《CT血管成像显示椎动脉解剖变异》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椎动脉起源变异与走行变异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椎动脉起源变异和(或)走行变异患者的MSCTA资料,应用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和高级血管分析等后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分析椎动脉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的相关性。结果114例中,67例仅走行变异,2例仅起源变异,45例同时具有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起源变异与走行变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67,P<0.05),比值比为194.44,95%CI为46.13819.67。结论椎动脉起源变异与走行变异间存在相关性,起源变异是导致走行变异的重要因素。MSCTA可以清晰客观地显示椎动脉的起源变异和走行变异,对了解椎动脉变异的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案的制订有重要价值。
白海威[8](2014)在《椎动脉发育不全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模式在发生着改变,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亦日渐增长。脑卒中是致使中老年人死亡、残疾的重要因素,对中老年人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损害,严重影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1个月、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3%,71%和46%。Savitz等研究指出在脑卒中患者中,80%是缺血性脑卒中,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约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20%。后循环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各分支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和颞叶后部以及上段脊髓,这些解剖结构复杂而且关键。PCI一旦发生,较前循环梗死病情复杂,死亡率高,对人类的危害极其严重。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超声及神经介入技术的广泛应用,椎动脉发育不全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设备软件以及硬件发展,尤其是梯度磁场技术发展,磁共振扫描速度愈来愈快,一种新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方法即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resonance angiography,3D CE MRA)应运而生。3D CE MRA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相对于普通磁共振血管成像,对颈部血管显示更加清晰。本次研究通过颈部3D CE MRA测量椎动脉V2段直径,比较椎动脉发育不全在前循环梗死以及PCI中的分布,探讨椎动脉发育不全在PCI中的影响和病理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于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7例,全部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发病时间在1周内,其中男性64例,女性33例,年龄为2590岁,平均年龄为(65.91±11.68)岁。根据病变部位,将患者分为前循环组(对照组)及后循环组。入院时行头颅CT,排除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收集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在无磁共振检查禁忌的情况下,应用Siemens Tim--avanto1.5T超导型磁共振系统于住院3天内行头颅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颈部3D CE MRA检查。颈部3D CE MRA上,根据Fisher定义椎动脉发育不全的诊断标准,将椎动脉直径<2mm且全程纤细或不显影者定义为椎动脉发育不全。为确保可靠性,每位病人颈部3D CE MRA上椎动脉直径分别由两位影像科技师测量。通过颈部3D CE MRA检测前循环组(对照组)及后循环组患者中椎动脉发育不全的分布差别,分析椎动脉发育不全在PCI中的影响和病理意义。全部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性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两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一般资料9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前循环组为68例(70.10%),后循环组为29例(29.90%);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吸烟、饮酒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椎动脉发育不全本组97例患者中,共有22例(22.68%)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断为椎动脉发育不全;其中左侧椎动脉发育不全为7例(31.82%),右侧椎动脉发育不全为15例(68.18%);男性14例,女性8例;无双侧椎动脉发育不全患者。3椎动脉发育不全在两组发生比例后循环组(29例)椎动脉发育不全17例(58.62%);前循环组(68例)椎动脉发育不全5例(7.3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椎动脉发育不全/PCI29例PCI患者,包括2例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和27例后循环梗死。其中,2例TIA患者均合并右侧椎动脉发育不全;27例后循环梗死中,右侧椎动脉发育不全为9例,左侧椎动脉发育不全为6例。结论:1椎动脉发育不全是PCI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当患者有椎动脉发育不全时,更应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以及饮酒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以降低PCI发病率。2椎动脉发育不全多发生于单侧,以右侧多见,双侧椎动脉发育不全较罕见。3椎动脉发育不全患者,性别无明显差别。4无创性颈部3D CE MRA,可早期诊断椎动脉发育不全,为早期防治PCI提供客观依据。
刘斌[9](2013)在《颈部血管与颈椎相关疾病的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头晕和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各年龄组均有发病,涉及临床多个学科,如神经内科疾病、心血管疾病、耳源性、眼源性、颅内肿瘤、颈椎疾患等均可引起。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强度的增加,这样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且趋于年轻化。目前把与颈有关的以眩晕为主的一组症候群称为颈性眩晕,归因于椎基底动脉系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国外最先由barre和lieou提出,因而被称之为barre-lieou综合征。而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insufficiency type, CSA)被认为是引起颈性眩晕的重要因素,是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常见病,在颈椎病发病率中占第二位。但关于CSA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一直存在争议,国外鲜见报道,国内于1993年召开的第四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肯定了这一诊断。就其发病机制早期一些学者认为颈椎间盘后侧方突出粘连并固定于椎动脉(vertebra artery, VA)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椎间盘退变使椎间隙和横突间距缩小,导致椎动脉扭曲以及颈椎力学平衡失调机械性压迫刺激是导致VBI的主要原因。但目前许多临床研究证明椎动脉周围神经丛受到激惹才是引发椎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交感因素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由于颈椎不稳刺激颈部的交感神经,交感缩血管兴奋导致的局部椎动脉收缩而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系供血不足,尸体解剖似乎印证了这一点,发现交感神经纤维广泛分布人椎动脉外膜,临床采用高位硬膜外阻滞治疗此类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也有很多专家将椎动脉外膜剥离术和颈椎稳定手术运用于临床,亦收到良好的效果。由于椎动脉被认为在脑部供血中起重要作用,很多学者报道椎动脉损伤常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如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迟发出血、血栓、栓塞、脑出血等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手术中损伤椎动脉也是手术医生比较担心的问题,对诸如椎弓根螺钉植入等手术方法产生很多顾虑。然而在临床中发现大量以非眩晕就诊的患者在检查中发现一侧椎动脉变细或闭塞,但并无眩晕的症状,而很多眩晕的患者却并无椎动脉的变化。在由于外伤或手术操作损伤一侧或双侧椎动脉的患者也并未表现出脑及延脊髓缺血的症状。那么椎动脉型颈椎病又如何解释?面对如此相驳的临床现象,我们该认真的思考究竟椎动脉在脑部供血中到底起多大作用?为什么单侧椎动脉闭塞或外伤致椎动脉损伤的患者没有脑缺血的临床表现?而临床确实存在大量的眩晕患者,而且根据目前理论治疗有效。从理论上讲椎动脉缺血后Willis环完全可以形成良好的颅底脑部循环代偿,由颈内动脉发出的后交通动脉实现再循环,不过临床资料表明,Wills环存在很大变异,且早被神经科医生重视,认为与脑梗和动脉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否可以推断如Willis环变异,椎动脉末端的基底动脉所形成的大脑后动脉起主要供血作用时,任何因素引起的椎动脉缺血都会导致脑缺血,引发眩晕等临床症状。如Willis环结构完整或椎动脉不起主要供血作用时椎动脉缺血甚至断裂均不会影响脑部供血。提示我们是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定义和手术操作损伤椎动脉的危险性以及颈性眩晕的真正原因进行重新评估。本研究通过临床患者的椎动脉MRA、CTA以及彩超资料以及不同方法治疗临床颈性眩晕的患者的效果,同时结合动物实验结扎兔左侧椎动脉后颈部血管代偿性血流量变化及脑组织病理改变情况来探究椎动脉与脑部供血的关系,希望能够为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依据。目的:1.从动物基础实验角度——通过结扎兔左侧椎动脉,检测兔颈部血管代偿性血流变化以及脑组织病理改变,来验证椎动脉与脑缺血的关联性。2.从临床角度——通过评估不同方法治疗颈性眩晕的患者来发现颈性眩晕的病因构成比例及诊治方法。3.从影像学角度——1)通过临床患者的颈部血管彩超资料来明确颈部血管情况和血流情况以及颈部血管病变的构成;2)通过总结患者MRA及CTA资料来评判椎动脉缺血与临床颈性眩晕的关系;3)通过患者CTA检查集合MRA检查来明确椎动脉变异及损伤情况,为临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治提供指导依据;4)通过患者Willis环CTA的分型来评估“椎动脉—Willis环—脑缺血”之间的潜在关系。方法:1.建立兔结扎左侧椎动脉模型,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方法检测实验组16只日本大耳兔在椎动脉结扎前后及8只空白对照假手术前后颈部血管的血流变化情况;利用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观察结扎椎动脉后脑部缺血、坏死情况。2.对临床确诊为颈性眩晕的147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并设立30例高位硬膜外组和30例枕颌带牵引组对交感型颈椎病引起的颈性眩晕进行治疗效果评价。3.统计分析临床200例眩晕患者颈部血管彩超的资料来得出颈部血管的指标和颈部血管病变的构成。4.统计分析200例眩晕组与200例非眩晕组患者椎动脉MRA变化的情况来间接推断椎动脉与眩晕的情况。5.随机设计临床行椎动脉CTA的100例患者,明确椎动脉变异情况及损伤情况,指导手术方案。6.对临床行头部CTA检查的200例患者行Willis环分型,观察其脑部供血的分区,间接评价椎动脉与脑供血的关系。结果:1.为响应动物保护法尽量减少实验动物数量,我们选择16只日本大耳兔作为实验组单纯结扎兔流速较快的左侧椎动脉来造模,选8只假手术作为空白对照,术后测量均选代表性的1个时段来测量术后变化,选择术后23小时测血流,术后24小时做病理。结果发现:1)椎动脉、搏动指数及最大流速、阻力指数左侧明显高于右侧,管径左侧大于右侧;结扎左侧椎动脉后右侧椎动脉最大流速、最小流速、平均流速和阻力指数均高于结扎前;管径术后大于术前。2)左侧颈总动脉管径大于右侧;颈总动脉在左侧椎动脉结扎后最大流速、平均流速、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术高于术前。3)左、右侧颈内动脉无差别;右侧颈内动脉在左侧椎动脉结扎后最大流速、最小流速均高于术前,左侧颈内动脉在左侧椎动脉结扎后脉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术后高于术前。4)病理结果HE染色显示术后脑组织无缺血坏死表现。2.建立1个评分标准,供临床参考。对147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病因分析,交感型90例,对于此类患者行高位硬膜外阻滞见效快,优良率高;椎动脉病变所致11例,4例为钩椎关节压迫,5例为颈椎不稳,2例为椎动脉狭窄,45例颈部血管因素患者其中仅2例为椎动脉粥样板块,硬化所致,颈总动脉病变占46.7%。3.200例眩晕组和200例非眩晕组患者椎动脉变异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临床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200例眩晕患者,存在病变的73例(36.5%),病变是眩晕的重要原因,病变患者颈部血管血流存在明显异常。4.椎动脉存在很多变异,但不影响脑部供血,单侧椎动脉损伤一般不会引起脑部缺血改变,但可正确指导手术方案,防止医源性椎动脉损伤。5.根据椎动脉和脑供血的关系我们可将Willis环分为对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意义的几型:类型Ⅰ型——完整型:Willis结构完整,椎动脉的病变对脑供血的影响很小。类型Ⅱ型——前循环完全替代型:此型Willis结构不完整,颈内动脉进入颅内分出2支形成Willis环的前交通及大脑前动脉,2支经后方支配小脑区域,可形成良好的脑部供血,由前方替代了椎动脉后方的供血,如椎动脉发生损伤断裂,即使是双侧断裂也不影响脑部供血。类型Ⅲ——前循环部分替代型:此型患者由颈内动脉进入颅内分出2支形成Willis环的前交通动脉和大脑前动脉,1支经后方支配一侧小脑区域,另一侧小脑区域由椎动脉供血,如椎动脉发生损伤或供血不足可引起一侧脑部缺血症状。类型Ⅳ——前后分离型:此型未形成完整的Willis环,颈内动脉发出分支供应前部血供,椎动脉供应后部血供,分离供应脑部血运,中间无交通动脉,此时椎动脉起主要供血作用,椎动脉损伤或供血不足时可引起后部脑供血不足。
白海威,刘青蕊[10](2013)在《椎动脉发育不全与后循环缺血及REG》文中指出后循环缺血包括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后循环梗死。随着神经影像学和电生理学的发展和相关临床研究,对后循环缺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椎动脉发育不全为一种先天性血管变异,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椎动脉发育不全可能是后循环缺血的加重因素。
二、椎动脉椎前部的解剖学及其起源变异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椎动脉椎前部的解剖学及其起源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寰枢椎骨性血管结构与椎动脉一致性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疗与发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椎—基底动脉变异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基底动脉弯曲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椎—基底动脉系统变异DSA检查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一般资料 |
3.2 设备 |
3.3 方法 |
3.4 图像分析 |
3.5 评价方法 |
3.6 统计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椎-基底动脉系统变异 |
4.1.1 椎动脉起源变异 |
4.1.2 椎动脉发育不良 |
4.1.3 椎-基底动脉系统成窗变异 |
4.1.4 颈-基底动脉吻合变异 |
4.1.5 胚胎大脑后动脉 |
第5章 讨论 |
5.1 椎动脉起源变异的临床意义 |
5.2 椎动脉发育不良的临床意义 |
5.3 椎-基底动脉系统成窗变异的临床意义 |
5.4 颈-基底动脉吻合变异的临床意义 |
5.5 胚胎大脑后动脉的临床意义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CT血管成像显示椎动脉解剖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8)椎动脉发育不全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椎动脉发育不全与后循环缺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颈部血管与颈椎相关疾病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结扎兔左侧椎动脉后颈部血管血流代偿变化及对脑组织血供的影响的病理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颈源性眩晕发病机制与诊治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椎动脉和脑缺血关系的临床评价及椎动脉CTA检查的临床意义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椎动脉发育不全与后循环缺血及REG(论文提纲范文)
一、VAH及其发生机制 |
二、VAH与基底动脉 |
三、VAH与PCI |
四、VAH、PCI与后循环血流动力学 |
五、VAH与REG |
四、椎动脉椎前部的解剖学及其起源变异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寰枢椎骨性血管结构与椎动脉一致性观察研究[D]. 徐明国. 郑州大学, 2019(08)
- [2]脑血管变异与缺血性卒中[J]. 杨云沛,徐文安,夏明武,贺军,曹树刚,吴倩.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7(01)
- [3]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J]. 陶晓雪,廖仁昊,陈立英,董畅,冯倩倩.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6(04)
- [4]椎—基底动脉变异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研究[D]. 陶晓雪. 承德医学院, 2016(02)
- [5]椎—基底动脉系统变异DSA检查及临床意义[D]. 张俊红. 吉林大学, 2015(09)
- [6]椎动脉发育不全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J]. 白海威,祝琳,刘青蕊.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5(01)
- [7]CT血管成像显示椎动脉解剖变异[J]. 王贺新,张婷婷,王正,杨涛,董少义,汪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03)
- [8]椎动脉发育不全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研究[D]. 白海威. 河北医科大学, 2014(09)
- [9]颈部血管与颈椎相关疾病的关联性研究[D]. 刘斌. 重庆医科大学, 2013(12)
- [10]椎动脉发育不全与后循环缺血及REG[J]. 白海威,刘青蕊.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