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固态锂电池的电解质和正极薄膜材料的研究

基于全固态锂电池的电解质和正极薄膜材料的研究

论文摘要

全固态薄膜锂电池一般是由正极薄膜、电解质薄膜和负极薄膜三部分组成,其薄膜材料与传统电池的粉体材料相比有其特殊性,并不是传统材料薄膜化的简单照搬,本文就是围绕着基于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的正极和电解质薄膜材料来展开论述的。对于正极薄膜材料,我们最初的思路是把传统的粉体材料薄膜化,并进行掺杂改性,以满足其在薄膜电池中的实际应用需求。首先,我们通过射频磁控溅射法成功制备了纳米晶的纯锂锰氧(LMO)薄膜,其在3V和4V区域表现出明显且对称的电化学活性,这与LiMn2O4粉体的电化学特性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在全固态环境中没有Mn2+离子的溶解,Li/LiPON/LMO薄膜电池在大的电位范围2-4.8V内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可逆容量为78μAh/cm2-μm。但是LMO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具有1V电位突跃的两个平台被认为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利的,所以我们通过在LMO中掺入过量ZrO2以制备成LMZO薄膜来改性,ZrO2由于其低的热传导性、化学惰性和强的硬度,被认为是可以抑制高温退火或长期循环后LMO薄膜晶粒生长的合适材料。Li/LiPON/LMZO薄膜电池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电化学行为,消除了LMO两个独立平台间的1V突跃,但LMZO仍然具有与LMO一样的1.7个Li的插入量,可逆容量可维持在53μAh/cm2-μm。事实上,对于大多数的正极材料,为了获得具有高电化学活性的理想晶型,高温合成过程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于我们的薄膜电池来说,高温过程不利于薄膜电池制备流程与一般的微电子工艺兼容,而且晶态结构薄膜的表面颗粒较大,表面较粗糙,不利于与固体电解质的界面匹配。所以我们希望开发出能低温沉积制备,且无需高温退火处理的非晶态正极薄膜,以满足大部分微电子器件有源集成的潜在需要,而且非晶态特点使薄膜具有平滑表面,可以保证薄膜电池具有长的循环寿命和平滑的电极/电解质界面,避免薄膜电池在长时间电化学过程中的界面退化甚至短路。其实,由于退火过程中电极表面晶粒生长的有效控制,上述LMZO薄膜已经体现出比LMO更平滑的电极/电解质界面,但是高温处理的避免和非晶态薄膜形式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受非晶态FePO4粉体材料具有较好电化学活性的启发,我们首次用射频磁控溅射制备不非晶态的FePO4和掺氮磷酸铁(FePON)正极薄膜,并分别将它们集成到全固态薄膜锂电池中。低温制备的FePO4薄膜被证明具有更大的体积比容量,但是由于动力学限制,可逆容量只能维持在20μAh/cm2-μm左右。而在N2下制备的FePON薄膜可得到大得多的体积比容量,首次放电容量为63μAh/cm2-μm,是FePO4容量的3倍左右,从循环伏安曲线看,FePON容量的大幅提高是由于其在1.7V和2.4V区域出现一对额外的CV峰引起的。另外,拉曼光谱和XPS说明了FePON中N插入可能破坏了PO43-聚阴离子框架。为了进一步考察N插入对薄膜电化学行为的改善,我们从动力学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分别制备了基于FePON和FePO4薄膜的三明治结构体系和全固态电池体系,并采用交流阻抗技术进行定量分析。从三明治结构可以得到,FePON和FePO4薄膜的离子导电率分别为2.5×10-8S/cm和7.5×10-10S/cm,两者的电子导电率则分别为2.6×10-8S/cm和2.7×10-6S/cm,可以看出,FePON的离子和电子导电率更加趋于平衡,与FePO4相比,掺氮使薄膜离子和电子导电率发生相反变化,这很可能是由N掺入产生了O缺陷造成的。从不同温度下的离子导电率可以得出FePON和FePO4薄膜的活化能均为0.72eV,而电极/电解质界面的活化能相对更小,为0.25eV,暗示着非晶态薄膜层间的致密接触,有利于Li+在界面的传输。在全固态薄膜电池结构中,由于N的掺入,电池在不同电位下的电荷传输电阻大幅度下降,Li+在FePON和FePO4薄膜中的平均扩散系数分别为1.7×10-11cm2/s和1.2×10-13cm2/s,说明了N掺杂有利于Li+在固态电极中的扩散。另一方面,我们知道传统的正极材料往往只有一个反应活性中心,当然也有一些材料具有多个活性中心,但是这些材料或者分子量较大,或者充放电时易发生结构坍塌,这些都会限制材料的质量比容量。但是对于应用于薄膜电池的薄膜正极材料来说,体积比容量才是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所以我们可以考虑一些虽然分子量大,但具有多反应活性中心的物质,以制备成高密度的致密薄膜来提高薄膜电池的体积比容量。本文我们选择了基于活性聚阴离子框架(WO4)2-的CuWO4和LiFe(WO4)2作为多活性中心正极薄膜,它们都由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首先,经XRD和SEM表征,可认为三斜相的CuWO4薄膜由20nm尺寸的纳米晶粒组成。Li/CuWO4液态模拟电池的首次放电容量可达192mAh/g,在2.5V和1.6V区域可以分别观察到对应于Cu2+/Cu0和W6+/W4+的两个独立放电平台,但是可能由于在电化学过程中电极/电解液界面恶化或Cu离子溶解,CuWO4薄膜电极会经历结构的变化及容量的衰减。基于CuWO4在不同充放电状态下的TEM和SAED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个涉及取代反应的两步反应机理,认为(WO4)2-框架在还原分解后可重新形成,原来很好晶型的CuWO4在电化学循环后可维持不变。然后,我们把CuWO4薄膜正极成功组装到了以LiPON为固体电解质的全固态薄膜锂电池中,其首次放电容量可达145μAh/cm2-μm,由于在全固态体系中不存在界面恶化和Cu离子溶解等问题,所以在后续循坏中电极结构和电化学曲线变化不大。非晶态LiFe(WO4)2正极薄膜可同时实现上述多反应活性中心设计和低温沉积制备两大目标。Li/LiFe(WO4)2液态模拟电池首次放电容量可达198mAh/g,3V和1.5V区域的两个独立放电平台分别对应Fe3+/Fe2+和W6+/Wx+(x=4或5),300次循环后,可逆放电容量仍可维持在110mAh/g左右。基于不同电位下的XPS和TEM测量,可以认为与Fe和W有关的两个氧化还原中心是电化学可逆的,且在最初的一些循环中非晶态的LiFe(WO4)2薄膜有逐步结晶化的趋势,从而导致1-2V电位区域内容量的连续衰减。LiFe(WO4)2薄膜的另一大优势则体现在其在大电流密度下的容量维持性和稳定性,其在50μA/cm2下的体积比容量稳定在60μAh/cm2-μm左右。固体电解质薄膜作为薄膜电池成败的关键,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可供选择的薄膜电解质类型并不是很多,而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机电解质薄膜材料是具有较高锂离子导电率、良好电化学稳定性的含氮磷酸锂薄膜(LiPON)。为了进一步提高LiPON的离子导电率,需要提高LiPON中N的掺入量,这就需要设法改进薄膜的沉积技术,我们就是通过在磁控溅射装置中加入电子回旋共振(ECR)等离子体来辅助沉积薄膜,以提高LiPON的含N量和离子导电率。在ECR功率为200W时N/P比最佳,为0.65,由交流阻抗谱分析,此条件下LiPON薄膜的电导率约为8*10-6S/cm。另外,传统的制备LiPON薄膜的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存在沉积速率低、沉积面积小等缺点,且LiPON薄膜本身易潮解,所以我们采用电子束蒸发这一新方法来制备锂镧钛氧(LLTO)薄膜以取代LiPON,这一方法可大大增加薄膜沉积的效率。为了制备高性能的LLTO薄膜,电子束功率是至关重要的因素。600W电子束功率下的LLTO沉积薄膜具有最大的离子导电率,为1.8×10-7S/cm,活化能为0.32eV。从XRD和SEM,在不同电子束功率下的薄膜都表现出非晶态结构,但是薄膜的表面形貌在不同功率有不同的特点,而XPS测试显示更高的功率使LLTO薄膜中有更多的La,这有助于薄膜离子导电率的提高。而基于非晶态LLTO薄膜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也已被成功制备,并在3-4.4V区域内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固体微电池的容量,我们要尽量提高不同功能薄膜间的接触面积,而二维固体电池薄膜间的平面接触面积必然有限,所以,开发具有高比表面积的三维形貌电极材料正在成为研究热点,碳微电机械体系(C-MEMS)正是其中的一种流行材料。作为本论文的拓展,我们对CMEMS的一种三维模型—微网碳膜(CMNFs)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期望它在三维全固态微电池领域有潜在的应用。这种材料由微机械加工技术制备,包括SU-8光刻胶的图形模式制定和两步高温分解过程,通过TEM表征,CMNFs为短程有序金刚石相和非晶态碳相的混合体。CMNFs的首次放电容量可达350μAh/cm2,在后续的循环中,可逆容量很好地维持在100μAh/cm2左右,与层状的石墨碳相比,CMNFs的类似电容行为的充放电曲线和宽的CV峰暗示了更复杂的电极反应过程。在100次循环后,原来的三维形貌可以很好地维持,没有出现结构坍塌或碳网破裂的情况,根据CMNFs图形在电解液渗透效应的自调整现象,我们给出了一个Li离子在CMNFs中可能的迁移路径,即在没有温度梯度的高温退火下,大部分Li离子的脱嵌路径是平行于CMNF微网边的横截面的。由于网状结构的连续性和节点固定等特点,CMNFs被认为可以提供许多令人感兴趣的信息,而作为一种三维电极材料,其下一步目标是探寻在三维固态微电池中应用的可能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薄膜电池的概况与应用
  • 1.2 薄膜电池的发展历程
  • 1.3 薄膜电池的微加工技术
  • 1.4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
  • 2.1 薄膜的制备
  • 2.1.1 磁控溅射技术
  • 2.1.2 电子束蒸发技术
  • 2.1.3 真空热蒸发技术
  • 2.2 靶材料的制备
  • 2.3 薄膜材料的物理结构表征
  • 2.4 薄膜材料的电化学测定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掺杂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薄膜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薄膜的形貌结构表征
  • 3.3.2 基于全固态电池的薄膜电化学
  • 3.3.3 LMO和LMZO薄膜的交流阻抗比较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4和FePON正极薄膜的研究'>第四章 非晶态FePO4和FePON正极薄膜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薄膜'>4.3.1 不同退火条件下的FePO4薄膜
  • 4.3.2 N插入对薄膜电化学的改善
  • 4与FePON导电率的比较'>4.3.3 FePO4与FePON导电率的比较
  • 4与FePON薄膜电池的动力学分析'>4.3.4 基于FePO4与FePON薄膜电池的动力学分析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活性聚阴离子框架的钨酸盐正极薄膜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4电池的电化学性能'>5.3.1 Li/CuWO4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4薄膜的反应机理'>5.3.2 CuWO4薄膜的反应机理
  • 4的全固态薄膜锂电池'>5.3.3 Li/LiPON/CuWO4的全固态薄膜锂电池
  • 4)2薄膜的电化学性能'>5.3.4 LiFe(WO42薄膜的电化学性能
  • 4)2薄膜的电极反应过程'>5.3.5 LiFe(WO42薄膜的电极反应过程
  • 4)2薄膜的动力学分析'>5.3.6 LiFe(WO42薄膜的动力学分析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非晶态无机固体电解质薄膜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ECR等离子体辅助溅射沉积LiPON薄膜
  • 6.3.2 不同电子束功率下LLTO薄膜的形貌结构
  • 6.3.3 LLTO薄膜的电化学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三维微网碳膜电极的电化学及形貌演化
  • 7.1 引言
  • 7.2 实验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CMNFs的三维形貌及其电化学
  • 7.3.2 锂离子在CMNFs中的路径及阻抗分析
  • 7.4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专利申请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基于全固态锂电池的电解质和正极薄膜材料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