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静风荷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值模拟,静风荷载,拱桥,大跨度
静风荷载论文文献综述
贾巧燕,穆新盈,朱立军[1](2019)在《静风荷载作用下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位移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贵州某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通过对静风荷载下大跨度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其所产生的最大位移进行模拟计算,并使用有限元计算方式建立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梁体、墩台、基础相互作用的一体化模型,对静风荷载作用下的桥位移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梁体、墩台在静风荷载的作用下会有较大的横向位移产生,在梁体中间位置出现最大值;在梁体、墩台等位置受到最大静风荷载时,横向位移生成的轨向不平顺值要比高速铁路产生的不平顺管理值小得多。在静风荷载下,桥体的桥型对其高墩所产生的横向位移数值影响效果并不明显,当该桥体呈现连续桥梁和连续刚构桥时,边墩墩顶的横向位移相差为0.51 mm;中墩墩顶横向位移分别为7.0、6.7 mm。高墩大跨桥梁纵向位移会受到不同桥型的影响。在不同初始荷载集度达到极限状态时,内力和位移曲线形状非常相似,这说明根据设计的初始荷载集度,计算得到的位移变化曲线可对结构极限承载力进行精确分析。(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梁衍铭[2](2019)在《高层建筑位移与层间位移角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各地不断涌现,该类建筑不仅提高了城市土地利用率,而且彰显出城市的现代化水平。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使得结构变得越来越柔,结构阻尼比较小,风荷载卓越频率与结构固有频率两者靠近,因此这类建筑对风荷载作用敏感,脉动风荷载作用显着,所以对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风的研究越发具有意义。除了位移响应外,高层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响应同样是考量结构安全性、舒适性及经济性的重要指标。而现存的等效静力风荷载多侧重关注位移响应,而在复杂的超高层建筑结构中,可能出现竖向刚度不均匀的情况,即可能出现等效静力风荷载计算得到的位移响应能有效反映实际情况,而忽略了层间位移角响应的准确性。为研究超高层建筑物风荷载作用,本文基于刚性模型同步测压试验,对CAARC(Commonwealth Advisory Aeronautical Research Council)标准模型表面风压系数随风向角、水平位置及竖向高度变化的分布规律,及测压点之间的相关性展开了建筑物表面风压分布特性研究,验证了风洞试验数据的正确性。为研究不同风致振动分析方法的优劣,利用上述获得的风洞试验风压时程数据对时域与频域分析方法,以及CQC法、SRSS法、HEM法等不同的频域分析方法的优劣性进行了对比,并推导了频域内层间位移角响应计算公式,通过算例验证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针对前述问题,讨论了传统的以位移响应为等效目标与以层间位移角响应为等效目标的等效静风荷载的等效效果及计算准确性。结果表明,以位移为等效目标的等效静风荷载,未能对层间位移角响应准确等效。对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位移与层间位移角响应的多目标等效方法,并通过算例对其等效效果及计算准确性进行验证。本文研究对以风洞试验数据为基础的结构风振响应分析及等效静风荷载计算提供了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1-01)
沈川[3](2018)在《大跨度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静风荷载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梳理数值风洞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采用CFD方法分析了桁架拱肋气动特性,并以一座大跨度钢管混凝土中承式拱桥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ANSYS对拱肋节段气动阻力特性及静风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其空气静力失稳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CFD方法建立了钢管混凝土拱桥桁式拱肋的二维简化模型,并根据风洞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详细地分析了拱肋绕流的流场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风攻角、雷诺数效应对叁分力系数的影响,并对单拱肋截面的高宽比以及双拱肋间气动干扰效应开展了参数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数值风洞和二维简化模型计算拱肋的气动阻力系数是可行的;双拱肋间存在气动干扰效应,在验算横向静风稳定性时,可按上游拱肋遮挡系数0.53,考虑下游拱肋的受力。(2)对平南叁桥进行了数值风洞模拟,得到了其拱肋的阻力系数沿桥跨方向的变化规律。基于ANSYS,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平南叁桥成桥阶段和施工阶段的静阵风响应。结果表明,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因素、桥面风速、横撑数量及浪风索布置形式对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静风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平南叁桥成桥阶段空气静力失稳的临界风速为75m/s,拱肋失稳形式是以横向变形为主的空间弯扭耦合失稳。(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12-01)
王浩,柯世堂[4](2018)在《基于风洞试验超高层多塔连体建筑风致响应及等效静风荷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复杂体型和有气动干扰下超高层多塔连体建筑的风致响应和等效风荷载问题,以某超高层叁塔连体建筑为工程背景,首先在大型边界层风洞中模拟的B类风场、两种工况共72个风向角下对其进行了刚体模型测压试验,采集了该建筑表面的脉动风压时程,并基于已提出的可完全考虑背景、共振及其耦合项的风振精细化计算方法"一致耦合法",完成了主塔建筑在单体和考虑周边多塔干扰两种工况下的风致响应分析,得到了主塔顶部的位移、加速度响应、基底内力和位移风振系数;同时对该建筑进行了不同重现期、风向角和阻尼比时的层等效静风荷载(ESWLs)研究;最终探讨了超高层叁塔连体建筑风效应的干扰作用机理。试验方法、计算理论和主要研究结论可作为此类超高层多塔连体建筑抗风设计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8年21期)
于聪,李正良,汪之松[5](2018)在《等效静风荷载作用下输电塔线体系破坏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输电塔线体系在风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本文以广东省湛江220kV输电线路的一个耐张段为研究对象,在ANSYS中建立四塔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中规定的方法计算等效静力风荷载,考虑结构的材料非线性特征和几何非线性特征,对体系进行分析。在逐级加载条件下分析不同风向角风速由低到高时体系输电塔位移的变化,识别最不利风向角和对体系破坏起控制作用的输电塔,通过Budiansky曲屈准则判定体系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通过对体系破坏过程的模拟,采用强度判定因子和稳定性判定因子识别最薄弱输电塔主材破坏形式和破坏路径。最后从应变能的角度对体系的破坏过程进行分析。经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塔线体系对60°和90°风向角比较敏感;2.直线塔主材的薄弱构件分布于第一个横担下部;3.塔线体系破坏过程中发生破坏的输电塔位移和应变能占比均大幅增长,应变能占比的变化可以反映输电塔的破坏过程。(本文来源于《特种结构》期刊2018年04期)
李悦,武岳,王丛菲[6](2018)在《基于平均风压和脉动风压双基向量的屋盖等效静风荷载确定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跨屋盖结构的等效静风荷载研究一直有适用性和精确性如何统一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等效静风荷载确定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以平均风压和脉动风压为基向量,对结构的极值响应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该方法的优点是:1)以平均风压及脉动风压为基向量,符合风工程的特点,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2)利用该方法获得的结果和结构真实风振响应吻合良好,精确性高;3)利用该方法可以统计分析得到不同结构的等效静风荷载系数,便于工程应用。对平板网架、单层球面网壳、单层柱面网壳叁种典型屋盖结构进行等效静风荷载分析,给出了可供工程应用的等效静风荷载计算表,表中给出位移、支座反力和杆件应力叁种等效目标下的平均风压系数和脉动风压系数。(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8年12期)
陈冠斌[7](2018)在《大跨度桥梁单箱梁静风荷载的自吸吹气流动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九世纪以来,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就开始进行大型桥梁的建设。限于技术的缺陷,有很多桥梁毁于强风之中,其中比较有名的是美国的Tacoma Narrows桥,在强风中遭到摧毁,事故的主要原因为颤振。后来随着大跨度桥梁主梁设计以及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当代桥梁将跨度逐渐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随着桥梁主梁的跨度越大,主梁的刚度会越小,结构阻尼也会随之降低。大跨度桥梁结构的风效应,尤其是主梁的风效应是大跨度桥梁目前最突出的动力效应之一,如何减小风荷载以及风荷载导致的风效应,是目前研究设计人员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因此,深入研究超大跨度桥的主梁结构的风效应,提出有效应对主梁风效应的控制方法,对保障大跨度桥的主梁结构的抗风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研究:(1)被动自吸吹气流动控制的方法应用于桥梁主梁流动控制。通过测力,测压和PIV试验得到了桥梁主梁截面自吸吹气孔布置数量的最佳方式,发现其对气动力系数的脉动值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通过尾流线性稳定性分析,发现其可以使得靠近尾部附近的流场变得更稳定。(2)为了便于工程应用,在得到桥梁截面吸吹气孔的最优布置方式之后,继续研究自吸吹气孔展向布置间距对桥梁主梁气动力的控制作用,得到了吸吹气孔展向间距的最优值。首先通过测力试验,研究发现,被动自吸吹气孔间距越小,其对气动力的控制效果越明显。通过PIV试验,发现其改变了漩涡脱落的模式。(3)研究了在桥梁主梁前滞点处布置吸气孔和在后滞点设置吹气孔对桥梁主梁周围流场的控制作用。我们发现气动力脉动值的降低,越靠近尾流区的表明压力脉动值降低的更显着,模型尾流中的湍动能值得到了显着的降低,漩涡的脱落模式改变。通过稳定性分析,发现其可以使得靠近尾部附近的流场变得更稳定。(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8-03-01)
王子通,周岱[8](2017)在《大跨双坡屋盖结构等效静风荷载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等效静风荷载是描述大跨空间结构动力风荷载的有效方式。运用Ansys软件进行结构风致响应时程分析,进而研究大跨双坡屋盖结构等效静风荷载。针对风向角、屋面坡度、结构高度和跨度等参数,系统性开展双坡屋盖结构的等效静风荷载的参数分析,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在0°风向角下,屋盖结构等效静风荷载值最大;随着风向角增大,结构的等效静风荷载减小;随着结构高度和跨度的增加,结构等效静风荷载增大,且其分布发生变化;屋面坡度对于结构等效静风荷载的影响较为复杂,适当增大屋面坡度对结构抗风有利。(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7年22期)
宋建[9](2017)在《静风荷载作用下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管混凝土拱桥凭借其承载力高、稳定性好、经济效益良好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我国交通建设中。随着桥梁设计理论的进步、制造工艺的发展、新型构筑材料的研发,桥梁正向跨度更大、质量更轻柔方向发展,其中风荷载在桥梁建设与运营中的影响作用越发明显。本文依托于我国西部某跨径为300米的大跨度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结构模型,对其进行静风荷载下稳定性分析。基于《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如下几点:1)利用有限元模型,模拟静风荷载作用下合龙前最大悬臂状态、拱上立柱状态、成桥状态叁种工况下的位移变形,指出最大位移变形量出现在最大悬臂状态,并为施工过程抗风防护提出建议。2)分析研究了最大悬臂状态、成桥状态下的动力特性,得到前十阶振动响应图。通过分析振动响应图,发现在成桥状态拱肋的面内振型出现比面外振型晚,表明结构面内刚度强度面外刚度;对称振型比反对称出现晚,表明在成桥阶段各个构件以形成一个统一整体,能够发挥协调作用,但因成桥运营期较长,因此应着重加强此阶段的抗风防护;通过分析最大悬臂状态下的振型图,发现最大振幅发生在主拱圈顶端,而悬臂仅靠固结拱脚与缆风维持平衡,在风荷载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失稳现象,因此需加强缆风的强度。3)结合规范分别对颤振、驰振、涡激共振稳定性进行阐述,并对依托的工程实例进行验算,结果表明该工程中钢管混凝土拱桥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风致振动控制措施。4)对合龙前最大悬臂状态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拱肋横撑布置及缆风索角度的相关措施。(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7-06-12)
黄正源[10](2017)在《平屋盖风荷载与等效静风荷载解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跨平屋盖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屋盖形式,工程中应用广泛,风荷载是该类结构设计中的主要控制荷载之一。现行规范GB.50009中抗风设计条文给出的主要是针对高层、高耸等仅考虑第一阶振型的结构形式的风荷载计算方法,而对大跨平屋盖结构没有明确给出相关规定,已有研究主要采用参数化方法研究该类结构风振响应与等效静风荷载,但对地貌和平屋盖建筑形状的影响考虑不充分。本文选择叁类地貌、叁种长宽比平屋面模型,通过风洞实验研究屋面风荷载特性,旨在确定脉动风广义力谱的模型,同时在广义力的基础上推导等效静风荷载的解析公式,分析不同参数对等效静风荷载的影响规律。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通过风洞实验系统研究了地貌、长宽比对平屋面风荷载特性:平均风压、脉动风压、极值风压、风压谱的影响,并分析了各荷载特性之间的联系。(2)研究不同地貌、建筑长宽比下屋面各点风压谱和广义力谱特征,与来流速压谱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到屋盖广义力谱的拟合公式。(3)利用广义力谱拟合公式和频域分析方法得到平板类平屋盖风振响应解析表达形式,并分析了地貌、建筑长宽比对共振响应和背景响应的影响。(4)根据结构风振响应特性,选择惯性力法推导得到等效静风荷载的解析公式,将其分为平均风压系数和等效静风荷载脉动风压系数两部分,研究地貌和建筑长宽比对等效静风荷载的影响,并给出了脉动等效风压系数峰值C的解析公式,工程应用时,可以根据C的解析公式快速准确地确定平屋盖的设计用风荷载标准值。(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7-06-01)
静风荷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各地不断涌现,该类建筑不仅提高了城市土地利用率,而且彰显出城市的现代化水平。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使得结构变得越来越柔,结构阻尼比较小,风荷载卓越频率与结构固有频率两者靠近,因此这类建筑对风荷载作用敏感,脉动风荷载作用显着,所以对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风的研究越发具有意义。除了位移响应外,高层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响应同样是考量结构安全性、舒适性及经济性的重要指标。而现存的等效静力风荷载多侧重关注位移响应,而在复杂的超高层建筑结构中,可能出现竖向刚度不均匀的情况,即可能出现等效静力风荷载计算得到的位移响应能有效反映实际情况,而忽略了层间位移角响应的准确性。为研究超高层建筑物风荷载作用,本文基于刚性模型同步测压试验,对CAARC(Commonwealth Advisory Aeronautical Research Council)标准模型表面风压系数随风向角、水平位置及竖向高度变化的分布规律,及测压点之间的相关性展开了建筑物表面风压分布特性研究,验证了风洞试验数据的正确性。为研究不同风致振动分析方法的优劣,利用上述获得的风洞试验风压时程数据对时域与频域分析方法,以及CQC法、SRSS法、HEM法等不同的频域分析方法的优劣性进行了对比,并推导了频域内层间位移角响应计算公式,通过算例验证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针对前述问题,讨论了传统的以位移响应为等效目标与以层间位移角响应为等效目标的等效静风荷载的等效效果及计算准确性。结果表明,以位移为等效目标的等效静风荷载,未能对层间位移角响应准确等效。对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位移与层间位移角响应的多目标等效方法,并通过算例对其等效效果及计算准确性进行验证。本文研究对以风洞试验数据为基础的结构风振响应分析及等效静风荷载计算提供了一定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静风荷载论文参考文献
[1].贾巧燕,穆新盈,朱立军.静风荷载作用下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位移的数值模拟[J].公路工程.2019
[2].梁衍铭.高层建筑位移与层间位移角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3].沈川.大跨度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静风荷载效应研究[D].广西大学.2018
[4].王浩,柯世堂.基于风洞试验超高层多塔连体建筑风致响应及等效静风荷载研究[J].建筑结构.2018
[5].于聪,李正良,汪之松.等效静风荷载作用下输电塔线体系破坏过程分析[J].特种结构.2018
[6].李悦,武岳,王丛菲.基于平均风压和脉动风压双基向量的屋盖等效静风荷载确定方法[J].建筑结构.2018
[7].陈冠斌.大跨度桥梁单箱梁静风荷载的自吸吹气流动控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8
[8].王子通,周岱.大跨双坡屋盖结构等效静风荷载参数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
[9].宋建.静风荷载作用下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稳定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7
[10].黄正源.平屋盖风荷载与等效静风荷载解析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