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市场经济下道路交通运输管理保障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市场经济下道路交通运输管理保障体系的思考

吴艳菲通辽市交通规划设计院028000

摘要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交通运输管理保障建设已成为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必然要求。道路交通也与其它行业一样,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存在着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交通格局,这种变化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很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这种新形势下,研究和探索道路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成为交通管理者工作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市场经济交通运输管理保障体系

一、市场经济下道路交通运输管理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1.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它既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保证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联系交往的手段,在整个社会中起着纽带的作用。目前,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车辆保有量急剧增加,运输业务日益繁忙,道路客运、货运周转量在全部运输业中均占相当高的比例。在我国综合运输业中,道路交通运输已成为运输的主体。但是,与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增长相比,安全管理工作还显滞后,道路交通事故在全国各类事故总数中仍居首位,全国道路交通运输企业特大事故频发,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道路交通事故的大量发生及其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针对道路交通运输的特点,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加强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的管理工作,减少道路交通运输事故的发生,降低交通事故的损失,对保证交通运输安全、畅通,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及提高运输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交通运输管理保障建设成为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和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期,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间内,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道路交通也与其它行业一样,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存在的是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交通格局,这种变化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很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这种新形势下,研究和探索道路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成为交通管理者工作的重中之重。

3.客观经济环境和道路及交通环境因素的影响。首先,交通与经济是紧密相连的,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大量的交通量,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加入WTO后,形成了全国商品大流通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物资的流通和人员的流动日趋频繁,由此而带来了繁忙的交通,而交通量与交通事故之间是成正比关系的,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交通事故的高发,这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难以回避的带有规律性的现象,50年代的美国和70年代的日本、韩国都曾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根据国外专家的统计分析和对比研究表明,当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超过6%时,会引起交通事故的大幅度上升,因此,客观的经济环境是目前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其次,道路对交通安全影响是很大的,据前苏联对交通事故的研究表明,有10%的交通事故与道路条件及其环境有直接的关系,有70%的交通事故与道路状况有间接的关系。

二、改善道路运输科学监管水平、提升道路运输服务保障能力的措施

1.创新机制,促进道路运输行业科学发展。首先,构筑市场准入防线。在市场准入上,要把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交通事故有责率、伤人率作为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的必要条件,作为客运班线许可的主要依据,对达不到安全生产要求的运输企业在降低资质的基础上,不予新的行政许可。由于牢牢把住了这一关口,运输企业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生产的主体地位,普遍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了安全基础工作,促进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其次,构筑车辆技术保障防线。在车辆技术管理上,要组织实施以提高车辆技术状况为中心,以强制维护、质量检测和应急救援为重点的车辆技术保障体系的建设。从为道路运输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确保营运车辆运营安全的高度,同时通过引导企业和经营者购置技术先进、安全性能好、高效低耗的高中档客车,调整运力结构,使营运车辆的技术性能又有了较大提高。第三,构筑从业人员防线。在从业人员管理上,落实从业资格考试制度。依托遍布于全国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符合培训条件的运输企业,从职业技能、人员素质、从业经历、身体条件四个方面入手,广泛深入开展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工作,为有效贯彻从业资格考试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并使这项制度的操作性更强,效果更明显。

2.选准载体,开展丰富的管理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载体活动,是提高安全意识,强化安全责任,加强道路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首先,是开展安全生产百日会战。每次会战都以集中解决行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确定思路,明确目标,使会战既成为推进工作、解决问题的重要载体,又成为总结经验、完善措施的有效手段。其次,是开展危险化学品运输专项整治。在集中解决问题的同时,抓住专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信息化监控、系统化推进四个环节,重点加强了危险品运输企业和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分类分级管理。第三,是开展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状况评估,范围包括全国各地一二三级客货运输企业、一二级客运站和一类机动车维修企业,摸清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夯实了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第四,是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第五,是制定应急预案。

3.打破随机性管理的弊端,建立和完善制度网络。关口前移重要的是强化预防,通过加强安全防范,做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首先,要根据交通部的工作要求,坚持从整章建制入手,规范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安全预防、检查考评、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健全安全管理的各项统计报表、基础记录,制定《道路运输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道路运输系统安全生产险情及事故紧急报告暂行办法》、《道路运输安全检查暂行办法》、《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道路运政人员驻站(公路客运站)管理暂行规定》等安全管理制度,对运输企业经营道路运输的必备条件和安全生产标准进行了分解、细化。在此基础上,系统收集国家、省安全管理的法规,为运管机构、运输企业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提供了参照模式,基本形成一整套较为全面的、科学的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其次,是打破有职无责的弊端,建立和完善责任网络。通过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职责履行与奖惩的关系,明确职责效绩与工作是否称职的关系,实现由被动负责向主动负责的转变、由事后负责向全过程负责的转变、由主要领导个人负责向逐级负责的转变、由僵化负责向创造性负责的转变、由盲目负责向科学负责的转变、由不规范负责向依法负责的转变和由对自身负责向全局负责的转变,逐步建立起“有隐患及时发现,有部门具体负责,按职责落实整改,有责任严肃追究”的道路运输安全事故综合防治体系。

标签:;  ;  ;  

关于构建市场经济下道路交通运输管理保障体系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