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效重力位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热带气旋,冷涡,上层海洋响应
有效重力位能论文文献综述
朱海斌,尚晓东,陈桂英,徐驰[1](2013)在《南海冷涡区域SST及冷涡动能、有效重力位能对热带气旋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了12个个例,分析了冷涡区域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对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的响应。在TC的影响下,冷涡区域SST降低的最大值在2.7—9.15℃,冷涡平均降温1.35—5.89℃。冷涡SST降低与TC移动速度有很好的反向关联,移动速度越慢,冷涡SST降低越多。冷涡SST降低与TC平均最大风速有较好的正向关联,最大风速越大,冷涡SST降低越多。TC对冷涡的能量改变起着重要的作用,TC经过冷涡后,冷涡的动能(eddy kinetic energy,EKE)、有效重力位能(available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AGPE)有明显增长,并且EKE的增长小于AGPE的增长。TC作用前后EKE、AGPE的增长与冷涡区域SST降低的平均呈正向关联,表明在TC的影响下,冷涡的EKE、AGPE的改变能够反映SST降低的程度,或者说SST降低的多少能够反映冷涡EKE、AGPE改变的程度。(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陈珂,吴德星,孟祥凤,林霄沛[2](2007)在《太平洋有效重力位能年代际变化特征与成因初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有效重力位能的最新算法(Huang,2004)和马里兰大学海洋模式同化资料计算太平洋部分区域的有效重力位能。统计分析表明:整个太平洋的有效重力位能1970年代末期之后有明显减小的趋势;20°N以北的北太平洋的有效重力位能1970年代末期之后是增大的,与整个太平洋有效重力位能的年代际变化相反,但变化趋势的转变时间要比整个太平洋的早;热带太平洋的有效位能变化与整个太平洋的变化较为一致,1970年代末期之后有明显的减小。总体来看,20°S以北的太平洋有效重力位能的年代际变化最为明显。伴随着太平洋及其不同海区有效重力位能的年代际调整,北太平洋中高纬度SST在1970年代末期之后明显变冷;热带太平洋的温跃层也有显着的年代际变化:热带西太平洋温跃层变浅而热带东太平洋温跃层加深;太平洋的重心深度伴随着气候跃迁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可引起相应海域重力稳定程度的强弱变化,导致有效位能产生年代际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S1期)
陈珂[3](2007)在《太平洋有效重力位能及年代际变化成因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有效重力位能的最新算法,利用WOA98和SODA1.4.2资料计算了太平洋各区域的有效重力位能,分析了其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各时间尺度上不同区域有效重力位能的变化的可能原因。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数值模式和已有理论,初步探讨了热带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的原因。利用WOA98计算的太平洋(所研究区域)的有效重力位能,仅占太平洋总位能的不到万分之一。另外,热带太平洋的有效重力位能密度要大于中纬度洋区的有效重力位能密度。从中尺度有效重力位能的计算结果来看,太平洋的有效重力位能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黑潮延伸体以及南、北赤道流和南、北赤道逆流附近,在这些区域,较强的流速剪切或强的密度锋可能是导致局地有效重力位能偏大的原因。结合SODA资料计算并分析了太平洋有效重力位能的变化特征。北太平洋的有效重力位能与南太平洋有效重力位能的季节变化规律相反。这主要是受太阳直射点的迁移所引起的海表净热通量的季节变化所导致的。热带太平洋的有效重力位能季节变化规律与南太平洋的变化规律比较相似,这应该是由于南赤道流跨越赤道,热带地区有较多的南太平洋季节变化信号造成的。太平洋(整体)有效重力位能与PDO指数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都有较好的反位相关系,这一特征与热带太平洋有效重力位能的特征是一致的。研究还发现热带太平洋有效重力位能的年际变化与Nino3.4指数也有较好的反位相关系。ENSO现象与太平洋有效重力位能的年际变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着眼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太平洋“冷暖”位相调整,太平洋(整体)有效重力位能和热带太平洋有效重力位能均表现为位相调整之后的均值要低于之前的。但北太平洋却表现为位相调整之后的均值要大于之前的均值,这一规律与热带地区的变化规律完全相反。在热带太平洋,1977年前后,热带太平洋的温跃层发生了年代际调整,温跃层“西深东浅”的趋势减弱;另外,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降低和上层海水增温也加强了该区域的层结稳定性。这些变化会导致热带太平洋整体的重力稳定度加强,因此有效重力位能减少。在北太平洋,1977年的气候跃迁发生后,海温发生了大面积的负异常,垂向从表层到500米的深度上均表现为异常变冷。这会导致上层海水增密,使得重力不稳定性加强,有效重力位能增大。从太平洋整体来看,1977年以后的平均重心位置要低于之前的平均重心位置。重心变低则可能意味着更多的较重的海水移向大洋深处,或者上层海水变轻,意味着海洋的稳定性加强,因此有效重力位能减少。风场、温跃层、温度结构、重心等的变化是导致各区域有效重力位能年代际变化的可能原因。热带太平洋受北太平洋海气耦合的影响较小,SST和有效重力位能的结果均证实了这一点。结合潜沉水质点的轨迹图可以发现,北太平洋混合层底部的水质点很难到达赤道海域,而南太平洋混合层底部的水质点则可以较为畅通的进入赤道海域。从1971年左右,随着海温异常在南太平洋的传播,有效位能的高值区的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从南太平洋副热带的东部开始,在大约200m的深度上,可以发现有效重力位能地高值区从南太平洋副热带的东部向热带西太平洋传播,并在1977年左右到达170°E,2°S的海域并进入赤道潜流区。这一结果从能量角度验证了Giese等人提出的南太平洋影响赤道太平洋的的观点。本文工作的创新点为结合海洋模式同化资料,计算了太平洋各区域有效重力位能的变化特征,并初步分析了导致有效重力位能各时间尺度不同区域的变化原因。结合数值实验、水质点运动轨迹追踪方法研究了南、北太平洋对热带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的贡献,并从能量角度对已有的学说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7-06-30)
有效重力位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有效重力位能的最新算法(Huang,2004)和马里兰大学海洋模式同化资料计算太平洋部分区域的有效重力位能。统计分析表明:整个太平洋的有效重力位能1970年代末期之后有明显减小的趋势;20°N以北的北太平洋的有效重力位能1970年代末期之后是增大的,与整个太平洋有效重力位能的年代际变化相反,但变化趋势的转变时间要比整个太平洋的早;热带太平洋的有效位能变化与整个太平洋的变化较为一致,1970年代末期之后有明显的减小。总体来看,20°S以北的太平洋有效重力位能的年代际变化最为明显。伴随着太平洋及其不同海区有效重力位能的年代际调整,北太平洋中高纬度SST在1970年代末期之后明显变冷;热带太平洋的温跃层也有显着的年代际变化:热带西太平洋温跃层变浅而热带东太平洋温跃层加深;太平洋的重心深度伴随着气候跃迁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可引起相应海域重力稳定程度的强弱变化,导致有效位能产生年代际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效重力位能论文参考文献
[1].朱海斌,尚晓东,陈桂英,徐驰.南海冷涡区域SST及冷涡动能、有效重力位能对热带气旋的响应[J].热带海洋学报.2013
[2].陈珂,吴德星,孟祥凤,林霄沛.太平洋有效重力位能年代际变化特征与成因初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3].陈珂.太平洋有效重力位能及年代际变化成因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