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论文摘要

上市银行的绩效是决定金融业股票市场效率的微观基础,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按照国外学者两权分离和委托代理理论,提高上市银行的绩效应从完善其治理结构入手,股权结构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中国的资本市场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国有股、法人股两类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权利和利益截然不同,股权分裂的状态造成严重的制度缺陷。国有股股东对公司治理更多地体现出对行政目标的追求,偏离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法人股股东在规范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方面的要求明显高于国有股股东,但其持股比例普遍低于国有股股东,影响有限;流通股股东对公司治理只是搭便车,没有能力也没有积极性去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而且,由于国有股与法人股的不可流通,外部激励和收购兼并机制基本失效。上述原因造成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存在过度融资、大股东利益为先、中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等不合理的现象。前面三次股权分置改革的历程为股权分置改革的最后实施提供可贵的经验。本文深刻剖析前三次股权分置改革无法推广的原因,对比此次改革在设计和推行中的独到之处,揭示出其中影响到上市银行绩效的关键因素。股权分置改革改变上市银行再融资需求、促使经营目标更接近股东财富最大化,从而直接影响上市银行的绩效。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银行绩效的变化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析,构成本文实证研究的重点。实证分析中,本文选取EVA作为衡量上市银行绩效的指标,旨在准确地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间内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在EVA的具体运用中,首先选取五家上市银行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具体时点的财务数据,然后对其中的税后经营利润、资本总额,根据通行的做法并兼顾上市银行的业务特殊性,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后按照选用的模型进行计算。每股EVA的变化,显示出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银行绩效变动的情况,与前述理论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对于实证分析的结果,选取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因素—股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对比其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与每股EVA的相关系数,分析引起上市银行绩效变化的有利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影响上市银行经营绩效,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银行的每股EVA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而且,股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对上市银行每股EVA的影响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有所下降,解释了股权分置改革如何对上市银行绩效产生积极影响。文章的最后,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建议通过规范上市银行融资行为、完善证券监管体系、完善公司监督机制的举措,来进一步完善股权分置改革和提高上市银行绩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问题的由来和研究背景
  • 0.2 文献综述
  • 0.2.1 股权结构的研究
  • 0.2.2 绩效评估-EVA 评估体系/指标的研究
  • 0.2.3 文献综述小结
  • 0.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0.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0.4.1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0.4.2 研究不足与将来研究方向
  • 1 股权结构影响公司绩效的理论介绍
  • 1.1 股权结构的定义
  • 1.2 股权结构影响公司绩效的经济学基础
  • 1.2.1 两权分离理论
  • 1.2.2 委托代理理论
  • 1.3 股权结构影响公司绩效的路径
  • 1.3.1 中小股东影响公司绩效的路径
  • 1.3.2 绝对控股股东影响公司绩效的路径
  • 1.3.3 相对控股股东影响公司绩效的路径
  • 1.4 股权结构影响公司绩效的因素
  • 1.4.1 股权集中度
  • 1.4.2 股东的性质
  • 2.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银行绩效的影响
  • 2.1 股权分置改革的历程
  • 2.1.1 以往股权分置改革的过程
  • 2.1.2 前面三次股权分置改革的总结
  • 2.1.3 股权分置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进程
  • 2.2 上市银行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2.2.1 资本结构角度
  • 2.2.2 股权结构角度
  • 2.3 股权分置改革影响上市银行绩效的预见性分析
  • 2.3.1 上市银行融资需求的变化
  • 2.3.2 经营目标更接近股东财富最大化
  • 3.股权分置改革影响上市银行绩效的实证分析
  • 3.1 绩效评估方法的介绍
  • 3.1.1 现金流折现方法
  • 3.1.2 市场比较评估法
  • 3.1.3 期权定价法
  • 3.1.4 EVA 评价方法
  • 3.1.5 四类绩效评估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3.2 EVA 模型的构建
  • 3.2.1 EVA 计算模型的确定
  • 3.2.2 计算 EVA 的调整项目
  • 3.2.3 计算步骤
  • 3.3 上市银行绩效的实证分析
  • 3.3.1 研究样本及界定
  • 3.3.2 指标选择与自变量的描述
  • 3.3.3 EVA 的计算和相关性效果验证
  • 3.4 EVA 评价效果的原因分析
  • 3.4.1 时间间隔对EVA 指标的影响
  • 3.4.2 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公允评价的缺失
  • 4 研究结论及建议
  • 4.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4.2 完善股权分置改革及提高上市银行绩效的相关建议
  • 4.2.1 规范上市银行融资行为
  • 4.2.2 完善证券监管体系
  • 4.2.3 完善公司监督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上市银行:增强韧性实现可持续发展[J].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20(06)
    • [2].上市银行业务转型策略与路径选择[J]. 商讯 2018(10)
    • [3].同业业务对中国上市银行效率影响研究[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9(02)
    • [4].我国上市银行成长性实证研究[J]. 知识经济 2019(04)
    • [5].“本源”与“转型”中平衡:中国银行业走过2018年[J]. 银行家 2019(05)
    • [6].我国上市银行现金分红行为研究[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9(03)
    • [7].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会计准则修订对银行业的影响研究——基于26家上市银行2018年年报数据[J]. 金融会计 2019(11)
    • [8].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以上市银行为例[J]. 金融会计 2017(11)
    • [9].2018年A股上市银行发展趋势研判[J]. 中国银行业 2018(02)
    • [10].上市银行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审视与思考[J]. 产权导刊 2018(06)
    • [11].我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市场 2018(35)
    • [12].上市银行2016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分析[J]. 中国城市金融 2016(11)
    • [13].2017年上市银行展望[J]. 时代金融 2017(10)
    • [14].2016上市银行年报分析[J]. 银行家 2017(05)
    • [15].部分非上市银行亏损预警[J]. 中国商界 2016(06)
    • [16].向上市银行问四个为什么[J]. 金融经济 2017(13)
    • [17].上市银行进入业务升级"拐点"[J]. 新理财 2017(09)
    • [18].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J]. 新金融 2017(09)
    • [19].我国上市银行的经营同质化水平测度——基于业务紧密关联视角的分析[J]. 上海金融 2017(07)
    • [20].银行供给侧改革:在变革中突围——基于25家A股上市银行2016年年报解读[J]. 企业研究 2017(09)
    • [21].上市银行的昨日“素描”与明天“写意”[J]. 中国银行业 2017(10)
    • [22].上市银行步入稳定期[J]. 沪港经济 2017(10)
    • [23].上市银行业绩受新会计准则影响刍议[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7(31)
    • [24].盈利增速止跌回升 转型发展任重道远——中国上市银行2016年年报分析及未来展望[J]. 金融会计 2017(09)
    • [25].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问题与对策分析[J]. 山西财税 2015(12)
    • [26].企业如何获取融资便利?——来自上市公司持股非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J]. 经济学(季刊) 2016(01)
    • [27].2015年上市银行净利增幅滑坡[J]. 经济 2016(14)
    • [28].商业银行的春天还有多远?——2015上市银行年报分析[J]. 银行家 2016(05)
    • [29].上市银行经营情况分析研究[J]. 现代金融 2016(06)
    • [30].19家A股上市银行2016年中期业绩分析[J]. 中国银行业 2016(09)

    标签:;  ;  ;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