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探讨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探讨

深圳榕亨实业集团有限公司518000

摘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可以减少和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提高建筑施工项目的整体效率和质量。因此,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发挥其特有的应用价值与优势。于此同时,积极学习和引进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注重实践、抓住机遇、防范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实现建筑施工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建筑行业也随之发展。与此同时,建筑建设企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相应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完善与发展,建筑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然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由于诸多主观或者是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施工现场频繁出现安全事故,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形,同时不利于确保建筑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施工单位有必要认识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需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并付诸实际行动,切实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建筑工程事故的统计情况和现场事故调查发现,建筑施工主要发生的安全事故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而造成这些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1.1工人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不强,现场管理人员管理不严

在施工现场,除部分管理人员外,大部分是农民工,缺乏安全意识,没有受过严格正规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无法将自己的安全意识形态与当前的安全形势结合起来,全凭自己经验操作施工。另外,现场管理人员,在现场管理中无法做到人人管安全,事事讲安全,部分企业盲目追求工期,导致安全投入过少,无法满足现场安全作业。

1.2施工机具验收,维保不及时

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复杂,部分机械管理人员盲目套用以往经验,对现场机械设备疏于管理,无法做到定时维修保养,造成现场机械设备满载超载甚至带病运行,加重了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3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

现场交叉作业较多,部分劳务分包为了节约成本,对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位置,安全防护装置安装滞后,甚至不进行防护。同时,一些工人在作业时为了偷工减料对现有的安全防护装置破坏,并未恢复,也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完善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监管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重要环节,无论是施工前期对项目方案可行性的监管,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监管,或者施工中对施工过程是否规范化的监管,甚至在完工后期对施工各项数据的检测收尾,以及建筑后期的应用等都与安全管理息息相关。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应保证各个工程都具备专业的安全监理人员,并实行责任落实到个人的制度,保证工作人员规范施工,促进安全监理人员对本职工作积极、认真完成。

2.2加强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与安全教育

据统计,在我国建筑工程中,高达80%以上安全问题均是施工不规范造成,因此,企业应加强企业员工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与施工技能培训,减少工作人员施工不规范现象,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社会的科技化,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越发向现代化、机械化发展,而工程建筑难度越来越高。以高层房屋建筑为例,房屋楼层越来越向高处发展,传统施工工艺与机械难以满足施工要求,施工所涉及到的机械越来越多,对施工工艺提出越来越高要求,而施工企业却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农民工占据基层施工人员的很大一部分。对此,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技术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保证施工方案明确、施工质量良好,施工安全管理得到有效保障。

2.3制定有效预案,加强危险源控制

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之前,要充分考虑到危险源易引发的各类事故,提前制定安全防范计划,应在施工准备阶段仔细分析危险源,按各类管理业务、场所、人员、以及施工作业相关的设施、设备等方面存在的若干危险源进行仔细分析,根据工程项目的类型、特征及规模仔细分析可能造成的风险等级,对于破坏工作环境以及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职业病等危险源逐一列出清单,并请专家及相关人员逐一进行评价,把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和容易造成严重事故后果的危险源列为重点防范对象,并有针对性的制定重大危险源防范控制预案,预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应急人员组织、应急材料、监控措施、安全技术措施、检测方法、救援设备与器具等,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重点监控,防范危险,确保施工安全。

2.4BIM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建筑施工场地施工工艺复杂,现场场地中交叉作业较多,如何结合现场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合理规划使用现场场地成为项目开始阶段的一道难题。需要规划的有施工主体位置,工人生活区办公场所位置,施工道路和材料堆场以及加工棚位置,临时用电线路布置等等。在BIM应用中,建立施工现场三维立体模型,结合现场实际的施工情况,合理规划现场施工用地,不仅得以保证施工过程中器械车辆运行、材料运输、和个人生活的安全,还可以根据公司需要安排建立安全生产体验区,工人业余娱乐场所,丰富工人业余活动。

另外,塔式起重机作为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在起吊和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高空坠落和互相碰撞,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同时,为了节省材料的运行距离,塔式起重机设置还应合理考虑钢筋车间等加工棚区位置,因此在规划施工场地期间,应合理考虑塔式起重机的位置及型号选择,合理有序的满足建筑施工安全的需要。利用BIM技术,合理解决了施工现场中,在施工开始前的一切运行需要,BIM建筑模型可以很形象的体现出工人生活区办公场所,以及主体施工,材料堆场,用电线路,塔式起重机的布置,使建筑施工现场情况一目了然,便于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环境的全面掌握。合理的规划施工场地,对于一些场地狭小的项目来说,不仅能够在场地受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场地做好施工的各项工作,避免因施工过程中,机械交叉,材料堆场,施工用电等带来的安全事故,而且能够实现项目高效、快速地进展,可以有效地缩短项目的工期,提高企业的效益,同时展示出企业的安全文明绿色施工形象。结合建筑立体模型以及现场实际情况,可以动态的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随时改变项目的区域规划,更合理的布置不同时期,车辆运行路线及人员活动范围,有效的减少施工现场有可能发生的物体打击,基坑塌方等安全事故。同时也可以根据现场布局,划分危险等级区域,在不同的区域位置场所,公式所存在的危险源,及安全控制措施。另外可以通过模型跟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交流,使其了解工作区域的安全管理重点,正确直观的做好现场作业的安全技术交底,共同保障施工现场安全。

3结束语

总的来说,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建筑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来说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各项施工工作复杂,牵涉到诸多部分,造成管理方面的困难,尤其是安全管理方面的困难。由于大多数建筑工程行业是危险指数相对比较高的,从事建筑工程管理的劳动力也比较多,再加上诸多因素的干扰导致安全管理工作更为复杂,这也导致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建筑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与社会稳定性有着息息相关,受到大众的密切关注,关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建筑业需要充分认识到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从制度完善、技术要求、管理人员安排方面加强安全管理的建设,最终实现建筑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丰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探析[J].建设科技,2018(2).

[2]曾德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控制与相关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8(3).

[3]黄薪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及评价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7.

标签:;  ;  ;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