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其发生和发展与很多基因的表达或缺失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脾酪氨酸激酶Syk(Spleen tyrosine kinase)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乳腺良恶性肿瘤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Syk和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分期、肿物直径及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Syk和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相关趋势,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随机抽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手术的女性乳腺组织存档蜡块70例,其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50例,乳腺纤维腺瘤10例,乳腺正常组织10例。收集全部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检测Syk和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应用Frank等[1]提供的半定量计分法进行结果评价。比较Syk及Survivin蛋白在良恶性肿瘤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Syk及Survivin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进行两者间趋势分析。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软件系统进行分析,应用秩和检验、线性趋势、χ2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Syk和Survivin蛋白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Syk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78.00%)明显低于乳腺纤维腺瘤组(100%)及乳腺正常组织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正常组织中Syk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94.00%)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40.00%)和乳腺正常组织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而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正常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Syk在淋巴结阴性组的阳性表达率(96.40%)明显高于淋巴结阳性组(55.00%),Syk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0),并存在线性趋势(P=0.00);Survivin在乳腺癌的强阳性表达率随着淋巴结转移个数的增多逐渐增高,但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P>0.05)。3 Syk随乳腺癌肿物直径的增加其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Syk在肿物直径>5cm组的阳性表达率(33.30%)明显低于在肿物直径≤2cm组的阳性表达率(85.70%),但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及强阳性表达率随着肿物直径的增加逐渐增高,Survivin在肿物直径≤2cm组的阳性表达率(90.50%)低于在肿物直径>5cm组的阳性表达率(100%),但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4 Syk在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随着TopoⅡ阳性表达率的增高而增高,Syk在TopoⅡ“-”组的阳性表达率(60.00%)低于在TopoⅡ“++”组的阳性表达率(100%),但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在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及强阳性表达率随着TopoⅡ阳性表达率的增高而增高,Survivin在TopoⅡ“-”组的阳性表达率(90.00%)低于在TopoⅡ“++”组的阳性表达率(100%),但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5 Syk在乳腺癌病理分期Ⅰ-Ⅱ期组的阳性表达率(94.10%)及强阳性表达率(64.71%)明显高于病理分期Ⅲ-Ⅳ期组(43.80%、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Survivin在乳腺癌病理分期Ⅰ-Ⅱ期组的阳性表达率(91.20%)及强阳性表达率(76.47%)低于病理分期Ⅲ-Ⅳ期组(10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 Syk和Survivin在乳腺癌未绝经组及绝经组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 Syk的阳性表达率随着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的增加逐渐下降,但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Syk及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正常组织三组中的表达有差异。Syk在乳腺癌中低表达,Survivin在乳腺癌中高表达。2在乳腺癌中,Syk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个数呈负相关,并具有线性趋势;Syk在病理分期Ⅰ-Ⅱ期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Ⅲ-Ⅳ期组;Syk的表达与肿物直径、TopoⅡ的表达、月经情况无关。3在乳腺癌中,Survivin在病理分期Ⅰ-Ⅱ期组的阳性表达率低于Ⅲ-Ⅳ期组;Survivin的表达与肿物直径、淋巴结转移个数、TopoⅡ的表达、月经状况无关。4在乳腺癌中,Syk与Survivin的表达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