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杰英(大名县北峰中学河北大名056900)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们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能最有效地启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各有不同,因此,教师能否从中学生特定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出发,积极引导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为了数学教学的关键。
1.把握心理,热爱学生,巧妙激励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炽热的爱和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教师对教学高度的怎人敢和强烈的事业心,教师的渊博知识,教师的教学艺术修养等,都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不少中小学生喜欢数学往往和数学教师有关,教师教学的好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很大。因此,作为教师应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平等相待、互相协作、共同探索未知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对于优生,教师应创造条件,积极启发他们提出和发现问题,并放手让他们独立处理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让他们从中经受锻炼,体验成功的欢乐,增进学习兴趣。对于中差生,教师则应以慈母之心,教师之严,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让他们从处理简单的问题中增强自信,从陆续出现的成功中培养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优良成绩的获得及教师表扬、赞许是学生克服困难的动力和产生求知兴趣的源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妨多给学生一些表扬,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本来就不高,如果总是一味地批评会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把学数学当成一份苦差使。因此,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激励,当他们每有一个小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觉得自己能行。课堂上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自得其乐,体验到学习的幸福、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快慰,意识到自己智慧的力量。
2.巧设悬念,精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数学的兴趣,往往产生于求知的情境,正如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懈不发”所言。
并且初中生本性好动且对于学数学究竟有什么样的用途充满了好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设置悬念,创设求知情境,注重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参与身边的数学活动,用数学的魅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使他们在心理上对知识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亢奋状态,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使这种求知欲反复出现,从而形成对数学方面的认识兴趣。例如,讲相似三角形时,先讲泰勒斯用一根棍子测出金字塔高度的故事,使知识与趣味融于一体,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对于激发兴趣相当有效。
3.精选例题,探究技巧,增加学习兴趣
题是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技能,巩固知识,需要做题。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显得特尤为重要,因为每向学生介绍一种新的解题方法,一般都是通过例题来说明的,所以例题选择得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有些题型蕴藏着一定的规律和解题技巧,有的题则可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利用这些例题让学生互相研究,积极思考,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拓宽思路,从中找出规律和窍门,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加快解题速度,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试做教师,树立榜样,提高学习兴趣
挑选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让其扮演老师的角色,登台讲课。例如,某些应用题的讲解,教师可提前布置,让学生理清思路,上台讲课。这样做既锻炼了讲课学生的口才,又可使其他学生在好奇心的作用下集中精力听课,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青少年朝气蓬勃,上进心强。在教学过程中常向学生介绍中外名人事迹和他们成功、成名的经验,给他们呢以学习的榜样,激励他们为实现立项而奋发学习。例如,介绍牛顿、爱因斯坦在科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事迹,以鼓舞学生对知识追求锲而不舍的精神;介绍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逆境中奋斗,取得辉煌成绩的故事,以增强学生战胜困难,勇攀高峰的勇气和信心。并有选择地介绍一些数学典故、趣闻轶事和数字的妙用等,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这座思维王国奥妙的强烈愿望,让学生懂得数学家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成绩是与他们对数学的热爱、追求分不开的,只要我们肯于用脑,勤奋努力,即使我们不能成为数学家,也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5.开展竞赛,学习效果反馈,稳定学习兴趣
初中正是学生喜欢展示自我、荣誉感强的阶段,教师可针对这一特点在课堂练习时可采用以:口答题和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如果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就可以强化其健康的学习动机,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这就是学习效果的反馈作用。因此,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是调动学习热情的有效办法,它可以使学习的兴趣连续不断,使学生保持主动精神和主体地位。所以,我们应该在考试或测验后及时认真阅卷,作出较详细的阅卷记录,尽快地进行讲评,力争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通过课前提问、课堂作业等多种形式来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评比学生的思维敏捷程度,考察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解题思路和技巧。运用这些形式能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不甘落后的上进心。
6.量力而行,积累知识,加深学习兴趣
事实证明,过重的学习负担容易遏制和破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厌恶学习的逆反心理。故在教学中应严格遵循量力性原则,防止“拔苗助长”,伤害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丧失学习信息。而遵循量力性原则,要求恰当,少学一点,学精一点,学一点,会一点,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俗话说的好,只有知得深,才能爱之切。一些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积累少,基础差,不善于总结,学起来有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知识可采用口诀、表格等方式使学生牢固掌握,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口诀。例如,在章节结束后,让学生共同总结本章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系统领会本章内容,只有教会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才能让学生掌握触类旁通、以不变应万变的解题能力。
收稿日期:201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