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豪杰山东省烟台第二十一中学265509
摘要:我们在教学时经常会遇到班级学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由于家庭、社会及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影响,造成学生思想和学习上的后进,我们必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拿出一定时间和精力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特殊指导。要给予他们更大的耐心和更多的鼓励,发现他们各方面的点滴进步,不断给予表扬、鼓励和肯定,让学生的心里形成向善的条件反射,帮助他们树立能成为一名好学生的信心。
关键词:条件反射反差效应边缘化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我们的感觉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要求我们重新思考,给工作重新定位。我们教师要正确认识后进生这种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认真对待他们,研究他们,耐心呵护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也能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多年的工作让我更深切体会到转化后进生的必要和困难。尽管有困难,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平等享受教育权利,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经过长期摸索我认为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以爱动其心
我教过一个康姓学生,家长对他的学习和生活漠然置之,自己也放松对个人的要求,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与班中其他顽劣学生经常给我惹事,很不省心。多次批评导致他和我的关系紧张,对我有极强的戒备心理,一次不经意的事改变了一切。一天放学后我骑自行车回家,看到他的自行车胎碎了。我说“我带你到车铺那儿吧。”他连说不用,可我仍一直陪他走到车铺。路上我们很随意地聊起家庭、爱好等,由于没有了学校的束缚,我也放下了“师道尊严”,他没有了往日的拘谨和戒备。修好车后我又叮嘱他路上注意安全,然后才回家。哪知自此以后他象换了个人似的,对班级工作越来越投入,也不再隔三差五地惹事,他身边的同学也都有较好转变。看到这种变化我又趁热打铁,对他们的良好表现在全班同学面前不断加以表扬,他对自己的管束越来越严,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并成为我得力的工作助手。
回想此事,我并没有为他做什么,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深思之后认识到后进生也希望得到尊重和关注,也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哪怕是一点点最平常的关心和爱也能激发起他们内心要成为一名好学生的愿望。有时教师的简单、粗暴、放弃和置之不理,只能让他们被彻底“边缘化”,使他们的后进不可逆转。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在于如何爱学生”,有时我们必须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孩子、为学生想一想,这样我们就能真正走进学生心里,以爱的力量感化和引导他们,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二、以理服其人
我以前有个学生,是全校闻名的“刺头”。总是和别的学生打架。一开始我一听到有他打架欺负别人的报告就把他叫来狠狠地批评一顿,但收效甚微。一出办公室的门,他就把自己的保证忘得一干二净。一天和办公室其他老师聊天时了解到他的父亲曾经入过狱,从小受到别人冷落和歧视,自卑和报复心理造就了今天这个“叛逆小子”。了解到这点后,我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并仔细观察了他一段时间,发现他乐于助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打架有许多时候是为别人打抱不平。我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安排他负责班内同学的生活。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帮同学抬水、扫地。运动会时,他按照要求组织学生照顾运动员,后勤工作很到位,我们班获得了级部第一。“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并适时将其“夸大”,让他们在生活中成长、在学习中体验。
三、以智导其行
有一个叫徐春的学生,学习基础不错,但自己不努力学习,不时进游戏厅,总是批评了这次还有下次,就是改不了这个毛病,让我着实头痛。有一次上体育课他竟然和几个同学躲在教室里玩扑克。我得知后大为恼火,再不严肃处理他还不知会闯什么祸。可我怎样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呢?经过思考,我并没有在班上呵斥批评,而是单独谈话,并要求他以学生和儿子的身份给父母写一封信,跟家长说说自己的表现,并请家长写上反馈意见。
需要强调的是,多数后进生是在学习上没有丝毫压力的学生,我们不可能期待通过一两句话或几次谈心就要求他做到十全十美,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后进生的转化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要想做好这一工作,光靠以上三点远远不够。同时,教师还要有耐心,对待他们的问题,要帮助分析根源,采用不同方式“抓”后进生注意力,设计“包围圈”,把他们置于良好的学习生态当中,让他们跟上全班的趟儿,一定要不厌其烦地耐心指导,要有足够的信心。要善于把握教育实际,循循善诱,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躁,收获之路会因此而畅通。“不要怪学生难教,而要看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教学方法”,魏书生老师的这句话越来越值得回味,我们教师只有让自己的工作更切合实际,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挖洞5月,教师缘何视而不见》。
2、班主任2008年5月版,8-9月合刊。
3、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2006年13-14。
4、《中国德育》,2008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