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是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一项主要内容。做好这项工作是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由数量管理为主向数量、质量、生态相协调管理和科学利用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项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的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本文依托陕西省农用地分等及试点县定级与估价项目,根据《农用地分等规程》和《农用地定级规程》,利用GIS技术完成了神木县农用地的分等与定级研究。神木县农用地分等采用因素法,在确定分等因素及权重的基础上,计算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分,根据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及产量比系数计算得到经标准粮折算的自然质量等指数,通过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的修正,分别得到利用等指数和经济等指数,按等间距法分别得到自然质量等别、利用等别和经济等别。神木县农用地定级采用修正法和因素法两种方法,综合对比,通过趋势预测分析、重叠度分析,并通过实际验证,确定神木县农用地定级最终成果以因素法为主,对因素法中出现的异常突变值,参照修正法定级结果并结合实际调查和验证,对与实际不相符的级别进行调整,最终确定神木县农用地级别。神木县耕地自然质量等划分为三个,最高等五等,最低等三等,其中三等地的面积最多;利用等划分为五个等,最高等六等,最低等二等,其中三等地的面积最多;经济等划分为三个等,最高等四等,最低等二等,其中二等地的面积最多。分等结果在陕西省内具有可比性。在神木县境内,将耕地进一步细分为五个级别,一级地最好,五级地最差,四级地占的面积比例最大。研究结果表明:神木县耕地总体质量不高,各等别在神木县内的分布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各等别指数在陕西省内处于较低水平。耕地级别的分布以农贸市场和中心城镇为中心,级别呈圈层递减;主要道路的两侧,农用地级别呈带状递减;并且级别分布与总体地貌及水系格局大体一致,级别高低受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较大。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选题意义1.2 国内外分等研究与进展1.2.1 国外分等研究概述1.2.2 国内分等定级研究1.3 基于GIS 技术的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1.3.1 应用GIS 技术的必要性1.3.2 应用 GIS 技术的可行性1.4 论文研究的目标和内容第二章 神木县概况2.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2.2 自然条件2.2.1 地质地貌2.2.2 水文2.2.3 气候2.2.4 土壤2.2.5 植被2.3 社会经济条件2.3.1 人口2.3.2 农业2.3.3 工业2.3.4 国民经济2.4 土地利用现状第三章 神木县农用地分等3.1 分等技术路线与工作流程3.2 分等前期准备工作3.2.1 分等资料的收集3.2.2 标准耕作制度、指定作物和产量比系数的确定3.2.3 分等因素及权重的确定3.2.4 “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记分规则表的编制3.3 分等单元的划分3.4 相关表格的填写3.4.1 投入产出表的填写3.4.2 分等单元属性表的填写3.5 基础空间数据库的建立3.6 自然质量等别的划分3.6.1 自然质量分的计算3.6.2 自然质量等指数的计算3.6.3 自然质量等别的划分3.6.4 自然质量等别的描述3.7 利用等别的划分3.7.1 土地利用系数的计算3.7.2 利用等指数的计算3.7.3 利用等别的划分3.7.4 利用等别的描述3.8 经济等别的划分3.8.1 土地经济系数的计算3.8.2 经济等指数的计算3.8.3 经济等别的划分3.8.4 经济等别的描述3.9 农用地分等成果的检验3.9.1 野外实测验证3.9.2 相关分析第四章 神木县农用地定级4.1 农用地定级概述4.1.1 定级目的及意义4.1.2 定级原则、对象和任务4.1.3 定级资料的搜集和整理4.1.4 定级方法及流程4.2 修正法定级4.2.1 定级总思路及流程4.2.2 定级单元的划分4.2.3 修正因素因子及权重的确定4.2.4 因素因子量化4.2.5 修正系数(Kji)计算4.2.6 定级指数(Hi)计算4.2.7 农用地级别的初步划分4.3 因素法定级4.3.1 定级单元的划分4.3.2 定级因素因子及权重的确定4.3.3 因素因子指标值的量化及赋分4.3.4 定级因子作用分值图的绘制4.3.5 定级指数的计算4.3.6 级别的初步划分4.4 综合级别的确定和校验4.4.1 级别确定的方法4.4.2 级别的验证4.4.3 面积量算4.5 定级成果及其分析4.5.1 级别分布规律4.5.2 级别空间分布模式第五章 结论和探讨5.1 结论5.2 探讨的几个问题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分等论文; 定级论文; 神木县论文; 农用地论文; 空间数据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