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调查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调查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目前我国林业界头号有害生物。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其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有效控制松材线虫传播的关键是防治松褐天牛。为此,我们对松褐天牛开展了生物防治研究。本文是我们研究工作的总结。论文第一部分详细论述了前人对松褐天牛生物学特性研究情况,以及在探讨该害虫的生物防治方面所做的工作。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我们自己所做的研究工作,包括松褐天牛天敌的调查,主要天敌生物学特性;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松褐天牛的试验研究情况。我们在本项研究中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 1.在国内首次发现松褐天牛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天牛斑叩甲(Cryptalaus berus)。其幼虫期捕食寄主幼虫28头以上。 2.还首次在国内发现了其它两种松褐天牛的捕食性天敌~~松褐天牛黑叩甲(学名待定)和松褐天牛金环叩甲(学名待定)。前者幼虫期平均取食松褐天牛幼虫24头以上;后者幼虫期平均取食松褐天牛幼虫27头以上。其捕食量大,并可转移坑道、捕食多头松褐天牛幼虫,是很有希望的生物防治松褐天牛的重要天敌。 3.研究出了诱导松褐天牛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昆虫~花斑花绒寄甲大量产卵技术。该项技术打破了这种重要天敌昆虫成虫的产卵、繁殖休眠期,使其在全年都可连续不断地多次产卵,平均每头雌虫年产卵量达2710粒以上。解决了国内外迄今没有解决的人工繁殖该天敌时产卵量少的重大技术难题,为利用这种天敌开展松褐天牛的生物防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在人工大量繁殖花斑花绒寄甲中,找到了优秀的替代寄主,研究成功了利用替代寄主大量繁殖花斑花绒寄甲的技术。在10个月的时间里,成功繁殖出了花斑花绒寄甲成虫20166头,卵25.17万粒。 5.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长期以来被应用于防治松褐天牛幼虫。我们通过室内外试验和对比试验,发现川硬皮肿腿蜂(S.sichuanensis)防治松褐天牛幼虫的效果优于管氏肿腿蜂。 6.通过室内和林间试验,总结出在松褐天牛2龄幼虫时释放川硬皮肿腿蜂、3-4龄时释放花斑花绒寄甲卵或成虫的生物防治松褐天牛技术和方法。防治效果显著,肿腿蜂寄生率达25.45%,花斑花绒寄甲寄生率达54%。 7.研究出了利用天敌昆虫控制松褐天牛的技术,包括保护当地林分中的天敌和释放利用天敌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林间天敌的种群数量,达到了尽快、有效地控制松褐天牛的效果。

论文目录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
  • 1.1 国外的研究概况
  • 1.1.1 松褐天牛的研究
  • 1.1.2 松褐天牛天敌及生物防治的研究
  • 1.1.2.1 病原微生物
  • 1.1.2.2 球孢白僵菌
  • 1.1.2.3 其它天敌病原微生物
  • 1.1.2.4 寄生性线虫
  • 1.1.2.5 天敌昆虫
  • 1.1.2.6 捕食性鸟类
  • 1.1.3 松褐天牛的防治
  • 1.1.3.1 物理方法
  • 1.1.3.2 化学防治
  • 1.1.3.3 化学引诱物剂诱杀
  • 1.2 国内研究概况
  • 1.2.1 松褐天牛的研究
  • 1.2.1.1 松褐天牛的分类地位
  • 1.2.1.2 松褐天牛的分布与危害
  • 1.2.1.3 松褐天牛的年生活史
  • 1.2.1.4 松褐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学
  • 1.2.1.5 松褐天牛的发生规律
  • 1.2.2 松褐天牛的天敌研究
  • 1.2.2.1 松褐天牛的病原微生物天敌
  • 1.2.2.2 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
  • 1.2.2.2.1 花绒寄甲
  • 1.2.2.2.2 管氏肿腿蜂
  • 1.2.2.2.3 川硬皮肿腿蜂
  • 1.2.2.2.4 斑头陡盾茧蜂
  • 1.2.3 松褐天牛的综合防治措施
  • 1.2.3.1 加强林间管理
  • 1.2.3.2 引诱剂的利用
  • 1.2.3.3 物理的方法
  • 1.2.3.4 化学药剂的应用
  • 1.2.3.5 生物防治
  • 1.2.3.5.1 天敌昆虫的利用
  • 1.2.3.5.2 病原微生物的利用
  • 第二章 我国松褐天牛天敌昆虫的调查研究
  • 2.1 调查方法
  • 2.1.1 幼虫期天敌昆虫的调查
  • 2.1.2 卵期天敌昆虫的调查
  • 2.2 调查的地点和时间
  • 2.2.1 广东省的调查
  • 2.2.2 安徽省的调查
  • 2.2.3 江苏省的调查
  • 2.3 结果和分析(见附图4)
  • 2.3.1 广东省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2.3.2 安徽省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2.3.3 江苏省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2.3.4 花斑花绒寄甲林间自然寄生率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2.3.5 花斑花绒寄甲在松褐天牛坑道中的数量调查结果
  • 第三章 松褐天牛天敌昆虫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 3.1 松褐天牛天敌昆虫的分类地位
  • 3.1.1 花斑花绒寄甲
  • 3.1.2 天牛斑叩甲
  • 3.2 松褐天牛及天敌昆虫的形态特征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2.3 结果与分析
  • 3.2.3.1 松褐天牛形态特征(见附图5)
  • 3.2.3.2 花斑花绒寄甲(见附图6)
  • 3.2.3.2 天牛斑叩甲(见附图7,8)
  • 3.2.3.3 松褐天牛黑叩甲(见附图9)
  • 3.2.3.4 松褐天牛金环叩甲(见附图10)
  • 第四章 松褐天牛主要天敌昆虫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4.1.花斑花绒寄甲产卵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4.1.1 试验材料
  • 4.1.3 结果与分析
  • 4.1.3.1 诱导产卵
  • 4.1.3.2.引诱物对花斑花绒寄甲产卵效果研究
  • 1代产卵量研究'>4.1.3.3.人工繁殖的花斑花绒寄甲子1代产卵量研究
  • 4.2.川硬皮肿腿蜂产卵量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叩甲生物学特性研究
  • 4.3.1 天牛斑叩甲的捕食能力的研究
  • 4.3.1.1 材料与方法
  • 4.3.1.2 结果与分析
  • 4.3.2.叩甲的捕食量的研究
  • 4.3.2.1 材料与方法
  • 4.3.2.2 结果与分析
  • 4.4 花斑花绒寄甲卵的孵化特性的研究
  • 4.4.1 材料
  • 4.4.2 方法
  • 4.4.3 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与寄主寄生关系的研究
  • 5.1 管氏和川硬皮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寄生关系的比较研究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1.1 材料
  • 5.1.1.2 方法
  • 5.1.2 结果与分析
  • 5.1.2.1 2头肿腿蜂对松褐天牛的寄生率
  • 5.1.2.2 3头肿腿蜂对松褐天牛的寄生率
  • 5.1.2.3 5头肿腿蜂对松褐天牛的寄生率
  • 5.2 花斑花绒寄甲与寄主的寄生关系的研究
  • 5.2.1 材料
  • 5.2.2 方法
  • 5.2.3.结果与分析
  • 5.2.3.1 花斑花绒寄甲与“保鲜”处理的寄主的寄生关系
  • 5.2.3.2 花斑花绒寄甲与两种试剂处理的寄主的寄生关系
  • 第六章 花斑花绒寄甲的人工大量繁殖技术
  • 6.1 花斑花绒寄甲人工大量繁殖技术路线
  • 6.2 花斑花绒寄甲人工大量繁殖技术(结果见附图11)
  • 6.2.1 诱发成虫产卵饲养技术
  • 6.2.1.1 诱导成虫产卵养虫盒的制做
  • 6.2.1.2 饲料配制
  • 6.2.1.3 诱导产卵木块制作
  • 6.2.1.4 诱导成虫产卵饲养过程
  • 6.2.2 卵块收集储藏技术
  • 6.2.3 卵孵化技术
  • 6.2.4 幼虫的接种技术
  • 6.2.4.1 替代寄主的筛选
  • 6.2.4.2 人工接种技术
  • 6.2.5 成虫储藏与饲养技术
  • 6.2.5.1 成虫储藏饲养盒制作
  • 6.2.5.2 饲料配制
  • 6.2.5.3 成虫储藏饲养试验
  • 6.2.5.4 成虫储藏饲养过程
  • 6.2.6 成虫包装常温储藏技术
  • 6.2.6.1 花斑花绒寄甲成虫包装常温储藏试验
  • 6.2.6.1.1 材料与方法
  • 6.2.6.1.2 结果与分析
  • 6.2.6.2 成虫包装常温储藏技术
  • 第七章 主要天敌昆虫控制松褐天牛的室内试验
  • 7.1.材料与方法
  • 7.1.1 川硬皮肿腿蜂和管氏肿腿蜂
  • 7.1.1.1 材料
  • 7.1.1.2 方法
  • 7.1.2 花斑花绒寄甲
  • 7.1.2.1 材料
  • 7.1.2.2 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川硬皮肿腿蜂和管氏肿腿蜂
  • 7.2.2 花斑花绒寄甲
  • 第八章 主要天敌昆虫控制松褐天牛的林间释放试验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材料
  • 8.1.2 方法
  • 8.1.2.1 释放两种肿腿蜂控制松褐天牛的试验
  • 8.1.2.2 释放两种肿腿蜂和花斑花绒寄甲的试验
  • 8.1.2.3 立木网罩释放花斑花绒寄甲的试验
  • 8.1.2.4 释放花斑花绒寄甲卵的试验
  • 8.1.2.5 网罩保护天敌释放花斑花绒寄甲的试验
  • 8.1.2.6 释放花斑花绒寄甲成虫的试验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释放两种肿腿蜂控制松褐天牛试验
  • 8.2.2 释放两种肿腿蜂和花斑花绒寄甲的试验
  • 8.2.3 立木网罩释放花斑花绒寄甲试验
  • 8.2.4 释放花斑花绒寄甲卵的试验
  • 8.2.5 网罩保护天敌释放花斑花绒寄甲的试验
  • 8.2.6 释放花斑花绒寄甲成虫的试验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1.1 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种类
  • 9.1.2 花斑花绒寄甲
  • 9.1.3 肿腿蜂
  • 9.1.4 叩甲
  • 9.1.5 花斑花绒寄甲的人工大量繁殖技术
  • 9.1.6 利用几种天敌综合防治松褐天牛技术
  • 9.2 讨论
  • 致谢
  • 附图
  • 图1 管氏肿腿蜂形态及特征图
  • 图2 川硬皮肿腿蜂形态及特征图
  • 图3 斑头陡盾茧蜂特征图
  • 图4 野外天敌昆虫调查照片
  • 图5 松褐天牛形态图
  • 图6 花斑花绒寄甲形态图
  • 图7 天牛斑叩甲成虫形态特征图
  • 附图8 天牛斑叩甲生物学特性图
  • 附图9 松褐天牛黑叩甲幼虫形态图
  • 附图10 松褐天牛金环叩甲幼虫形态图
  • 图11 花斑花绒寄甲人工大量繁殖技术
  • 附图12 室内两种肿腿蜂对松褐天牛的寄生试验(一)
  • 附图13 室内两种肿腿蜂对松褐天牛的寄生试验(二)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树皮穿透剂搭载药剂防治松褐天牛幼虫试验[J]. 中国森林病虫 2020(05)
    • [2].江西省松褐天牛分布与研究现状[J]. 南方林业科学 2019(02)
    • [3].松褐天牛的防治措施[J]. 新农业 2019(07)
    • [4].诱木引诱松褐天牛试验分析[J]. 吉林农业 2019(12)
    • [5].一种新型触杀剂松褐天牛[J]. 林业与生态 2019(04)
    • [6].松褐天牛肿腿蜂对悬铃木上天牛的控制效果[J]. 环境昆虫学报 2018(03)
    • [7].松褐天牛在马尾松诱木上的分布[J]. 中国植保导刊 2018(10)
    • [8].镇安县松褐天牛成虫活动与气候因素关系及防治对策[J]. 陕西林业科技 2018(04)
    • [9].危害松饵木的松褐天牛幼虫空间格局及分布规律[J]. 南方农业学报 2018(10)
    • [10].基于“互联网+航空施药”模式防治松褐天牛初步研究[J]. 中国森林病虫 2018(06)
    • [11].松褐天牛,为何如此重要[J]. 林业与生态 2017(04)
    • [12].飞机防治松褐天牛次生灾害预防技术[J]. 山东林业科技 2017(04)
    • [13].松褐天牛生活习性和卵期、孵化率测定[J]. 生物灾害科学 2014(04)
    • [14].诱捕器在防治松褐天牛中的应用试验[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21)
    • [15].不同建群蜂数对松褐天牛肿腿蜂繁育效果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20(09)
    • [16].松褐天牛肿腿蜂的产卵模式:雄性先产的有利原则[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05)
    • [17].试论直升飞机施药防治松褐天牛次生灾害预防技术[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02)
    • [18].遵义县松褐天牛的分布规律[J]. 生物灾害科学 2019(02)
    • [19].4种药剂防治松褐天牛效果初探[J]. 贵州林业科技 2018(01)
    • [20].松褐天牛垂直分布规律[J]. 生物灾害科学 2018(02)
    • [21].万安县松褐天牛的发生与防治[J]. 湖北植保 2014(01)
    • [22].资中县松褐天牛防治对策[J]. 内江科技 2014(09)
    • [23].松褐天牛肿腿蜂对松褐天牛低龄幼虫控制作用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13(03)
    • [24].管氏肿腿蜂及其带菌室内防治松褐天牛幼虫研究[J]. 江苏林业科技 2009(02)
    • [25].黄山区引进肿腿蜂防治松褐天牛[J]. 安徽林业 2008(05)
    • [26].噻虫啉林间防治松褐天牛效果分析[J]. 吉林农业 2019(12)
    • [27].温度对松褐天牛肿腿蜂繁殖和发育的影响[J]. 林业科学研究 2019(04)
    • [28].松褐天牛研究的核心期刊文献计量分析[J]. 中国森林病虫 2018(02)
    • [29].松褐天牛防治技术[J]. 浙江林业 2012(08)
    • [30].松褐天牛防治方法初探[J]. 林业与生态 2012(09)

    标签:;  ;  ;  ;  ;  ;  ;  ;  

    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调查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