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镇痛活性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共济失调,Navl.8,MAPKs
镇痛活性肽论文文献综述
班梦祺,曹义,曾诚,李雪浩,宋永波[1](2018)在《蝎镇痛活性肽Syb-prⅡ对叁叉神经痛的镇痛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叁叉神经痛临床上常规治疗手段除药物镇痛外,少有治疗效果理想的干预手段。前期的研究证实了蝎活性多肽Syb-prⅡ对钠离子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s)有明显的影响,且同时在一些炎性痛模型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镇痛抗炎作用。因此,本实验对蝎毒重组多肽Syb-prⅡ对叁叉神经痛的镇痛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方法:本实验选用大鼠叁叉神经口面部慢性缩窄环扎手术(IoN-CCI)模型,考察了Syb-prⅡ对模型大鼠机械痛,热痛以及自发性痛的作用,同时应用较新颖的啮齿动物步态分析系统考察了Syb-prⅡ对大鼠的运动协调能力是否有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等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手段对离子通道及相关通路的表达进行了考察。结果:实验结果表明,4 mg·kg-1的Syb-prⅡ能够有效的缓解模型大鼠的机械触摸疼痛和热痛过敏,同时降低叁叉神经感觉神经元上的MAPKs磷酸化水平和Nav1.8的蛋白表达水平。此外,通过步态分析系统,对大鼠各个关节和肌肉的控制能力考察结果表明,4 mg·kg-1的Syb-prⅡ未对大鼠的运动协调能力产生影响。结论:Syb-prⅡ对大鼠的运动能力没有明显影响,不会造成药源性共济失调。其对叁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MAPKs通路磷酸化降低叁叉神经感受神经元上Navl.8蛋白的表达,继而降低叁叉神经痛大鼠手术侧口面部的机械痛阈值、热痛敏感性以及自发性疼痛,发挥较强的镇痛作用。(本文来源于《神经药理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王庆华,梁兰,陈晶晶,巩婷,侯琦[2](2015)在《毕赤酵母Mut~s与Mut~+重组子表达蝎毒镇痛活性肽BmK AngM1水平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蝎毒镇痛活性肽Bm K Ang M1是从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蝎毒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新型长链蝎毒素,其镇痛活性强且毒性低,有望开发成镇痛新药。本文将Bm K Ang M1基因转入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筛选得到甲醇利用缓慢型(Muts)和快速型(Mut+)的重组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Mut+重组子中Bm K Ang M1基因的拷贝数,筛选出含单拷贝Bm K Ang M1基因的Mut+重组子;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比较了含单拷贝Bm K Ang M1基因的Muts和Mut+重组子表达Bm K Ang M1的水平。结果表明,Muts重组子中Bm K Ang M1基因转录水平是Mut+重组子的2.7倍,Muts重组子中Bm K Ang M1蛋白表达量是Mut+重组子的1.5倍。因此,Muts重组子比Mut+重组子具有更强的Bm K Ang M1表达能力。(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杨东萍,崔勇,张敬武,杜秉娜,王月秋[3](2015)在《蝎镇痛抗菌活性肽BmK AS的融合表达及蛋白切割》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镇痛抗菌活性肽BmK AS原核融合表达载体,实现可溶性表达,获得重组活性肽BmK AS。方法利用本实验室已构建成功的pET 28a-AS质粒,设计引物经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将目的基因克隆至pET 32a载体中,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ET 32a-AS,优化诱导表达条件,实现BmK AS在大肠杆菌BL21(DE 3)中的融合可溶性表达,通过金属离子螯合亲和薄层色谱法对重组蛋白进行初步分离纯化,获得重组融合蛋白后采用凝血酶进行切割去除纯化标签,经SDS-PAGE检测切割效果。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优化得到低温诱导促进蛋白可溶性表达的方法;采用金属离子螯合亲和薄层色谱法获得重组蛋白;电泳结果表明凝血酶可以切割融合蛋白。结论实现活性肽BmK AS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可溶性表达,经凝血酶切割后获得重组镇痛抗菌活性肽BmK AS,为后续药理活性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杨金玲,高丽丽,朱平,侯琦,王芬[4](2012)在《蝎毒镇痛活性肽基因BmK AngM1的密码子优化及其真核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密码子的偏爱性是影响基因异源表达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外源基因的密码子序列进行优化可提高其表达水平。为了获得蝎毒镇痛活性肽基因BmK AngM1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爱性,将BmK AngM1基因中的毕赤酵母低利用率密码子突变为其高利用率简并密码子,克隆到表达载体pPIC9K中,转化毕赤酵母,甲醇诱导表达;重组蛋白表达量测定结果显示,优化后的BmK AngM1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水平是优化前的3.7倍。研究结果表明,密码子优化能显着提高BmK AngM1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水平。(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2年10期)
杨金玲,王芬,于文博,朱平[5](2012)在《蝎毒镇痛活性肽BmK AngM1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蝎毒镇痛活性肽BmK AngM1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水平表达系统。方法根据BmK AngM1的cDNA序列,结合毕赤酵母的密码子偏爱性,合成BmK AngM1基因。将BmK AngM1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PIC9K中,转化毕赤酵母,甲醇诱导表达。通过Ni2+螯和层析和HPLC建立重组蛋白rBmK AngM1的纯化方法。通过小鼠扭体镇痛实验模型对rBmK AngM1进行药理活性评价。采用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毕赤酵母重组菌产生rBmK AngM1的发酵过程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并将重组菌从摇瓶培养放大到15L发酵罐培养。结果 rBmK AngM1具有显着的镇痛活性。通过发酵罐培养,rBmK AngM1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量可达2.5g·L-1。结论本研究为大规模发酵制备BmK AngM1奠定了基础,可更好地满足BmK AngM1的理论研究及新药开发的需要。(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2-06-21)
王月秋,李洋,郝智慧,张景海[6](2012)在《镇痛活性肽VRD突变体(S54A)的构建与表达以及对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54位丝氨酸对镇痛活性肽(analgesic peptide,AGP)VRD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一步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用Ala替代镇痛活性肽VRD第54位的Ser,从而构建突变体S54A。采用本实验室构建的pSYPU作为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重组蛋白。通过金属离子螯合亲和柱色谱和阳离子交换柱色谱方法对重组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小鼠扭体法测定重组蛋白的镇痛活性。结果重组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通过两步色谱方法获得了电泳纯样品。突变体S54A的镇痛活性明显低于AGP-VRD(P<0.05)。结论镇痛活性肽VRD中54位丝氨酸与其镇痛活性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杨金玲,朱平,何惠霞,朱慧新[7](2010)在《蝎毒镇痛活性肽BmK AngM1基因的密码子优化及其真核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高蝎毒镇痛活性肽BmK AngM1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真核表达水平。方法根据BmKAngM1的cDNA序列,结合毕赤酵母的密码子偏爱性,合成BmK AngM1基因。将BmK AngM1基因克降到表达载体pPIC9K中,转化毕赤酵母,甲醇诱导表达。结果优化后的BmK AngM1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水平是优化前的3.7倍。结论密码子优化能显着提高BmK AngM1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水平。(本文来源于《2010施慧达杯第十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0-07-01)
刘加宝,崔勇,韩镌竹,付仕元,张景海[8](2009)在《蝎镇痛活性肽AS的一个二硫键对镇痛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蝎镇痛活性肽AS中二硫键C12-C62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一步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分别用Ser替代蝎镇痛活性肽AS中第12位、第62位及第12位和第62位的Cys,从而构建其3个突变体。采用金属离子螯合亲和层析方法对表达突变体蛋白进行纯化。采用小鼠扭体法测定3个突变体的镇痛活性。结果构建了3个突变体质粒,在BL21(DE3)中实现了可溶性表达。采用金属离子螯合层析方法获得了电泳纯样品。其镇痛活性明显低于Bmk AS(P<0.01)。结论3个突变体与rBmK AS镇痛活性有明显差异,二硫键C12-C62与蝎毒镇痛活性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12期)
刘加宝[9](2009)在《蝎镇痛活性肽AS中二硫键对镇痛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蝎毒活性肽BmK AS是一种具有镇痛抗菌活性的蝎毒素,其成熟肽基因序列长198bp,该序列编码66个氨基酸。大家普遍认为二硫键在蛋白质高级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连接多肽链提供大部分使之稳定所需要的能量。因此,二硫键是维持蝎毒蛋白高级结构最关键的因素。但是,尚未见关于二硫键与蝎毒蛋白BmKAS功能之间关系的报道,这里用突变的分析方法来研究BmK AS中的两个二硫键与镇痛活性的关系。rBmKAS是在BmKAS基因的3’端加了一个His-tag而构建的重组蛋白,以便于可融性表达和纯化,其镇痛活性与天然BmKAS无显着性差异。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将rBmKAS中的Cys突变成Ser,从而初步研究二硫键对其镇痛活性的影响。以rBmKAS表达质粒pSYPU/AS为模板,通过设计不同的引物,利用PCR分别扩增出将12位、62位、12位和62位、16位Cys突变成Ser的4个突变基因片段,利用二步PCR法扩增出将37位Cys突变成Ser的1个基因片段。将这五个突变基因片段克隆至表达载体pSYPU-1b中,构建了五个重组质粒pSYPU/ASC12S、pSYPU/ASC62S、pSYPU/AS C12-62S、pSYPU/AS C16S、pSYPV/AS C37S,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五种目的蛋白均得到了可溶性的表达。通过金属离子螯合层析的方法,从表达产物中分离纯化出了重组蛋白rBmK AS C12S、rBmKASC62S、rBmK AS C12-62S、rBmKASC16S、rBmKASC37S。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测定镇痛活性,在相同剂量(0.1364μmol/kg)下,其对小鼠扭体反应抑制率分别为42.1%、45.6%、38.5%、41.2%、43.6%。实验通过对rBmKAS的五种突变体镇痛活性的研究,初步探索了rBmKAS中二硫键对其镇痛活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期刊2009-05-01)
杨金玲,何惠霞,朱慧新,程克棣,朱平[10](2009)在《蝎毒镇痛活性肽在毕赤酵母中表达条件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毕赤酵母重组菌产生蝎毒镇痛活性肽BmK AngM1的发酵过程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1.2%甲醇,0.6%酪蛋白水解物,初始pH6.0,3×接种量。在此发酵条件下,BmK AngM1在毕赤酵母重组菌中的表达量可超过500mg.L-1,比对照提高了两倍以上。本研究为大规模发酵制备BmK AngM1奠定了基础,更好地满足了BmK AngM1的理论研究及新药开发的需要。(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镇痛活性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蝎毒镇痛活性肽Bm K Ang M1是从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蝎毒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新型长链蝎毒素,其镇痛活性强且毒性低,有望开发成镇痛新药。本文将Bm K Ang M1基因转入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筛选得到甲醇利用缓慢型(Muts)和快速型(Mut+)的重组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Mut+重组子中Bm K Ang M1基因的拷贝数,筛选出含单拷贝Bm K Ang M1基因的Mut+重组子;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比较了含单拷贝Bm K Ang M1基因的Muts和Mut+重组子表达Bm K Ang M1的水平。结果表明,Muts重组子中Bm K Ang M1基因转录水平是Mut+重组子的2.7倍,Muts重组子中Bm K Ang M1蛋白表达量是Mut+重组子的1.5倍。因此,Muts重组子比Mut+重组子具有更强的Bm K Ang M1表达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镇痛活性肽论文参考文献
[1].班梦祺,曹义,曾诚,李雪浩,宋永波.蝎镇痛活性肽Syb-prⅡ对叁叉神经痛的镇痛作用研究[J].神经药理学报.2018
[2].王庆华,梁兰,陈晶晶,巩婷,侯琦.毕赤酵母Mut~s与Mut~+重组子表达蝎毒镇痛活性肽BmKAngM1水平比较[J].药学学报.2015
[3].杨东萍,崔勇,张敬武,杜秉娜,王月秋.蝎镇痛抗菌活性肽BmKAS的融合表达及蛋白切割[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5
[4].杨金玲,高丽丽,朱平,侯琦,王芬.蝎毒镇痛活性肽基因BmKAngM1的密码子优化及其真核表达分析[J].药学学报.2012
[5].杨金玲,王芬,于文博,朱平.蝎毒镇痛活性肽BmKAngM1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2012
[6].王月秋,李洋,郝智慧,张景海.镇痛活性肽VRD突变体(S54A)的构建与表达以及对活性的影响[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2
[7].杨金玲,朱平,何惠霞,朱慧新.蝎毒镇痛活性肽BmKAngM1基因的密码子优化及其真核表达分析[C].2010施慧达杯第十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2010
[8].刘加宝,崔勇,韩镌竹,付仕元,张景海.蝎镇痛活性肽AS的一个二硫键对镇痛活性的影响[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9
[9].刘加宝.蝎镇痛活性肽AS中二硫键对镇痛活性的影响[D].沈阳药科大学.2009
[10].杨金玲,何惠霞,朱慧新,程克棣,朱平.蝎毒镇痛活性肽在毕赤酵母中表达条件的优化[J].药学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