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传播论文-施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院教授

全球传播论文-施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院教授

导读:本文包含了全球传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全球传播,话语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国际传播,传播力,传播语境,国际学界,传播格局,传播模式,社会科学

全球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施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院教授[1](2020)在《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全球传播话语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进入百年变局之新阶段,对中国社会科学对外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这为中国社会科学迈向新征程指明了方向。当前(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20-01-14)

孙海悦[2](2019)在《区块链或带来“无边界付费内容市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孙海悦)12月4日,CGTN第叁届全球媒体峰会在北京举行,由央视国际视频通讯社智库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全球传播生态发展报告(2019)》在大会上正式发布。蓝皮书在(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期刊2019-12-05)

任丽梅[3](2019)在《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任丽梅报道 11月29日,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在京成立,这是全国首家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在致辞中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将系统化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推动这一思想的全球传播,为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做(本文来源于《中国改革报》期刊2019-12-04)

[4](2019)在《《中外女性健康研究》在全球数据库的发行与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中外女性健康研究》发行与传播遍布全球,包括中国大陆地区、港澳台地区和其他国家。从上面可视化图表可以看出,《中外女性健康研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发行与传播的数量和范围最广,其次是中国港澳台地区,再次是其他国家。从数据库的角度看,在学术期刊总库的发行与传播数量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22期)

姬煜彤,张强[5](2019)在《全球城市国际传播力指标体系研究——广州城市传播力的国际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就是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国际传播力决定了一个城市文化信息的跨境扩散广度,决定了境外公众了解和认同这个城市文化的可能性,决定了城市在激烈的软实力竞争中能否占据有利位置。因此,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必须适应媒体环境和传播格局的全新变化,综合运用大众传媒、涉外活动、人际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发挥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作用,努力在国际上发出正面声音,塑造正面形象,提升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本文来源于《中国名城》期刊2019年11期)

谢婉莹[6](2019)在《新媒体视域下《共产党宣言》与全球传播观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共产党宣言》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西方的政治文体,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的基础上再创作、修订而成的。《共产党宣言》提出鲜明的全球化思想,并揭示全球化的实质,即资本推动全球化发展。(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20期)

胡钰[7](2019)在《中国如何成为全球传播格局中的引领者》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媒体时代是当代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发展的新阶段。新的舆论生态具有全球性、多样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等特征。在这一新环境中引导舆论,需要更新理念,形成更加具有开放性、科学性的新观念体系,以创新性、整体观追求舆论场中价值观的趋同;需要培育更加全面、活跃的舆论引导力量,形成舆论引导的整体合力。(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9年30期)

杨扬,中传岩[8](2019)在《新时期“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边界规限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以来,以"政治"为主轴搅动着整个世界进入高度不确定性的格局中,"传播"无法以比较自觉的认知和比较稳定的形态发挥作用。其中在"国际传播"主导下,"全球传播"成为一种理论误区,迫切需要重新反思和学术澄明。深究"传播"的本质,"社会性"和"政治性"才是其原始基因。因而,当"民族国家"成为遍布全球的人类政治建制以来,"传播"便被各种政治形态的国家所规制、所统摄,在传播活动中实际发挥主导作用的基本形态就是"国际传播"。在全球化浪潮中崛起的"全球传播"理念和理论,主张"去国界"、"去政治"、"以地球村为边界重建全球传播秩序",只是充满着乌托邦式的幻想,会误导国际传播不能正面应对来源于不同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乃至不同政治文明的国家之间信息沟通和交流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面对"国际传播"已然主导人类传播的现实,所谓"全球传播"的理念和理论也该休矣。(本文来源于《青海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姬德强,张毓强[9](2019)在《传播与全球话语权力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人:赵月枝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卓越访问教授张毓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国际传播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维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黄典林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志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姬德强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本文来源于《对外传播》期刊2019年10期)

邵鹏,童禹婷[10](2019)在《构建全球传播新秩序的中国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的全球传播”高峰论坛会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恐怖主义、民粹主义、逆全球化正在危及人类共同发展的未来时,中国向世界贡献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东方智慧。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后,该理念不仅为传播学科带来了研究的新思潮,更被认为是转变我国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提升国家形象,甚至重建全球传播秩序和全球认同的新的契机。学者们普遍认为,在"人类命运共同"理念下共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平等对话的新世界尤为重要,而其路径与方法这是新闻传播学科未来的方向与担当。(本文来源于《东南传播》期刊2019年10期)

全球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孙海悦)12月4日,CGTN第叁届全球媒体峰会在北京举行,由央视国际视频通讯社智库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全球传播生态发展报告(2019)》在大会上正式发布。蓝皮书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全球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1].施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院教授.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全球传播话语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

[2].孙海悦.区块链或带来“无边界付费内容市场”[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

[3].任丽梅.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传播[N].中国改革报.2019

[4]..《中外女性健康研究》在全球数据库的发行与传播[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

[5].姬煜彤,张强.全球城市国际传播力指标体系研究——广州城市传播力的国际比较[J].中国名城.2019

[6].谢婉莹.新媒体视域下《共产党宣言》与全球传播观变革[J].新闻研究导刊.2019

[7].胡钰.中国如何成为全球传播格局中的引领者[J].人民论坛.2019

[8].杨扬,中传岩.新时期“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边界规限及其意义[J].青海社会科学.2019

[9].姬德强,张毓强.传播与全球话语权力转移[J].对外传播.2019

[10].邵鹏,童禹婷.构建全球传播新秩序的中国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的全球传播”高峰论坛会议综述[J].东南传播.2019

标签:;  ;  ;  ;  ;  ;  ;  ;  ;  ;  

全球传播论文-施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院教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