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当前,气候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目前赤峰地区对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所做的分析工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农牧林业生产、农牧业结构调整、名优特产品开发、地质灾害预报、工农业生产布局、地矿资源探测和开发、重大工程规划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以及太阳能、风能等绿色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需求。因此,对气候资源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精细化的分析和研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气候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中,传统的方法是根据离散气象站点的气候资料,通过分析者的主观分析判断,进而手工绘制等值线来获取无测站位置上的气候资料,以分析气候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此方法的缺陷在于不能精确地反映出任意空间点上的要素值,特别是不能够反映出地理条件对气候资源的影响,它只能进行定性的描述,而不能进行精确的分析和判断。本文在研究方法的选取上摒弃了传统的方法,采用了当前最为先进的GIS技术,其优势在于通过GIS空间化气候要素,在其分辨率下的任意空间点上,都对应存在着一个要素值,利用其空间分析模型功能,可以细致地再现单要素气候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并能够将多种气候要素叠加起来,按多种边界和属性条件组合,从而形成区域性的资源分布,实现多种气候要素的综合评价,达到进行气候资源综合分析的目的,实现了气候要素由定性描述向精细化分析的转变。本文利用赤峰及周边地区30个气象站点的30(1971—2000)年的整编后的气温、降水、日照、蒸发、风速等气候资料,通过对当前运用GIS技术进行气候资源插值方法的对比分析,选取了趋势面分析和多元回归两种可以引入地理信息因子的统计类空间插值方法,针对86种气候要素分别构建了空间插值分析模型,通过对各要素两种插值模型的统计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检验评估,从中遴选出最优的空间插值模型。在CityStar 4.0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下,应用中国测绘局提供的1:25万地理背景信息数据,对赤峰地区的光、热、水等主要气候资源进行了空间插值和分析,建立了赤峰市气候资源空间分布图集和气候资源库。在分析赤峰地区气候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的同时,通过插值分析结果与前人对赤峰地区气候资源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以前仅靠离散气象站点资料得出的研究成果所无法反映的气候资源细部特征,具体表现在运用网格插值的结果能够充分显示出山川、沟壑等地理条件影响条件下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且在这次的分析中还发现,在某个量级中往往会夹杂着其它量级的斑块,这些都是人工分析所不能企及的。同时也纠正了一些以前靠主观判断分析所得出的错误结论,如日照的分布从总体趋势上就明显有误。最后以本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为例,作了其适宜种植区区划分析研究,揭示了部分地区玉米越区种植所带来的低产或产量波动。通过本次精细化的气候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对发挥区域气候资源优势,提高防灾减灾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因地制宜地安排本地农牧业生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