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刺激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三重刺激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论文摘要

目前,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s,CVD)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它与恶性肿瘤、心脏病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三大疾病。根据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我国脑血管疾病在人口的死因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在不少城市中已经占到了首位。其中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的发病率占全部脑血管病发病率的75%,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对整个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并加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负担。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脑血管病受到了广泛关注,全世界各种医疗机构对这种疾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脑梗死发生后,医生和患者都希望能了解运动功能将来能恢复到何种程度。但目前很难从临床上找到早期的相关证据,尤其是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应用何种电生理检查技术能够改善检出和量化中枢运动传到障碍的能力,使得直接定量上运动神经元丢失成为可能,这正是大家所期待的。目的本研究评估三重刺激技术(triple stimulation technique,TST)对急性脑梗死病情观察及预后的预测作用,从而指导临床治疗,针对不同的患者予以相应的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病残率,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方法应用三重刺激技术和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观察皮质脊髓束损伤对患者肢体肌力的影响。对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内进行三重刺激技术检查和磁共振成像及扩散张量成像检查,定期对其运动功能通过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进行量表评估,计算TSTtest和TSTcontrol波幅和面积的比率和量表评估分值,分析TST波幅和面积的比率与运动功能的关系,评估TST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1)梗死区扩散张量成像中各向异性(FA)阈值为(0.404±0.120),相对各项异性(RA)阈值为(0.238±0.059),对侧半球正常白质区FA阈值为(0.530±0.124),相对各项异性(RA)阈值为(0.496±0.064),梗死白质区FA值、RA值显著低于健侧,两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健侧TST波幅比率为(95.0%±3.0%),面积比率为(96.0%±2.0%),患侧TST波幅比率为(66.5%±16.9%),面积比率为(66.6%±17.0%),两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患者住院当天及住院30天通过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进行运动功能量表评估分值分别为(40.8±11.2),(72.0±15.6),随着时间的变化分值明显提高(P<0.01)。(4)对TSTtest和TSTcontrol波幅和面积的比率与DTI的FA阈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r=0.879和r=0.880,说明FA阈值随TSTtest和TSTcontrol波幅和面积比率的增大而增加,两变量呈正相关。(5)对TSTtest和TSTcontrol波幅和面积的比率与通过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进行运动功能量表评估的分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r=0.982和r=0.996,说明运动功能通过量表评估的分值随着TSTtest和TSTcontrol波幅和面积比率的增大而增大,两变量呈正相关。结论三重刺激技术提供了检测中枢传导障碍引起患者残障定量的电生理的测量方法。检测和定量皮质脊髓束在急性脑梗死时传导缺损方面是可能的。它将因此变成一个有用的诊断工具,并且在脑梗死随访研究中提供一个准确的客观的量化,包括治疗有效性的评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表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三重刺激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