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构建阴虚体质的理论体系;探索阴虚体质的基因表达特征;观察阴虚体质的内分泌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探索阴虚体质与生化指标的关联性。方法梳理分析古今文献资料,探讨历代医家对阴虚质的认识、现代对阴虚质的表述与判定、阴虚质的形成、调体干预、养生保健及阴虚质与阴虚证的区别与联系。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按照阴虚质及平和质判定标准,筛选8例阴虚质和6例平和质,取上述受试者的外周血,分离白细胞,提取总RNA,纯化并扩增,生物素标记cRNA,采用Affymetrix Gene Chip Human Genome U133+2.0芯片,检测基因表达谱,并对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进行评价。按照阴虚质、阳虚质及平和质判定标准,筛选60例阳虚质、60例阴虚质和50例平和质,清晨8:00~9:00空腹抽取静脉血8ml,3 000 r/min,离心5min,分离血清,-70℃冰箱中保存,采用ELISA法测定三组血清皮质酮、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甙、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2水平,计算cAMP/cGMP比值,并对三组的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理论研究发现,阴虚体质的形成,受先天因素、后天因素、社会因素等的影响,多因先天不足,如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等,或后天失养,纵欲耗精,积劳阴亏,或曾患出血性疾病,或嗜酒伤阴,或误服辛燥之品等原因而形成;阴虚质的特征性表现为“热象”(手脚心发热、出汗,身体、脸上发热,面部两颧潮红或偏红)和“干燥”(皮肤干燥、眼睛干涩、口干咽燥)等。基因研究发现,当q-value(%)<5%并且Fold Change>2或<1/2时,阴虚质与平和质表达差异基因共1142个位点,其中上调基因645个位点,下调基因497个位点。取P<0.05且q<0.05,1142个差异表达基因位点进行GO注释,共涉及116种生物学功能,KEGG pathway分析涉及22条通路,genmapp pathway分析涉及87条通路,bioCarta pathway分析涉及30条通路。内分泌功能及免疫功能研究发现,与平和质比较,阴虚质血清FT3显著上升,血清皮质醇、ACTH、cGMP及FT4显著下降;阴虚质与阳虚质比较,血清皮质醇显著上升,血清皮质酮、cAMP显著下降。结论阴虚质调体当滋阴与清热并用,养阴兼顾理气健脾,并进行相应的养生保健。基因研究表明,阴虚质与平和质基因表达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阴虚体质者的炎症反应较平和体质者增强,其生物合成与代谢功能均增强,而酶活性、基因表达过程以及生长发育有下降趋势。内分泌功能及免疫功能研究表明,阴虚质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异常,及与环核苷酸系统和免疫功能紊乱具有一定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