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连黄”抗大肠杆菌性腹泻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药复方“连黄”抗大肠杆菌性腹泻作用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为了筛选出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最好的复方中药,本试验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单味中药和复方中药的抑菌作用,以筛选出抑菌效果最好的复方中药制剂。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和平板稀释法测定复方中药制剂对大肠杆菌的MIC,并用药敏纸片法测定抑菌直径来判断体外抑菌效果,同时建立小鼠大肠杆菌腹泻模型,以腹泻抑制率来判断体内抑菌效果。本试验还从小鼠肠系膜毛细血管炎性渗出试验、小肠推进试验、抗毒素作用试验和牛小肠上皮细胞粘附试验等四个方面初步探讨了复方中药制剂抗大肠杆菌性腹泻作用的原因。结果:通过药敏纸片法对抑菌直径的测定可知金银花、黄连和连翘较其它七种单味中药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好,再将金银花、黄连和连翘按一定比例配伍组方得出复方二的抑菌作用最强,并对复方二添加辅药命名为中药复方“连黄”。经MIC的测定结果可知,试管二倍稀释法和平板稀释法结果一致,中药复方“连黄”对大肠杆菌的MIC都为3.91mg/ml,药敏纸片法测得抑菌直陉为18mm。体内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高、中、低剂量组对感染大肠杆菌小鼠的腹泻抑制率分别为58%、41%和24%,说明中药复方“连黄”抑制小鼠腹泻的作用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小鼠肠系膜毛细血管炎性渗出试验结果表明,高、中剂量组小鼠腹水中伊文思蓝含量均极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低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肠系膜毛细血管炎性渗出抑制率分别为53%、46%和28%。对小肠运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高、中剂量组小肠推进率均极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低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高、中、低剂量组对小肠运动的抑制率分别为45%、37%和20%。抗毒素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高、中剂量组肠袢的液体蓄积量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低于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药物剂量越大抗毒素作用越强。牛小肠上皮细胞粘附试验结果表明,高、中、低剂量组每个上皮细胞上粘附大肠杆菌的平均数分别为4、10和15个。结论:通过单味中药和复方中药的筛选确定了中药复方“连黄”;中药复方“连黄”能有效的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繁殖;中药复方“连黄”抗大肠杆菌性腹泻作用的原因是通过抑制小鼠肠系膜毛细血管炎性渗出、抑制小肠运动、抗毒素作用和抑制大肠杆菌粘附于牛小肠上皮细胞而实现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大肠杆菌简介
  • 2 大肠杆菌病简介
  • 2.1 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
  • 2.2 犊牛大肠杆菌性腹泻
  • 2.3 鸡大肠杆菌性腹泻
  • 3 大肠杆菌病的发病机理
  • 4 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 4.1 免疫预防
  • 4.2 药物治疗
  • 5 中草药抗腹泻作用机理
  • 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菌株及培养基
  • 1.3 试验药品
  • 1.4 试验仪器
  • 2 方法
  • 2.1 单味中药的筛选
  • 2.2 复方中药的筛选
  • 2.3 中药复方"连黄"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 2.4 中药复方"连黄"对感染大肠杆菌小鼠的体内抑菌试验
  • 2.5 中药复方"连黄"对小鼠肠系膜毛细血管炎性渗出的抑制试验
  • 2.6 中药复方"连黄"对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 2.7 中药复方"连黄"抗肠毒素作用
  • 2.8 牛小肠上皮细胞粘附试验
  • 2.9 数据处理
  • 结果
  • 1 单味中药筛选结果
  • 2 复方中药筛选结果
  • 3 中药复方"连黄"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 4 中药复方"连黄"对感染大肠杆菌小鼠的体内抑菌试验结果
  • 5 中药复方"连黄"对小鼠肠系膜毛细血管炎性渗出的影响
  • 6 中药复方"连黄"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
  • 7 中药复方"连黄"抗肠毒素作用
  • 8 牛小肠上皮细胞粘附试验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药是中医的半壁江山[J]. 榆林科技 2009(02)
    • [2].中药复方新药药学研究中的问题与思考[J]. 中草药 2020(08)
    • [3].中药复方药物现代化、规范化、国际化战略的思考[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5)
    • [4].人工牛黄对中药复方凝胶直肠给药释药规律的影响[J]. 吉林中医药 2016(12)
    • [5].以功效为基础的中药复方毒性研究思路与方法探索[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04)
    • [6].中药复方肾宁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01)
    • [7].中药复方内服联合外敷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临床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6(06)
    • [8].中药复方内服联合外敷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临床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6(03)
    • [9].中药复方相关研究技术及方法的新进展[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03)
    • [10].中药也有“三分毒”[J]. 健康向导 2017(04)
    • [11].中药复方喷剂治疗兔须癣毛癣菌病的效果研究[J].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20(01)
    • [12].中药复方体外抑制肝细胞增殖研究[J]. 中医学报 2020(10)
    • [13].中药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思路与方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04)
    • [14].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方法应用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10)
    • [15].中药复方清淋煎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23)
    • [16].基于临床用药特点的中药复方新药药效评价思路与方法探讨[J]. 中国中药杂志 2017(05)
    • [17].关于医疗机构中药复方新药开发的探讨[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7(05)
    • [18].自拟中药复方对猪流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09)
    • [19].中药复方有效成分实现快速明确 助力中药复方新药研发[J]. 中国医学创新 2014(05)
    • [20].中药复方优化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 中国新药杂志 2013(09)
    • [21].基于生物网络与病证结合的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对策[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04)
    • [22].中药复方功效的研究思路及探讨方法[J]. 辽宁中医杂志 2011(05)
    • [23].中药复方药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J]. 食品与药品 2011(07)
    • [24].中药复方现代研究[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7)
    • [25].中医理论在中药复方现代化中的作用[J]. 中国药业 2010(06)
    • [26].代谢组学、化学计量学在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J]. 海峡药学 2010(09)
    • [27].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新思路和方法[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05)
    • [28].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现状研究[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12)
    • [29].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有效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研究[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02)
    • [30].几种适合中药复方的新型给药系统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4)

    标签:;  ;  ;  

    中药复方“连黄”抗大肠杆菌性腹泻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