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及目的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为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最常见类型,占PE的绝大多数,通常所说PE即指PTE。据美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PTE居全部疾病死因的第三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医院900例尸检证实,肺段以上的PTE占心血管疾病的11.0%。可见其发病率之高。近年随着对肺栓塞的重视程度提高,病因、病理及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早期诊断技术的发展,其确诊率明显呈上升趋势。但是我国目前误诊率仍很高,严重影响了治疗和预后。降低肺栓塞死亡率的有效方法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溶栓治疗。但目前肺栓塞因缺少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而影响治疗,所以通过动物模型寻找简易的血液检测方法为早期诊断提供证据和对治疗方法、效果及病程进行评估显得十分必要。有众多资料表明,细胞因子参与肺栓塞的病理过程。具有缩血管作用的细胞因子的升高参与形成肺动脉高压,而扩血管细胞因子的升高说明肌体对栓塞的防御反应,这些物质的动态变化可以很好地反应肺栓塞的诊断倾向、病程进展、溶栓效果及预后,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CGRP)、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血栓素(thromboxane A2,TXA2)、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在肺栓塞治疗中,应用扩血管细胞因子类似物、缩血管物质的拮抗剂或受体拮抗剂可以作为溶栓的辅助治疗或轻型及有溶栓禁忌症的病人的主要治疗。CGRP目前在肺栓塞中研究较少,而TXA2、PGI2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血管领域,在肺栓塞中的作用虽有报道,但在早期肺栓塞(6小时)中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本实验对多种细胞因子在溶栓前后的变化,以期为新的早期诊断方法提供思路,并在溶栓之外开拓新的治疗途径。材料及方法健康中国大耳白兔30只,体重2.5—3.0kg,月龄6-8个月,雌雄不拘。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实验动物分为肺栓塞组,对照组和溶栓组,每组10只,采用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栓塞组和溶栓组自颈静脉注入自体小血凝块建立家兔急性肺栓塞模型,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溶栓组从耳静脉注入尿激酶。三组均于实验前即刻、实验后1、2、4、6小时采血,离心,分离血浆,置于-80℃冰箱待测。结果(1)症状栓塞组和溶栓组于注入栓子即刻均出现呼吸心跳增快,鼻翼扇动。严重呼吸困难,可见腹式呼吸明显加强,伴鼻翼扇动及口唇紫绀,少数可闻及干湿罗音,个别可闻及高调哮鸣音或鼾音。少数有短暂呛咳。部分兔可见明显肌颤,症状多于注入栓子后即刻出现,3小时后逐渐减轻。溶栓组肺栓塞后症状同上,注入尿激酶溶栓后逐渐减轻,2小时后明显减轻。各组少数注射前后测肛温升高超过1℃。对照组兔切开并注入生理盐水后呼吸、心跳无明显加快。可见轻微肌颤,无明显呼吸困难及口唇紫绀,未闻及干湿罗音。(2)病理改变大体解剖栓塞组和溶栓组可见兔肺表面凸凹不平,可见点片状出血灶。病变双侧分布,下肺野较重。对照组可见兔肺表面较为平滑,未见出血灶。光镜观察对照组兔肺组织病理切片在光镜下肺泡壁结构完整、肺血管结够完整,未见异常变化。单纯肺栓塞组兔肺组织镜下可见肺泡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和间质内有局灶出血、肺动脉血管内可见有注入的血凝块。溶栓组肺组织病理改变与单纯肺栓塞组基本相同。(3)细胞因子改变CGRP:对照组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栓塞组2、4小时明显升高,6小时降至正常;溶栓组2小时明显升高,4小时降低至与栓塞前无显著性差异。TXA2:对照组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栓塞组1小时丌始升高,持续至4小时;溶栓组1小时升高;2小时逐渐降低。PGI2:对照组各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栓塞组2、4小时升高;6小时降低;溶栓组2小时升高,4小时降低至正常。结论(1)本研究利用短时凝固的自体血凝块制备急性PTE模型,经病理证实成功率为100%,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简便性。(2)体液因子CGRP、TXA2、PGI2栓塞后明显升高,而溶栓后降低,说明参与了急性PTE早期的炎症反应。监测这些指标对PTE诊断和疗效判定有一定意义。